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俗 发表于 2011-9-8 16:13:13

贾又福回忆恩师宗其香

贾又福 画大画的小矮人来源:YNET.com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朱玲
http://bjyouth.ynet.com/img.db?52878898+s(350)

http://bjyouth.ynet.com/img.db?52878902+s(350)

大化流行   “以石观化”,探求山水画哲学———

  日本美术界曾如此记录:1988年,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一行在北京上海,鉴赏了中国美术史上各类名作佳作,印象最深者,还数贾又福——因为其作品,无不充满了“质朴而温暖的情怀以及理想的审美观”。

  贾又福,有评论称之为“当今中国山水画坛,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画家”,因其“寓哲于画”的“大悟、大仁、大智、大真”等特质。

  6月9日下午,贾又福从艺五十周年画展《无声的呼唤》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他的作品,是继李可染“李家山水”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被美术界命名为“贾氏山水”。

  ■宗其香:跟别人一样,要你干什么?

  贾又福自喻“蜗牛”,“艰难爬行了五十载”,留下的仅仅是“一条细线”。

  说起自己从艺之路,贾又福称,无处不是荆丛,亦无时不可能走向另一岔道口。

  1942年,贾又福生于河北肃宁一普通农家,门第无书香。“母亲姓左,她就只会写一个‘左’字。”

  童年爱涂鸦的他,被老师发现有绘画天赋,源于一次家访。“家里都是小人。”而天分得以“开掘”,源于“一根油条”。“乡下教学条件很有限。一个老师,体育、音乐什么都教,唱什么歌都一个调。有一次,乡里要举办画画比赛,每个学校都得有人参加,老师找了我。我害羞,怕人多,不想去。为了说服我,老师还给买了油条。吃油条了,就去了。”

  那次比赛,因油条参赛的贾又福得奖了。得了铅笔、笔记本一堆奖品,画作还被挂在外面“搞展览”。“走在路上,别人说,‘这小家伙会画画’、‘画马的家伙’。”“出人头地”的感觉,让他越画越起劲。“赶集时,人家父亲给孩子买烧饼;我父亲给我买年画,让比着画。”

  上高中,贾又福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位“美术专业人士”。“他是初中部老师,老艺专毕业生。高中部本没美术课,但我往返宿舍、教室时,经过他家,看到窗户上挂着画。我便给他看了我画的公鸡、鸭子等。”

  老师答应教贾又福,要他“下晚自习后去,甭让别人知道”,因为“不务正业,想‘成名成家’,是‘白专道路’,要挨批评的”。“有一天,我临摹了徐悲鸿四匹马,得意忘形,就贴在靠边的墙上,被老师发现了。”

  大学填报志愿时,贾又福填报了中央美术学院。那一届报考艺术的校友中,他是唯一拿到录取通知的。“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地画画了。”

  1960年,贾又福走进美院,就读于中国画系,三年级选修山水画科。

  美院五年,他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学校给发糖票,一个月二两,值两毛钱。我从没买过一块糖,全拿去换了纸笔画画。”徐悲鸿钟爱的弟子宗其香曾问他:“贾又福,每次到教室都看见你画画,怎么不知道累呀?”课余,贾又福也不歇着,总忙于求教李苦禅、叶浅予、宗其香、李可染等先生。“有的老师家,每周至少去两次。”(贾又福大学三年级,1962年夏进入山水科宗其香工作室,他的导师是宗其香,这三年中只有课余时间才能去李可染家求教。)

  当时他所有的“用功”,都是“比照着画”。有段时间,他痴迷好用黑色的李可染。一次写生课上,面对窗外枝繁叶茂的梧桐,贾又福画得正酣。突然,身旁响起山水科主任宗其香的声音:“:“你看那树是黑的吗?你总是戴有色眼镜看东西,画什么对象都是一片黑,画什么都像李可染没有自己的感受,自然界那么多丰富的颜色你视而不见,丝毫没有自已的感受,长久下去就养成不良习惯,画什么都会老一套了。”


  创作课总结时,宗其香直言不讳:“贾又福画什么都没有自己的感受,太木了,扎一锥子不流黄水。用功值得表扬,但不能死用功,不能一头只扎到技术上。笔墨功夫再好没感受,画不出好画来。”

  宗老师一席话,解开了束缚贾又福的“第一根绳子”。

  “这句话我受用终生。日后,我不再把别人的眼睛当成自己的眼睛,一看对象、大自然,人也好,马上想到,要求有自己的看法。这是艺术家最根本的素质。跟别人一样,要你干什么?”

  ■四寸小本随身带,生活处处都可爱

  贾又福的学生王四海告诉记者,许多画山水的,都因为太苦坚持不下来。但贾又福说,对一个画家而言,苦是最不足道的。

  大学毕业后,贾又福先被分配至中央戏剧学院,教舞台美术;1977年底,又调回中央美院。无论身处何处,他总是随身携带巴掌大的小本,几十年如一日,以便随时记下所感所悟,或来上一幅哪怕不足十厘米的小图。他1984年用过的小本封皮上,是一首小诗:“四寸小本随身带,生活处处都可爱;别怕零碎别嫌少,点点滴滴厚起来。”(速写小本是宗其香要求每个山水科学生要随身带,随时画身边常见物,加強捕捉能力。)

  “文革”期间,他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溜进画室,先开窗,后从画室外锁门,再从窗户跳进画室,拉上窗帘,秘密地画上一阵。对自己所爱之物,贾又福永远不会“因为它的‘缺点’而不爱它”。

  1964年至1997年,贾又福的足迹,覆盖了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四省市23县境内的太行山。

  初识太行,他还是一名学生。“1964年,大学毕业写生。长那么大,我第一次到这样好的地方。这山,其雄伟不可一世,其平易近人犹可亲的长辈。我们白天上山放牛,在那里画菜地、画篱笆墙,晚上和老乡孩子睡在一个炕上。”1964年9月24日,实习结束前一天,贾又福就在日记上写,肯定还会再来太行。

  1979年正月十五,鞭炮声中,贾又福拟定了一项自我实践的“五年计划”——关乎他已到过数次的太行。他计划长期深入太行山,终生以之为题材,探索山水画的新突破。此前曾有人建议,画山水不必太早固定地方,应先跑跑名山大川。但贾又福想,“我等愚钝”,当以十倍努力,深入一地,打一眼井。“先深入它二十年再说。”自此,贾家墙上,多了一行毛笔字——“决心已定,择一而从,许之终生,得天独厚,志在必成”。

  他的笔下,先是山乡风情,继而“宏伟气魄”,再“精神开掘”;此外,还有“反刍、提炼”期。“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我今天的追求,是最初想不到的。时间往前走,人对时事、历史、人生的看法会逐步深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意识到,在山水画上要有突破性进展,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思辨的学习。

  1998年,贾又福明确提出,自己的艺术发端,是“以石观化”。这是对“山水画不能有什么忧患意识”之论的驳斥,强调了哲学于艺术的重要性。“借助寓灵魂之石,与社会、历史、人生、万物的发展联系起来。一个‘化’字,把众多流美的价值关联一起,给人以启迪。”



http://blog.artron.net/image/zoom.gif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108/11/56800_13130397806ZLT.jpg


http://blog.artron.net/image/zoom.gif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108/11/56800_1313039782z90I.jpg


http://blog.artron.net/image/zoom.gif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108/11/56800_1313039783aHhc.jpg


http://blog.artron.net/image/zoom_h.gif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108/11/56800_1313039785238V.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贾又福回忆恩师宗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