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漆器
漆器文传漆工,玩尽工艺天下
如果说在任何生命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份和故事的话,那么漆工艺的生命在河姆渡时期慢慢开始距今已经七千多年了。据历史学家考证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时期遗址中出土的漆器见证了漆工艺的生命启程。
漆艺一词主要来源于我国古代时候的称呼,古时被人称之为“漆工”。漆艺一方面指的是漆的工艺与技艺,另一方面又蕴含了漆艺术与漆的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出现最早漆树以及巧妙运用漆树的汁液进行漆器制作的国家。
在战国这一个兵荒马乱的期间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漆器以其天然生漆不变的光泽、明快、富丽的色彩,随意、自由的装饰纹样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青睐,也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各种兵器之中。
传承历代风习,典雅贵气被视为漆工艺的形容词代表。在古代也多用于宫廷之中,皇室把它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从金漆云龙屏风、龙室宝座到宫廷棱柱。无处不显示其尊贵的身份。
然而平民百姓中也有极少数富贵人家会添置一两样漆器,以表示自己在朋友面前的地位,大到桌椅板凳,窗椅门庭,下到碗筷碟盘。
在这浮夸却又真实的世界里,有些人不免要问,为什么漆器可以保存这么久?这是因为漆本身的特性是耐酸、防腐坚固、胎体轻薄、色彩夺目等,保证了漆长久不变的硬道理。
各种技法在漆器中特有的表现力也让世人不免惊叹,是仙人之手还是凡尘世人的制造。那巧夺天工的灵气,布满整个艺术的殿堂。
漆艺应用于家具的历史也很悠久。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床,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中国家具实物。这张床就是髹漆彩绘的,花纹极其华丽。同时出土的还有漆案、漆几等。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人尽皆知,但同时出土的还有漆器类的漆几、漆案,还有髹漆彩绘的衣箱。到了汉代,髹漆彩绘更是木质家具的主要特征。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几,河南洛阳汉墓、扬州胡场汉墓和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漆案等。唐代,金漆镶嵌、螺钿镶嵌、彩绘等工艺,更是广泛与家具相结合。
南唐顾闳中绘《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矩绘《重屏会棋图》,都有床榻、几案、桌椅等漆艺家具。到了宋代,据《方舆胜揽》、《清波杂志》、《癸辛杂识》等文献记载,金漆镶嵌,包括虎皮漆工艺,都被广泛应用于大件家具。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就都有彩漆描绘的花纹。
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紫檀等硬木从东南亚、南洋群岛等地被大量引进中国,硬木家具便逐渐取代漆艺家具而占据统治地位。漆艺家具虽然在数量上相对减少,但在花色品种和艺术风格上却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及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漆艺类家具在造型上更重功能性和形式感,多采用圆线、弧线、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在形制上也不走繁丽之路,多辅以漆艺的髹饰、雕画、镶嵌等工艺,形成了明清漆艺家具的突出特色。
天然生漆,又名大漆、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天然液汁。它是我国著名特产,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至今没有一种合成涂料能在坚硬度、耐久性等主要性能方面超过它。
因此,它有“涂料之王”的美名。
一、天然生漆的主要产地
漆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阔叶乔木,生长在亚洲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印度、越南、泰国、缅甸等地区。
二、天然生漆的性能和应用
1.天然生漆的性能
(1)漆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漆膜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而一般合成漆的漆膜硬度仅0.2-0.4。漆膜耐磨强度大,耐磨性优于任何合成树脂和其它涂料。漆膜光泽明亮,而且持久。漆膜密封性好,漆膜的针孔非常少。粘性好,与木质的附着力强。
(2)漆膜耐热性高,耐久性好。
(3)漆膜不溶于任何动植物油和矿物油,并能耐各种溶剂。
