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ian 于 2010-7-21 10:25 编辑 f/ Z3 r) j; Z
5 t2 F9 ~# R, l! p. q原创作者1 f3 ^$ R- d/ K9 W' T: L
中国石器网 黄金森林
7 T( @) H6 r* G1 Q
# ^; x" M( u' o) S从微小环节判断,这不是一只蠼螋本身,而是它蜕下的壳
) |- S) u8 H& E }/ ^' u【内含物物种】* d( A: W% N7 [, \. [
俗名:蠼螋 (Earwig)
2 ^, _; Y8 B5 M5 k 内含物物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外翅总目/革翅目! U9 I1 ]7 Y5 U' I; l* b3 A
Animalia/ Arthropoda/ Insecta/ Pterygota/ Exopterygota/ Dermaptera. l1 T7 B0 g4 @' ]
, M2 N9 O# g) o/ p【产地】波罗的海) s9 t8 m' t: h, B5 e
【尺寸】琥珀,12*6*3mm;内含物,7.5mm9 B0 m) U# y% H7 t* P W
【珍稀程度】★★★★ 非常罕见3 @0 o0 Z$ v' A- s- F
【其他描述及点评】
5 M* @7 S0 d) E& o5 w. B7 D1 a! p 蠼螋,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不会成蛹,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趴在虫卵上等待孵化。它们身长通常1cm~5cm,腹部能够伸缩自如,因此会有“会爬入人耳中”的说法,事实上不常发生。其末端标志性的尾钳,十分突出,是由尾毛特化而来。雌雄形态不一,雌虫尾钳平直、雄虫则弯曲。它们多生活在土壤中、落叶堆或岩石下,在琥珀中出现的几率很小。值得一提的是,蠼螋是一类具有高度母爱的昆虫,雌虫会不辞劳苦地不断清理卵的表面,避免它们受到真菌危害,照顾周到直至幼虫离巢。
' j2 c5 e9 e9 `5 `( m8 q5 \1 P 蜕壳对节肢动物来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过程。蜕壳的过程会引起体内离子和水平衡的剧烈震荡,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新的外壳很柔软,没有办法抵御捕食者及其他来自外界的危险,所以它们一般会选择在晚上,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蜕壳。这就从时间和空间上避开了树脂的活动,而且蜕壳一般都比较轻,即使被树脂黏住也只会漂在表面,很难被完全包裹而保存下来,除非正好又有新的树脂流下来。这些原因就使得昆虫的蜕壳在琥珀中非常罕见。
& c" U3 r+ @9 A% O% P- Z" S; ?7 P 一块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虫珀。琥珀的边缘呈红色,这是氧化的结果。中间金黄色,十分通透。蠼螋占据了琥珀的大部分尺寸,看起来十分匀称。从内含物的形态来看,它并不是蠼螋本身,而是蠼螋的蜕壳。蠼螋的六只足都朝向尾部,跟活体的姿态相反,这个是判定它为蜕壳的重要因素。动物的蜕壳在琥珀中非常罕见,台湾旅居多米尼加的吴自强先生见过无数琥珀标本,而他在他的《多米尼加琥珀化石》一书中讲到,他一共只见过两块含有动物蜕壳的琥珀,可见其稀少程度。动物蜕壳大多选择晚上,或是比较隐蔽的地方蜕壳,因为新生的外壳还不能给它们提供很好的保护。所以无论是时机还是地点,动物蜕壳的过程都避开树脂的活动,这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它们在琥珀中这么罕见吧。蠼螋本身在琥珀中就不多见。
7 K1 g; Y V1 O: a 0 e' ~1 f# o/ s/ b5 i' ]0 D: x+ d
【图片】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