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7|回复: 5

东北地区历史沿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18: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地区历史沿革
            东北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量文物表明,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东北地区劳动、生息和繁衍。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华种族肃慎族系创造东北早期文明——新开流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当时东北地区为幽州境内,夏商周时期,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的有肃慎、东胡、华夏等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辽宁是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西晋时,慕容鲜卑迁到现在的辽西地区,公元337年称燕王,建乎府于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前燕亦重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租税,非工商人口归农等等。使辽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唐武后圣历元年(689年),肃慎后裔粟末靺鞨(满洲先祖)首领大祚荣以本部为主,结合其他部,在“白山黑水”(长白山、黑龙江)之间建立地方政权渤海国(亦称震国)。后来鼎盛时,疆土方圆5000里,人口近500万,胜兵数十万人,史称“海东盛国”。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公元916—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贞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公元1271—1368年)。这对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王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今天的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宋王朝对峙。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同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大金骑兵向亚洲东北部海岸线纵横驰骋几拥有肃慎族系全部故地,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向南一直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1206年,铁木真被推戴为全蒙古的大汗(最高统治者称号),尊称为成吉思汗(意为拥有四海的汗),从此建立了蒙古政权。在几十年里,他和他的子孙,除向南扩展以外,还向西一直征战到多瑙河流域,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元朝疆域比过去任何朝代都辽阔。东、南至海,西到今新疆,西南包括今去南、西藏,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今鄂霍次克海。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16世纪末,女真再次勃兴强大。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中国,明朝灭亡。“白山黑水”是满洲族发祥地。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对东北实行“特别之制”的治理办法。清朝极盛时期,号称“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疆域之盛,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此时东北号称满洲本部,清初是东北历史上疆域最大时期。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蒙古独立,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东北农业生产的基本轮廓大致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同时,商业、手工业随之兴起,出现了沈阳、辽阳、锦州、长春、吉林、宁安、辽源、哈尔滨等经济中心。
  
周代对东北的管辖
  
      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周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ì),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燕国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封国。关于它的始封,《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有明确的记载,称:“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史记》卷4《周本纪》也说武王伐纣之后,“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名奭,姬姓,是与周室同姓的贵族,因食邑于召,称为召公。他和周公旦、太公望,都是西周开国奠业的重臣,也是周文王、武王最为信任、倚重的人。燕昭襄王(?—前279年)在位的时候,向东袭破东胡修筑长城,向南讨伐齐国,燕国达到极盛。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明代对东北的管辖
  
明代所辖的东北地图
