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是“小不点”5 U0 h; s! U7 K4 w/ w6 Z
2 Z" H+ n9 d0 i7 T2 h 研究中使用的所有琥珀都是在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夏朗德区发现的。琥珀中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小不点”。例如,其中一个螨类动物身宽只有0.8毫米,一只已成化石的黄蜂个头相对较大,但它的身长也不过4毫米。就职于雷恩大学的拉克解释说:“这些古生物的小个头可能源于一种现实——身体较大的动物可以在被树脂捕获前逃离升天,而较小的动物自然更容易遭遇不幸。”6 s/ g- b, p3 r7 ]0 {- ^9 p
9 n0 a' N' z6 Y9 P
据扫描结果显示,有些昆虫在被树脂捕获时仍旧活着,但其它动物可能在此之前就已一命呜呼,只不过尸体被风吹进树脂罢了。由于被树脂粘住,活昆虫的脚呈挣扎状,而本就死亡的昆虫则不然,它们的脚呈卷曲状,没有挣扎痕迹。. d5 O, m+ g* m7 k
2 |* m. \* i L+ X. |$ \
打造虚拟古生物
& m* a I5 P# A5 F( k7 ]) p
' x; o W8 |9 S 欧洲同步辐射加速设备利用的是一种“速射”方式为琥珀拍照。首先,研究人员将琥珀置于光束线中,而后利用高对比度、高清晰度X射线摄影技术拍照。利用这种方式,塔弗罗等人最终发现,琥珀内部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别有洞天。在得到这一有趣发现之后,塔弗罗等人的下一步工作就是为光束线穿过的被困昆虫打造3D图像。) o5 r- N8 c/ `! w$ B% f# U
. @' P# e C% h- \) Y/ ? 他解释说:“微束X射线微断层摄影技术建立在X射线摄影技术基础之上,在样本旋转过程中,我们不是只拍摄一张照片,而是大量照片。完整旋转过程中,我们将拍摄1000多张射线照片,利用这些照片,我们便可重建虚拟切片。在使用一个3D处理工具之后,我们从琥珀中‘提取’了这些样本。” A" F+ X/ h% O; T# d
& |$ I, |" o5 }+ K5 C; B8 m9 Q 处理后得到的虚拟昆虫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旋转,它们拥有纳米(百万分之一米)尺度解析度,因此可获得理想的解剖细节。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打住。所有这些电子信息都被输入一个3D塑料打印机,打印史前昆虫的实体模型。在打印机帮助下,一只被树脂捕获身长不到1毫米的昆虫,最后成为一个30厘米长可以拿在手上的复制品。
& O4 n8 Q, y3 P2 F4 ]. G, w- k3 F
p0 ~, A2 o) Y W) E q 塔弗罗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要比拥有真正的动物好得多。真正的黄蜂有4毫米长,如想细细观察,必须使用显微镜,如果是被困在不透明琥珀中的黄蜂,那就得使用同步加速器了。然而,一旦用塑料打印机打印出来,你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说这番话时,他的手上便拿着一个巨大的塑料黄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