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3:48
董卓也与以往的许多盗墓贼一样,寻找了许多理由来遮人耳目。他有一个孙女,长得十分俊美且乖巧伶俐。董卓对她十分疼爱,10岁就封她为渭阳君。然而,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女却是个哑巴。董卓求遍天下名医希望能够治好孙女的哑病,使孙女开口说话,都没有成功,这令他十分恼火。况且,近日十八路诸侯前来讨伐,就更贼添了他的烦恼。董卓虽然有吕布万夫不当之勇,但是由于军饷的缺乏,还是不能不为之担忧。
一日,董卓正在自己的宫中为这些事而烦恼,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个郎中的建议却使他的愁云顿消。原来,这位郎中是董卓找来为自己的小孙女治哑病的。
尽管这位郎中是当地最有名的一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对渭阳君的哑病还是束手无策。他心里十分害怕,怕惹恼了董卓引来杀身之祸。之前他就曾听说有几位郎中因治不好病而被董卓杀了。
“启禀太师,小人才疏学浅,医术不精,实在不能为令孙治疗,请太师恕罪。”郎中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诚惶诚恐的说。
“什么,真是气煞我也。亏你还是这西北最有名的名医,我看狗屁不是!你还知道哪里有郎中可以治好这样的病?”董卓听了郎中的话,本来就烦躁的心情更加焦虑了。
好在那位郎中也算是经验丰富的了,面对这样的场景还能想上来应对之策。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在此地流传很久的民间传说,或许可以救他一命。
“要说郎中,附近可能没有能治好这种病的。不过,小人听说汉武帝的茂陵中,传说有一极为神奇的秘方。这个秘方采天地之精华,能治百病。但是这也只是一个传说,未必属实。”
“真的,若此事属实,那真是太好了!”董卓兴奋地说道,“好了,你先退下吧。”
郎中退下后,他赶紧找自己的义子吕布来商量。董卓心中已打好了一个如意算盘,如果按照他的这个想法做,不仅孙女的病有望治好,就连大军的军饷也有了着落。
吕布接到董卓的通知后,连忙赶到了宫里。他不明白为何急急忙忙把他召进宫去。
“不知父亲叫孩儿前来有何事,难道是有敌人前来进犯?”
“哈哈哈,非也。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个重大的好消息,我军的军饷有着落了!”
听说军饷有了着落,吕布也很高兴。但是,他实在是想不通这军饷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还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真的,恭贺父王,破贼指日可待了,真是太好了。只是不知父王所说的军饷从何而来?”
董卓仍旧沉浸在兴奋之中,得意的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4:04
“这些军饷就来自堂堂的汉武帝刘彻啊!早就听说汉武帝的茂陵中有很多奇珍异宝,这下我们的军饷真的不用愁了。袁绍那些鼠辈们这下就像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哈哈哈,还有,听说这个陵墓中还有一张神奇的秘方,能包治百病,这下我孙女的哑病也就不用发愁了”
吕布听明白了董卓的话,也认为那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盗取汉武帝茂陵的重任自然非董卓的爱将吕布莫属,吕布也欣然领命。于是,浩浩荡荡的盗墓队伍就从长安城出发了。吕布自恃武功高强,为人极傲,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于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盗墓任务根本不当一回事。他认为不就是把陵墓挖开,把财宝取出来吗,有什么难的?然而,就是看似简单的盗墓,却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怪事。这件怪事不仅是吕布始料不及的,就连董卓也被深深的震惊了。
吕布率领队伍到达茂陵后,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挖墓就开始了。挖墓的过程并不是很难,兵士们挥舞着各种工具,只几天,陵墓就被挖开了一个深深的大洞,直通墓室的内部。兵士们又凿开了封锁墓室的多重石门,直接进到了墓室的核心位置。
吕布和众兵士都为墓室内众多的稀世珍宝所惊呆了,过了一会之后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他们欢呼着朝珍宝扑去。据说茂陵中的宝物,兵士们搬了几十天,才刚刚搬到一半。董卓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亲自前往茂陵查看。当他看到那堆积如山的珍宝时,也被这举世罕见的场景所震撼。他虽然独断专权,独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宝物尽都汇聚到他那里,但是这样壮观的场面不得不让董卓折服。
在对茂陵进行了大肆劫掠之后,董卓想起了还有给孙女治哑病的秘方没有找到。于是,又命令士兵再次对茂陵进行一番搜索。但是,经过几万士兵“地毯式”的搜索,秘方依然没有踪迹。最后,士兵们来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棺椁前。士兵们并没有轻易的将棺椁打开,因为他们都对这位伟大的帝王心存敬畏,向董卓请示起来。董卓也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犹豫着什么也没说。
“父亲,我看可以打开。父亲一向为国除害,难道还会有什么报应不行,况且渭阳君还正等着这秘方治病呢。”吕布自恃勇猛,为人极傲,从来不相信有什么鬼神,在一旁怂恿道。
听了吕布的劝告,董卓下定了决心。就这样,堂堂的一代明君汉武帝的棺椁就这样被打开了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5:39
棺椁打开之后,只见棺材里冒出一股柔和的光来。董卓等急忙上前查看,再次被棺内的景象震惊了。汉武帝刘彻穿着一件举世罕见的金缕玉衣,光彩夺目。董卓见了这玉衣,也顾不得忌讳不忌讳了,命令军士把金缕玉衣扒了下来据为己有。军士们围着棺椁继续搜查,看看有其他的宝贝以及那张秘方没有。忽然,一个士兵从棺椁的底部找出来一张折叠着的纸。他以为是那张传说中的秘方,兴奋的跑到董卓面前请功。
董卓一边接过秘方,一边说道:“哈哈,一定是那张包治百病的秘方。真是不虚此行啊!”可是,当他打开那张纸,看清里面的字后,脸色大变,颤抖着手说不出话来。
吕布急忙扶住董卓,接过那张纸一看,也被上面的字惊呆了,只见上面写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千里草”不是个董字吗!而“何青青”正是个卓字。“十日卜,不得生”不是说董卓将来会不得好死吗!