(4)漆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和一定的防辐射性能。
2.天然生漆的应用
由于天然生漆具有防腐蚀、防渗透、防潮、防霉、耐酸等性能,漆膜具有硬度强、耐磨的特点,并有美丽耐久的光泽,因此生漆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军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采矿工业、纺织印染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漆艺用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原生生漆一般含有20%-40%的水分和杂质,必须经过加工精制才能应用。精制漆品种有生漆、黑推光漆、红推光漆和透明漆等,生漆又有用生漆和揩清用生漆。所谓“推光漆”,只不加油类、有硬度、耐推光之漆。
(转) 艺的特色和工艺特点(转)
扬州漆器现有装饰工艺有“雕漆”“雕漆嵌玉”“点螺”“平磨螺钿”“骨石镶嵌”“刻漆”“彩绘”“雕填”“磨漆画”“木雕漆砂砚”等十大类,产品包括各种屏风、地屏、桌椅、文房用品以及各类礼品、旅游纪念品、漆艺装饰壁画等近三千个花式品种。漆器产品主要选择木、漆、灰、牙、玉、石、骨、金、银、贝等千余种优质材料为原料,运用涂、髹、磨、绘、勾、填、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进行制作,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
系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植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明亮如镜的艺术特色。其工艺晚清后期失传。1978年,经过三年多的调研试制,扬州漆器厂终于恢复了这一扬州独有的珍贵漆器品种,被国家列为对外保密工艺。
代表作品有《锦绣万年春》台屏,为1978年恢复点螺工艺后的第一件精品,当年作为高档精品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层人士一致好评。1979年被邓颖超副委员长选为国礼,赠送给朝鲜的金日成主席,后又复制一件于1985年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
《绿杨胜景图》,该产品采用书帧式、盒装,长42公分,宽30公分,高10公分,内装画页12片,每页长36公分,宽22公分,可放、可收,收则为画册,放则为长卷,长卷展开总长达264公分,可观赏到卷中举世闻名的《绿杨胜景》全图。该产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构想和设计,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兴太主持研制和参与设计。作品“材美、工精、艺高”,乌泽透亮,五彩斑斓、随光变幻,清晰高雅,“新、精、奇、特”,为当代扬州漆器中之稀世珍品。
点螺《春江瀛洲图》卷轴画 ,该画内卷:120cm65cm, 卷轴:210cm80cm。自古以来,漆艺都是附饰在硬质胚胎上的工艺,如何使精美的传统工艺提升艺术的品位,是漆艺界同行长期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师谢世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制,在2005年3月据赵孟钍雕漆嵌玉 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是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然后雕刻成各种图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也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的国礼,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代表作品有:
刻漆《中秋佳庆图》中堂,以清代乾隆年间画院画家张延彦所绘的中秋佳庆图为蓝本,由扬州漆器厂工艺美术师朱德隆设计,孔欲清老艺人制作,运用浮雕、贴金、作色、灯球锦等技法。画面虚实结合,重点突出,刻工细致,色彩典雅,充分表现了中秋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堂两边楹联,内容高雅切题,书法苍劲浑厚,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配以红木边框,更显得珍贵。
平磨螺钿工艺 这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品有《山青水秀》地屏,长800cm,高243cm。作品画面反映了江苏省省会和十二座省辖市的重要人文景观,采用平磨螺钿和点螺、彩绘、贴金等特种传统工艺相结合的装饰手法精制而成。是扬州漆器厂迄今规模最大的一件平磨螺钿漆器产品。该件作品气势恢宏,布局有致。作品运用“散点透视”的手法,确立以长江为中轴,由南往北,由近及远的独特视角,将江苏省所属十三个城市的重点人文景观尽收其中。这件作品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作为重要礼品,赠送给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陈列在中国馆大厅内。
