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9|回复: 1

墓葬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 0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墓葬资料
墓葬资料

先秦两汉文献讨论墓葬制度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重点,一是有关墓葬制度发

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级问题。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筑形制讨论社会对死后世界的观念,而后者则是说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会阶级为基础的丧葬礼仪。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於葬礼重视的象徵。


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


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墓葬研究的意义][汉代墓葬结构][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  

[竖穴木椁墓][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

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对汉代墓葬基本结构有所认识,以下我们将挑取主流墓葬形制中的竖穴木椁墓及砖室墓作详细介绍。


墓葬研究的意义][汉代墓葬结构][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  

[竖穴木椁墓][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

竖穴木椁墓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


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墓葬研究的意义][汉代墓葬结构][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竖穴木椁墓][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

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



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


有些砖室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於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於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的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砖室墓的墓葬形式并非突然出现於西汉中期,其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山西、陕西地区所使用的土洞墓习俗。


土洞墓的洞穴形制其实与砖室墓的横穴概念相似,即由地面向下开掘一竖穴墓道,到底部之后,再向旁边横挖一洞穴,最初做为放置随葬品之用的龛室,后来逐渐扩大,成为放置棺木之墓室。


不过战国时期的洞穴为宽浅洞,到后来才转变为深长洞。


另外,在战国晚期河南地区还出现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这种墓穴的构造基本与竖穴木椁墓相同,唯木椁的部分转由大型长方空心砖砌成的椁室所代替,砖椁内仍置木棺。由此类墓的规模和随葬品看来,墓主的身分不可能太高,可能为低级官吏或士人。


[墓葬研究的意义][汉代墓葬结构][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竖穴木椁墓][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

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汉代为我国古代墓葬方式发生大转变的时代。以来为墓葬主流的竖穴木椁土坑墓,在汉代转变为砖室墓。若我们相信一个汉人处理死者的方式基本上乃是根据一套固定的习俗,而这习俗也反映出社会中所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与宗教观,因此这习俗的变动也代表人们在某些信仰的想法上,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有了改变。



对於砖室墓的出现,我们可以从由砖块筑成之椁室要比木椁耐久这点讨论,使用砖筑墓是否来自於一种想要使墓室永远不朽的希望?但此种希望又为何起始於中较低阶层呢?有人主张这是由於当地缺乏木材,因而经济力量较差的人就用的砖来代替。



不论事实是否如此,至少我们从墓葬结构的转变推测,汉代的砖室墓很可能就是将竖穴砖椁墓的砖椁移置到洞室墓的。


就如郑州出土的一批战国初年至初年墓葬中,依年代早晚顺序排列,最早为竖穴土坑,次为竖穴空心砖椁墓其次为土洞墓,再而为土洞空心砖椁墓,也就是横穴砖室墓,最后有狭长土洞,证明墓葬形制的发展是有其传承及脉络可循的。
汉墓结构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两大类别并行发展。所谓两大类别,是指墓圹采用竖穴或洞穴的结构形式而言。在汉朝的广阔疆域内,竖穴墓与洞穴墓的长期并存与相互影响,构成了汉墓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中竖穴墓圹结构为传统的墓葬结构形式,先秦礼制有关墓葬等级的许多规定基本上都是针对此类结构的墓葬而言的。


在汉代采用竖穴结构的除传统的竖穴木椁墓和无椁的竖穴土(岩)坑墓以外,新流行的主要有竖穴空心砖墓、竖穴砖椁墓、竖穴砖室墓之类竖穴砖构墓葬,竖穴石椁墓、竖穴石室墓之类竖穴石构墓葬,以及属于混合类型的竖穴砖石合构墓等。


而洞穴墓圹结构则是战国晚期至秦统一以来才在华夏文化区域内逐渐流行的一种新的墓葬结构形式。


在汉代以前主要流行的是结构比较单纯的土洞墓。进入汉代以后,除在土壤(主要是黄土)中挖掘的结构单纯的土洞墓始终流行以外,还一度出现了像满城中山王墓、永城梁王墓、徐州楚王墓之类的开凿在山岩之中的巨型崖洞墓,成为汉代墓葬结构中独具特色的一类墓葬遗存。


