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的收藏传统
% _3 A! M( P" j! a, I 现在我们来看看西方的或者说世界上的线索,我们会发现,在世界范围内,收藏的第一个重要的对象与中国的礼器、与一套礼仪制度和一套观念形态的价值的体现物是十分相似的,是带有宗教性的东西--在西方来说就是"圣物",在世界范围内来说就是跟宗教、巫术、图腾、仪式相关的这样一些物品。
& q, p0 U+ a9 L& c* @7 E2 m) L 2.1.Relique(圣物) : j% W6 Y* m& q* V' d+ p# X c- m
要想理解"圣物",我们首先应该区分两个世界--一个"圣"的世界和一个"俗"的世界。例如在西方中世纪的时候,有一种东西被认为是最珍贵的--比如说一片小木片、一件破衣服,甚至于一块人工做的、很薄的圆形的饼,它们被当作是最神圣的东西,被人们珍视、保管和强调。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从两个世界--也就是神圣的世界与凡俗的世界的差异出发来理解的话,我们是找不到答案的。凡俗的世界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就是我们每天吃喝拉撒睡、每天摸爬滚打的世界。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生活,也就是神圣的生活,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一个最核心的价值的体现。一块小木片之所以在中世纪会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以致于人们要用金银、雕塑和最珍贵的宝石做一个盒让你去看它,是因为那可能是耶稣上十字架的那个十字架上的一片圣物;一件破衣服之所以那么珍贵,是因为那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圣徒--例如圣·方济各--的遗物。只有在存在着一个不同于凡俗世界的神圣世界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理解圣物的意义。
/ }/ K$ N/ c* v! [5 P* S 我们会发现,这种跟宗教信仰有关的圣物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这里涉及到我们产生意义和价值的两种方式, 即把一个凡俗的世界与一个神圣的世界连 接起来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本来是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说法,后来应用到了民族学和人类学里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严格来说,它们是语言和思维的规律:一个叫相似律,一个叫接近律。神圣与凡俗这两个世界就是以这两种方式建立起联系的。"相似律"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世界的相似。比如敦煌壁画里有很多净土变,画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人们用想像的方式来画他们理解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楼台亭阁的仙境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象征。象征是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的相似, 相似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用此岸世界来象征彼岸世界。同样我们可以说,模仿也是这种相似律的体现。比如,根据基督教的信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为拯救人类而死亡,然后又复活。到了中世纪的时候,由于占有广大的地产的教会变成了一个特权阶层,出现了背离耶稣的教导而趋于腐败的倾向,于是民间就产生了许多运动,要重新恢复原始基督教的精神;更直接的是模仿耶稣,所以就产生了一个运动叫"模仿耶稣运动"。与之相关的是"福音书运动"--也就是模仿福音书里的耶稣行迹和使徒的榜样,追求活生生的信仰并付诸身体力行的。模仿耶稣就是一个相似律的体现,就是我要跟那个神圣的世界建立一种联系,按照他的方式来生活。同样的事情也体现在画像中。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写实艺术,最早的时候所画的通通不是世俗的人,而是神。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不能像中国的文人画那样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假如画家画的对象不神圣的话,他为什么要把对象脸上的几条皱纹一个痦子全画出来?如果没有某种文化价值的指向的话,细节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比如说,从晚期中世纪一直到文艺复兴都有一个题材特别著名,就是耶稣的受难。这类画把耶稣身上伤口画得特别逼真,脸极其痛苦、扭曲(如德国艺术家格鲁纳瓦尔德的作品),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它有神学的含义,而且它是西方神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道成肉身"(incarnation)。根据这种理论,耶稣既是神也是人,他的神性与人性是同样真实的。既然他是人,有人的痛苦,他就跟你有关系了,而你就可以模仿他;他如果仅仅是个神、没有人的痛苦的话,那么他就跟我们隔得很远,不容易感动我们。所以晚期中世纪以来会谈论模仿耶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的意思是说,我跟神的世界并不隔绝,而是可以接上的。而在艺术史上,则是北方艺术家对于绘画"细节"(尤其是对于耶稣和圣徒的痛苦和受难)的强调和刻画,他们的理由就在于,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唤起信徒的"虔诚之情"(l‘affactum devotionis)8。 / R/ O9 }3 e# U