      国内公开发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明朝宣德八年(1443年)疆域图,明朝前期的东北方向领土疆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即北京),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东北,负隅顽抗的故元残余势力,一方面派黄俦等人前往辽东,“诏谕辽阳诸处官民帅众归附”[69];另一方面派兵从山东渡海,向辽东进军,迫使故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70]。朱元璋为了向北推进,在“慎固边防,翼卫王室”[71]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北方和东北,如封燕王于北平、封韩王于开原、封宁王于喀喇沁、封辽王于广宁,其目的是“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72]。当时故元太尉纳哈出占据金山(即吉林省农安县)一带,与辽东高家奴、哈喇张、也速之等故元残余势力,“彼此相依,互为声援”[73],企图继续顽抗。明朝要统一东北,就必须消灭东北境内的“故元遗兵”。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派冯胜、傅友德率领明军进攻金山,纳哈出兵败投降,其他“故元遗兵”也纷纷归降,蒙元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被肃清。 关于建洲女真(即努尔哈赤的祖先) 建州女真大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经常袭掠朝鲜境内,明成祖即位后为了扼制其向北发展,骚掠朝鲜,于永乐元年十一月诏设建洲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并遣千户王可仁等至朝鲜招抚女真。 永乐二年置奴儿干卫、七年四月又置奴儿干指挥使司,先后置卫所一百八十四,凡来降者均加官,授印绶,赐耕地。 1406年(永乐四年)猛哥帖木耳“入朝鲜庆源界抄掠”在朝鲜的境内大肆活动,结果被朝鲜军击退。 明永乐八年(1410年),建洲女真斡朵里部酋长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耳率部从牡丹江西岸南行至宁古塔(今海林市旧街乡)定居下来,这一支女真在历史上被专称为建洲女真。 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所以当因在“庚寅事变”中参与“寇庆源府(朝鲜地名)”,畏朝鲜卷土来攻,亦于1411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自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故元鲸海千户所速哥帖木儿、木达哈千户所完者帖木儿、牙兰千户所皂化自女直来归”开始,大明对这些民族除了一些被留在辽东,编入辽东都司所属卫所之外,大部分安置在北京或南京。大明除了安置其驻地,还供给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赏赐,可以说是有求必应的。如洪武十七年(1384年)六月,“兀者野人酋长王忽颜哥等十五人自辽东来归,赐绮、帛衣、钞有差。”、永乐六年三月已未:“喜乐温河、钦真河等卫女直野人千户喜省哥等来朝,自陈愿居京师,赐袭衣、彩币、牛、羊、薪、米、居宅。”、永乐七年六月丁未:“敷答河千户所镇抚弗里出、忽儿海卫镇抚火罗孙、皆自陈愿居东宁卫,从之,命礼部给赐如例。”、永乐九年四月乙酉:“友帖卫指挥亦令哈,建州卫千户牢若秃等愿入开原及自在州居住,从之。”、永乐九年六月癸巳:“卜鲁兀等卫千户团脱等奏,愿居安乐州,从之。”、永乐九年九月癸酉:“建州卫千户囊纳哈等来朝奏,愿居辽东快活城,从之。”等等,这样类似的记载在《明实录》中是随处可见的。 并且,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大明政府把这种优待安置政策制度化,“兀者右等卫指挥千百户贾你等奏,愿居辽东三万等卫,从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命所在官司给之,自后愿居边卫者,赐予准此例。” 洪武年间,明在东北的势力最远只达到松花江、牡丹江及牙兰河一带。永乐时,明迁都北京以后,把战略重点转向北方,除了征抚蒙古外,更加强对女真地区的经营。永乐帝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女真的情况,亲自找女真人询问地方风俗人情[74]。早在永乐元年(1403年),就派遣邢枢等人,“往谕奴儿干吉列迷诸部落招抚之”[75]。永乐二年(1404年),又派遣辽东千户王可仁前往豆满江等地,安抚建州女真[76]。明王朝采取安抚政策,收到很好效果,“东北至奴儿干,涉海有吉列迷诸种部落,东邻建州、海西、野人女直,……永乐初,相率来归”[77],“悉境归附”[78]。明朝政府在这里“因其地分设卫、所”[79]。于是设置奴儿干卫,以把刺答哈、阿刺孙等四人为指挥同知,古胪寺等为千户所镇抚,随后设立了一百多个卫所。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卫地方官员忽刺冬奴等人来朝,奏称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明廷接受了这个建议,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命内地官员康旺为都指挥同知,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80]。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派遣太监亦失哈、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前往该地“开设奴儿干都司”[81],专管卫所事务。奴儿干都司管辖地区,“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82]。根据《明实录》记载统计,从永乐初到嘉靖时,前后在上述地区共设立三百七十个卫,二十个所[83]。今天,明代设置的卫所早已废圮,但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官员在奴儿干都司治所,修建永宁寺时刻的石碑《永宁寺记》,以及宣德八年(1433年)重修永宁寺时又刻的《重建永宁寺记》石碑,详细记载了奴儿干都司和卫所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我国东北疆域的历史见证。另外还有《昭勇将军崔源墓志》记载,“宣德元年同太监亦信下奴儿干等处招谕,……正统元年,奉敕抚安忽(刺)温野人”[84],以及《明威将军宋国忠墓志铭》记载,宋国忠的高祖宋卜花,曾在明初奉命招谕奴儿干的事迹[85]。这两块墓志反映的事实和永宁寺两块石碑记载是完全一致的,有力说明明代在奴儿干设官建置,这里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 “卫所”是按照明朝政治制度设置的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它和内地有所不同的是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谓“抚绥属部”[86],“看守地方”[87]。“卫所”官员都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88]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父死子继、父老子替都必须得到明政府的批准。如果要求晋升官爵、更换敕书(委任状)、增加赏赐等,则要呈报明朝政府,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处罚。明朝授给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的官印,不断有所发现,如有《毛怜卫指挥使司之印》[89]、《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印》[90]、《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91]、《囊哈儿卫指挥使司印》[92]、《塔山左卫之印》[93],以上的“印信”,清楚表明了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最好的历史物证。 