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又福 画大画的小矮人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朱玲 / U7 Z7 V* D& a2 Q* s' J
" X& a+ Z7 Z0 d/ p$ v5 B) r+ M& ]
! l* ^. D3 ?1 W) K. L4 h; K/ X0 E
/ k* v. }! L! z
' ]1 f, U2 e% L. F( \& x: m大化流行 “以石观化”,探求山水画哲学———- }* j7 q9 U" q
% z0 v% \& b! l
日本美术界曾如此记录:1988年,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一行在北京上海,鉴赏了中国美术史上各类名作佳作,印象最深者,还数贾又福——因为其作品,无不充满了“质朴而温暖的情怀以及理想的审美观”。
7 F3 l0 ?6 n0 P
0 I* C1 |+ R- G5 l 贾又福,有评论称之为“当今中国山水画坛,最有成就、最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画家”,因其“寓哲于画”的“大悟、大仁、大智、大真”等特质。" H4 {! Y' L- J
" L2 f7 f1 S/ a7 } 6月9日下午,贾又福从艺五十周年画展《无声的呼唤》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他的作品,是继李可染“李家山水”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被美术界命名为“贾氏山水”。2 i6 w! t+ O+ i& Q/ K; e0 [
3 A) G d" b0 g. k- V ■宗其香:跟别人一样,要你干什么?" l7 ^# u5 Y4 h+ l9 Z2 q4 D E! R
# @. b6 @, L0 l1 ?$ w* M 贾又福自喻“蜗牛”,“艰难爬行了五十载”,留下的仅仅是“一条细线”。
% [. u/ W/ |- k9 M; T
6 L0 r3 E6 b' N4 ~ q, E 说起自己从艺之路,贾又福称,无处不是荆丛,亦无时不可能走向另一岔道口。
0 P0 {8 D2 b8 Q4 @8 F3 R7 |% R
1942年,贾又福生于河北肃宁一普通农家,门第无书香。“母亲姓左,她就只会写一个‘左’字。”
+ S6 b5 ?. B% h6 [+ e
) _, y7 k2 s6 l' E5 E2 u0 P1 m 童年爱涂鸦的他,被老师发现有绘画天赋,源于一次家访。“家里都是小人。”而天分得以“开掘”,源于“一根油条”。“乡下教学条件很有限。一个老师,体育、音乐什么都教,唱什么歌都一个调。有一次,乡里要举办画画比赛,每个学校都得有人参加,老师找了我。我害羞,怕人多,不想去。为了说服我,老师还给买了油条。吃油条了,就去了。”2 L. k& T, U5 A& q
$ D3 s1 d0 \& `' }4 O 那次比赛,因油条参赛的贾又福得奖了。得了铅笔、笔记本一堆奖品,画作还被挂在外面“搞展览”。“走在路上,别人说,‘这小家伙会画画’、‘画马的家伙’。”“出人头地”的感觉,让他越画越起劲。“赶集时,人家父亲给孩子买烧饼;我父亲给我买年画,让比着画。”
: \4 b2 `9 n% h6 X G" q' q8 e* L; B4 ?( H- r
上高中,贾又福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位“美术专业人士”。“他是初中部老师,老艺专毕业生。高中部本没美术课,但我往返宿舍、教室时,经过他家,看到窗户上挂着画。我便给他看了我画的公鸡、鸭子等。”
, @ M1 b) z& K. x1 C' m4 o! x7 Z; ~0 I
老师答应教贾又福,要他“下晚自习后去,甭让别人知道”,因为“不务正业,想‘成名成家’,是‘白专道路’,要挨批评的”。“有一天,我临摹了徐悲鸿四匹马,得意忘形,就贴在靠边的墙上,被老师发现了。”: A$ W8 Y: K2 S1 F+ m) C$ p
1 C- r0 v8 Y ?
大学填报志愿时,贾又福填报了中央美术学院。那一届报考艺术的校友中,他是唯一拿到录取通知的。“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地画画了。”% P) V/ h a! B" T, c# r. @7 n
* K& i: U' _; l$ p/ ~- R9 J+ t 1960年,贾又福走进美院,就读于中国画系,三年级选修山水画科。
( X' }0 k4 r) L) ?) l
" G# H9 X) X. B$ J; x 美院五年,他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学校给发糖票,一个月二两,值两毛钱。我从没买过一块糖,全拿去换了纸笔画画。”徐悲鸿钟爱的弟子宗其香曾问他:“贾又福,每次到教室都看见你画画,怎么不知道累呀?”课余,贾又福也不歇着,总忙于求教李苦禅、叶浅予、宗其香、李可染等先生。“有的老师家,每周至少去两次。”(贾又福大学三年级,1962年夏进入山水科宗其香工作室,他的导师是宗其香,这三年中只有课余时间才能去李可染家求教。)
/ [3 P& c* P. h$ Z8 V- h E& n: Q
) {8 ~" E0 M' N+ d 当时他所有的“用功”,都是“比照着画”。有段时间,他痴迷好用黑色的李可染。一次写生课上,面对窗外枝繁叶茂的梧桐,贾又福画得正酣。突然,身旁响起山水科主任宗其香的声音:“:“你看那树是黑的吗?你总是戴有色眼镜看东西,画什么对象都是一片黑,画什么都像李可染没有自己的感受,自然界那么多丰富的颜色你视而不见,丝毫没有自已的感受,长久下去就养成不良习惯,画什么都会老一套了。”
# A. k m! ?$ c; H# G. H" F8 K
/ j8 R% y. b( ?& @: ^
9 Z+ b- L: X9 _- i! d+ k, e2 n$ ^ 创作课总结时,宗其香直言不讳:“贾又福画什么都没有自己的感受,太木了,扎一锥子不流黄水。用功值得表扬,但不能死用功,不能一头只扎到技术上。笔墨功夫再好没感受,画不出好画来。”
5 D: X6 `2 c0 v9 z1 T) r: B
- k) ]$ x. m; k6 k" C# B, w } 宗老师一席话,解开了束缚贾又福的“第一根绳子”。
h: s0 L+ [3 {% l5 W# ]& S
, u; F6 t8 a& T3 m( z “这句话我受用终生。日后,我不再把别人的眼睛当成自己的眼睛,一看对象、大自然,人也好,马上想到,要求有自己的看法。这是艺术家最根本的素质。跟别人一样,要你干什么?”