董卓渐渐的由震惊转为暴怒。他想,一不做,二不休,一怒之下竟想把刘彻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幸而一代名儒蔡邕的苦劝,董卓方才罢休。
后来,董卓不禁为自己盗取汉武帝茂陵的荒唐举动后悔起来。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见到那张诅咒他的纸后就更加后悔了。他怕盗墓行为坏了地脉风水,坏了他的霸业,影响到以后他做皇帝,就又派人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陪葬品放回了茂陵中,还把茂陵也重修一下,以求得上天的宽恕。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竟完全按照那张神秘的纸上面写的进行,没过多久董卓就死在了王允的连环计下,杀他的人正是吕布。
从董卓发迹直到被吕布刺死,这期间董卓所盗陵墓无以计数。在他专权期间,修建了大批的宫殿庙宇以同众妃子们享乐。这修建宫殿庙宇的很多钱财都是从陵墓中得来的。茂陵后来被修复还算是众多陵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其他的陵墓大都被他彻底损毁,就连皇帝的尸体也被随便丢弃在什么地方。
盗墓分析:
董卓对东汉诸皇陵以及西汉茂陵的盗取采用的手段都极为低略。他只图最大限度的攫取宝藏,所以这些陵墓在被董卓盗后大都毁于一旦。
在盗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时,董卓以假托为孙女找药方的手段意图遮人耳目。但是,这都是徒劳的。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为了寻找宝藏以筹集军饷来与讨董的势力集团作斗争,并想最后成就霸业。对茂陵,他似乎心存畏惧,因此才在盗墓后对茂陵进行了一番修缮。这并不是他对盗墓行为有所悔悟,只是担心会遭到报应罢了。
董卓的盗墓行为很明显属于官盗行为,由大批的军士明火执仗的进行。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盗墓经验,只是用最为野蛮的方式把陵墓挖开,挖不开的就损毁。他们的盗墓工具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即斧子,凿子等。董卓对所盗陵墓是十分残忍的,不仅对陵墓本身进行灾难性的损毁,对墓主人也不放过。汉武帝的尸首就曾被董卓的士兵胡乱抛弃。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6:06
董卓也与以往的许多盗墓贼一样,寻找了许多理由来遮人耳目。他有一个孙女,长得十分俊美且乖巧伶俐。董卓对她十分疼爱,10岁就封她为渭阳君。然而,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孙女却是个哑巴。董卓求遍天下名医希望能够治好孙女的哑病,使孙女开口说话,都没有成功,这令他十分恼火。况且,近日十八路诸侯前来讨伐,就更贼添了他的烦恼。董卓虽然有吕布万夫不当之勇,但是由于军饷的缺乏,还是不能不为之担忧。
一日,董卓正在自己的宫中为这些事而烦恼,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个郎中的建议却使他的愁云顿消。原来,这位郎中是董卓找来为自己的小孙女治哑病的。
尽管这位郎中是当地最有名的一位,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对渭阳君的哑病还是束手无策。他心里十分害怕,怕惹恼了董卓引来杀身之祸。之前他就曾听说有几位郎中因治不好病而被董卓杀了。
“启禀太师,小人才疏学浅,医术不精,实在不能为令孙治疗,请太师恕罪。”郎中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诚惶诚恐的说。
“什么,真是气煞我也。亏你还是这西北最有名的名医,我看狗屁不是!你还知道哪里有郎中可以治好这样的病?”董卓听了郎中的话,本来就烦躁的心情更加焦虑了。
好在那位郎中也算是经验丰富的了,面对这样的场景还能想上来应对之策。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在此地流传很久的民间传说,或许可以救他一命。
“要说郎中,附近可能没有能治好这种病的。不过,小人听说汉武帝的茂陵中,传说有一极为神奇的秘方。这个秘方采天地之精华,能治百病。但是这也只是一个传说,未必属实。”
“真的,若此事属实,那真是太好了!”董卓兴奋地说道,“好了,你先退下吧。”
郎中退下后,他赶紧找自己的义子吕布来商量。董卓心中已打好了一个如意算盘,如果按照他的这个想法做,不仅孙女的病有望治好,就连大军的军饷也有了着落。
吕布接到董卓的通知后,连忙赶到了宫里。他不明白为何急急忙忙把他召进宫去。
“不知父亲叫孩儿前来有何事,难道是有敌人前来进犯?”
“哈哈哈,非也。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个重大的好消息,我军的军饷有着落了!”
听说军饷有了着落,吕布也很高兴。但是,他实在是想不通这军饷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还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真的,恭贺父王,破贼指日可待了,真是太好了。只是不知父王所说的军饷从何而来?”
