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i520651 发表于 2016-5-26 17:52:07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

1954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伟大的祖国—古代文物邮票》特种邮票一套,该套邮票共四枚,意在宣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设计者为孙传哲、夏中汉,雕刻者系贾炳昆、高品璋、贾志谦、刘国桐。
  第一枚“彩陶罐•新石器时代”左侧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漩涡纹彩陶罐,右侧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双耳罐。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stamp1.jpg

第二枚“石罄•商代乐器”,磬(邮票上罄字有误,应写作磬)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器身一侧有孔,用绳子悬挂后悬挂于架子上,敲击而发声。邮票上的的虎纹石磬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武官村,由一块青灰色大石琢成。 长84、宽42、厚2.5厘米,出土时压在一块雕花木板之上,正面由双线刻画出虎形,作张口欲吞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stamp2.jpg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huwen.jpg



  第三枚“虢季子白盘•西周青铜器”,邮票上的“虢季子白”青铜盘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 长137.2、宽86.5、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腹四侧均布花纹,且有饕餮衔环各二。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stamp3.jpg

第四枚“漆奁•漆羽殇•战国漆器”,邮票上左侧的漆樽(邮票名标为漆奁,有误)与右侧的漆觞均为1952年长沙市颜家岭楚墓出土。酒樽是战国汉代常见的生活用具,广泛流行于上流社会和普通百姓之间,该樽高12.5、口径11.2厘米, 圆筒形,无盖,下有三只蹄形矮铜足,一侧有环形铜鋬,黑地朱绘。构图分为五栏,第一、三、五栏为变形凤纹图案,第二栏左侧有两兽在搏斗,右侧两猎人持箭,第四栏有一人牵猴,两兽前后追逐。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stamp4.jpg

http://www.kaogu.cn/uploads/cn/201509/20150924qz.jpg


参考文献:
郭宝均,《1950年春殷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1年第5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欣赏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1029
湖南省博物馆—藏品数据库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collection/demoPicshow.jsp?columnid=0117249d51ec40288483172023a70074&infoid=011724b90ed040288483172023a70128#
吴铭生,《长沙楚墓出土漆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