% M( [4 ^/ S* \2 O* l6 P. v% c* V u0 O1 Y2 P
■四寸小本随身带,生活处处都可爱+ P! |& n5 k8 `( G% [3 e& p
( T5 f; [7 w; n* `! O7 H* F& F
贾又福的学生王四海告诉记者,许多画山水的,都因为太苦坚持不下来。但贾又福说,对一个画家而言,苦是最不足道的。
/ n9 H8 d" I+ O* R+ R R1 N6 J" G0 n
大学毕业后,贾又福先被分配至中央戏剧学院,教舞台美术;1977年底,又调回中央美院。无论身处何处,他总是随身携带巴掌大的小本,几十年如一日,以便随时记下所感所悟,或来上一幅哪怕不足十厘米的小图。他1984年用过的小本封皮上,是一首小诗:“四寸小本随身带,生活处处都可爱;别怕零碎别嫌少,点点滴滴厚起来。”(速写小本是宗其香要求每个山水科学生要随身带,随时画身边常见物,加強捕捉能力。)
% H9 m* \9 e. g. E6 D
9 h0 e3 x8 Z) r' q& |* b2 X “文革”期间,他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溜进画室,先开窗,后从画室外锁门,再从窗户跳进画室,拉上窗帘,秘密地画上一阵。对自己所爱之物,贾又福永远不会“因为它的‘缺点’而不爱它”。# ]3 p& x. R* Z
' L5 a; K H$ Z 1964年至1997年,贾又福的足迹,覆盖了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四省市23县境内的太行山。
6 i8 ?7 @+ V. T. K% n& y/ N4 B- s4 G
初识太行,他还是一名学生。“1964年,大学毕业写生。长那么大,我第一次到这样好的地方。这山,其雄伟不可一世,其平易近人犹可亲的长辈。我们白天上山放牛,在那里画菜地、画篱笆墙,晚上和老乡孩子睡在一个炕上。”1964年9月24日,实习结束前一天,贾又福就在日记上写,肯定还会再来太行。
' I# g( W! C+ K
" w6 u# J. A+ c. }' h0 M* @: | 1979年正月十五,鞭炮声中,贾又福拟定了一项自我实践的“五年计划”——关乎他已到过数次的太行。他计划长期深入太行山,终生以之为题材,探索山水画的新突破。此前曾有人建议,画山水不必太早固定地方,应先跑跑名山大川。但贾又福想,“我等愚钝”,当以十倍努力,深入一地,打一眼井。“先深入它二十年再说。”自此,贾家墙上,多了一行毛笔字——“决心已定,择一而从,许之终生,得天独厚,志在必成”。$ y& d. `7 j' [3 L$ {2 A
' Z! @0 I0 y* b- h. W 他的笔下,先是山乡风情,继而“宏伟气魄”,再“精神开掘”;此外,还有“反刍、提炼”期。“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我今天的追求,是最初想不到的。时间往前走,人对时事、历史、人生的看法会逐步深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意识到,在山水画上要有突破性进展,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思辨的学习。
4 P" ~! z; P/ r. ^' n: d; H- \. F
1998年,贾又福明确提出,自己的艺术发端,是“以石观化”。这是对“山水画不能有什么忧患意识”之论的驳斥,强调了哲学于艺术的重要性。“借助寓灵魂之石,与社会、历史、人生、万物的发展联系起来。一个‘化’字,把众多流美的价值关联一起,给人以启迪。”: {. w3 j1 n, P: H4 L3 D# m' E7 F# F
F2 t V4 p, T8 T7 n3 D
2 ?; p& w& R" ]& h- c/ g
* H/ J2 c% R! Z$ s$ q3 S" J/ l- w! i6 S
: A3 T b+ Z3 _# K8 P: |2 ]% ^
; e0 A, ]- {7 c+ b* s- K: B5 F" q# f3 t9 a6 I. D
9 k P E! f9 W* ^( `( W
+ I/ R' B `6 `4 P+ X
0 I8 o- G8 i" n/ Y, i: p) m( b! J! I0 w4 ^) X5 @4 l
5 t, e, p5 `: 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