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Z* [2 A* K2 f: k
红陶盂,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5.3cm,口径15.3cm,底径11.3cm。
, \; q) ^4 d% ^% { 盂(yú 音于),撇口,圆筒形腹,平底。夹砂红陶,胎壁较厚,表面粗糙。) ?: }' {5 n* Q6 C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盂是一种盛汤浆或饭食的器皿,红陶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热程度,因此这件红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
0 Y' v9 s! P# m
( B8 Y; |8 T) ]+ b" V, L# _/ l白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19cm,口径8.8cm,底径6cm。
, ]4 ]9 e, d: P$ } 壶口微撇,圆肩,腹以下内收,平底。胎较薄。此件器物造型特别,主要是肩、腹部一侧压成扁平状,在腹部中间一侧置两个圆系,两个圆系中间又有一个小乳钉装饰。据科学测试,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前2200年。' \ x6 t+ P, g
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所用原料系纯度较高的陶土,成型后,入窑经约1000℃窑温焙烧而成。
; x8 H7 v' W, X d4 c) d) V7 R5 r2 x+ F
彩陶漩涡菱形几何纹双系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高37.7cm,口径13.8cm,底径14cm。& T+ i S8 g1 ~+ {' x' E
壶唇口,直颈,口部置两个对称乳钉装饰,溜肩,鼓腹,腹中部对称置双系。下腹陡收,平底。以红、黑两种色彩描绘纹饰,里口用黑彩描绘弧形纹;颈部以黑彩描绘连弧纹两周;肩、腹部主题纹饰用红、黑两彩描绘漩涡纹四组,漩涡纹内为菱形几何纹;肩部粗弦线及漩涡连线,边缘饰细密的锯齿纹。胎质细腻,表面打磨光滑。据科学测试,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前2300年。6 g- i$ @: t* q( @/ ^8 u& R4 v
彩陶出现于6000多年前,是在烧造红陶的基础上,在黄河流域自东向西发展起来的。此件彩陶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半山类型彩陶的特点是用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案,细部再装饰几何纹、网格纹等,装饰花纹比马家窑类型彩陶复杂,所绘图案面积较广,从口沿至下腹部都有。最常见的有水波纹、漩涡纹、葫芦纹、菱形网纹、平行带纹、方格纹、蛙纹和附加堆纹等。
9 d& k- _; @. }; j. h* m5 C
. j ]* H* J+ l$ d( z; v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26.0cm,口径19.5cm,底径10.5cm。
8 w; b) I) o4 I2 P 罐撇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五道弦纹。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
3 [, k- k" [# J: I) A R. S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 R4 y' P& W0 ] H* D7 P+ `6 F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
3 h6 S& W, O3 Q+ b1 j+ s! E1 Z* X
( z( e# Y8 s6 Q, ^黑陶高柄杯,新石器时代,口径7cm,足径6cm,高15cm。7 m" G: }) R: V, y* _
杯敞口,束腰,高柄足外撇,平底。杯身有凸出的弦纹为饰,高柄中空,柄外壁镂三孔。因采用了轮制方法,器壁较薄,素面磨光,配以镂空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十分考究,是一件精致的饮酒用具。
8 P4 l j, M$ J' P- {; M F2 ^+ g4 o5 G" b! B1 N8 J5 F0 |/ u
黑陶单把杯,新石器时代,口径8cm,足径8cm,高12.5cm。
/ Q1 A" J! f; r* V1 {5 f# z4 H 杯呈筒形,腹间微收,平底,杯身一侧有扁形把,便于持拿。杯为轮制而成,杯身均匀地分布三道弦纹。
* E9 i3 t$ N% K. R8 Z 此杯具有龙山文化黑陶的典型特点,器表漆黑如墨,器壁薄如蛋壳,反映出当时制陶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2 X6 w; J) O! w/ i
3 v1 J4 d* a' I( U& |黑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11.5cm,口径6.5cm,足径8.2cm。& g3 q0 [8 |7 M2 o
壶口微外撇,口沿两边置双系。长颈,下部渐广,至肩凸起,扁腹,圈足。足上镂有八个小孔。底外凸。造型规整,胎薄体轻,表面经过打磨,光泽可鉴。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8 b& t) O7 t# m' R r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0 a7 e) p9 y% l( l/ W Y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
E' p0 n" q8 @* X
+ ^" ?0 W+ U$ Y f红陶平底碗,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6.7cm,口径18.2cm,底径6.4cm。
1 L& \& M% r; q: E0 N 碗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胎壁薄厚不均。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碗是其中较常见的器形之一。此碗制作工艺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P$ ?. [. ~2 k# L( o; |- |8 |+ ~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3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6 C3 H: S5 ~+ q' @& x2 f* V- P2 B; @
