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28|回复: 4

红山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19: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今6500~5000年)
该文化是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出色承继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的优势因素,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地区诸多原始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支史前考古学文化。经过正式调查或发掘的主要遗址或墓地有赤峰红山后、西水泉、蜘蛛山,敖汉四棱山、兴隆洼、兴隆沟(第二地点)、四家子、林西白音长汗、巴林右旗那斯台,阜新胡头沟、喀左东山嘴、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等。红山文化分为四期,一期以兴隆洼F133为代表,二期以兴隆洼F106为代表,三期以西水泉、蜘蛛山、红山后、二道梁等遗址为代表,四期以东山嘴、牛河梁、四家子等遗址为代表。其年代约为距今6500~5000年。
红山文化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建筑技术显著提高,建筑理念日趋成熟。房址均为长方形或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以瓢形深坑式灶为主,也有圆形浅坑式灶。居住面多经过抹泥处理,那斯台遗址还发现有抹白灰面的居住面。室内面积通常为10~30平方米,西水泉遗址F17是目前所知面积最大的一座红山文化房址,室内面积为105.3平方米。从聚落布局看,红山文化环壕聚落与非环壕聚落并存。西台遗址是一处红山文化中期环壕聚落,两道围壕呈“凸”字形,将房址一窖穴环绕其内,围沟宽2米,深达2.5米。二道梁遗址共发掘出15座红山文化中期房址,排列不规整,没有围沟。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是一处红山文化晚期小型环壕聚落,房址大体呈东北至西南向排列,窖穴集中分布在房址的周围,围沟平方近似长方形,南角口宽底窄,横剖面呈倒梯形,沟口、底宽度的最大值分别为1.12、0.47米,现存深度为0.51~0.72米。那斯台遗址分布有红山文化的房址和围沟,总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应是一处大型中心性聚落。除居住性建筑外,红山文化晚期祭祀性建筑空前发展,主要有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东山嘴遗址的发掘,第一次明确了红山文化祭坛的形制。该遗址总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中心建筑为一方形祭坛,四周用石块砌出石墙基,内部立置成组的石块;其南部为圆形祭坛,附近出有大型人物坐像和小型孕妇像。牛河梁遗址集坛、庙、冢于一体,主体分布范围广达1.2平方公里,是目前所知规模最大的一处红山文化晚期中心性祭祀遗址。女神庙址位于牛河梁主梁顶部的中心位置,周围山顶上的积石冢群将其环绕。在女神庙北端丘顶有一个巨大的祭祀平台,南北长175、东西宽159米。平台的边缘用石块垒砌,表面零星散布有红陶片和红烧土块。女神庙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北组建筑规模较大。南组建筑规模较小,形制简单,中部近圆形,至两侧渐变为方形。庙体为半地穴式建筑,地面平整坚硬,经过火烧处理。墙体为木骨泥墙,表面绘以赭红、黄白相间的几何纹图案。其内出土有大型的人物塑像和动物塑像。积石冢多选择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有单冢与多冢之分,规模大小有别。积石冢的外观呈方形或圆形,通常情况下,积石的下面即为墓葬。大型石棺墓位于积石冢内中心部位,圹穴和石棺的规模较大,建筑考究,仅随葬玉器,种类和数量较多。小型石棺墓多分布在积石冢内的边缘部位,圹穴和石棺的规模偏小,随葬玉器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小,有的还随葬陶器和石器,还有一部分小型石棺墓内无任何随葬品。                                                                                 
红山文化时期人口数量有了显著增长,突出表现为遗址点的数量增多。以敖汉旗的文物普查资料为例,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遗址均不足100处,而红山文化遗址约为500余处,规模大小不一,小型遗址仅有4000~5000平方米,较大的遗址可达3万~10万平方米,最大的遗址竟有2~3平方公里。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山文化积石冢代表一种特殊的埋葬制度,少数死者因生前具有特殊的等级、地位或身份,死后被埋葬在积石冢石棺墓内,成为生者崇拜祭祀的对象。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四冢一坛呈东西向并排分布,其祭祀功能倍显突出。有关埋葬普通社会成员的红山文化大型墓地至今尚未发现。南台子遗址发掘的13座红山文化墓葬中。除M7为石棺墓外,其余12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竖穴土圹墓,随葬品以陶、石、骨器为主,未见玉器,与积石冢内石棺墓的形制及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探寻埋葬红山文化普遍社会成员墓地的唯一重要线索。
