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1|回复: 0

寻访传承千年的岳州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05: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巴陵
. I# b7 C' n; [
: f2 L% O' o' h  u, w! t5 I, a% f& O# v岳州窑经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沿袭千余载,位于洞庭湖南部距湘阴县城21公里的湘江西岸窑头山一带。从1937年起,曾多次在河床岸的窑底部和四周挖出过碗、壶等陶具。唐代时期的岳州窑非常鼎盛,不亚于铜官窑,主要生产茶具。陆羽的《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岳州青瓷碗盛茶,茶水呈红白之色,非常艳丽可爱。岳州窑瓷胎轻薄,瓷质较密,胎色早期呈红或米黄色,晚期灰白色,釉色青绿、青黄。釉薄质细,釉泡较小,玻璃质感强。釉面有不规则细小冰裂纹,有流釉现象。
- N# Z* Z9 E, U! f$ }$ b2 i  L+ m- P9 n$ c
        史志记载,湘阴秦代置罗县,南朝大通年始隶属岳州,唐宋沿袭。湘阴县位于洞庭湖南岸,湘资沅三水汇集于此。岳州窑北起水门,南至洞庭庙旧址,全长700余米,当地流传:“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逆水建窑有八甲窑、青竹寺窑、吴家渡窑、樟树镇窑、窑头山窑、铁角嘴窑、石门矶窑、铜官窑等,顺水建窑有三峰窑、烟墩山窑、云田窑、鹿角窑等,分立式圆窑和斜坡龙窑两种。魏晋时达到青瓷烧制高峰,同时利用陶车拉坯技术,青瓷畅销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日本,首创匣钵覆烧技术。1 o( o  m" C" T; n& B

6 G& r2 q! l9 f% w& y1 w        岳州窑器物古朴厚重,胎质细腻,敲击有金属声。造型有碗、盘、碟、莲花灯、虎子、唾壶、多系罐、盘口瓶、龙柄鸡首壶、多足砚、茶具等;釉色有青釉、米黄釉、草绿釉、橘绿、茶末釉、褐色釉、酱釉等;装饰工艺有刻花、绘画、贴花、点彩、布纹、瓜棱、几何纹、鱼纹、水波纹、莲花纹、桥形等。9 Y% k/ Z4 A% b) E
0 I- r- X. _6 {7 z- W& a0 F6 X
        现存岳州窑窑址在窑头山、白骨塔、窑滑里一带。自东汉至隋唐的古窑址,星罗棋布,已发现的有铁角嘴、窑头山、白骨塔、青竹寺、樟树、城关镇窑群,城关镇窑群规模最大,约十多万平方米的范围。
. L+ S2 [+ b1 `2 w  U+ d" ]+ B8 P' S3 Y( ?. F
        我们在窑头山荒芜的田野里找到一块水泥碑,是1972年湖南省文革委员会确定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查看周围地势,离湘江岸边不到十米,河床比遗址低二十余米,岸沿黄土很深,土质很黏,是上好的瓷泥。我们见到一位老人,他11岁时就生活在湘江边,儿童时代这里碎瓷片非常多,1954年特大洪灾,原来的窑址被冲毁,泥沙掩盖窑基,瓷片埋于河床下,现在的河道就是原来的岳州窑遗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26 13:04 , Processed in 0.0557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