董卓仍旧沉浸在兴奋之中,得意的把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这些军饷就来自堂堂的汉武帝刘彻啊!早就听说汉武帝的茂陵中有很多奇珍异宝,这下我们的军饷真的不用愁了。袁绍那些鼠辈们这下就像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哈哈哈,还有,听说这个陵墓中还有一张神奇的秘方,能包治百病,这下我孙女的哑病也就不用发愁了”
吕布听明白了董卓的话,也认为那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盗取汉武帝茂陵的重任自然非董卓的爱将吕布莫属,吕布也欣然领命。于是,浩浩荡荡的盗墓队伍就从长安城出发了。吕布自恃武功高强,为人极傲,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对于这样一个轻而易举的盗墓任务根本不当一回事。他认为不就是把陵墓挖开,把财宝取出来吗,有什么难的?然而,就是看似简单的盗墓,却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怪事。这件怪事不仅是吕布始料不及的,就连董卓也被深深的震惊了。
吕布率领队伍到达茂陵后,一声令下,轰轰烈烈的挖墓就开始了。挖墓的过程并不是很难,兵士们挥舞着各种工具,只几天,陵墓就被挖开了一个深深的大洞,直通墓室的内部。兵士们又凿开了封锁墓室的多重石门,直接进到了墓室的核心位置。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6:21
吕布和众兵士都为墓室内众多的稀世珍宝所惊呆了,过了一会之后才从惊愕中缓过神来,他们欢呼着朝珍宝扑去。据说茂陵中的宝物,兵士们搬了几十天,才刚刚搬到一半。董卓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亲自前往茂陵查看。当他看到那堆积如山的珍宝时,也被这举世罕见的场景所震撼。他虽然独断专权,独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宝物尽都汇聚到他那里,但是这样壮观的场面不得不让董卓折服。
在对茂陵进行了大肆劫掠之后,董卓想起了还有给孙女治哑病的秘方没有找到。于是,又命令士兵再次对茂陵进行一番搜索。但是,经过几万士兵“地毯式”的搜索,秘方依然没有踪迹。最后,士兵们来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棺椁前。士兵们并没有轻易的将棺椁打开,因为他们都对这位伟大的帝王心存敬畏,向董卓请示起来。董卓也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犹豫着什么也没说。
“父亲,我看可以打开。父亲一向为国除害,难道还会有什么报应不行,况且渭阳君还正等着这秘方治病呢。”吕布自恃勇猛,为人极傲,从来不相信有什么鬼神,在一旁怂恿道。
听了吕布的劝告,董卓下定了决心。就这样,堂堂的一代明君汉武帝的棺椁就这样被打开了。
棺椁打开之后,只见棺材里冒出一股柔和的光来。董卓等急忙上前查看,再次被棺内的景象震惊了。汉武帝刘彻穿着一件举世罕见的金缕玉衣,光彩夺目。董卓见了这玉衣,也顾不得忌讳不忌讳了,命令军士把金缕玉衣扒了下来据为己有。军士们围着棺椁继续搜查,看看有其他的宝贝以及那张秘方没有。忽然,一个士兵从棺椁的底部找出来一张折叠着的纸。他以为是那张传说中的秘方,兴奋的跑到董卓面前请功。
董卓一边接过秘方,一边说道:“哈哈,一定是那张包治百病的秘方。真是不虚此行啊!”可是,当他打开那张纸,看清里面的字后,脸色大变,颤抖着手说不出话来。
吕布急忙扶住董卓,接过那张纸一看,也被上面的字惊呆了,只见上面写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千里草”不是个董字吗!而“何青青”正是个卓字。“十日卜,不得生”不是说董卓将来会不得好死吗!
董卓渐渐的由震惊转为暴怒。他想,一不做,二不休,一怒之下竟想把刘彻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幸而一代名儒蔡邕的苦劝,董卓方才罢休。
后来,董卓不禁为自己盗取汉武帝茂陵的荒唐举动后悔起来。他本来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见到那张诅咒他的纸后就更加后悔了。他怕盗墓行为坏了地脉风水,坏了他的霸业,影响到以后他做皇帝,就又派人将一部分不太重要的陪葬品放回了茂陵中,还把茂陵也重修一下,以求得上天的宽恕。
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竟完全按照那张神秘的纸上面写的进行,没过多久董卓就死在了王允的连环计下,杀他的人正是吕布。
从董卓发迹直到被吕布刺死,这期间董卓所盗陵墓无以计数。在他专权期间,修建了大批的宫殿庙宇以同众妃子们享乐。这修建宫殿庙宇的很多钱财都是从陵墓中得来的。茂陵后来被修复还算是众多陵墓中最为幸运的一个,其他的陵墓大都被他彻底损毁,就连皇帝的尸体也被随便丢弃在什么地方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6:36
盗墓分析:
董卓对东汉诸皇陵以及西汉茂陵的盗取采用的手段都极为低略。他只图最大限度的攫取宝藏,所以这些陵墓在被董卓盗后大都毁于一旦。
在盗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时,董卓以假托为孙女找药方的手段意图遮人耳目。但是,这都是徒劳的。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为了寻找宝藏以筹集军饷来与讨董的势力集团作斗争,并想最后成就霸业。对茂陵,他似乎心存畏惧,因此才在盗墓后对茂陵进行了一番修缮。这并不是他对盗墓行为有所悔悟,只是担心会遭到报应罢了。
董卓的盗墓行为很明显属于官盗行为,由大批的军士明火执仗的进行。他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盗墓经验,只是用最为野蛮的方式把陵墓挖开,挖不开的就损毁。他们的盗墓工具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即斧子,凿子等。董卓对所盗陵墓是十分残忍的,不仅对陵墓本身进行灾难性的损毁,对墓主人也不放过。汉武帝的尸首就曾被董卓的士兵胡乱抛弃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7:01
第二节 生前难见身后事
——节度使温韬盗唐陵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节度使纷纷自封为王,对抗其中央政权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十分有作为的君主。他统治的年代由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而被称为“贞观盛世”。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正是他的那些当时对巩固中央政权极为有利的军士制度,却给唐末的君主惹来了大麻烦,就连自己的陵墓也被他亲手设置的节度使而盗掘。唐太宗为了加强对各地的军事统治,便在边境设置九名藩镇,最高领导称节度使。
这种制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军事作用,藩镇军队较好的适应了中央王朝有效防御、开土拓边、宣扬天威的这种需求,不仅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即使面对西域正值强盛的吐蕃与大食也是节节胜利。但是,随着藩镇在战争中的不断胜利,藩镇的势力也在不断的扩张,以至与后来威胁到唐中央政权的统治。“安史之乱”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代表。“安史之乱”之后,各藩镇诸侯之间多年混战,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耀州节度使温韬就是这一时期的军阀之一。
对于温韬这个人,历史上对于他记录最多的恐怕就是盗墓的事了。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所编著的《新五代史》记载,温韬任长安节度使七年之间,在他所管辖内的唐朝陵墓全都为之所盗,陵墓里面的珍宝也全部被他据为己有。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温韬出生时有匪星殒落在嵯峨山。当时,有高人说此地要出生一个盗贼并将为害此地。这位高人的话在数十年后果然成真。
