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3:57:38

揭秘历史上最特殊最传奇和杀伤力反盗墓技术

                上回书说到虚墓与疑冢的功能及历史上所产生的几个案例,并据考古学家的勘察与钻探推断出第一代南越王真正的陵墓,就在广州郊外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之下。现在要讲的是历史上最为特殊,也最具有传奇色彩和杀伤力的多兵种联合反盗墓技术。
前已介绍,传统的反盗墓手段,皆以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塞石、积沙以防盗凿,以及各种杀伤性方法。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后这一切技术皆被盗墓贼破译。随着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搏弈,反盗墓者不得不处心积虑地思索新的办法,于是,结构和技术最为复杂,杀伤力最大、集一切传统防盗术之大成的多兵种联合防御体系诞生了。
位于河南巩义的宋陵石兽。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3:58:08

郭庄发现的流沙楚墓内部构造。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3:58:33

本帖最后由 QQ5647856433 于 2011-10-18 13:58 编辑

郭庄楚墓内被流沙掩埋的玉器。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3:59:09

本帖最后由 QQ5647856433 于 2011-10-18 13:59 编辑

多兵种防盗技术图示。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3:59:50

考古人员在墓内发现的伏设暗器秘密地点。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0:25

这一防盗体系,类似于现代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所用装备与联合系统,极具实际功能和杀伤力。
从古代记载的几个案例中即可见一二。唐人段成式有一部《酉阳杂俎》,专门搜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异闻趣事以记载。在前集《尸穸》篇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
位于绍兴印山的越王勾践之父允常大墓内部结构。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0:47

本帖最后由 QQ5647856433 于 2011-10-18 14:01 编辑

考古人员在墓内演示伏火反盗墓技术。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3:31

这是典型的毒气防盗术,与秦始皇地宫的水银相同,但比水银的爆发力强得多,杀伤力也大得多,弱点就是逞凶一时,不能持久。相反,以水银为毒气要长久得多。《史记·齐太公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岗,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板,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得金蚕数十薄,珠、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古墓内伏设的锁子钩镰复制图。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3:59

(墓内伏设的“鬼箭”示意图。)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6:59

尽管水银的毒性持续时间长,但若散发开来,蓄存于墓内飘浮于空间中的水银浓度越来越稀,数日之后,对人的毒害就微乎其微了。处于安全考虑,盗墓者让一只狗先行进入墓内试探,不失为一个保全的方法。这一方法到了1956年,现代考古人员发掘十三陵中的定陵时被采用。考古人员打开地下玄宫大门后,恐内部有弓箭伏毒,不敢入内,只好找来一条狗和一只鸡放入墓中,经试探无险情和毒气放出后,方进入墓道开启第一道石门,最后进入玄宫后殿,找到了万历帝后的梓宫。
墓内伏设的弹子锁复制器。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7:29

古墓内伏设的铁锁飞镰复制品。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07:52

本帖最后由 QQ5647856433 于 2011-10-18 14:10 编辑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还曾引《水经》言:“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按《汉旧仪》,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邪,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

这个故事已有点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味道了。而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段氏在同一部书中所讲的另一个故事。这可谓是一个多兵种联合作战,集团军式的典型案例。 书中卷一三《尸穸》条下说:有一个叫李邈的判官,老家在汉高祖陵附近,后李氏罢官归家住居,遇一盗贼,贼自称为盗三十年,咸阳之北,岐山之东,陵城之外,古冢皆发。近来在李判官的老家约十里地左右开一古冢,“冢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锢以铁汁,累日羊粪沃之,方开。”

按照盗贼的说法,墓中石门缝隙用铁汁浇铸,以防盗墓者打开。这个防盗招数并无奇特之处,奇则奇在盗墓贼竟用羊屎浸泡,以汤浇之,数日之后,门竟被打开了。何以用羊屎来浇灌就能打开铁水铸就的石门?道理很简单,现代化学分析证明,羊屎的酸性强度很高,对铁质具有很大的腐蚀溶化作用。可谓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铁汁遇到了羊屎,形同豆腐遇到了卤水,只有被凝固或被溶解的份儿。因而数日之后铁汁被腐蚀溶化,石门洞开,只待盗墓者进而取宝了。
   意想不到的是,当盗墓贼满怀惊喜进入后,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情随即发生了。
    书中接着说道:
    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
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杖悉落。
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积。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惊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为沙埋死。
 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这个盗墓贼在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险情危难之后,可谓是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小命。无怪乎他对李判官说:从此金盆洗手,今生“誓不发冢”了。

    除刀枪剑戟外,有的古墓内还伏设飞钩/飞抓/弹子锁等暗器,一里盗墓者进入,便相继发射轮击。如此三番五次,直至把盗墓者消灭怠尽为止。

寒武冀子 发表于 2011-10-18 15:15:03

防不胜防

酋长 发表于 2011-10-18 16:55:02

盗墓很危险:lol

灵镜鹤子 发表于 2011-10-19 15:19:54

这可是好东西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历史上最特殊最传奇和杀伤力反盗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