另外,汉代流行的木椁墓、空心砖墓、(小砖结构的)砖室墓等也有不少是将墓室(或椁室)砌筑在预先挖好的洞穴墓圹之中的。例如,1959年出版的《洛阳烧沟汉墓》所报道的225座汉墓,尽管报告按墓葬形制分为 “五型十式”,但实际上“都是洞室墓”。具体而言,包括土洞墓、洞穴空心砖墓、洞穴空心砖小砖合构墓、洞穴砖室墓等。


又如,最近出版的《西安龙首原汉墓· 甲编》所报道的42座西汉早期墓中,大约有20余座是在洞穴墓圹中砌筑有木椁(或类似框架结构)的洞穴木构墓葬。


类似西安、洛阳汉墓所见在预先挖好的洞穴墓圹中再构筑墓室(椁室)结构的做法对汉代及其以后墓葬结构的发展演变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多种材质前后更迭。此处的多种材质是指构筑墓葬(椁室或墓室)的建筑材料而言的,主要包括木材、砖材、石材等几种。


其中,按照考古学界的惯例,砌筑墓葬的砖材又至少可分为空心砖和(实心)“小砖”两大类。从构筑墓葬的材质变化来看,汉代墓葬结构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木构墓葬逐渐衰落、被新兴的砖、石结构(包括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所取代。


汉代以前,传统的墓葬建筑用材主要是以木材为主,木椁是其最为重要的结构部分,木椁的有无以及棺椁的“重”数之类成为墓主等级身份的重要标志。


进入西汉以后,传统的棺椁制度仍延续了一段时间,并一度出现了像北京大葆台汉墓和老山汉墓、高邮天山汉墓、长沙象鼻嘴1号墓那样以“黄肠题凑”表明墓主特殊身份的木结构墓葬,使得传统的木结构墓葬在结构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


但好景不长,从东汉早期开始,除了边远地区仍残存有少量木椁墓以外,延续千年之久的传统木结构墓葬以及与之相应的所谓棺椁制度终于被彻底抛弃,淡出历史的舞台。


而大约秦统一前后已经出现的砖结构、石结构的墓葬,在进入汉代以后(尤其是西汉中期以后)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其中,砖构墓葬的发展在汉代主要经历了由空心砖墓到小砖结构的砖室墓的转变,期间曾一度流行空心砖和小砖混合结构的墓葬类型(如著名的洛阳卜千秋壁画墓便是其中的一例)。


石构墓葬在汉代的发展演变趋势主要是由封闭式的石椁结构向开放式的石室结构转变,这一发展趋势在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表现得至为明显。此外,在木构墓葬走向衰落而砖构、石构墓葬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由不同材质混合砌筑的墓葬结构类型。



如在木椁仍然保留的情况下加入了砖材而出现的砖木合构墓葬(有的考古报告称之为“砖壁木椁墓”),以及木椁消失之后,综合砖构和石构墓葬的结构特点而出现的砖石混合结构墓葬(如南阳赵寨砖瓦厂画像石墓),等等。总之,墓葬结构演变中不同材质的新旧交替在汉代表现得十分明显,传统木构墓葬的衰落与新兴砖构、石构墓葬以及砖石混合结构墓葬的发展繁荣呈现明显的消长互动态势。

三、平面布局和立面构成均复杂多变。此处的平面布局是指包括墓道、甬道(过道)、墓室(或椁室)以及附属的耳室(龛室)、侧室、回廊等结构在内的整体布局而言的。

在汉代,无论是采用洞穴或竖穴墓圹的木构、砖构、石构或砖石混合结构墓葬,其平面布局均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尤其是汉代新流行的砖构、石构或砖石混合结构之类墓葬,按墓室多寡而言均存在单室、双室、三室(多室)等的繁简之别。


其中单室以上的墓葬,墓葬各室之间的排列又都存在并列、纵列,以及不规则排列等形式,或仅以宽窄的变化相区别,或筑墙分隔,或通过过道相连接。


因此,考古报告所说的“双室”墓,实际上有并列双室或前后室的区别(墓室是呈“并列”或是呈“前后”排列,大多是依据墓道或墓向而定)。同样,“三室”墓则有并列三室、纵列三室(即前中后三室)等形制。至于三室以上的墓葬,情况就更为复杂。


中轴对称型布局是汉代墓葬结构中最为常见的平面布局方式(如著名的望都东汉壁画汉墓、安平东汉壁画墓等),但也有不少是不规则的排列(如新繁清白乡东汉画像砖墓)。


汉代还流行所谓“外藏椁”制度,专为放置随葬品而设置的耳室或龛室之类也非常发达,规模较大的墓葬还将外藏椁建成类似回廊的形式(如定县北庄汉墓、济宁肖王庄1号汉墓等),或在墓葬主室之附近埋设器物坑(从葬坑或陪葬坑)、祭祀坑(如章丘洛庄汉墓)之类。