温韬从小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并且年青时就曾做过盗贼。这可能为他后来的盗墓埋下了祸根吧。他是一个极其狡诈嬗变且善于钻营的人。温韬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基本上对一个朝代没有什么忠贞的观念。在他掌握了一些兵权之后,就开始频繁的更换主子了,以“日易其主”来形容他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投降史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谁的势力强大一些就依靠谁。这个人趁唐末五代天下大混乱之机,尽掘唐陵中的奇珍异宝,成为了历史上被人唾骂的罪恶的盗墓贼。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7:15
唐朝中前期的经济十分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厚葬之风尤为兴盛。这些帝王不甘心大好河山从自己的手中溜走,就是死后也继续做着皇帝梦。于是,他们纷纷修建豪华的陵墓以使死后仍能享受生前的繁荣。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些奢华的皇陵不但没能使他们安然的长眠地下,还给他们的遗体带来了灾难。
从干县到蒲城的崇山峻岭上,坐落着除昭宗李晔的“和陵”、哀帝李的“温陵”之外的唐朝所有19个皇帝的陵墓。这些陵墓都有着无与伦比的皇家气派。然而,这号称关中十八陵的壮观陵墓,除了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以外,其他每一座皇陵都被温韬所盗。
温韬所盗的众多陵墓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了。这位伟大的君王若能看到后来他的陵墓竟然被自己亲手设置的节度使所毁坏,恐怕会后悔莫及的。
唐太宗的昭陵也是温韬盗墓中遇到的最为坚固、最为难盗的唐朝皇陵。
昭陵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受唐太宗之命精心设计的,坐落于咸阳城西北的烟霞乡九山上。据史料记载,昭陵依山建筑,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在昭陵的周围有陪葬墓180余座,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房玄龄、尉迟敬德、长乐公主等墓。昭陵的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座西向东,也不同于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
昭陵玄宫在山腰穿凿南麓建筑而成,所处地势十分险要。陵墓架设栈道,只有这些栈道与外界相通。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之后,这些栈道并没有拆除。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命令在栈道附近建造房舍,并拨了许多宫女前去居住,像文德皇后生前的生活一样。直到唐太宗死后,埋葬完毕才把栈道拆除,从此陵墓便于外界隔离开来。玄宫规模十分宏大,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墓室为正寝,是停放唐太宗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匣子,里面装着稀有的殉葬品。从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 用三干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十分坚固结实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7:30
温韬对昭陵的盗取确实花了不少功夫。他带领着部队来到昭陵之后,并没有让军士进行盲目的挖掘。因为他知道,这样一个宏伟的陵墓,防盗措施也必然会十分复杂。因昭陵是依山而建,所以不可能把整个山都挖开。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再对昭陵下手。
然而,当温韬带领着部队对整个陵墓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之后,不禁泛起了难。因为整个山都是有巨大的岩石组成,要撬开这些坚硬的岩石到达陵墓的内部是十分不切合实际的。而且地宫四周山势陡峭,凸凹不平,又有很多悬崖峭壁,这就给大规模开凿山石盗取陵墓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正当温韬在山下驻营中,徘徊踱步与手下的将士商议之时,一个想法突然从他的脑子里蹦了出来。他想,既然山体全由大石组成,无法开凿,那么就肯定有一个墓道直通墓室的内部。否则,当初也无法把陪葬品及棺椁运进去。在前几天的考察中并没有见到山体的石壁有什么异常,肯定是由于墓道被封锁的极为严密,又做了伪装的原因。
于是,温韬马上派部下带着人上山去认真勘察。但是,陵墓墓道的寻找并不顺利,军士们几乎把眼睛都贴在地上了,也没看出什么不同来。几路人马就这样连续的找了好几天仍旧是一无所获。
这时,天又下起雨来,温韬只好暂时收兵,待天晴之后再作打算。他没想到,正是这场雨给他的盗墓带来了希望。
“大人,山坡上有一处茂密的树林不知为什么都倒下了,难道这么点雨还能把树冲倒不成?”军士一脸狐疑的向温韬禀报。
“哦,竟有此事?”温韬也十分纳闷。他在营帐中来回徘徊着,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问题。忽然一个想法闪了出来,会不会是墓道的洞口就隐藏在那片密林之中,由于雨水的浇灌,墓道塌陷导致树木都倒了呢!。温韬顾不得风吹雨淋,带领着军士上山去了。
果真一切如他所料,塌陷的地方真的出现了一个大洞,而且这个洞有明显的开凿痕迹。他等不及雨停,就命令军士向下开掘。挖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洞口逐渐宽敞了起来,里面也更为规则。继续向里面前进,又遇到了五道厚重的石门。温韬并没有怎么费劲就把这些石门打开了。他命令点亮火把,当火把燃起的那一瞬,展现在温韬眼前的景象把他深深震撼了。
温韬想,这真不愧是一代圣君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啊,死后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也应该知足了。只见墓室里面到处都是金银珍宝,数不胜数,有的珍宝可能因为堆不下了,就胡乱的放在了地上。他举着火把一阵冷笑。他笑唐太宗生前生前如此荣耀,死后这些财宝还不是都归自己所有。
他又走进内室去查看,只见石桌上摆有钟繇、王羲之的笔墨,字迹如新,就好像刚刚写完一样。他命令手下的士兵对陵墓内的所有珍宝进行劫掠。由于稀名贵的珍宝太多,以至于士兵们都把那些普通的金银不当回事了。在士兵搬运珍宝的同时,温韬也没闲着。他把目光定在了唐太宗的棺椁上。他认为最为珍贵的宝物一定随着唐太宗一起贴身下葬。于是,他便命令军士把棺椁打开。棺椁打开之后,确实没有让温韬失望,他在里面找到了极为珍贵的王羲之《兰亭序》手迹。
对于昭陵的盗取,可以说是温韬盗墓生涯中最成功,最辉煌的一次。据说,当时温韬盗出的宝物用车拉马驮,动用了他手下的几千士兵拉了一个月才拉完。
但是,温韬在盗得了唐昭陵的大批珍宝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过了不久,胜利的喜悦衰退之后,他又把目光盯上了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唐乾陵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7:49
温韬是一个性格上常常自我矛盾的一个人。比如,他胆大包天敢盗唐皇陵,却又信奉鬼神之说。
从他胆大包天上来说,虽然当时的社会比较混乱,但是对盗墓者的惩戒还是十分严格的。在那时,偷坟掘墓是不赦的大罪。此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盗墓,实在是有些胆量的。从他信奉鬼神来说,温韬盗乾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温韬带领着军队到达乾陵后,正准备命令士兵挖掘女帝武则天的乾陵时,忽然天上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温韬无奈,盗墓只好暂停了下来。
众士兵没从来没见过如此恶劣的天气,都纷纷小声的议论开来。
“这雨、这雷好大啊,我长这么大都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的坏天气!”