红陶盂及支座,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通高20cm。盂:高9.5cm,口径10.5cm,底径11.3cm。支座:10.5cm。+ F& g1 V+ L- F- b- h
盂(yú 音于),平底,底径略大于口径,口两侧有圆形饰物。夹砂红陶,表面粗糙。支座由三个独立的支架组成,支架上有类似四边形支托,下为圆形圈足。盂可以用来盛放食物与水,当它放到支座上时,就可以被加热。陶土里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急热、急冷性能。在磁山文化陶器中,支撑炊器的支架颇具特色。- K: N4 B# H( V3 q! m& A
红陶出现较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有发现。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均以烧造红陶为主。夏、商以后,红陶的烧造逐渐衰落。
/ o0 `( x$ O& t% x* K. z2 `' q) m9 g e' x( v1 w
Z4 m% T& g0 j6 Y9 _红陶三足钵,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8.1cm,口径21.3cm,足距15cm。
( l, M: |# V4 p7 ? 钵敞口,圜(huán 音环)底,下承以三足。泥质红陶。此钵制作方法比较原始,系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成型,器形欠规整,器壁凹凸不平。此种三足钵是磁山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
. |9 J- p M% T0 w' h3 I 泥条盘筑法是最古老的陶器制作法之一。将制作陶器的粘土搓成细条状,然后从器底起依次将泥条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浆把缝隙抹平粘合的过程。为了使器壁均匀结实,人们会进一步一手在器内持陶垫或卵石顶住器壁,一手在器外持陶拍拍打,然后再入窑烧制。尽管如此,器形不规整,器壁不均匀仍是泥条盘筑法制陶的最大特点。
' c- o9 W8 Z. X# i
. B: M5 X2 \" V) h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cm 口径5.2cm 底径5.6cm。
6 e9 J5 v$ x, |. S5 }9 i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6 b8 s9 X& c+ ~' X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从这件小口瓶的陶质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
. J3 `3 }1 T1 r( E3 l2 x" n# f$ w7 M7 M# h: O1 M
红陶鬹,高39cm,口径11.9cm。
V: O2 L; I1 }; u* I0 p$ g 鬹胎为泥质红陶,冲天长流,细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颈与后袋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便于提拿。器物造型遒劲有力,似挺立之雄鸡。
: s3 B/ q+ d# G+ L. E1 }7 B 鬹是龙山文化最具特色的器物种类之一。此鬹为龙山文化陶器中的精品。9 m+ `! g }& q
6 W% p. l$ j( y' A" t$ p& [4 d: E
红陶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39cm,口径12cm,足距14cm。+ ^2 a( N I# R" B! U2 `8 o
鬶(guī 音规),唇口,口一侧出鸟喙状长流,长颈,下承以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器表打磨光亮。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此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
2 j4 \7 c. o$ l# h! ?2 } 鬶是一种盛水器,造型有点像鸟。这种器形最早出现在山东地区,山东位于东方,那个时候是少昊和太昊的部落,他们以鸟为图腾,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鬶这样形状的器物了。' M+ _& l3 a# H8 E: {, A3 T8 p3 l' S
红陶双耳罐,新石器时代,口径8cm,足径4.5cm,高12.2cm。+ j8 q3 z( ?$ I6 m4 r4 H$ g
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鋬耳,器身无纹饰。
5 e! M% T6 J; K: Q9 {. a 齐家文化陶器多为素面,彩绘极少。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具有实用功能。3 w9 e5 [( e) M9 q/ k3 @2 K
6 W' \, A; i& \( D( c
红陶盉,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高15cm,口径9cm,底径5.7cm。
1 v% U: k- u% u% }1 o X 盉(hé 音禾),阔颈,溜肩,鼓腹,腹以下内收,平底。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宽柄。泥质红陶。器表打磨光滑。据科学测试,齐家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1900年。, z* Z! v6 F( n- b& B0 X/ y
齐家文化系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主要遗址在青海、甘肃等地。齐家文化陶器独具特色,代表器形主要有双耳大罐等。
: x: {' T0 m4 Q0 z$ f 盉是一种盛水器,既可以装水来调和酒,也可以用作盥沐的水具。0 |& }, [! l9 Z( ~' q' q6 u: I
& p. Y7 ~; l5 a6 s+ A灰陶深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5.2cm,口径13.8cm,底径6cm。
8 k$ |; |2 a) v 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 e; o& c9 W5 W- i
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现出氧化亚铁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