受葬俗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出于合葬(通常是多人合葬)的需要,汉墓中的侧室也比较常见。这些都使得汉墓的平面布局呈现出日益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与墓圹的开凿方式和墓室(椁室)材质结构的差别,以及墓室平面布局等均有密切关系的墓室(椁室)的立面(剖面)构成,也同样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前述的《洛阳烧沟汉墓》将所报道汉墓的墓葬形制分为“五型十式”,所谓“平顶”、“弧顶”、“单穹窿顶”、“双穹窿顶”、“抛物线顶”之类的说法,便是充分考虑了墓葬立面(剖面)构成的时代早晚区别进行划分的。


就汉墓的墓顶结构而言,传统的木椁墓的椁盖(如果看做墓顶的话)基本上都是以平铺为主,但砖构、石构墓葬兴起以后,墓顶结构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空心砖墓的墓顶大致经历了由无顶(或木顶)到空心砖砌筑的平顶——人字顶——屋脊顶之类的发展演变;


小砖墓最初也是无顶(或木顶)结构,到后来才出现了券顶、穹窿顶等不同的墓顶结构形式;石构墓葬常见的墓顶结构除类似空心砖墓或木椁墓的平顶、小砖墓的券顶或穹窿顶之外,还有独特的(抹角)叠涩顶、覆斗式顶之类结构形式等。


至于砖石合构墓葬,其墓顶结构往往兼有砖构、石构墓葬的某些特点。如果说丧葬观念的转变(如模拟现实居住环境的需要)是导致上述墓顶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那么,从整体来看,这种丧葬观念的转变又是通过墓葬材质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技术发展来实现的,洞穴墓圹的影响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某种催化作用。


综合而言,汉代洞穴墓圹结构的流行及其与竖穴墓圹结构的并行发展,木构墓葬的衰落和砖、石结构墓葬的兴起,以及墓葬平面布局和立面(剖面)结构复杂多变的发展演变趋势,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汉墓结构的时代特征。



联系汉代前后墓葬结构的发展演变不难看出,汉墓结构的复杂面貌从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破“旧”与立“新”相交替的过渡性特点,这应该说也是与汉代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的转型时期相适应的。
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
砖室墓,可分为传统的平地堆土砖室墓和竖穴砖室墓。堆土砖室墓其营建过程是在经平整过的墓地上先砌筑砖墓,然后堆土成坟墩;竖穴砖室墓即在较高爽的地上先挖掘竖穴,然后砌筑砖室,下葬后堆土掩埋成丘墩。
     砖室墓又可分为长方形砖墓和瓦刀形砖墓。长方形砖墓构筑比较简单,仅有墓门和墓室构成。瓦刀形砖墓即长方形墓室的一头其一侧有一半或大部分延伸出1米至1.7米左右,构成为甬道,端部砌筑墓门,由于平面状似泥瓦匠使用的瓦刀。砖室墓的墓壁用长方形砖扁砌,墓顶则为扁砌单券成拱形,墓底用长方形砖平面单层席纹平铺或铺成人字纹样。瓦刀形砖墓有的在墓室头端砌筑有一砖台,作为祭台,可放置随葬器物。此类砖墓的墓室较窄,仅能容纳一口棺木而已,其时间约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而长方形砖墓有窄宽之分,宽的能安放2具棺木,大都属于东汉时期的墓葬。
砖室墓的规格,一般长4—5米,宽2—2.5米。所用砖材比较讲究,砖的正面有模印五铢钱纹的、大泉五十钱纹或图案化五铢钱纹,其背面模印有斜方格网纹或麻布痕迹,砖侧模印菱形等几何形线纹装饰。砖的规格尺寸比较大,长30—38.5、宽15—18.5、厚5—7.5厘米,个别甚至有长达40厘米以上,宽超过20厘米,厚达8厘米左右的大型砖。
     由于墓葬时间久远,加上地下水的侵蚀以及土壤中酸含量成分偏高,故这些墓葬中除随葬品外,棺木及尸骨早已无存,极少数墓底尚能见到少许朽木和漆皮的痕迹。

发表于 2014-1-8 1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5:11 , Processed in 0.0550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