“是啊,别说是你,就是我,几十年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哎,你们说会不会是盗墓触动了陵墓中的灵魂,才显灵下雨的,要不然雨怎么能下这么大呢?”
这个士兵的想法立即引起了其他士兵的共鸣,他们都害怕起来,以为是上天借下雨来警告他们。
众士兵虽然议论的声音很小,还是被温韬听到了。他拔出剑就刺死了刚才第一个这样说的士兵,“大胆,竟敢妖言惑众,乱我军心!”随着那个士兵的倒下,再也没有人敢说话了。
温韬盗墓众多,哪里会相信那样的话。他在以前的盗墓时也遇到过刮风下雨的事,在盗取唐太宗的乾陵时不也曾经下过雨嘛。那场雨不但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反而帮他找到了陵墓的入口。于是,他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等着雨停后继续开工。
那场雨虽然很大,但下了没多长时间就停了。温韬又下命令让士兵们挖掘陵墓。没想到,他的命令刚一发出,又有狂风大作了起来,接着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比上一次的雨更加凶猛。温韬也不禁为这样的稀奇事震惊了。
“大人,会不会真是又鬼神庇护乾陵?”温韬的部下早就害怕了,见他稍有迟疑之色,就赶忙劝道。他们生怕上天的怪罪会殃及自己。
温韬听了也害怕了起来,他赶忙带领着部队回去了,从此再也不敢动盗乾陵的心思了。
温韬作恶多端,因盗墓而臭名昭著。他虽然得到了陵墓中的诸多奇珍异宝,却也因此而命丧黄泉。《五代史·温韬传》记载,由于温韬盗掘帝陵,天下百姓都十分痛恨他,再加上他反复投降百姓就对他更加恨之入骨了。温韬向后唐投降之后,为了得到后唐皇帝的欢心,用盗墓所得的宝物贿赂后唐的掌权者,就连后唐庄宗的刘皇后也被他贿赂过。然而,他的这些宝物并没有留住他的性命,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大臣郭崇向后唐庄宗禀报说,温韬这个人是个臭名昭著的盗墓贼啊,盗取了我大唐多唯皇帝的陵墓,实在是罪不可赦。但是庄宗碍于刘皇后情面,暂且留下了温韬的性命。后唐明宗继位后,终于将这个唐陵大盗“赐死”在他的家里。
其实,温韬被后唐明宗赐死并不偶然。他盗陵的臭名,嬗变的个性注定为统治者不喜。虽然他有大批的宝藏来上下打点,甚至连后唐庄宗的皇后刘玉娘都能贿赂,但最终难逃一死。在统治者的眼里,温韬是一个太反复无常的人。既然温韬能够多次背信弃义,背叛主子,就还有背叛现任统治者的可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养虎为患,处死他是最好的选择。现任统治者也要考虑他以后的陵墓安全,留着这样的盗墓贼,岂不是为自己的陵墓埋下隐患。并且,后唐庄宗时期,天下形式初定,温韬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一点利用价值了。
温韬盗墓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他不但不在乎自己背上盗墓的骂名,而且还唯恐天下不知。他把所盗陵墓的众多珍宝都编成名册,其胆量之大令天下所有盗墓者望尘莫及。
温韬的盗墓甚至对后世的陵墓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太祖郭威对温韬盗取唐朝十八各帝王的陵墓深有感叹,并因此对他自己的身后之事多次强调“瓦棺纸衣”的薄葬原则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8:02
盗墓分析:
从温韬的盗墓经验来说,是十分丰富的。因为每次盗取陵墓他都亲自主持,所以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他在盗取极为坚固的唐昭陵时,就懂得寻找墓道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来接近陵墓内部。
从温韬的盗墓目的上来看,他似乎与西汉广川王刘去疾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首先,温韬盗墓并不是为了什么军饷缺乏、扩充军队,他盗墓很可能只是处于一种对神秘事物的猎奇心理。这也是心理变态的一种反映,只有不断的盗墓才能满足自己膨胀的猎奇欲望。这从他盗完昭陵后又打乾陵的主意就可以看出。他从唐昭陵中盗取的珍宝已经够他风光无限的享用一辈子了,可是他仍不满足。这并不是财宝的利益在驱使他,而是猎奇欲望在驱使他。
在盗墓之后上,温韬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大凡盗过墓的人,都会把所盗的的奇珍异宝收藏起来,尽量不让外人知道。而温韬却反其道而行之,向社会大肆宣扬他的盗墓成果,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是盗墓贼,竟然把所盗宝藏集结成册。这本手册不正给他的盗墓行为留下口实吗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8:15
第三节 北宋皇陵的劫难
——傀儡皇帝刘豫盗宋陵
南宋末年,南宋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在北部,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金朝政权不断南侵,给南宋政权以致命的打击。南宋统治的羸弱,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上,就连北宋诸皇陵的安危也不能保证,致使河南巩义的北宋八皇陵全部遭劫。
金朝在夺得南宋的许多地盘之后,反金的势力异常强大起来,致使金国在占领区的统治很不稳定。于是,他们便想找个汉人建立一个直接归金国管辖的傀儡政权,以减少汉人对金国的仇视,从而更好的加强统治。刘豫很快进入了金国统治者的视线。
