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佛像艺术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千佛洞,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是举世闻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代表了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有“丝路明珠”之称。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相传当时有一个名叫乐尊的禅师,途经此地歇息,正值黄昏夕照,突然抬头望见三危山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显身其间。乐尊以为是佛显圣,便把此处当作圣地,满怀虔诚,雇人在这个断崖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其后又有一个名叫法良的僧人,效法乐尊,开凿了第二个洞窟。莫高窟的历史就从此开始了。
唐代是莫高窟艺术的黄金时代,石窟的开凿和造像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是莫高窟艺术的极盛时期。开凿于初唐的96窟的弥勒像,高33米,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之一。开凿于盛唐时期的130窟弥勒像,高26米,是莫高窟的第二大佛像。开凿于中唐的158窟的卧佛,规模亦相当大,而且在艺术上都有杰出的表现。
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的积沙时,于无意间偶然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元4~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这一震惊世界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古代学术的海洋”。
藏经洞文物发现不久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国人奥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流散海外,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留在了中国,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敦煌莫高窟虽然历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留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个朝代的洞窟492个,其中保存历代壁画4.5万平方米(不包括重妆后覆盖在内壁的),彩塑2400余身(不包括影塑),唐宋木构建筑5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1 2 第45窟 西壁龛内北侧 菩萨 盛
第45窟西侧龛内南侧天王 菩萨阿难 盛唐 第45窟龛内 北侧 迦叶 盛唐 46窟 西壁 龛内西侧 舍利佛 盛唐 第158窟 佛涅磐像
第158窟 西壁 佛台 佛涅磐像 第248窟 中心柱东向龛内 说法佛 北魏 第248窟 中心柱西向龛内 苦修佛 北魏 第257窟 中心柱南向面上龛内半伽菩萨 北魏 第259窟塔柱南侧菩萨像 北魏 第259窟 北壁 禅定佛 北魏 第275窟 西壁交脚菩萨北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