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图们下白龙发现的旧石器
中文摘要:2002年5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在图们江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下白龙旧石器地点,共采集石制品31件,包括有石核、石片、工具三大类,其中工具有18件,可分为使用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矛形器、钻六类。通过对该地点石制品加工工艺的分析,并与周边旧石器地点文化面貌的比较,推测其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关键词:旧石器;图们江;延边;图们市;下白龙
中图分类号:K871.1.1文献标识码:B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5 11:02 编辑
下白龙旧石器地点,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图们市月晴乡南约20华里的图们江左岸的二级阶地上。北距“下白龙墓群(渤海)”约250米;南距白龙村二队600米;东距图们江约800米,并与朝鲜的潼关里和山城区隔江相望,而图们至开山屯公路从遗址东侧穿过。地理坐标为东经129º47′57″,北纬42º47′41″。
该地点于2002年5月,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师生在图们市博物馆同志的陪同下,对图们江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并获得石制品31件,未见动物化石等其它遗物。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5 11:04 编辑
1地貌与地层
1.1地貌概况 吉林省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长白山地)属新华夏系隆起带,构造与山文走向均为北北东—南南西和北东—南西向,普遍存在2~3级夷平面和发育多级河流阶地。该地点位于长白山地东部的图们江中游二级阶地的后缘上,图们江在该段由南向北流过,但由于中国和朝鲜的两岸都有较高的山峰而形成了较窄的河谷,宽约1000米。而左岸有发育的漫滩和一二级阶地,一级阶地高出江面约7米,而二级阶地高出江面约25米,其海拔高度为135.8米。该地点面向图们江,背靠南岗山,南北是开阔的河谷走廊。
1.2地层阶地的前、后缘分别有一处水冲沟,我们对水冲沟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该地点的的地层大致可分四层。具体情况如下:1).耕土层。黑色,厚薄不均,厚度约在5~20厘米之间,地表不见陶片。2).黄色亚粘土层。黄色,厚约30-40cm。质粘,紧密。根据采集到的石器品所分布区域内的地表土颜色分析,推测石制品可能出于该层。3).角砾层。以小砂砾为主,厚约20-25cm。小的砾径约1厘米左右,个别较大的约20厘米左右,形状均为扁形,小砾径的砂砾磨圆度较好,个别也有带棱角的,中间杂有黄色粘土。4).棕黄色亚粘土,土质较黏。厚约50cm,未见底。 本帖最后由 XRJ-2 于 2010-5-5 11:17 编辑
2.石制品分类与描述 通过对调查所获的31件石制品的整理与分析,将石制品分为石核、石片、工具三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2.1原料本次调查所获的石制品的原料种类较多,有安山岩、流纹岩、玄武岩、砂岩、石灰岩、角岩,其中扳岩最多,占58%;安山岩和砂岩分别占9.7%;石灰岩和角岩分别占6.5%;其它原料较少。板岩、砂岩多用于制作工具,其中砂岩多用于制作大型石器。石制品的优质原料比例亦较高,石材硬度较高,多在6º以上,适于制作加工工具。从部分石制品的表面保留的砾石面分析,原料应来源于江边的漫滩上。