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乃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要求填选所需色彩,采用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使其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既可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
平磨螺钿工艺 这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扬州地方特色。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
骨石镶嵌工艺 是明代扬州人周著所创造,为扬州漆器传统特点的主要品种。
木雕漆砂砚 始于宋,大成于明代扬州著名漆艺大师卢映之、卢葵生祖孙之手。清后期工艺失传。1979年扬州漆器厂开始研试,于1981年3月恢复该工艺。漆砂砚由金刚砂和天然的生漆髹制而成,资质滋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可与端、歙二砚媲美,尤具宿墨不冻、不吸水、发墨快、不伤毫,携带便利的优越性。其代表作品有:
《喜上梅梢》、《和平颂》大挂屏,由中国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钞佛设计,梁国海、王国治、丁长康等老艺人于1958年精心制作而成。作品采用珊瑚、翡翠、玛瑙、稀有黑玉等名贵高档玉料雕琢成花鸟图案,特别是数百朵梅花和桃叶碧绿翡翠,镶嵌在红木边框涂有近百层雕漆锦纹面上,花鸟形象栩栩如生、生动优美。这两件传世佳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二十余年,毛主席、周总理等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大挂屏前多次会见重要国宾,并合影留念。
松鹤大地屏,是扬州漆器厂1996年为北京中南海特制的重要陈列品,宽7.3米,高2.8米,为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专用。其画稿由高级工艺美术师乔启迪、邬文祥、杨忠宝设计,近百名技艺人员集体制作,历时四年才完成。作品正面采用雕漆嵌玉工艺,反面采用刻漆贴真金工艺。工艺制作之精良,在漆器史上实为罕见。
红雕漆《江天一览》对瓶,由扬州漆器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宇设计,我国著名画师刘海粟先生题字,多名高级雕漆技艺人员在五百多层漆面上精心雕刻而成。对瓶高2.4米,围长2.8米,以轻型干漆夹苎为坯胎,净重140多公斤。对瓶充分运用传统的中国画散点透视高远构图的创作手法,将万里长江两岸的壮丽景色和二十多处名胜古迹连成一片,汇集于一瓶之上,采用镂空雕、浮雕、浅雕等工艺手法制成。景美艺精,受到中外领导、专家以及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刻漆工艺 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乃是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要求填选所需色彩,采用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使其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大程序。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动、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既可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
彩绘、雕填工艺
彩绘工艺装饰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之一。扬州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用于装饰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雕填工艺
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髹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廓,以刀带笔勾出廓槽线,戗以金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骨石镶嵌工艺
骨石镶嵌工艺是明代扬州人周著所创造,为扬州漆器传统特点的主要品种。其装饰工艺系采用**、牛骨、云母、珍珠贝、石决明、寿山石、青田石等各种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镂空、色镶、镶嵌、画金等技艺制作而成,产品具有色彩丰富,雕刻精致、图案优美、立体感强。代表作品有:
