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
把选择好的石块作为制作石器的原材料,先打制成毛坯,然后再进行第二步加工。从石料上打下来的叫石片,剩下的内核称石核。石料上受击力最大的点叫打击点。石片破裂面上形成的半圆形小瘤叫半锥体。半锥体上会有一个疤痕。以小瘤为圆心,会有一圈圈散开的隐约起伏的波状纹,并从打击点处放射出许多小的裂痕。这种人工打制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被打下来的石片上,而且也遗留在剥下石片后的石核上。据此可以区别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因自然原因所形成的岩石碎块。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打下合适的石片,先民们往往先在作为石料的自然砾石面上打出一个台面。台面和石片破裂面的夹角叫石片角。据现有的出土资料分析,打制石器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a.碰砧法:选择好一块较小的石料向另一块作为石砧的较大的自然砾石上碰击,碰下来的石片经过第二步加工即可作为工具使用。用这种方法碰击下来的石片,往往宽度大于长度,台面与石片劈裂面的石片角比较大,常在110°以上。有的石片劈裂面上的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及疤痕往往不太明显。
b.摔击法(也称投击法):把选择好的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另1块石头摔击放在地上的石料,以此打下所需要的石片。用这种方法打下来的石片,其石片角也较大,但打击点往往不够明显。
c.锤击法:把选择好的一块石料放在地上,然后手握1块石头作为石锤去锤击石料。在锤击时要先在石料上选择一个打击的台面(即自然平面或稍加打击的平面),然后再选择靠近台面边缘的一个点用力锤击,从石料边缘上敲剥下石片。用这种方法打制的石片,石片面较小,石片劈裂面上的半锥体、锥疤、裂纹等痕迹比较清晰。这是打制石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d.砸击法(也称两极打击法):把选择好的1块石料放在另1块作为石砧的大石块上用1只手扶住,然后用另1只手握着石锤砸击放在石砧的石料。用这种方法砸下来的石片体积小而长。这种石片的一端或两端因受到重力影响,往往遗留有碎片剥落的痕迹,或者出现稍微内凹或边凹的现象。用这种方法打制的石片也称为“两极石片”
e.间接打片法:在选择好的1块石料上面放置1根木棒或骨料,然后再用1块石头作为石锤,用力锤击木棒或骨料,把重力传递到石料上,使其剥落下石片。这种石片一般长而窄、两侧近平行。这种石片称为石叶。。
用以上五种方法从石料上剥离下来的石片,有些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工具使用,有些则还需要经过第二步加工才能作为工具使用。第二步加工有锤击法、指垫法和压制法等。锤击法是用石敲击石片的某一部位,使刃部薄而锋利;指垫法是用1只手的食指衬垫住石片,用另1只手握1石块作锤,轻轻敲击石片的某一部位使其成为宜于适用的石器;压制法(也叫胸压法)是把石片放在作为石砧的另1块石头上,然后用木棒或骨头的尖端对准石片的加工部位,用手臂或胸部推压另一端,使之成为适宜使用的工具。这种加工方法多见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人工的打制痕迹和石与石之间的自然碰裂有着明显的区别。当然,石器的人工打制痕迹在不同石质上的表现各有差异。要识别石片是否经过人工打制,需要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切忌轻率得出结论。 呵呵 收藏了 学习!..... 学习了。。。。 :lol一定的好好学习! 我来补充几张图吧,看得明白些.
c.锤击法
e.间接打片法
本帖最后由 酋长 于 2010-4-4 17:46 编辑
F:压制法
这种箭镞为压制法制成
其它一些石器制做的具体过程:
打制石器有台面、打击点、半锥体、疤痕、中心波和放射线等特点,这是判定是否是打击石器的几个基本标准。
再次学习了:lol :lol cnsp兄和 酋长兄联合打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好帖......顶!!!!!!!!!!!!!! 学习了 好帖子,学习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