2.2石核石核3件。原料有玄武岩、板岩、角岩三种。单台面,多以不规则的石块为素材,因此石核形状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其中以打制台面为主。石核除TXP.0204外,均保留有部分石皮。石核的剥片方式为锤击法,剥片面上的石片疤比较浅,形状也不甚规则。TXP.0204,多台面石核。板岩。形状不规则。台面均为打制,石核表面已不见自然面,核体上有两处打击点比较集中的剥片疤,共留有剥片痕7处,剥片痕之间相互打破关系复杂,表明该石核经过多次剥片。表一 石核观察与测量统计器号(TXP.)石 料打片方法长(mm)宽(mm)厚(mm)台 角台面重量(g)0201玄武岩锤击法82.512275.589º~117º打制8850204板 岩锤击法92.542.534.283.5º打制119.30227角 岩锤击法3342.610.863º~121º自然19.1 2.3石片石片10件。均为锤击石片。其中完整石片3件,断片7件。原料有石灰岩、角岩、板岩、安山岩四种,其中板岩最多占50%,其次是安山岩和硅质灰岩,角岩最少。石片长27.7~74毫米,宽21.2~76.7毫米,厚3.2~22.6毫米,最大石片74×52.5×22.6毫米,最小的石片27.9×21.2×4.5毫米。石片角47º~122.7º,石片角小于80º仅1件,占总数的10%。石片重2.95~91.3克,以10~50克者为多,其次10克以下者,二者占总数的90%,重量大于50克的仅1件。石片台面有自然台面和打制台面两种,打制台面又可分为脊状台面和素台面。打击点清楚的石片有5件。石片劈裂面上各项特征明显程度不同,半锥体明显的有4件,放射线明显的有3件。劈裂面上有再次剥片痕的石片有1件,背面有剥片痕的石片有1件。打片方法均为锤击法。石片背面是全疤的占80%以上。1)完整石片3件。其中长大于宽、宽大于长、长宽相近的各1件。石片台面可分为自然台面和打制台面两种。TXP.0212为自然台面,由于其劈裂面上石片的特征并不多,所以这里对该石片不作介绍。根据打制台面的特征分为两型:A型:素台面。TXP.0225,形状呈长方形。安山岩。台面打制平整。劈裂面,半锥体凸起明显,有同心波和放射线。在近端左上方有一剥离石片后形成的阴痕,其打击点位于台面脊的一侧,剥片阴痕浅凹,阴痕长27、宽56毫米。阴痕将石片的半锥体破坏,因此该石片的半锥体仅存留一小部分。背面有1/2为自然的砾石面,其余为剥片疤,共有六个大的剥片痕。 B型:有疤台面。TXP.0216,整体近方型。安山岩。台面上有三个由背面向劈裂面打击形成的疤痕。劈裂面上的打击点不集中,半锥体浅凸,有一长条形锥疤。背面有一个同向的剥片疤,其长29mm、宽36mm;其余为天然砾石面。表二 石片观察、测量与分类统计器 号(TXP.)石料打片方法长(mm)宽(mm)厚(mm)石片角台面背腹分类台面(mm)重量(g)长宽0205硅质灰岩锤击法残60.5残69.110111º天然全疤较平Ⅲ479.533.70210板岩锤击法27.776.79.8101º打制全疤浅平Ⅵ741616.90211硅质灰岩锤击法残446410.5全疤较平21.10212板岩锤击法34.559.513.588.7º天然全疤较平Ⅲ541428.90216安山岩锤击法7452.522.6117.3º打制半疤凸起V402091.30219角岩锤击法37残233.247º天然全疤微凸Ⅲ残13.53.23.30224板岩锤击法残27.5残37.84.586º打制全疤浅凸VI2545.30225安山岩锤击法5154.821.8122.7º打制半疤凸起V4323.2460226板岩锤击法残27.921.24.5全疤浅凸2.950228板岩锤击法残41.5残34.56.583º天然全疤较平Ⅲ43.56.512.31)断片7件。均为横向断裂。根据石片断裂的部位,可以分为近段、中段、远段断片。这7件断片中有3件近段石片、2件中段石片,其余两件很难将其归类。 A型:近段石片。3件。根据台面特征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Aa型:天然台面。1件。TXP.0228,近长方形。板岩。台面为砾石面。劈裂面上打击点、半锥体、放射线明显,打击点集中,半锥体凸起。背面全疤且较平,石片远端残。 Ab型:有疤台面。2件。TXP.0210,长条形。板岩。台面经人工打制而成。在台面与劈裂面的夹角处有发育的唇面,推测该断片为软锤打击而成。劈裂面上打击点不集中,半锥体浅平,背面全疤,石片远端和两侧皆残。 B型:中段石片。2件。TXP.0224,近似正方形,板岩,没有打击点和半锥体,劈裂面浅平,背面有3个剥片阴痕,阴痕上隐约可见少量的放射线。石片上下两端断口明显。
2.4工具类型
该地点共发现工具18件,不见第一类工具(天然工具)。
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
共3件,均为锤击石片。石片基本完整。石片原料除一件为安山岩外,余者为板岩。其中两件器形较小,另一件则较大。石片角都大于90º。从石片劈裂面的特征分析,剥片方式为锤击法。在石片的远端,均有使用时崩裂的痕迹,其痕迹断断续续大大小小有的相连,但有别于第三类工具。
