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8|回复: 5

琥珀蜜蜂挑战恐龙灭绝论;行星撞地再遭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6 2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古生物研究证据显示,小小的热带蜜蜂在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大浩劫中幸免于难,这项新发现对陨石撞击说提出“质疑”。( b6 _% L6 i, m6 S' _9 n

9 Z5 g9 z( P- M% Y( r  来自美国新奥尔良州立大学研究员杰奎琳.科齐谢克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地理协会2004年会上公布这个新观点。
Amber06.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恐龙灭绝之谜学界有许多说法) h& Q, o; N) G9 j$ L

, z2 _) W1 B; ?+ m$ U0 i" B, i  在地球上,曾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实属罕见,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种种猜测。6 ~$ c! W- s4 q: {4 a
4 A* D. l1 \) J( Q* ?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由于平地上突然长出许多高山,使得沼泽地大大减少,气候也随之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
; I9 Y' e; b& V& D, s) @
* O: j- e+ X( e; v  S! Y  恐龙的呼吸器官很难适应那种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2 A& R/ m3 Z/ Y6 x0 o

6 J. b4 k9 ^  y1 \" A, w. ], e. ?2 l  还有科学家猜测,是超新星的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使地表温度骤然升高后又急剧下降的缘故。还有学说认为,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而恐龙食量又很大,所以中毒而亡。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
/ l! i8 h$ i' {& U# J/ m+ q% Q2 Q# e! L  _% ?1 S+ ]* N6 O8 P
  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吃得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
蜜蜂琥珀挑战恐龙灭绝说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
* L5 [  y5 A9 T- V9 |5 z* ?1 g1 X4 X' z& A8 K+ Z4 P1 N+ S, d
  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各种推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 P; e# a, M% m0 c  e' b4 |+ {: Z- e& X4 T/ M; c3 k6 _6 U0 [
  陨石撞击说是当前关于恐龙灭绝的主流学说& d6 l9 n; G3 C

& |8 _" m# S; ^8 F, b, }/ D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2 B. @) i! ^. M* I
: y3 V  h; V" y1 R& `$ L
  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8 _0 W* T' {# T
; k7 ~" A5 }3 E2 t2 C0 m7 d
  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其撞击能大致相当于4000亿吨TNT炸药,或者200亿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2 ?8 U: a* T; g( f: I; [

% |4 g. M7 w: \* |2 _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家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研究。 3 q9 u2 |( ^5 r6 a

  E. c9 N( z* t3 U5 g4 ~( {   科学家们综合各种数据推断出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某天当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的时候,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
& U5 a) O7 C1 l: u6 \# t: H( |  z0 V- T! Y  U
  海水被迅速汽化,蒸汽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L3 Q/ X  n* [- ~- ^$ v
7 N0 m) h/ S' [% n6 L- ~( X
  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2 k  |9 u' k% e( L# v2 g/ x

" k. J) B% R' a$ i  [  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蜜蜂琥珀挑战恐龙灭绝说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些地理学家为这一图景又加上了绘声绘色、令人恐怖的细节。8 V8 E+ x3 s$ f. ^6 D8 `

( E5 Q, g4 N$ d  科罗拉多大学地球科学系研究员道格.罗伯逊描述道:撞击产生的喷射物重新落向地面导致的“热量脉冲”波及全球,到处燃起熊熊大火。“喷射物所携带的动能在那些物质重返大气的过程中分布到了大气层上层,把蓝天都烤红了,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 A. D0 O8 P8 Q/ N7 t" i
0 P" m: Y( d' M
  罗伯逊表示,全球范围内都发现了在白垩纪和第三纪之交被熔化的微小球形岩石颗粒,这些地质遗迹证据可以为该理论作出有力的论证。
( Z$ ^5 P1 G- D8 d( ^# k1 |( \0 t1 t7 J
  罗伯逊认为,这些球形小颗粒是小行星撞击后,岩石被加热蒸发喷射到外空,重返地面形成的遗留物。  J0 t; O( W/ W/ H6 c7 }6 U7 V

