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涧边的叶
" ?- ?6 p( Z: {9 x5 M9 j大凡提起龙泉黑胎青瓷,人们心头总会缠带上缕缕朦胧和神秘气息,若有幸观之抚摸之,无不为她那铮铮铁骨,莹莹玉衣宛如天成的皇家气质所折服并肃然起敬的。然而,由于历史典籍交待的相对缺失以及后人对之的武断,过去一些的专家学者,仅凭简单推理和主观臆想,就为龙泉黑胎青瓷套上一个令人啼笑皆非、不论不类“龙仿官”的桎梏。“金子必发光,事实胜雄辨”。不久前,在经历无数次严格的科学查考,慎密的科学推断以及广泛的查经据典的基础上,会聚国内青瓷专家于浙江,终于为千年龙泉黑胎青瓷带来了福音,定性正名------“龙泉官窑”,昭雪天下。与此同时,淅江博物馆也第一时间为馆藏龙泉黑胎青瓷标本换上了新身份证“龙泉官窑”崭新标签。至此,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和喜悦来重新认识、再次感受并深深领悟龙泉“黑美人”莫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永恒魅力。。, h8 ?# j, q3 d
$ M/ F+ O5 {7 K/ e- Y6 F
下为浙江博物馆照片
4 T. E4 R) t: |4 k+ D# c5 G' h9 C* K% i8 K& A3 q# z
/ R4 n& d5 ?0 d. k+ N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于1957年、1960年(此次未涉及溪口)二次对淅江龙泉溪口、大窑窑址展开系统发掘考研活动,得到了不少的考古资料,十年文革中断了本应早就大白天下的结论。从两处窑址发掘出的大量青瓷片看到,黑胎瓷片仅占其中极小的比例,十分稀罕,黑胎残片历史堆积层极浅,由此说明此类产品的历史烧造时间较短;从黑胎瓷片的表象来看,此类黑胎产品制作精细,不论从瓷土淘洗、配比、拉胚,还是施釉、利器等诸多工艺环节,无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其整体的精美度看,甚至远胜同时段杭州官窑。。。
7 [) o0 W: N" o
! Z2 h! X3 p8 [* t9 t龙泉黑胎青瓷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黑胎青瓷“胎骨”呈色深沉,发灰、发黑,质地致密而坚如金石,历经高火狱练而始成“铁骨”本色;黑胎青瓷“釉衣”晶莹剔透,釉质普遍玻化程度高,开片官气十足,气度华贵,非其它青瓷所能望其项背;黑胎青瓷工艺精到,多次素烧,多次施釉,多呈薄胎厚釉,制作工序极其精繁,且成品率低,胎壁最薄处仅1毫米,纤如薄纸,如有烧成者,晃如凡夫脱胎,极具艺术震撼力。
; Z( p& l+ |8 u+ l& j 龙泉黑胎青瓷完器存世极少,罕有传世、出土文献记载。仅知1972年淅江湖州吴兴地区皇坟山墓出土一件龙泉黑胎耳杯、及四川遂宁出土一件花口小瓶,凭此,也作以证明此类龙泉黑胎产品在当时就具有严格的使用对象、使用流程,绝非一般普通百姓甚至富贵权贵所能享用!《中兴礼书》记载:南宋中兴初年,京郊大祭,着临安府命,各府进呈青瓷礼器,其中就有龙泉瓷,而当时龙泉窑已经烧出薄胎厚釉的粉青产品,说明南宋早绍兴时期杭州尚未建置御用官窑,但同期龙泉瓷器已经进宫。。。至此,我们至少能清晰地看出,龙泉青瓷烧造薄胎厚釉类粉青产品历史要早于南宋官窑,那所谓的“龙仿官”论断岂不贻笑天下了?!
4 ^, S7 E5 T# Q1 u0 X- g3 l: \9 {' I
龙泉大窑和溪口都有烧造黑胎类瓷的窑口,各有特点。溪口开片大气、直白;大窑含蓄而内涵,部分不开片,大窑采用支钉烧造;溪口采用瓷质垫饼。
2 X% l& b* |; |8 `7 _. p- I1 r h/ ?. w( Z
大窑黑胎:
* l) _$ u1 F9 i, o8 {3 i; W% h$ U X2 c% Z! g; P
+ J6 e/ G8 e" w9 b% W& d大窑烧制黑胎类鸟食缸的瓷质支钉......8 a* |1 z; b c
! D+ R1 ]& @% ]! q: ~- a, S; B* y" m
溪口黑胎........................5 c* {2 i5 ^& H0 ^
c% e* _- O e) B; b
龙泉青瓷是我国青瓷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精美程度和历史地位尤如瓷中尊者而使后人仰视,而龙泉黑胎这颗“黑珍珠”更似冠之宝珠,令人可望而不可及。从龙泉仿官到龙泉官窑,虽只字之差,却足已令喜爱龙泉的人们为之雀跃,为之神往,并最终确立了千年龙泉黑胎青瓷应有的瓷中“官”位。
9 K( ^0 M3 V$ G7 N2 r1 J, P: e
0 Q: Y. F9 k3 Z4 G& ~ z0 b) D. ?' O& D2 M' \. a' w- V
! Y- O4 J, D$ H/ C2 G9 q, g
% r0 S& S) Y1 U) r$ j" K: y: l1 |- P8 [
在大窑黑胎窑口烧造的白胎瓷器极少。堪称瓷中精华,说明进宫的也有极少量的白胎制品。3 Q) f& F( x" I!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