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测定年代的方法
传统考古学断代方法地 层 学
标 型 学
考证纪年法
现代科学技术测年方法
树木年轮法
碳同位素测年法
热释光测年法
古地磁测年法
骨化石氟含量法
氨基酸消旋法
钾氩法
铀系列法
穆斯堡尔谱法等 地层学(层位学)
起源:十九世纪初,“地质均变说”。 定义:利用地层间的上下关系,比较地层堆 积先后而断代的方法。 方法:在应用中常利用叠压关系、打破关系、及间接比较的方法来判断地层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先后顺序。(见示意图)
本帖最后由 萨满 于 2013-3-3 07:47 编辑
类型学(标型学)
起源:十九世纪初,瑞典的蒙特柳斯创立。 原理:将同一类器物集中对比,分出类型和标准器物,并按地层先后排列,研究其发展的序列和相互关系。利用这个序列对所研究文化进行分期,对新出现的同类文物进行年代的判断。 应用:确定含标准器型文物的某文化层的相对年代(举例) ; 根据标准器型的出现,判断此器所在文化层的文化类别,说明地层学的划分意义所在(如三叠层)。
考证纪年
起源:守藏学、金石学、考证学。 定义:通过识别文物的铭文,经查阅记载或直接得出文物的绝对年代。具有直观、精确、有说服力的特点。 应用举例:带铭文类文物;查阅记载;直接推出。
传统考古学断代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特点: 1、直观性;
2、系统性;
3、方便经济。
局限性:1、对工作者的经验要求高;
2、判断具有较多的主观因素;
3、石器时代考古无法确定绝对年代。 考古断代中的测年技术
树木年轮法
起源: 二十世纪初、美国、A.E.道格拉斯
定义: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他是目前最精确的断代方法。
研究对象:树木、一切与树木有联系的遗物。
测年范围:从今天到无穷远,只要有无穷远的树木化石就行。目前,可测1万年以内。
树木年轮法测年原理
树木年轮法利用树木年轮标准曲线,可以准确测定距今8000年木质标本的绝对年代。
但对于世界不同地域、无地层叠压关系、无文字记载的史前遗物、遗迹,它们年代早晚如何判断?我们如何得出其绝对年代?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碳同位素测年法 ——(碳十四测年法)
碳十四测年原理
定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十四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测年的方法
什么是碳十四?
碳十四在自然界如何存在?
光合作用——植物吸收14C
动植物相互依赖——所有生命体均含有14C
生命体死亡进入土壤、海水 大气层、生物界、海洋——14C循环交流
碳十四如何形成?
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产生中子 ——1940年,科夫(S.A.Korff)发现
热中子击中14N发生核反应生成14C ——1933年,库里(F.N.D.Kurie)发现
14C与氧作用便产生了地球上的碳十四(14CO2)
C14测年
含C物质的C14含量在C元素中所含的比例几乎是保持恒定的,如果含C物质一旦停止与大气的交换关系,则该物质的C14含量不在得到新的补充,而原有的C14按照衰变规律减少,每隔5730年减少一半,因此只要测出含C物质中C14的减少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它停止与大气进行交换的年代,这就是C14测年的原理。 C14含量公式: C14含量=0.5^(x/5730) c14测年原理示意图
半衰期与死亡年代计算tlnNo/lnNx t计算公式: y=
No : 碳十四在自然界的平衡浓度。
t Nx :碳十四在标本中的剩余浓度
tt:碳十四的平均寿命, =8267 碳十四测年的采样要求
作为标本: 生物体在死亡之后,不能接触CO2。
埋藏过程中没有受到干扰(主要是来自石灰层的)。
埋藏地地下水不能是矿泉水。
质的要求:木炭、木头、种子、毛发、骨头
量的要求: 50g、100g、100g、100g、1000g
采集与运输的要求:采样过程中不能用含碳的包裹物,应放在玻璃瓶中密封
标本要尽量干燥,不能长霉
每个标本要有准确的标签,表明出土情况和遗址的关系。 碳十四断代法的应用
夏商周断代工程用高精度系列样品法定出了从二里头文化到西周的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年代框架。
如陕西长安马王村发现的H18系列地层,时间上跨越了先周、周初和西周中期,专家选木炭、骨头、一年生小米的系列样品,由此测定的武王克商为公元前1050--1020年,误差为30年,与天文学的推定相吻合。
学习了,虽然有些很难看懂,:victory::lol: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