明朝政府规定,女真三大部的各个卫所都要“以时朝贡”,所以“自永乐年间俱来朝贡”[94],直到后金建立前从未停止过。所谓“朝贡”,包含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卫所的官员要按朝廷指定的期限赴京述职,报告地方情况,同时还要向明朝政府交纳贡赋,明廷对“贡到方物,例不给价”[95]。实际上是向女真征收的赋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令岁以冬月从开原入朝贡,唯野人女直僻远无常期”[96]。随着卫所不断增设,赴京朝贡的人数也日益增加,据统计仅嘉靖十五年(1536年)入京的贡使就达二千一百四十余名[97]。卫所的朝贡人员到京后,由会同馆负责接待,凡女真贡使“俱在此馆安顿”[98]。明朝皇帝接见贡使时,贡使除了报告所辖卫所的情况外,便向朝廷贡献方物,贡品皆是地方名贵特产,如马匹、貂皮、毛皮、阿胶、人参、海东青等。明廷对朝贡者按照官秩大小授给抚赏,贡品给予回赐[99]。各卫所贡使来京所带的货物,允许在京师指定的市场上出售,分官市和私市两种,朝廷所需货物由官家收购,剩余的就在私市上交易,换取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运回女真地区。由此可见,朝贡除了政治作用外,也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女真地方的商业贸易与物资交流。 明朝政府还在辽东通往女真地区的交通重镇开设“马市”,以便女真和汉人以及东北各族之间进行商业交易。马市开设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当时明廷应蒙古福余卫的请求,“令就广宁、开原择水草便处立市,俟马至官给其值”[100],由于前来马市交易的人很多,所以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政府正式开设马市,派千户答纳失里等主持马市事务[101]。时马市有三处,“一于开原城南以待海西女直;一于开原城东;一于广宁以待朵颜三卫,各去城四十里”[102]。以后马市贸易不断发展,又陆续开设一些马市,天顺八年(1464年)为建州女真开设抚顺马市[103]。成化时在古城堡南对海西女真增设马市一处,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迁到庆云堡北。万历初年,又在清河、■阳、宽甸增设马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在义州开设木市。 明朝政府对马市管理十分重视,并有许多具体规定,据《辽东志》记载:“夷人买卖,开原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一次,广宁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一次,十六日至二十日一次,各夷将马匹物货赴官验放入市交易,不许通事人等将各夷伪弄,亏少马价及偷盗货物,亦不许拨置夷人以失物为由诈骗财物,敢有擅放夷人入城,及纵容无货人入市,有货者在内过宿,规取小利,透漏边情,违者俱问,发两广烟瘴地面充军。”[104] 马市也分为官市和私市两种,两者区别是“凡马之到市者,官为收买之,其余听其售于诸人”[105]。明政府收购马匹等“攻战之具”[106],称之官市;女真和各族人民间的交换“食用之物”[107],称之私市。马市贸易很繁荣,交易的商品,来自蒙古和女真的,有各种牲畜、皮毛、人参、药材等土产品;来自汉族地区的,有铁制生产工具,如铧、铲,有生产资料,如耕牛、种子,有生活用品,如米、盐、绢、布、缎、锅、衣服等。明廷派官管理马市贸易,初期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到了永乐十五年(1417年)改定“马价”,实行货币交易。主管马市的官员,除了检查入市货物,还要征收商业税,叫做“马市抽分”[108]。而且对女真前来马市贸易的各卫所首领还给“抚赏”,以资奖励[109]。 随着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扩大马市贸易。因此,万历年间马市增多,交易有了显著的变化,这方面的情况虽然史籍记载不多,但是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明代辽东马市贸易“抽分清册”,为研究这个时期的马市提供了珍贵资料。从这些“抽分清册”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是马市开放的日期,不再是以前每月一次或两次,每次五天,而几乎成了日市,每天都开放交易[110];二是此时明朝政府对马市货物征收的商业税增加了,有的增加几成,有的成倍增加[111];三是女真前来马市交易的人数增多了,每次入市的人少则数十,多达数千,如海西女真部督猛骨孛罗、歹商等从广顺关入市,一次竟达一千一百人[112],建州女真朱长革等一次进入抚顺关互市的就有二百五十人[113];四是输入女真地区的商品,突出的是大批的耕牛和生产工具,根据《抽分清册》107号记录统计,运进海西女真的耕牛二百一十六头,铧子四千二百九十二件[114]。因为是残档,反映的数字是不完全的,但是从以上各个数字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明朝和女真马市交易的特点与变化。 由于女真和明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密切,来往更为频繁。因此,东北地区的水陆交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明朝在蒙元设置驿站的基础上,大力扩建和新建驿站,延长或新辟驿站的线路,据《辽东志》记载,当时从辽东通往东北各地区共有六条交通干线,开原城是六条干线的起点[115]。东到朝鲜,西达蒙古,东北抵达特林地区的满泾;西北通往满洲里以北,形成四通八达的驿站交通网。特别是对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明廷为了保证辽东同奴儿干地区的交通运输,永乐十年(1412年)自松花江到黑龙江下游,就设了满泾等四十五站[116]。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在吉林的松花江畔建立了造船厂[117],担负“造船运粮”[118]和运送军队[119]的任务。正因为明朝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增设驿站,建立船厂,更加强了女真和辽东及中原地区的联系。然而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退,无力再维持对北方边疆的统治,1435年(明宣德十年),奴尔干都司被撤销,但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
  
清朝对东北的统治
  清军入关后,于清朝初年,在东北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三将军的辖区在管理方式、行政制度及土地占有形式方面有别于中原地区。多尔衮就在1644年下令严令禁止汉人进入满洲“龙兴之地”垦殖。这就是“禁关令”。虽然清朝于1692年开始向东北地区派遣八旗及汉军移民,但清初满洲人倾族入关后东北人口更加稀少,清朝统治者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借口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与“禁关令”相关的词汇除了“禁关令”外,还有两个:“柳条边”和“闯关东”。为了严格执行“禁关令”,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朝政府不惜代价于东北境内分段修筑了一千多公里名为“柳条边”的篱笆墙,也称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至康熙中期完成。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为“新边”。边墙以东的满洲严禁越界垦殖,边墙以西则作为清朝的同盟者蒙古贵族的驻牧地。清朝对东北的封禁造成了东北人口稀薄,最终为俄国对中国东北的蚕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尼布楚条约》
