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仔岭考察纪略(转帖)
鬼仔岭考察纪略作者:258050226
--------------------------------------------------------------------------------
今年五一长假,永州市舜文化研究会一行十一人赴广西贺州、梧州等地考察,归来时途经道县,顺路去了一趟鬼仔岭。
对于鬼仔岭,我早有耳闻,听人说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山岭之间布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人,甚至连树上也挂有石人,至于地下,只要用锄头一挖,便可挖出石人来,构筑了一个神奇而奥秘的世界。那么多的石人到底是何人所为,又是为了什么用意,却不得而知。对此我的头脑里揣上了许多的疑问,心中升起团团迷雾,蒙上浓重的神秘色彩,引动无穷的好奇心。早些年虽多次经过那里,却一直无缘亲临其境,亲眼一见,常在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
当我们的领队蔡部长提议去鬼仔岭看看时,大家无不欣喜若狂。我更是心情雀跃,恨不得一下子就跨入那个神奇的世界,一睹为快,了却我多年的夙愿,去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
我们请来了当地村长作向导,并按照当地老百姓的习俗,买来了香火蜡烛去祭奠那些石头的精灵。汽车在简易的田间机耕道上颠簸行进,村长在车上给我们作了简短的情况介绍。经他那么一说,我心头原来的那些神奇感变得更为神奇了。没多久,我们的汽车开到了一个小山头,前边已无路可行了。我们只好下车步行,穿过田间纵横阡陌。在村长的指点下,看见前边一抹青峰横在天幕之下,山上林木蓊郁,树色浓绿得过份厚重,完全是一片青黛的颜色,与别的山峰划出了鲜明的界线。村长用手一指说,那就是鬼仔岭。那山峰极似龙头,与对面的山峰相峙而立,中间隔着开阔的田洞,好像双龙抢宝,形态激昂,神采飞扬。一股巨大的清泉从山下汩汩奔涌而出,跳荡着无比清澈的鲜活,朝宽广的田野流淌而去,灌溉那广袤而肥美的田园。那些散落在田园之间的村舍,显得格外幽静恬淡,营造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秀色可餐,展现了无边的田园诗美。一看就让人觉得这儿是一处风水宝地,激射“太华夜碧,人闻清钟”的高古神韵。
我们怀着好奇而激动的心情步入那个神秘的世界,浓密的树木掩映,颇显几分阴暗。我们终于见到了在林中的空隙处堆垒着许多的石人,有站着的,也有扑倒在地的,还有相互斜依的,更有重迭相抱的,大的高数尺,小的只有几寸,造型古朴,形态各异,济济一堂,显得亲密无间,宛如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家族在特定的历史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商量对策,如何共同应付。时间在这儿骤然凝固起来,气氛变得庄严肃穆,令我们不敢大声喧哗,生怕吵醒了他们的幽梦。我们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在他们面前点亮蜡烛,燃起香火,燃烧纸钱,顿时烛影摇红,烟火缭绕,加上我们的喁喁低语,将林中的阴暗和寂静驱赶开去,那些睡梦中的石人好像突然醒了过来,他们扬眉张目,似在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展开历史的对话,诉说远古的幽冥和神秘的深邈。
这时,距石人不远处,立于荒烟蔓草之中的一方石碑映入我们的眼帘,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们走上前去,抹去岁月的尘封,露出它那苍桑的面容。那是刻于光绪27年(公元1901年)的古碑,虽然饱经风雨剥蚀,浑身斑驳迷离,显得十分苍老了,但稍经擦拭,上面的文字仍然依稀可读,那是署名为增广生善甫陈振元撰书的《游栎头水源坛神记》,文曰:
惟天地有奇气,故有奇人,有奇事,而土石亦闻出而显其奇。田广洞之水源,名栎头。林木阴翳,蒙蔽天日,夏月坐之,可以摅暑。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约有数寸,千形万状,无可胜纪。或曰: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见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眉目者,而最奇者在树上。余始见而叹其数之奇焉。倘鸡不鸣而尽出,将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必有奇功可见,何至抑困若此!然相传能祠福人生死,久出云降雨,利济乎人,故至香火甚盛。则数思,奇而未奇,而转喜其遇之奇。因思人生于世,奇节而后可以表,奇文而后可以立名,有奇行,始能惊世而骇俗,苟碌碌无奇,直土石之不如耳。余素不爱奇,每闻人言奇辄心非之,故一生无奇节奇文奇行,因而无奇遇。今观此石,叹为神奇。宜其享此邦之血食。然后而知人苟欲名于世,不可大奇也,亦不可无奇。……
因林木阴蔽,光线晦暗,加之时间不早了,而这时天边又传来隐隐的雷鸣,满天阴云欲雨,不容我们在此久呆,便没有继续辨认抄录下去了,只好留待下次再来卒读考订。
此碑立于1901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它给我们透露了不少的历史信息,值得重视。
据碑文所记,起码有这么几条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鬼仔岭是一处古老的祭祀遗址。碑文的题目就是《游栎头水源坛神记》,足可佐证无疑。坛神为巫教神灵,由此可以认定道县鬼仔岭为巫教神灵的祭坛,属巫文化遗址。
其二,遗址现场面貌以及鬼仔俑的数目形体起码在一百多年前就是如此壮观了。碑文对此记叙得非常具体,与今天所见完全是一模一样。一处露天文化遗址饱经沧桑,仍然保存得如此完好无损,未遭破坏和偷盗,这在世界文化遗址及文物的保存史上实属罕见,叹为奇迹。
其三,遗址所存鬼仔俑的摆列分布以及形态造型的文化蕴涵非常深厚。对研究远古的人类文化、***文化、民俗文化很有价值。
其四,遗址所处的特殊地理方位为中华文明基因的破译提供了蛛丝马迹的线索,值得探讨和研究。
鬼仔俑的文化基因初探
鬼仔岭石人,也可称其为鬼仔俑。那么多石俑拥集一起,显然是有用途的。什么用途呢?是用来祭神的,由此我们可以初步认定鬼仔岭为一处远古时代的巫教祭祀遗址。
通讯处:湖南省永州市粮食干校
永州旅游网:http://www.yzta.cn/Article/lyzn/youji/200512/20051204150824.html
:handshake 辛苦啦,有价值 回复 2# 赞古
有价值就好 ;P欣赏 应该有人看管吧 不带回来咯 可惜了 你敢带啊?那可是鬼仔仔哦,没人敢带的。 顶一下了 回复 7# 沁紫
怕什么 还不是人做的 很巧,今天也看到有关这个地方的文章,写的是“鬼崽岭”,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victory::lol :victory: 分享分享:victory: :victory: 好图好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