百宝镶嵌《金花舞乐》地屏,由工艺美术师李赖贤设计,贾金祥等数位高级技师精心制作而成。在1990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评比中,曾荣获国家质量评定委员会颁发的金杯奖。作品选用多种天然色彩的名贵冻石、云母、夜光螺、珍珠、金银等高档材料,在工艺技法上综合运用了圆雕、高浮雕、浅雕、透雕镶嵌等高难技艺。其构图题材取自南唐后主宫嫔瑶娘纤丽而善舞的传说,画面人物形象饱满灵活、舞姿雅丽、色彩丰富协调。是一件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水准的高档漆器工艺品。
《唐宫戏乐图》地屏,由高级工艺美术师乔启迪设计。其画面反映了中国盛唐时期杨贵妃和宫娥在皇宫内与宠物戏玩的热闹场面。该作品选用各种名贵天然色质的玉石料和**,整幅画面构图完美,工艺精湛,是一幅品味很高的精品,于1990年初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作为当代国家珍品收藏。 中国漆艺——历史的经典
漆艺一词是由我国古称“漆工”、“漆器”演变发展而来的,它一方面是指漆工艺,同时又涵盖了漆艺术、漆文化。
漆的使用,从新石器时期便已经开始,中国是走早认识和使用漆树的汁液进行髹涂器物的国家,在战国文献中就有舜作食器,禹作祭器的记载,比如新石器时期出土的河姆渡文化中就有许多的漆器,如朱漆木胎碗,缠藤朱漆筒等。
中国漆艺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漆艺以明快、富丽的色彩,装饰纹样的随意、自由,加之胎型的丰富、多样,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形成了漆器工艺制造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青铜器工艺制造渐渐萎缩的格局,战国时期的彩绘描漆豆,二十八宿图漆衣箱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战国时期漆艺主要应用于下面七大类中:1 祭器和酒具:如彩绘耳杯、彩绘豆、木勺等。
2 日用家具:如床榻、木枕、漆几等。
3 日用器具:如彩绘铜镜、彩绘文具箱等。
4 乐器及相关器具:如彩绘编钟、大型木器瑟等。
5 木雕漆饰类:如金银彩绘木桶、金银彩绘镇幕兽等。
6 车马彩绘漆饰:如木制的马车盖、车栏等。
金银彩绘棺板等。
通过这些漆器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使用十分普遍,漆器的工艺较前更为讲究,在原有基础上跨进了一大步。而这七大种漆艺应用类型也基本上是今后漆工艺发展的方向。
秦汉时期的漆器几乎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遗风,又加以工艺的改进,并扩大了生产规模。秦代的漆器造型大方美观、纹种繁多,如彩绘双耳漆盒都是典型例子。
汉代漆器工艺在继承战国和秦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可谓是我国漆艺的的黄金期,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前所未有。汉代已有了漆生产的专管部门,这也使得漆工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汉代时期的封建土地阶层为了提高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愿意花重金制作漆器,而漆器的大量生产和制造也对漆工艺的如装饰技法、花纹造型、色彩、形状样式的改进和丰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彩绘黑地识文漆棺,彩绘朱地漆棺,晚期的彩绘嵌银箔漆砂砚等。
魏晋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漆艺可以用继承创新,精益求精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漆艺作品比以前的来说,工艺更考究,技法也更多,但这一时期发现的漆器并不多,因为这一时期其他许多如唐三彩的出现同欧洲、波斯、天竺的文化交流等对漆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彩绘人物故事漆屏,还有各种铜镜和乐器等。
朴实天华,精美无比是宋元明清时期漆艺的特点,这一时期的漆器做工精良、造型优美。可以说明清时期是漆器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漆器制造已渐渐专门化,漆器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为皇室豪门贵族,甚至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品了。因此,出现了许多民间的小作坊,而如装饰技法、花纹造型、色彩、形状样式有更加丰富化、自由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北宋时期的底圈足花瓣形延口黑漆碗、南宋时期的削犀执镜盒、明嘉靖时期的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清朝的花鸟博古纹款彩绘屏风等。
