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零开始 发表于 2011-4-17 08:36:44

珠海宝镜湾

本帖最后由 由零开始 于 2011-4-17 09:18 编辑

(节选)
..............
闻名遐迩的宝镜湾岩画、宝镜湾遗址到底蕴藏了什么秘密?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拂去历史尘埃,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岩画遗址同一地点 东南沿海绝无仅有
       1989年10月,珠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梁振兴、陈振忠在当地干部叶国生、刘华汉、张长华协助下,经十多天寻找,终于在珠海高栏岛风猛鹰山山麓和山腰发现四处六幅史前岩画,其中主幅“藏宝洞”岩画,东西壁遥相呼应,气势雄浑。经初步鉴定,岩画当属距今3000年前先民艺术杰作。当时高栏岛孤悬海外,四海茫茫,在此处制作如此规模的岩画,必将涉及衣食住行,既然涉及衣食住行,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梁振兴等在风猛鹰山周围进行地毯式搜索,终于在岩画范围内发现至少16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至此,中国东南沿海岩画从江苏经福建、广东至广西连成一线,而珠海是这一条考古线上绝无仅有的“岩画和遗址在同一地点”的重要一环。
      试掘出土石圭玉玦 考古学家激动难眠
      1997年11月,珠海港大规模建设已逼近宝镜湾遗址边缘。珠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携手对宝镜湾遗址深入调查。调查工作由著名考古学家张之恒主持。第一天,拟开掘探方两个,揭开表土,在清理表土下文化层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约30厘米的长条形器物。轻轻取出来,扫去泥土,方才发现是一件制作精美的石圭。几个小时后,同一地层再次出土一对几乎完整的玉玦。久经战阵的张之恒,激动得难以自持,因为他知道这个发现将改写环珠江口地区史前史。
      两次发掘好戏连台 多个第一奠定地位
      1998-1999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张之恒试掘的基础上对宝镜湾遗址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开掘探方二十多个,面积近500平方米,出土的大量环珠江口古史上罕见的文物,如一对精美绝伦的水晶玦、薄如蝉翼的石钺、带钻头的砺石、不同型号的辘轳、重达18.5公斤的石锚、瓦型足鼎鼎足、刻有陶文符号的陶片……从而奠定了宝镜湾遗址在中国东南沿海考古史上的地位。
      宝镜湾遗址最令人瞩目的是,玉石作坊遗存,除上文提到的玉玦、水晶玦外,还出土大量玉石器、水晶器制作的原材料、半成品、半成品废品、成品废品、成品以及制作工具、作坊房基,无疑是环珠江口地区有一定规模的作坊遗址。所谓玉石器作坊遗址,是指生产玉器的遗址,其中包括制作玉器特殊的遗迹设施、玉器完成品、半成品、原料及各种加工工具。宝镜湾遗址完全具备这些因素。
...............
2000年左右又经过一次较大一点面积的发掘(前后共4次),经过更严谨的科学考证,最终年代定为4300-4500年,洞内崖画定为4200年正负100。昨日听到消息,近期可能要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了。

由零开始 发表于 2011-4-17 09:07:20

补小部分图

沁紫 发表于 2011-4-17 11:33:37

学习了

shiqi 发表于 2011-4-17 17:32:27

学习了

磊磊 发表于 2011-4-18 08:45:26

学习,欣赏了

PINGER 发表于 2011-4-29 06:22:54

感谢分享:victory:

PINGER 发表于 2011-4-29 06:22:54

感谢分享: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珠海宝镜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