    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侵入东北烧杀掳掠,由于遭到当地人的反抗,又从雅库次克调援军138人,于次年夏天出发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9月底,哈巴罗夫又带200多俄军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我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赫哲人不敌,请求清朝政府予以支援。1652年二月,清朝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清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俄国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最后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东拼西凑的找来600于人的所谓援军。于1682年秋由头目托尔布津帅领再次侵占了雅克萨城,大半年后,清朝政府下令反击,1686农历的7月24日2000多人,抵达雅克萨,8月开始攻城,头目目托尔布津中流弹身亡,但清朝军队却没有攻下城,于是将其围困起来,一年多后,俄军在病饿交加下最终投降。826名俄罗斯族军人最后只有66名活了下来,雅克萨战争结束。
  1689年,清俄双方进行谈判,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条款:
  一、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清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清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雅克萨地方属于清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事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五、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
  从俄清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直至清朝灭亡,在清国力逐步衰亡的过程中,与俄国签订的相关(东北)割地条约有以下,共计割让东北领土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清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六十四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清签订瑷珲条约割让于俄国。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清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清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于俄国。
       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疏朝廷,呼吁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获得采纳。闯关东移民潮开始。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皇俄国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红色为【尼布楚条约】后的中国疆土示意图
备注:
       明朝末期中國蒙古族(韃靼和瓦剌)極北遊牧界,這是確定明清之際中國傳統疆域的北界的根本依據。查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和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七、八冊,明代漠北蒙古遊牧地極北界限,在貝加爾湖以北的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上游地區,即大約北緯58度寒帶和北溫帶草原的分界線。此線以北,是廣袤的西伯利亞,以南則是漠北草原布利亞特蒙古土謝圖汗轄地和蒙古茂名安等部落遊牧地。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國傳統的歷史疆域的北界。
       之所以說清初國土北界在北緯58度線左右,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即《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談判之際,中方代表索額圖一開始就提出中俄兩國“以勒拿河為界”,而貝加爾湖以北的勒拿河上游,恰好在北緯58度線附近。由此可見,清朝初期的統治者,確實把整個貝加爾湖地區看作是自己的國土。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3-1 2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无论喜欢考古和历史研究还是涉及到一些特殊领域,都有用处。分享了,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4 16: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次感受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0: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10: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3-3-1 20:42
好资料。无论喜欢考古和历史研究还是涉及到一些特殊领域,都有用处。分享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6 02: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3-3-1 20:42
好资料。无论喜欢考古和历史研究还是涉及到一些特殊领域,都有用处。分享了,谢谢!

东北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7 10:33 , Processed in 0.0571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