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器
发表于 2011-3-4 13:12:11
:lol:lol
一小步
发表于 2011-3-5 00:59:37
这只能说宇宙之大无奇不有。
http://cdn.content.sweetim.com/sim/cpie/emoticons/0002076D.gif
hank
发表于 2011-3-5 06:31:14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3-5 06:41 编辑
宝石次生包裹体的成因分类及表现特征探讨
http://hi.baidu.com/shanghuhou/blog/item/c8d6e78e868d91e2f01f368a.html
摘要 宝石的次生包裹体根据成因不同可划分为原次生包裹体、后次生包裹体和人工次生包裹体三种类型。原次生包裹体为原生宝石受后期地质温压条件的变化、构造应力作用和热液作用而产生的包裹体;后次生包裹体指宝石在表生风化作用、开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人工次生包裹体指人为性对宝石优化处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次生包裹体的类型不同,所表现的特征也不同。
包裹体在地质学中指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即矿物的内含物。但在宝石学中,对包裹体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内涵,英国皇家宝石协会《FGA宝石学教程》中对宝石包裹体的定义为“1)宝石内部的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2)带状结构,包括色带;3)双晶;4)断口和节理;5)与内部有关的表面特征等”。根据该定义,宝石包裹体除了宝石中的有形内含物外,还包括了宝石内部和表面所出现的一些表象性特征。
目前宝石学中次生包裹体的概念,则基本沿袭了地质学中的内容,仍将其视为宝石形成后地质作用的产物。但是,宝石是一种产品,它不仅经过了地质作用过程,而且还经历了人工开采和加工成形的过程,每一个环节中都可能会造成宝石的破碎、外来物质渗入和相关表象特征的出现,而且许多与宝石的包裹体特征有着相类似之处,如热处理宝石过程中产生的盘状裂隙与天然宝石中自然出现的盘状裂隙等。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地质作用形成的内含物可称为包裹体,人工作用形成的内含物是否也可称为包裹体呢?这是一个在珠宝界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宝石的次生包裹体作进一步成因分类与分析,以理顺宝石次生包裹体的有关概念和所涉及的内容,也使人工作用宝石产生的内含物和有关表象特征最终有一个归属。
另发一些图片供养眼,第二,三幅与题无关 好玩而已。
linyi
发表于 2011-3-5 06:34:27
钻里有昆虫,算是化石了吧
linyi
发表于 2011-3-5 06:35:24
这个钻可值老钱了:lol
hank
发表于 2011-3-5 06:44:09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3-5 06:45 编辑
回复 20# linyi
“宝石中的包裹体”一书的作者John Koivula再版时的评论说是:世上目前只发现过一例。
nxyc001
发表于 2011-3-5 07:11:38
这种情况几率很小的
hank
发表于 2011-3-5 07:15:39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3-5 22:59 编辑
回复 22# nxyc001
是的,至今我仍不信!
sdlinyi
发表于 2011-3-5 08:13:22
钻石生成条件是高温高压,不可能有生物体。
caoliang71
发表于 2011-3-5 20:17:58
有点不可思议啊,高温高压下形成的钻石,居然能..............
zg
发表于 2011-3-13 17:28:12
呵呵,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啊:victory:
hank
发表于 2011-3-13 23:21:44
呵呵,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啊
zg 发表于 2011-3-13 17:28 http://www.chnshiq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发出来就是为了深入讨论,集思广益!
hank
发表于 2011-3-24 13:25:30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3-24 13:38 编辑
“宝石中的包裹体'里说,应以包裹体相对于宝石的形成先后作为一界线,将形成早于宝石或与宝石同时形成的包裹体称为原生包裹体;在宝石形成以后形成的包裹体,则均称为次生包裹体。由此,进一步将次生包裹体划分为:原次生包裹体、后次生包裹体和人工次生包裹体三类。
1)、原次生包裹体:指赋存于母岩中的原生宝石,由于受后期地质温压条件的变化、构造应力和后期热液等作用而产生的包裹体。在包裹体的形成过程中,宝石基本未脱离母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宝石形成后期的地质作用状况。该包裹体基本为地质学中所指的矿物次生包裹体范畴。
2)后次生包裹体:指宝石在经历表生风化作用或开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其特征是包裹体形成时,宝石已脱离了母岩,并且是在常温、常压条件和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的,包裹体主要形成于开放性裂隙中。根据形成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a、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的后次生包裹体:指近地表产出的原生宝石和砂矿宝石在表生风化剥蚀、迁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由于机械碰撞破碎和表生化学物质的浸染而形成的包裹体。表现为一些宝石开放性裂隙及其中所含红褐色的铁质、黑色的锰质、白色的碳酸盐质及微细泥沙质的浸染物等。这在钻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尖晶石、石榴子石、锆石、黄玉等宝石中常可见到。
b、开采、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后次生包裹体:指在人工开采、加工宝石的过程中,一些细微粒岩石碎屑粉尘、宝石切割加工过程中的研磨微粉和抛光粉等物质,沿宝石的开放性裂隙向内渗透浸染而形成的包裹体。它常出现在脆性较强、容易产生机械破碎裂隙的一类宝石中,如橄榄石、碧玺、祖母绿、海蓝宝石、水晶等。
3)人工次生包裹体:指人为性对宝石优化处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即利用热处理、激光处理、辐照、染色、浸油、充填、镀膜、扩散染色等方法对宝石进行优化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包裹体。其可以是在对宝石优化过程中导致原宝石包裹体的改变和形成新的包裹体,也可以是优化处理过程中由于人为加入某种物质成分而产生的包裹体。
综合上述可能性和包裹体形成的讨论,可知本例不符合原生包裹体,而以后次生包裹体或人工次生包裹体的可能性较大,很像是在后次生包裹体形成的宝石开放性裂隙轮廓的基础上用激光处理、辐照、染色、浸油、充填、镀膜、扩散染色,以构成类似叶蝉的形象。不知对否,请诸位行家里手指正!!
cai
发表于 2011-3-24 22:22:00
那棵树不是真的吧,如果是真的就恐怖了
hank
发表于 2011-3-24 22:34:46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3-24 22:44 编辑
回复 29# cai
“那棵树不是真的吧,如果是真的就恐怖了”。这是两棵白桦(birch)树体融合而成,很美丽啊!恐怖两字从何而来!
天工造物,看不出哪里有造假。是一具很完美 很细腻 很逼真的青春胴体!!
希望摄影者每年保持记录,看看“中年老年”会是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