红山文化的出土遗物种类繁多、式样丰富,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红山文化的陶器质地分为泥质与夹砂两大类,泥质陶的大量出现是红山文化陶器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本地区以往文化陶器,主要有筒形罐、小口短颈双耳罐、厚唇垂腹罐、敛口广肩双耳罐、钵、碗、圈足盘、壶、杯、盆、瓮、斜口器、拱形纽器盖、亚腰形器座等。另一类为祭祀用陶器,主要有无底筒形器、无底钵形器、无底瓶形器、双腹彩陶盆、镂空器盖等。其中,无底筒形器是最主要的祭祀用陶器,出土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有的成片状曡压在坛、冢积石底下夹杂在积石中间,亦有在特定位置成排放置完整器的现象。从出土位置、造型和施纹特征看,无底筒形器主要出在祭祀性遗址内,具有特定的摆放位置;多系泥质红陶,口沿外卷或为折,直腹、略垂腹或圆鼓腹,底缘呈内勾状或外折;施彩方法别致,多为半面有彩,另半面光素,中以竖行划线为界,成排放置时,施彩部分朝外。器表施纹主要有压印之字纹,以橫压竖排之字纹为主,线形和蓖点式之字纹并存;压划线纹多为成组的竖线、横线、斜线交叉及波浪式几何纹;戳压纹多呈窝点状,多为主体纹饰单独使用或叠施在窄条状附加堆纹之上;附加堆纹除窄泥条带外,还有波折状细泥条、小圆饼状、乳钉纹等;镂空较少,施于覆豆式器盖或无底瓶形器的底座上面,呈长方形、方形或三角形。彩陶多为红地黑彩,也有个别器皿施红彩,全部为抽象的几何形图案。单一母题的彩陶纹样主要有宽带纹、平行竖道纹、平行短道纹、多重半圆形鳞纹、细长三角齿状纹、菱形纹、同心圆窄带纹、网格纹等。复合式彩陶纹样主要有平行短斜线组成的正、倒相间的三角纹,有的填以涡纹;对角相连的三角纹、弧边三角勾连纹、对角相连方块、菱形纹、勾叶圆点纹等。陶器施彩部位比较固定,如钵、碗类常在口、肩部施彩;瓮、罐类常在上腹施彩,下腹素面;无底筒形器仅在一面施彩;双腹盆侧内、外壁施彩。另外四棱山遗址集中发现6座红山文化窖址,有单室窖和双火膛连室窖之分,是红山文化时期制聊业作为独立手工业部门出现的重要证据。
红山文化石器的加工方法分为打制、磨制、琢制、压削四类。主要器类有宽刃耜、双孔刀、斧、锛、凿、磨盘、磨棒、三角形平底或凹底石镞、石叶等。石耜主要的掘土工具,选材比较坚硬,通体磨光,形制更加规范,身部窄长,刃端明显增宽,比赵宝沟文化的石耜更具实用性。石刀分为长方形和桂叶形两类,一侧有刃,靠近背部有2个并排的钻孔,是主要的收割工具,大量出现自红山文化第三期。磨盘和磨棒是加工农作物果实的主要工具。从掘土、收割到加工农具的系列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彻底取代狩猎一采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部门。
红山文化晚期的玉雕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一批具有典型时代和地域风格玉雕群的出现及用玉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迎来了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并由此确立了西辽河流域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并列成为中国史前时期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中心区之一。红山文化玉器的造型题材分为装饰类、工具类、动物类、人物类、特殊类。装饰类玉器主要有玦、环、珠、曲面牌饰、菱形饰等;工具类玉器主要有斧、钺、棒形器、纺瓜等;动物形玉器主要有猪龙形器、双猪首三环形器、双猪首璜、兽面形器、?、鸟、蝉、龟、鱼、蚕等;人物类玉器有玉人和面人形玉器;特殊类玉器主要有勾云器、籀形器、璧、双联璧、三连璧等。在用玉制度方面,因墓主人生前的等级、地位、身份不同,不仅墓葬的规模、形制及分布位置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在随葬玉器的数量、种类及组合关系方面均有相应的变化。玉器已非一般性随葬品,也非个别性礼器,而是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志墓主人级别高低的用玉制度,玉礼制系统形成,这是目前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
西台遗址出土2件红山文化陶质合范,均呈长方形,一件长3.6厘米,另一件长2.5厘米,当用于铸造钩形饰件,可视为探索红山文化铸铜技术的重要线索。
发表于 2013-10-23 2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3 21: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16: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1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5:01 , Processed in 0.0640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