, P0 `% o' s0 Z. r8 p) I* a/ Z. j  罗伯逊领导的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翼龙和其他恐龙无法适应洞中或水中的生活因而灭绝。与此相反,可以栖身于洞中或水中的脊椎动物,从哺乳动物、鸟类、鳄鱼、蛇类、蜥蜴、龟类到两栖动物都成了幸存者。不过,幸存下来的陆地脊椎动物还要接受环境巨变的考验。
5 O7 k/ p: p2 h) x6 j6 G$ m9 D9 ^$ P! Y1 T$ M% N/ H# |
  蜜蜂琥珀对陨石撞击说提出挑战! k; f+ ?$ H2 J2 B, {+ U: s

: K5 D5 V6 G) w% V5 a+ U  不过最新古生物研究证据显示,小小的热带蜜蜂在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大浩劫中幸免于难,这项新发现对陨石撞击说提出“质疑”。
5 t, y! W% ~) a' l3 r  ^( C. e
7 m; ~" p2 R2 l( j   来自美国新奥尔良州立大学研究员杰奎琳.科齐谢克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地理协会2004年会上公布这个新观点。! @% }8 c1 x4 Z# t7 ?

3 Y& x6 K" P6 `4 ]; _& p6 E: I. I2 m  她最近研究一个来自白垩纪的蜜蜂琥珀,通过检测这只包在琥珀内的蜜蜂DNA,可判断它是热带蜜蜂的祖先。
5 g& B& p0 F% N! q2 l: h
# w2 `$ m( X! O' N! W; m  科齐谢克表示,这些热带蜜蜂非常接近于现代热带蜜蜂,这也是她在众多古生物中选择热带蜜蜂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3 L  d: O6 d$ L& s& x& X/ D! a" ^; j5 B: d: S* j& o; w; |
  这只保存在琥珀中的小昆虫和现代热带蜜蜂的差别小到几乎看不出来,而且生存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也差不多,它们对寒冷的抵御能力也非常接近。  H/ B$ V0 \- s, w: ?  ]0 d

+ w. u! T6 J+ d5 y$ b9 s) N  科齐谢克关注的这种蜜蜂属于膜翅目,原产非洲、欧洲和亚洲西北,后引进到美洲。长约0.5英寸,金褐色,有黑色斑纹;黑色头和足;短的浓密的绒毛;球形突出的腹部;半透明翅膀。
2 C9 n" I: I. w% ^7 H0 d8 I4 F$ N; u1 L1 \' U% c7 N3 |7 U; I
  根据昆虫学研究结果,今天的热带蜜蜂生存温度大概是31到34摄氏度。在同样温度范围内,它们喜爱的多糖蕊热带大花植物也可以存活。
! v2 Y* n- O" T+ E$ q- M
- J$ ?6 {' n% b4 `' Q6 z  目前生物学结论是,现代热带蜜蜂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承受的骤变幅度是2-7个摄氏度。过低的温度使得蜜蜂停止采粉、觅食和交配行为。
. o( [  I. Q9 j5 v/ c2 |  o/ E# O1 P" H. [4 ?7 U
  但是,陨石撞击的假设认为,由于小行星碰撞造成的温度下降估计应该有7到12摄氏度,这个温度对于热带蜜蜂来说实在是太低了。6 ~. }- j7 J( W: f+ Y; `5 x
8 D! Y0 j/ `) D) |. R+ m: B
  科齐谢克指出,如果现代蜜蜂与白垩纪密封的那只蜜蜂同源同种,那么陨石坠地、气候骤变的理论中必然存在一些无法解释或逻辑不通的东西。5 M& F4 E) N% U

1 l/ m, [% k* `7 T  q  新西兰马赛大学生物进化学教授大卫.潘尼高度评价了该项发现,指出生物化石一直是科学家们推测过去的主要依据。  z- h/ f' y* B. x( B) [7 A% J

* c0 M, l8 C& a  g, O  蜜蜂琥珀虽然不能给人们描绘出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全貌,但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可能的。它的出现对在学界占统治地位的陨石撞击学说发起了挑战,它可使科学家打破对教条的坚持,去寻找恐龙大量灭绝的真正原因。
蜜蜂琥珀挑战恐龙灭绝说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琥珀里面的蜜蜂很多花粉,也许还可以成活呢~~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6 2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4 18:54 , Processed in 0.0733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