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郎 发表于 2011-3-6 14:12:35

人类对玉的认识与玉文化的分期

玉石分化 , 说到底就是玉器的起源问题 , 是美与俗、灵与顽、神与凡的概念分化。据考察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 旧大陆即已出现以玉为原料的石器; 在中国 , 早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 70 万年~20 万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就出现用水晶质打制石器 , 其他旧石器地点也发现了原始人类用玉石、水晶、玛瑙、玉髓、蛇纹石等打制的石器。约 18000 年前的“山顶洞人”则使用了美石 白色石灰岩和黄绿色岩浆岩制作穿孔石珠和石坠作装饰品 , 但这并不代表广义玉概念已经形成。 从纯理论的角度说 , 玉质石器的出现与玉器的出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眼中 , 玉质打制石器与其他打制石器没有任何质的区别 , 这可以从当时石器的种类和用途上得到验证。旧石器时代晚期虽然出现了部分“美石”做成的装饰品 , 但在大致相同时期内仍然存在着大量非美石类装饰制品 , 目前还难以看出两者在功能和含义上的确切差异。判断玉石分化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 材料分化 , 即人们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选择、区分用于制造石器的石材和用于制造的玉器的广义玉材;第二 , 用途分化 , 玉器在用途上被比较普遍地赋予特定的社会功能而不再作为实用工具或普通装饰品使用;第三 , 工艺分化 , 玉器因赋有特定、神圣的社会功能 , 工艺要求明显高于普通石器 , 做工精细 , 规整程度和磨光精度较好。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与自然交互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 通过玉材的特殊自然属性 , 寄托和展现人类思想意识、社会伦理和价值形态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然玉器的某些功能 , 如作为装饰品、作为神灵表象、作为阶级标志、作为财富象征和作为赏玩弄玉的现象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定的表现 ,但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却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 由此构成了玉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 , 玉文化大致可分为孕育、初终、发展、成熟、完善、嬗变和世俗等七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孕育期  玉质石器出现至广义玉概念形成之前 , 相对年代约当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在打制石器和选择装饰品的过程中 , 逐渐觉察出玉质石器与其他石器在亮度、色泽、硬度、质感等方面的差异。玉概念有如待产的胎儿 , 呼之欲出。可以说 , 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产生和发展 , 是玉文化得以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始诱因。第二阶段: 初始期  主要标志是广义玉概念的初步形成和广义玉器的出现 , 相对年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虽然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证据 , 但是根据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如后李文化(距今约 8500 年 、兴隆洼文化 距今约 8200年 的发现玉凿、玉锛推测 , 广义玉器出现在这一时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处于萌芽状态的磨制技术日趋成熟 , 石器制作工艺的进步导致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磨制工艺的推广 , 使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美石制品光洁、润泽的魅力。旧石器时代早已出现的原始宗教观念找到了更为合适的物质载体 ,“美石”开始有了灵气 , 广义的玉概念初步形成。这是玉文化得以产生的哲学因素。 第三阶段: 发展期  主要标志是种种非实用玉制品迅速增多 , 玉器的制作工艺和社会功能进一步提高 , 相对年代约当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至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见于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河姆渡文化和新乐文化。某些源于工具或兵器类的玉器在形制上与同类石器尚无明显的区别 , 但磨制程度一般较精 , 基本不见使用痕迹。随着石器磨制工艺的广泛应用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 社会分工初露端倪。原始宗教的进一步发展、祭祀活动的多样化和爱美欲望的增强 , 导致制玉工艺的进步和玉器数量的增多 , 这是玉文化得以发展的社会因素。文章太长,看全文请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348e7c0100pvek.html

沁紫 发表于 2011-3-6 19:56:09

学习好帖子

由零开始 发表于 2011-3-6 22:15:35

学习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对玉的认识与玉文化的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