刘豫在年少时就经常有偷盗的行为,为乡人所不齿。他入朝为官后,十分善于钻营,官位节节上升,后来被派到山东任济南知府。刘豫到山东上任不久之后,金军就开始疯狂的向济南发起进攻。他见金军来势凶猛想弃城投降,因遭到济南守军将领关胜的反对而没有施行。在关胜的带领下,宋军多次击退金军的进攻。金兵见济南城中防守严密,便打起了其它注意。他们注意到,济南知府刘豫,十分贪生怕死,有十分贪恋钱财,便决定以重金、高官利诱他,以他为济南的突破口。刘豫果然受了金军利诱,竟采用卑鄙的手段杀害了关胜,出城投降。金国统治者对刘豫的行为大为满意,为了表扬他,封他为京东、京西、淮南安抚使,后来,又封刘豫为东平知府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节制河外诸军,封刘豫的儿子刘麟为济南知府。从此,刘豫掌握了金军统治下黄河以南的地盘。但是,金国统治者并没有放松对刘豫的监视,金将完颜挞懒屯兵要地,时刻监视着刘豫的一举一动。
金国统治者对刘豫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后,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傀儡政权统治者的合理人选。于是,金建炎四年,刘豫被册立为大齐皇帝,定都大名府。刘豫对金国统治者感激涕零,十分高兴他们把自己扶上傀儡皇帝的位子。金国和齐国以黄河故道为通知界限,齐以子国的身份对待金。从此,刘豫成了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刘豫又配合金军向华北各地迁移屯田军,在各地征乡兵十余万作为“皇子府十三军”。金齐军队无恶不作,发掘坟墓,征收重税,使得民不聊生。金国对刘豫的儿皇帝行为极为满意,刘豫后来迁都于汴京。
迁都汴京后,不仅那里的人民受到刘豫的残暴统治,就连北宋皇陵也因此而遭殃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8:32
北宋皇陵座落于现在的河南省巩义市。公元964年开始赵匡胤在此营造北宋皇陵,直至北宋灭亡,营建时间长达160年之久,跨越了其间的所有九位皇帝,除了被金兵掳走的宋徽宗、宋钦宗客死他乡外,其他七位皇帝都葬于此。赵匡胤建墓之初就把他的父亲被尊为宋宣祖的赵弘殷也葬在了这里,因此这里的北宋皇陵也称作称“七帝八陵”或“北宋八陵”。按照时间的先后,八陵依次是宋宣祖的永安陵、宋太祖的永昌陵、宋太宗的永熙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宋仁宗的永昭陵、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和宋哲宗的永泰陵。在皇帝陵墓的周围还葬有22个皇后以及上千座皇室宗亲及当代名臣勋将如寇准、包拯、狄青、杨六郎等。
在北宋160多年的历史中,宋王朝的统治政策在导致了外患频仍的同时也促进了那个时期科技、文学、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些原因都使北宋皇陵修建的极为豪华。
在北宋八陵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了。
赵祯就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个命运多舛的太子。宋仁宗在位42年,是北宋诸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社会状况使相对较好的。当时,国家基本安定,内忧外患不是很凸显,国家太平,边境安定。文臣武吏荟萃。经济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繁荣,农业和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少有的的明君圣主之一。宋仁宗死后,就连辽国皇帝都十分难过。据史料记载,辽国皇帝接到宋仁宗的讣告后因为十分悲痛,竟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宋仁宗的永昭陵,营建时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费用占当时国库年收入的一半,动用民工近5万才建成。永昭陵占地五百余亩,置东西南北四座大门,陵区内又分内城和外城。宋仁宗竭尽国力营造这座浩大的地下宫殿,幻想着继续他的至尊至贵,而最终却成为盗墓贼的天堂。
金兵对中原地区进行了大肆劫掠之后,就把这块土地交给了刘豫这个傀儡皇帝来掌管。刘豫的盗墓心思要从一只小小的玉注碗说起。
一天,刘豫正在自己的皇宫内休息,他的一个得力部下手捧着一只精美绝伦的玉碗走了进来。
“启奏皇上,臣刚才在街市上看见西京奉先指挥兵士李英竟在街上拍卖这支玉碗。臣见这只玉碗十分精美,必是皇室之物,便把他抓了起来。这就是那只玉碗。”那部将一边说着一边将玉碗递了上来。
刘豫接过这支玉注碗,仔细的端详了起来。他深深的被这支精美绝伦的宝物吸引了,良久才说道:“果真是精美绝伦啊,此碗晶莹质美,实在是稀世难得的宝物啊!”
“臣料想李英必不具备有这样珍贵宝物的实力,就把他带了过来,请皇上亲自审问。”部下见刘豫果真对此事十分感兴趣,继续说道。
“好,你想得十分周到,快把他带上来吧,朕要亲自审问。”刘豫很为部下的细心而满意。他想,如果借助这件玉碗就有可能顺藤摸瓜找到更大的宝藏。
刘豫并不是名门出身,可以说并没有见过什么珍贵的宝物。即使做了皇帝,所见的宝物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处在极度的混乱之下,很多珍宝都在乱兵中遭到破坏。刘豫的皇宫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还算是比较奢华的,但是若与宋朝皇帝相比,就差远了。他的皇宫里尽管布置的金碧辉煌,却并没有什么稀世珍宝压阵,因此,总透出一股穷酸气。这次,刘豫见到玉注碗这样珍贵的宝物,怎能不动心。
一会儿,那个叫李英的兵士就被带了上来。他第一次见刘豫,战战兢兢的跪下磕头
“小人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豫急于想知道这支玉注碗的来历,以便能找到其它的宝藏,顾不得别的什么,开门见山的就审问起玉注碗的来历来。
“大胆狂徒,还不快从实招来,你这玉碗是从哪来的?”