TXP.0217,双脊台面。台面在剥片前经过人工修理,其上放射线、同心波明显。双脊明显向上凸起,且几乎平行。在剥制该石片时,打击点几乎位于脊上。劈裂面上打击点集中半锥体凸,无锥疤和同心波,可见有少量的放射线。背面有三个大的同向剥片阴痕,石片远端有使用时崩裂的痕迹,多位于背缘上。TXP.0223,单脊台面。台面经人工修理。在台面与劈裂面的夹角处有明显的唇面,为软锤打击的石片。劈裂面微凸,同心波明显。背面除保留有小部分的砾石面外,还有明显的同向剥片阴痕,石片远端有使用时崩裂的痕迹。表
三
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观察、测量统计
器
号
(TXP.)石
料
打
片
方
法
长(mm)宽(mm)厚(mm)石片角
台
面
背
腹
分类
台面(mm)重量(g)长
宽
0213板岩
锤击法
26.531.5893º自然
全疤
凸起
Ⅲ2685.70217安山岩
锤击法
86.8104.522.5101º打制(双脊)
全疤
浅凸
Ⅵ104.521.3206.30223板岩
锤击法
28.3487.5133.5º打制(单脊)
半疤
浅凸
V
2669.7
第三类工具:
共16件。可以分为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矛形器和钻五大类。
1.刮削器
共8件。是下白龙地点发现的数量最多、最复杂的工具,其形状多不规则。加工刮削器的素材均为石片,少量的断片。绝大多数刮削器的刃部选择在素材较钝厚或陡的边缘加工。刮削器的修整多数在素材的远端,少数在其侧边。石料的种类多样化,有流纹岩、角岩、安山岩、板岩四种,其中以板岩最多,占62.5%。石片修理方法为锤击法,修理方式以向背面加工为主,也有向劈裂面加工、复向和交互。刮削器的尺寸一般都较小,长37~109毫米,宽25.3~91.2毫米,厚4.5~30.8毫米,重4.1~275.3克。最大标本长、宽、厚为88×91.2×28毫米,最小标本长、宽、厚为38×25.3×4.5毫米。刮削器的刃角在30º~100º之间,以50º~80º的为数最多。修疤形态表现为不规则和不稳定状况,大概与其石料有关。修疤形状呈半圆形、扇形等。多数修疤为小型,大型较少。修疤以浅平为主,有少量较深。修疤层数多在2~4层,少量为单层。根据刃口的形状可分为直刃、圆头、凸刃和复刃四种类型。
A型:直刃刮削器。4件。直刃刮削器均为石片加工而成,在石片的远端或两侧边进行刃部修理,修理方法为锤击法,修理方式有复向、向劈裂面和向背面加工。TXP.0208,板岩。利用石片断片中的远段石片加工而成,劈裂面上不见半锥体、放射线,隐约可见同心波。背面为自然面。其修理方式为向背面加工而成,修疤最多可分3层,浅平,排列较整齐。刃部位于石片远端,有使用时崩裂的痕迹。TXP.0220,板岩。打制台面。用石片加工而成。台面较小,打击点位于其上。劈裂面上半锥体、放射线明显。背面全疤,有剥片的阴痕4处。其修理方式为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修疤可分2层,浅平,排列不甚规整。刃部位于石片远端,有少量的使用痕迹。 B型:圆头刮削器。2件。TXP.0203,角岩。用断片的远端加工而成。劈裂面平整,不见半锥体、同心波、放射线等。背面为自然面。复向修理。修疤分布不均,在1~4层之间,排列不规整。刃部加工在石片远端和两侧边。TXP.0218,安山岩,用石片加工而成,石片台面为素台面,劈裂面上打击点、放射线明显,半锥体、同心波较明显。背面为砾石面。其修理方式由劈裂面向背面加工,修疤分层较多,多在3层以上,浅平,排列较规整。刃部主要加工于石片的远端,两侧边略微修理,使用痕迹明显。表四第三类工具观察、测量统计器号(TXP.)器 名石 料毛坯长(mm)宽(mm)厚(mm)边刃角修理方法修理方式刃缘长(mm)重量(g)0202直刃刮削器流纹岩石片10968.530.864º锤击法向劈裂面加工52.5173.30203圆头刮削器角岩石片8891.22864º~98º锤击法交互230275.30206凸刃刮削器板 岩石片6855.517.572.5º锤击法复向6959.30207复刃刮削器板 岩石片3766.712.853º~89º锤击法复向9028.30208直刃刮削器板 岩石片断片4925.5752.5º~71º锤击法向背面加工33.29.80209矛形器板 岩石片7736.310.571º~80º锤击法复向14035.50214尖状器板 岩石片40.246.811.9 TAG: 旧石器 白龙 图们 很详细:victory: 呵呵 有图就更好了 好资料呀 欣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