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懿 发表于 2011-7-26 16:18:38

汝窑瓷器的鉴定和鉴赏

汝窑瓷器的鉴定和鉴赏
时间:2011-6-27       来源:网络转载
http://www.jizhiht.com/admin/seWebEditors/UploadFile/2011627114820736.jpg北宋汝窑刻“丙、蔡”款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http://www.jizhiht.com/admin/seWebEditors/UploadFile/2011627114827886.jpg北宋天青釉荷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作为一代名窑,高丽曾对其进行过仿制。自明代以来,汝窑瓷器一直受到人们的热捧。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已开始仿烧汝釉瓷器。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朝也都有仿烧。但明清景德镇御窑厂所仿汝釉瓷器只是模仿汝窑瓷器的釉色,基本不模仿其造型。    真正对汝窑瓷器进行全方位仿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汝州、宝丰都在仿制。但迄今为止,据笔者观察,仿品很难乱真,在造型、釉质、制作工艺方面仍存在一些缺憾。    造型方面。仿品显得呆滞,缺乏神韵。尤其是采用注浆成型者,更缺乏神韵。所仿汝窑三足弦纹樽往往胎体过厚。笔者曾问仿制者为什么不将胎体做薄些,回答说是胎体做薄了极易变形。看来还是胎体配方存在问题。另外,臆造的器型也很多,尤应引起注意。    釉质方面。仿品的釉质很难达到与真品完全一致,往往带有乳浊感,普遍偏向“钧釉”,釉色也多偏蓝。釉面不是无开片就是开片无不及而过之。    制作工艺方面。支钉痕不是过大就是过小,钉痕的颜色往往过白。    还见有在仿品上錾刻乾隆御题诗者,只要看看真正的汝窑瓷器上所錾刻的乾隆御题诗就会发现,仿品上所錾刻御题诗的字体根本达不到乾隆时的刻诗水平。至于在仿品上包金镶银者,更是别出心裁之作。原文转自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网艺术专题栏目原文地址   http://www.jizhiht.com/ysztx902.html

男子汉wangwuyi 发表于 2011-7-27 06:38:58

学习: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汝窑瓷器的鉴定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