“小人,小人……”李英本来心里就十分害怕,经刘豫一吓,更是吞吞吐吐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8:49
见李英被吓成了那样,刘豫只得又放缓了语气,“只要你如实讲来,朕赦你无罪。”
其实,这支玉注碗是李英带着几个人从北宋皇陵中偷来的。但是,他哪里敢把这种事情说出来,于是,就编了一套谎话为自己开脱。“这支玉碗是小人巡逻时从宋皇陵中拣来的,想是金兵盗墓时遗漏之物吧。”
刘豫听了李英的话高兴的两眼放光,这下不愁没有宝物装饰自己的宫殿了。“好了,你先下去吧,朕赦你无罪。”他高兴之余果真放过了李英。
刘豫有了盗取北宋皇陵的打算之后,马上就把这个打算付诸实践了。
他马上调集了乡兵十余万投入到盗墓活动中。为了尽快的盗得陵墓中的宝藏,他派了自己的儿子刘麟亲自主持盗墓活动。为了提高部下对盗墓的重视,他学起了曹操,设了专门的盗墓机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他设置的盗墓官职有“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等。所谓“淘沙官”就是负责盗墓的官吏,刘豫做了一些美化,没有说的那么露骨而已。“河南淘沙官”就是刘豫专门为盗取北宋八陵设置的,刘麟“荣当此任”。近代藏书家、学者丁传靖编辑录的《宋人轶事汇编》中记载,北宋灭亡后,北宋皇陵区从此无专人看管,在北金国扶植下成立的“大齐”政权伪皇帝刘豫丧心病狂,成立“淘沙官”,大肆盗墓。
刘麟率领着大军很快就到达了北宋八陵的所在地,对陵墓进行大肆挖掘起来。他们的盗墓进程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进行的很顺利。他们的盗墓方法也很有一套。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皇陵,采用从陵墓侧面打洞的方式,洞打成后,撬开陵墓顶部用于遮盖陵墓用的券石,然后再把绳子绑在盗墓者的腰间,顺绳而下,就可以直接到达墓葬的核心位置,找到棺椁。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陪葬,则让军士挥舞着铁锹的等工具直接把墓顶挖开,进去盗取宝物。他们的目标重点放在那些没有被金兵盗过的陵墓上,那些被金兵到过的陵墓他们也不放过,进行二次盗墓。
一时间,北宋陵区附近到处是盗墓的士兵,被抛弃的白骨比比皆是,本是皇陵的风水宝地成了乱坟荒冢。除了皇陵,后陵、妃墓、周围的臣子墓都未能幸免。宋哲宗赵煦的尸骨被挖出后,胡乱抛弃在地上。
刘豫的盗墓方法是仿效者金兵的盗墓方法进行的。这种有针对性的盗墓方法很是奏效,没用多长时间,北宋八陵及其他的一些陪葬墓就都被盗空了。
刘豫在盗取了北宋皇陵之后,得到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墓盗得多了,他也怕有损自己的皇帝名声,在有就是怕遭到上天的惩罚,竟假装起了好人。在金国将夺下北宋京城交给刘豫后,他还装模作样,下令禁止军人抢掠陵庙器物。刘豫甚至准备了一些祭奠之物派人祭奠永定、永昭二陵。在对北宋皇陵进行了大肆劫掠后,为了掩盖盗墓罪行,刘豫竟然干脆放了一把火,陵墓地上部分和附属建筑几乎全都被烧毁了。
刘豫在他的统治区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同时,金兵在对南宋的战争中因受到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抵抗而屡屡受挫。刘豫的大齐政权成了金朝统治者的包袱。于是,金熙宗三年取消了伪齐政权。刘豫尽管在做儿皇帝时充当金人走狗,不遗余力的巴结奉承金国统治者,但仍仅做了八年就结束了他的皇帝生,被金朝统治者抛弃了,最后忧病交加而死。
现存的北宋八陵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占地面积之大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陵园布局、建筑风格不同于历史上其它朝代的陵墓,是中国古代寝陵建筑史上的一个孤例。北宋八陵付葬制,后妃均埋在皇帝陵外,同茔不同穴,依次序埋在皇帝陵西北角,建制与帝陵一样,只是规模较小。
就是今天看来,北宋八陵尽管历经战火烽烟及盗墓贼,盗还保留着十分雄伟的气势。陵园内有庞大的石刻群,虽经破坏散失,至今尚有941件。每个帝陵石刻的内容都有望柱、象及象奴、瑞禽、角端、马及挖马官、羊、虎、文武臣、狮子、武士、传庐、内侍计58件,各有象征,表示皇帝死后还要驾驭万物,主宰世界。每个后陵都有石刻34件,其它亲王,皇子皇孙和大臣的石刻中的杰作,它是马首、龙身、鹰爪、孔雀尾,背有翼,后衬山峰,威猛有力,设在陵前表示祥瑞。据目前所知,北宋皇陵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陵区之一,它的建筑制式和石刻造像,特别是目前现有的近千件石刻,是研究北宋历史不可多得的文献实证。
盗墓分析:
刘豫的盗墓目的只是为了获取陵墓中的奇珍异宝,据为己有。这从他对北宋皇陵的盗掘可以看出。刘豫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并不是有着皇族血统与皇族文化的人。他的出身很是一般,仅靠卖国求荣才当上了大齐的皇帝。可以说,他并没有见过什么大事面,在金国的压制下,也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真正皇帝的待遇。他的盗墓动机是在看到流落到人间的陵墓中的宝物玉注碗之后才有的。因此,他的盗墓目的十分单纯,就是为了谋财获珍来装饰自己的宫殿。
刘豫盗墓是十分讲究专业化的,他为此专门设置了“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等特殊的官职。这些官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最大限度的盗取陵墓。这些专职盗墓的官职不仅提高了盗墓的效率,更提高了盗墓的专业化水品,这些都促使他的盗墓活动进展顺利。
从刘豫的盗墓经验上来说,是十分丰富的。在盗墓时,注意区分大墓和小墓的不同。根据这些墓葬的具体构造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他们在盗取北宋皇陵时,对小墓采用直接挖开揭去墓顶的办法,对大墓则在墓室的侧面打洞,再由洞口揭开墓室的顶盖,深入墓室的内部。刘豫的盗墓过程中采用的这些技术手段都十分简单易行并且便捷有效。他不像以往的那些盗墓者那样只是凭借人数的众多强行把墓室打开。刘豫的这些盗墓手段在后世繁荣盗墓活动中也被广为沿用。
从刘豫的盗墓形式上来说,是官盗行为。他作为南宋的臣子不但降金变节,还当上了傀儡政权大齐的皇帝,为后世所痛恨。
刘豫即被盗墓所得的珍宝所吸引又对他的盗墓罪行担忧,他怕遭到世人的斥责以及上天的惩罚。他在这上面是相当矛盾的,因此才会在盗墓之后放火,试图“毁尸灭迹”,以逃脱是人的眼睛
QQ5647856433
发表于 2011-10-18 14:39:11
第四节 斗鸡台古墓失窃案
——小军阀党玉琨盗斗鸡台古墓
