杂项收藏人气旺 泛泛而玩亦开心
古玩收藏,种类实在太多,要一一明确归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收藏圈里,约定俗成,将归纳不进陶瓷、书画、玉器、青铜等几个古玩大类的古代工艺品均俗称为杂项。真要算起藏友数量,杂项收藏的人气必然是最旺的。“杂项收藏”与“专题收藏”
藏友见面,对方通常会问“你玩点什么”,意思是你主要收藏点什么物品。有意思的是,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对于大多数藏友来说,收藏的东西并不局限在某一类物品上,除了陶瓷、书画、玉器、青铜,还可能有漆器、木雕、竹雕、刺绣品等。
“一下想不出自己属于哪一类的,就是杂项藏家。”南宁藏家张武平兴趣广泛,玉器、金银器、铜器、竹木器、牙角器、琉璃器、料器、珐琅器、紫砂壶、鼻烟壶、砚台、古墨、印章、钱币、翡翠、琥珀、珊瑚、水晶、珍珠、玛瑙、果核雕等都有涉及。
张武平说,在古玩收藏界赢得一定名声的,通常都是在某一收藏主题、收藏专项中有突出成就的,比如说古陶瓷收藏家、青瓷收藏家、紫砂壶收藏家、木雕收藏家、竹雕收藏家、砚台收藏家、古家具收藏家、钱币收藏家等。而能称为“杂项收藏家”的人就非常少,这是由于杂项收藏品的种类实在太多、太杂,涉及面太广,收藏人士很难在杂项收藏领域达到藏品全面而丰富、研究深刻而精准的地步。
“玩古玩与个人的性格有直接的联系。”张武平认为,在收藏圈,有些人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门类的行家,不仅藏品数量让同行羡慕,而且收藏水平也能领先一筹,这些人通常会将精力集中在某一类藏品上进行专题收藏。而有些人兴趣广泛,会阶段性地喜欢某一类物品,或是同时喜欢好几类物品,这些人就适合杂项收藏。张武平认为,杂项收藏与专题收藏相比较,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因人而异,自己开心就好。
杂项藏品中的神秘之物
杂项收藏的魅力,除了藏品杂而多之外,还有藏品的神秘。在一位藏家的手里,记者看到一件非常特别的雕件,颜色外红内黄,质地像象牙,但是又更为细致。正当记者拿在手上仔细摩挲时,藏家说“这是鹤顶红的”,顿时把记者吓了一跳。
“鹤顶红”?记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致命毒药,藏家笑着摇摇头。记者又猜是丹顶鹤的头骨,藏家还是摇头。原来,鹤顶红是杂项中的珍稀物品,史料中称为“鹤顶”,是盔犀鸟的头胄部分。原产热带雨林的盔犀鸟,因头胄质地坚实美观,被人猎捕制成工艺品,以进贡及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鹤顶在元代已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当时官员多用于制杯、腰带等以资赏玩。明中叶后国力减弱,出产国不再进贡,因此鹤顶红更显贵重。到了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鹤顶红更是稀少。
杂项藏品中还有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材质,那就是“竹木牙角”里的“角”,即犀角。在一位藏家的手里,记者看到了与沉香珠子串在一起的犀角珠,主人说是以万元以上的价格购得。这颗珠子是犀角的外层部分,颜色呈灰白色,据说如果是犀角的中心部分,颜色如同琥珀一般,古人多雕刻成杯子。为一睹犀角杯的芳容,记者在南宁藏友中四处打听,可惜都没能得见。藏家李先生介绍,因为犀角的中间是空的,翻过来正好是一个杯形,所以古人都爱在犀角杯上做文章。犀角杯非常珍贵,在2006年纽约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犀角杯卖到203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1600万元。李先生说,犀角就是犀牛角,古人对犀角有不少想象,比如说可以辟尘、辟水、辟寒等,还认为有解毒、成仙、提高性能力的功用。
博学才能辨别真伪
在最开始接触收藏时,很多人都会以杂项为切入点,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收一些。南宁藏家靳宁认为,收藏杂项,最关键是要把握住藏品的艺术性。
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录制《寻宝——走进南宁》节目时,靳宁收藏的竹雕、紫檀木雕等杂项藏品赢得了北京专家组的好评。靳宁说,对初入门者来说,应该博览古玩收藏的书籍,对各类收藏品有一个历史概念。比如说竹木器,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不易保存,元以前的竹木器大多为残存件,所以民间收藏竹刻,大都以明中后期为起始期。而像牙角雕、紫砂壶、鼻烟壶等主要兴盛于明末至清乾隆时期。藏友从源头上了解藏品的工艺产生、发展状况,就容易把握住最有艺术性的藏品,也对辨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在杂项藏品中,靳宁尤其喜欢雕刻品,一类是取之动物的材质,像象牙、犀角等;一类是取之植物的材质,像紫檀木、黄杨木、竹子等。靳宁说,历史上凡是可以用来雕刻的贵重材料,古代文人都会感兴趣。明代以后,社会的富足使百姓开始注重精神追求,文玩热兴起。从晚明到清代,名贵材质的雕刻首先在文人中兴起,从而进入社会的富足阶层。
谈起自己的收藏心得,靳宁说,玩收藏其实也是一种交友活动,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处事豪爽,才能成为真正的收藏大家。
来源: 南国早报 廖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