现代漆艺是在历史的基础是发展而来的,它具有工艺美术和纯美术的双重性,以前的漆艺作品大多是体现在生活和欣赏上,而用于艺术创做上的很少,现代的人们并不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加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制作技术进步,进入到艺术领域的现代漆器,虽然仍然受约束于纯装饰和实用的功能,但是在保持了它传统的实用功能之外,也更强调了它在环境艺术中,所起到的装饰和空间美化效果,目前这种现代漆器艺术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潮流。现代漆艺作品的代表有清华美院教授 乔十光的《塞纳河上》、《水乡》日本山野早失加的《伸向远方的思虑》等。
中国有着丰厚的生漆资源和悠久的漆艺传统,中国的漆艺家正在为振兴中华漆艺、开创中国现代漆艺的新纪元而努力。世界漆文化会议的设立,将大大有利于推进中国现代漆艺的发展。中国的漆艺家愿意和世界的漆艺家一道,为发展世界漆文化而共同奋斗。 日本漆器简史(转)
「漆」的材质特殊并能呈现大胆奢华、富丽的色彩;产自天然涂料的漆,在中国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其对环境公害少,具有防水、防虫、杀菌、防腐的功效外,漆料对酸性、盐分、潮湿的耐力强。其功能不仅能美化,更能保护器物,漆器和瓷器具有象征东方文化的特色,其后传到日本,日本人在曰常生活上,仰赖漆器的程度远超越其它任何民族,因此西方人直称漆器为「Japan」,如同瓷器称为「China」一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Japan是「日本」,但Japan指的是「漆器」可能就较不为人所知;「漆器」,源自中国,却由日本人融入曰本文化,被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的象征。考古出土涂有「漆料」的木器,在日本飞鸟时代(Asuka period, 593-709 AD)已经存在。到了公元6世纪期间,交通较发达,与中国、韩国交流频繁,随着佛教文物的登陆,漆器和漆工艺技术由中国、韩国等地传到日本,并开始制作。
日本平安时代(Heian period.A D 875 -1184)贵族文化发达,为满足贵族奢华生活,制作精美的漆器、瓷器等手工艺品,以「时绘技法」完成的漆器技术达到高峰;历经赚仓(Kamakura period, A D 1192-1333)、室町时代(Muromachi period,A D 1334-1568)的发展,到江户时代(Edo period, A D 1601-1867)更是呈现髹漆时绘的全盛期;而之后的明治(Meiji)、大正(Taisho)、昭和(Showa)时代,在良好的制作基础上继续发展。
近年来,掀起复兴与传统文化的风气,传统礼仪和艺术潮流受到世人的关切。由漆器拼凑的近一、两百年日本社会的面貌,在国立历史博物馆精彩呈现,藉由彩绘、镶嵌的高超技术水准,可窥视老祖先的智慧与成就。
我想老祖宗的东西流传出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想看现在日本漆器发展,所谓可圈可点,这想必也是一件好事 日本漆器简史(转)
「漆」的材质特殊并能呈现大胆奢华、富丽的色彩;产自天然涂料的漆,在中国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其对环境公害少,具有防水、防虫、杀菌、防腐的功效外,漆料对酸性、盐分、潮湿的耐力强。其功能不仅能美化,更能保护器物,漆器和瓷器具有象征东方文化的特色,其后传到日本,日本人在曰常生活上,仰赖漆器的程度远超越其它任何民族,因此西方人直称漆器为「Japan」,如同瓷器称为「China」一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Japan是「日本」,但Japan指的是「漆器」可能就较不为人所知;「漆器」,源自中国,却由日本人融入曰本文化,被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的象征。考古出土涂有「漆料」的木器,在日本飞鸟时代(Asuka period, 593-709 AD)已经存在。到了公元6世纪期间,交通较发达,与中国、韩国交流频繁,随着佛教文物的登陆,漆器和漆工艺技术由中国、韩国等地传到日本,并开始制作。
日本平安时代(Heian period.A D 875 -1184)贵族文化发达,为满足贵族奢华生活,制作精美的漆器、瓷器等手工艺品,以「时绘技法」完成的漆器技术达到高峰;历经赚仓(Kamakura period, A D 1192-1333)、室町时代(Muromachi period,A D 1334-1568)的发展,到江户时代(Edo period, A D 1601-1867)更是呈现髹漆时绘的全盛期;而之后的明治(Meiji)、大正(Taisho)、昭和(Showa)时代,在良好的制作基础上继续发展。
近年来,掀起复兴与传统文化的风气,传统礼仪和艺术潮流受到世人的关切。由漆器拼凑的近一、两百年日本社会的面貌,在国立历史博物馆精彩呈现,藉由彩绘、镶嵌的高超技术水准,可窥视老祖先的智慧与成就。
我想老祖宗的东西流传出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想看现在日本漆器发展,所谓可圈可点,这想必也是一件好事 日本人也敢漆器“申遗”!中国人的遗产都被瓜分完了!(转)
昨天从一个在日本的朋友那里知道,日本的岛县正在试图申请他们的岛漆成为世界遗产。
我知道后极度无语。当中医成为韩医,当中国的一项又一项原创成果成为国外某些别具用心的国家的原创文化产品时,请问我们国家的文化保护工作者在干什么!!!!
更令我郁闷的是,这位朋友居然告诉我说,japan就是“漆器”的意思,如同china是陶器一样。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中国的传统工艺品竟然成为日本的民族象征?!?!
以下内容为装载!