罪恶的盗墓活动并么又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盗墓活动跨越了几千年,延续到了近代。
清朝末年,政局动荡世道非常混乱。民国的建立并没有使全国太平下来,百姓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的各个政治势力集团反而以靠自己的地盘与实力相互倾轧,战乱频仍,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当时,就连活人的安全都在时时受着饥饿、寒冷、瘟疫、战争的为害而不能自保,谁还能顾及到那些在陵墓中的死人的安危。这些各自称霸一方的军阀势力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国民政府无力支付这些军队的军饷,自然也无法约束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任何一个军阀要想扩大实力、称雄一方,就只能靠自己。筹集军饷更成为军阀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那时,大小军阀为了筹集军饷,扩充实力,并使自己发财致富可谓飞进了脑筋,真是挖空心思,想尽了一切可能的办法,其敛财之道,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他们所想的这些办法中,最为省心、省时、省力的一个就是盗墓了。 毕竟打死人的主意要比直接从活人身上搜刮容易得多。况且,当时社会经济因战乱遭到严重破坏,从活人身上确实也捞不到什么油水了。这一时期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斗鸡台盗宝案。
斗鸡台盗宝案的罪魁祸首是陕西的一个地方小军阀党玉琨。20世纪20年代末,在陕西宝鸡地区流传着一首民谣,其中说道:“党拐子,土皇上,派出土匪活阎王;活阎王指挥穷人把宝挖,抬脚动手把人杀。斗鸡挖宝八个月,真把百姓害了个扎!”这首民谣就反映了党玉琨盗墓的事。
党玉琨是陕西人,腿部落有残疾,因此他走路时一跛一跛的,也被当地人称为 “党拐子”。党玉琨生性顽劣,幼时便不学无术,厌读诗书喜欢四处游荡。长大后,他更是不务正业,不愿从事家务和生产劳动,反而却喜欢整天和一帮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在他游荡的过程中听说做古董这一行可以发大财,便到西安、北京等文化古都的古董商店里做学徒。因为他极为聪明,很快得到了古董商的熏陶和点拨,积蓄了一些古董知识,也见过不少珍贵文物。久而久之,他竟成为古董业中的行家。党玉琨天生是个不安分的人,不满足于古董行中的平淡生活,又开始了他的游荡生活。
后来,党玉琨发现军阀们都有着强大的权利和经济实力,便决定从戎。最初,他投靠的是盘踞在陕西凤翔一带的地方军阀、靖国军首领郭坚。他从一个小兵做起,因他十分精于钻营之道,懂得怎样投上司的喜好,很快升任了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后来就干脆自己带了一支队伍。 但是,此时党玉琨对凤翔的统治并不稳固,被他所打败的那些军队经常向他反扑,他还面临着更大的军阀将他兼并的威胁。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为了扩张势力和巩固地位,党玉琨开始疯狂的敛财。但是无论他想尽何种办法,所得的财物都十分有限,令他伤透了脑筋。
这时,他的古董知识帮了大忙。他想,现在手握兵权,去盗取自己地盘内的古墓没人敢管,而古墓中的宝藏不就可以换来钱财扩中均对吗?想到这里,他马上决定带领着手下军队去盗墓。
陕西境内自古帝王将相的陵墓极多,但那些名墓大都已经被盗过,没有什么价值了,应该选哪座陵墓作为目标呢,党羽困又泛起了难。这时,一个人的建议使他的愁虑顿时烟消云散。这个人就是党玉琨的得力部下张志贤。
当时,斗鸡台地有一个名叫杨万胜的乡绅。这杨万胜横行乡里,对普通百姓经常大加欺辱,还背负多条人命,恶贯满盈,民愤极大。后来,这个人竟然背着官府私自摊派大烟税款,更使当地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百姓们生活十分悲惨,在加上大烟税款,根本无发生存了。于是,一些胆大的农民便决定告发他的罪行。
杨万胜听说村名要状告他的消息后十分害怕,便想到找他的好友张志贤帮忙,在酒席间提出了自己的困难。
“张兄,你久在党玉琨党司令的部下,这次可一定要帮帮我呀。”
张志贤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其实,这点小事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是交情归交情,帮忙归帮忙,官场的规矩使不能坏了的,他自然不能白帮杨万胜的忙,要点小费那是应该的。于是,他不紧不慢的假意为难道:“我的确在司令手下多年,司令对我也颇有赏识,只是,你做得太过了,我不好出手相助啊。”
杨万胜听张志贤如此说,马上就着急了起来。他一边夸赞张志贤的才能一边向他许以重金作为酬谢。
“张兄何出此言,以你的地位还有办不成的事。当然,这其中的各项费用当然由我杨某出了,就是张兄你我也会重礼相谢的。”杨万胜听出了张志贤话中的意思连忙说道。他也深谙官场之道,早就准备了一批丰厚的礼品。
有了酬谢,张志贤说话的太度立刻就改变了,他心满意足的把这件事答应了下来。
杨万胜见张志贤答应了下来,松了口气,然后赶紧拿出准备好的宝物交给他。张志贤打开包裹一看,里面都是些名贵的古董,光彩夺目。
“你这些是从哪来的?想不到还收集了这么多奇珍异宝。”张志贤吃惊地问道,他不相信这样一个土财主能够有这样的实力。
“实不相瞒,这是从墓葬中挖出来的。斗鸡台戴家湾村后的大沟里,靠近悬崖的那一面有几个洞,洞里有古董,村里人常常挖取卖钱。在洞内只要动一动镢头,就一定能挖出一些宝物,随便卖个几十、几百白洋都是平常事。”杨万胜为了讨张志贤的欢心,赶忙把实情说了出来。
张志贤带着这些古董走了。一路上,他十分兴奋,甚至走路都有些飘飘然了起来。对于他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得知了一个宝藏的秘密。
回去之后,他就把这些古董的一大半送到了党玉琨手里。党玉琨做过古董生意,看到杨万胜送来的众多珍宝后十分高兴,就帮他把私加税款的事压了下来。
张志贤得知党玉琨也打起了盗墓的注意,却无从下手之时,感到讨主子欢心的机会来了。于是他把杨万胜的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党玉琨。”
党玉琨听了张志贤的话之后,惊喜万分。在他看来,掘墓盗宝实在是不必费心劳神而又可一本万利的事情。他感到一座巨大的宝藏正向自己一步步靠近。
斗鸡台 位于陕西宝鸡附近,古称陈仓。这里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古陈仓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既是周代的重要城邑,也是秦立国初年的都城。据《史记》记载,秦国的秦文公、秦宪公的墓葬就在此地。因此,这里地下必然埋藏着很多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