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i520651 发表于 2011-2-20 16:22:16

旧时的火镰

来源:襄樊日报 作者:邴光力

朋友赵先生有一件火镰。我听说过这种物件,但以前没见过。听赵先生讲,火镰是一种早期取火工具,因其击石取火用的铁条形似镰刀而名。自炼铁术发明以后至火柴发明之前的几千年以来一直是人类主要的取火工具,也是当时几乎所有男人必佩腰间,说明着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装饰品。

  真正的火镰,有必不可少的三部分:火镰、火石、火绒。火镰又名火刀,主要部分是一块长约5到8厘米、口略带弧度而且光滑的铁条,形似镰刀,火镰的铁条一侧通常固定一个用皮革等材料制成的荷包,荷包内平时存放火石和火绒。火镰的荷包上面一般有一个金属环,以方便随身佩带。

  火石:火石也称燧石,是一种坚硬的含磷硅质的石条或石块,形状不规则,与铁器碰击后会迸出火星。

  火绒:火绒是一种野生“火草”背面的绒棉。人们将新鲜的火草采摘回来,趁潮将“火草”背面的条状绒棉撕下,晒干后捻成团,再蘸上硝或硫磺,这样的火绒遇到火星便能引燃。火绒也可用棉絮等做成。

  使用时,先打开火镰荷包的盖,取出火石和火绒。一般用左手拿住火石并将火绒压在火石与手指间,右手握住火镰的荷包,将镰刃对准火石猛击。这种击石的过程一般要重复几次,直到撞击的火星将火绒点燃为止。冒烟的火绒用嘴吹气可直接点烟,也可以引燃火纸或火绳等再使用。

  赵先生现在收藏的火镰,其实只能算是火镰荷包。其外形,完全像一个手机套,只是装饰有些花哨。火镰荷包的主体部分是用原始的牛皮所做,牛皮很厚,约有0.3厘米左右。为了使用长久和使用方便,在牛皮的边缘处,均用薄铜皮对牛皮进行了包边,就像对新买的裤子进行打边一样。在火镰荷包的正背两面都用同样的薄铜皮剪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作装饰,俗称“铜活儿”,有动物、花卉、纹饰等等。各种图形的装饰提高了火镰的文化品位。这件火镰荷包的正面是带有阴刻花纹的圆形和三角形的图案,背面是一只青蛙。薄铜皮的图案和牛皮之间用铁卯钉卯合的。

  火镰荷包的主要功能部分是一块条形的铁制的镰刃,镰刃与牛皮也是用铁卯钉卯合的。因镰刃与火石多次擦划,镰刃中部有一道较深的划痕。

  火镰是过去男人们的随身附属物件,特别是喜好吸烟的男人们。它不同于鼻烟壶,鼻烟壶是官宦人家的饰物把玩,局限于少数人群,火镰它在民众中流行,具有特别的适用性装饰性和操作性。它始于年月无从考证,而它的消失确是让火柴和打火机的问世取而代之了。

tequ 发表于 2011-2-28 08:30:17

学习了{:3_48:}

tequ 发表于 2011-2-28 08:30:18

学习了{:3_48:}

酋长 发表于 2011-2-28 13:26:02

做得很讲究.

百合点雪 发表于 2011-2-28 14:15: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时的火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