现代的中国漆器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漆器业日渐凋零,以中国漆器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扬州来说,元代时曾是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远销欧美,年销量二万多件,白银“岁入三万两”。可如今,像样的漆器厂仅剩一家,其经营也是不太景气,普通百姓购买漆器的更是风毛麟角。
而漆器在日本却是另一番景象。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中国的漆艺就开始流传到日本,由于地理环境相似,天然漆的资源丰富,日本也组织起了漆器生产,并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漆艺行业。
在我国的汉代,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特别是漆文化的渗透,日本本土的漆艺受到强烈影响。尤其是唐代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众多随行的工艺匠师把漆艺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了东瀛之国。日本漆艺工匠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本国漆器特色:以金、银作为装饰花纹,即日本所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加入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显示出金银色泽,极尽华贵,有时并以螺钿、银丝嵌出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公元10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清朝皇帝不但大量购买,还在宫廷专设洋漆作坊进行大量制作。而如今日本的漆器更是后来居上,成为了一个漆器大国。许多人都知道Japan是日本,但是Japan指的是漆器可就没有太多人知道。漆器已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象征。 涂——汉代风范的日本漆器(转一位新浪网友的博客)
前些日子,一位在日本工作的朋友回来了,大家见面很高兴。我们结识时间不算长,但彼此还是比较了解对方的。她在海外工作多年了,但对于东瀛,她的意识里那只是一份职业,一份谋生。骨子里她并不爱日本,因而,她每年秋天都要回国住上一两个月,名曰休假,其实还是依恋故乡,她说喜欢金秋的丹桂飘香,喜欢九月红红的柿子挂梢头。
回来聚在一起,说话的主题也都是些趣闻轶事,她很少向我们介绍日本情况,也好像是特意规避似的。尤其是她不向我们展示日本的产品,她回国穿着用度都是地道的中国货。唯一有日本色彩是家里许多日文杂志,我时常随便翻翻,里面有一些图片,也算是看图了解一下日本国的风情。
这次她临走前,悄悄地给我送了一份礼物,那是一只精装的纸盒子,上面草书“岛涂”三个字,我不懂日文,也就不理解其意,但觉得设计构图很美。她示意我当面打开一下,我拆开包扎线,呵,是一只直筒黑底的花瓶,上面有精美的金线细描的花卉图案,凭我的目测,以为是一件瓷器,色泽光润。日本的瓷器近些年发展很快,并回销我们大陆市场。可我拿起来掂量一下,手感十分轻逸,我马上就意识到我刚才的猜测也许错了。`
朋友此时向我道明,这是一件“岛涂”——日本传统漆器,色彩比较厚重。这种漆器完全由手工制作,还用手绘的金页片来装饰漆器,成为一种有较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文化产品。在日本石川县的岛上,现在仍然有很多家庭作坊在制作着这种工艺品,并且把独特的工艺时代相传。眼前这件据说是几十年前名家的作品,应该说是较珍贵的。这件作品原是配对,可惜另一只现在已属省文联的一位资深的老作家了。原来如此,日本漆器我看过有关资料的,拥有目前世界上顶尖水平技师,可以说,其算是秉承了我国汉代的工艺,同时又有了现代发展。今天,这件礼品,我得之十分高兴,这不仅仅是一件物化的工艺品,而更珍贵的是我认为这是一种汉代文化的回归。
回家后我细细地把玩了一下这件工艺品,从造型,到绘图,再到色彩搭配,无不显现精致。而最有价值感的,就是那温如墨玉的漆地子,润温亮泽,美伦美奂。如是,我内心深处,多了一份思考,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灿烂的文化,是需要传承与保护,但是千百年来,顺顺当当地保存一件物品,传家存世,已属不易,而要将其技艺原生态地传下去,绝非是件简单的事,我们许多文化艺术已经濒临灭绝了,或者不再呈现了,而近邻的日本南韩诸国,却对汉唐宋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贡献。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放在开放的视野下,就岛涂——日本漆器而言,我觉得这种文明的传递,文化的递衍,就是人类的一大幸事,它的存在与发展,让全人类都享受世界文明的成果。今天,我们还能见到如此汉代风范的漆器,我要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一衣带水的日本国。 日本食具大量使用漆器可能是由于大漆的抗菌抗癌作用
日本的食具,大多使用漆器。
日本料理,好多生吃的,如果使用漆碗漆碟漆盘之类的漆器,会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吃了就不容易拉肚子。
而日本料理到了中国,使用塑胶菲漆器的食具,没有了真正漆器的消毒作用,就容易拉肚子!
日本的吃文化,竟然不仅仅是吃的东西本身,竟然还和使用的食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日本漆器在高度工业化的时代里,仍然能够顽强地存在于普通生活当中,或许和日常食具使用漆器这一点有很大的关系!
(转) 漆器太难保养,个人玩有点难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