这是一种方式,在修辞学上来说就相当于隐喻,比如我们说"满街都跑着甲虫",我们都知道甲虫是小汽车的隐喻。它是以一个相似的东西来象征另一个东西,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相似律。还有一种叫接近律,它是两种本来不相干的东西由于长期连接在一起而产生的联系。比如说一群小朋友长期在一起玩,其中有一个是戴眼镜的,小朋友就会叫他"眼镜",另一个头发黄的就叫他"黄毛"。这是用一个东西的局部来代表它的全部的方式,而局部与整体并没有本质联系,这就叫接近律。古代有一句词叫"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济希《生查子》)。绿罗裙是词人的心上人穿过的一件衣服,但它显然并不是心上人本身;当他远离情人时,看到满地芳草连天时就会联想起他的情人。这个绿罗裙虽然是心上人穿过的,但她也可能穿红罗裙、黄罗裙;然而在词人的印象里,他用绿罗裙来代表情人,这就是一种用接近律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圣物也是这样,它有很多是属于接近律的东西,比如它可能是圣人穿过用过的东西,是跟宗教信仰有关的东西,圣物里以包括艺术品也可以包括非艺术品。 : o; N" j5 C. H# O% Y6 C
2.2.Trésor(珍宝) 9 O" o6 f" V& I
西方第二类重要的收藏是"trésor",也就是"珍宝"。它有点接近我们的"宝物"。"珍宝"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真正的"财宝",也就是历代国王、贵族和教会搜集的各种价值连城的东西,如金银、珠宝、首饰、工艺品,这些东西既来自于主人的订购、臣民的供奉、贵族间的应酬往来,也来自于从敌人那里掠夺的战利品。这类"珍宝"到了文艺复兴之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包罗万象而又井然有序的"奇珍异宝"的观念,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与传统的"珍宝"不同的是,对它们的收集主要是由好奇心驱使的。
# l6 }5 Q7 A# T& a6 p- ~ 在18世纪之前,许多贵族、学者、艺术家都在他们家里专门辟有一个房间,就叫做"奇珍室"(le cabinet de curiosités),里面的四壁包括天花板上放满了各色各样的东西,如艺术品、古代的遗物、希腊的雕塑、一块石头、矿藏、海底珊瑚的标本、一个没见过的动物和怪胎什么的。这些东西表面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不然,存在着一个逻辑的秩序。当时流行几种分类法,如根据人、动植物和人工制品的"三分法"和根据古希腊的"地、水、风、火"的"四元素"进行的"四分法"9。这种好奇心的产生是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是西方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步现象。随着美洲的征服和新大陆的开辟,西方人接触到很多跟他们不一样的民族和文化,开始收藏异民族的"奇珍异宝"。而从17到18世纪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段时期,欧洲流行过一种叫做"自然史"的热潮:人们像科学家一样--当然研究者不一定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动植物、标本和矿石。因此,当时的这个"奇珍室"就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观宇宙"(microcosme),这在18世纪博物馆诞生之前是一个重要的收藏传统。 ' |, }- S2 @# J1 C8 h' u( x
2.3.Antiquité(古物、古董)
5 Y# D( }, m. m1 i. E 在西方,同样是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兴起一股重要的访古探幽的热潮,即对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品和古迹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同时形成了关于"古物"或"古董"的观念。
4 h6 e5 N: K4 ^6 o) T$ c3 u9 { 西文中的"古物"(英文"antiquity";法文"antiquité")一词具有与中文的"古物"极为相近的语感--它们源自拉丁文的"古代"(ante)一词,与中文一样,都是对于"古代"与"古代"物品的迷恋。只不过中国的"古代"指先秦、汉唐,西方的"古代"专指希腊、罗马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