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陶瓷业源远流长,独放异彩。距今一万余年的道县玉蟾岩陶片,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陶片之一。约在东汉中期湖南开始烧造青瓷。
J C" @( d# X+ d1 \* J; V5 ~ 湖南发现东汉至清瓷窑四百余处,窑烟袅袅,千年不绝。湘阴窑瓷釉色晶莹透明,雕塑栩栩如生,曾受官府青睐。尘封已久的唐代长沙窑是中国彩瓷的初盛,图案生动、趣意盎然的釉下彩绘是民间绘画艺术的缩影,饰以脍炙人口的诗歌、里巷皆知的俚谣警语,是商品经济下新兴市民情趣的表露,也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学。穿越千年时空,可遥感唐诗风靡一时的盛况。清末民初醴陵窑另辟蹊径,首创釉下五彩,产品屡获国际大奖,醴陵发展为驰名中外的瓷城。
' v0 K0 K- f/ [ 色彩斑谰的湘瓷艺术,为中国古陶瓷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展厅陈列的三大窑瓷产品,仅是冰山一角,未能充分反映湖南古代制瓷的全貌。借此彰显窑工之创意、湘瓷之神韵,才是我们的初衷。 1 w& n7 ]+ r* t& v$ o# |% ?
5 ^2 O3 d+ n* D8 W! {$ a5 E; C白瓷豆 ————早期白瓷的典型器
J5 Z) w1 n* G4 } 东汉
& X1 C9 F8 D# |/ p- B4 a& L 高10.4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0.4厘米! ~5 ?' E' a% J) D& I) s; @
1955年长沙丝茅冲军营出土 * s. T* u- l* F+ V ?% Y$ V2 m' ~+ a
这件白瓷豆胎质细腻,工艺精细,釉色较白,有泪痕。据检测,釉中的含铁量在1.1~1.2%之间,被认为是早期白瓷的典型器。早期为圜底高足,上承盘体。汉字“豆”就是根据其形状制造的象形字。这件瓷豆的上部的盘演变为直腹碗状,容积大大提高。
$ s6 R* _+ i% U; p! `* A
& \; B2 r& m2 ? r3 c. n 作为食器的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仰韶文化中就已发现陶豆。商周以来豆用来盛装肉食,河北藁(gǎo)城台西商代105号墓,随葬陶豆留鸡骨在其盘内。殷墟出土陶豆,也盛有羊腿骨或其他兽类肢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陶豆,内盛肉类,也盛蔬菜、酸菜之类。《周礼》中将食一豆肉,饮一豆酒,视为中等人家之食。 5 N# _$ R" q! J( Y' z/ j/ e
% t {" Y. y+ w5 [% H: [7 f 豆的质地有木、竹和陶制的。东汉开始出现青瓷,这件瓷豆是早期白瓷的代表器物,尤为珍贵。 " Y- L% K- I2 [. x2 G Y! T: y1 x @
$ C, | I3 c+ U+ N
青瓷印花盒 ————件隋代盛放薰香的瓷盒+ u* G( N# }5 B; i9 i
隋代 0 L A9 L5 Z; l3 w
高5.7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2厘米
% ^7 o7 l1 k2 I5 ^ 1957年长沙南门新生砖厂出土
/ r+ ~* I0 n6 M5 D: Z 这件盛化妆粉的瓷盒,是隋时岳州窑仿金银器造型的典型器。盖与盒身从子母口套合。盖面有三条弦纹,第一、二条弦纹之间,印半圆形组成的纹饰一周,第二、三条弦纹之间,印团花、草中纹相间组成的纹饰一周。盖壁印半圆形相连的变形莲瓣花纹。盒外壁也印团花、草叶纹相间的纹饰一周,但个体较盖面大。施褐釉,釉面光亮,概追求仿金银的效果,与同时岳州窑其他器物的釉色明显不同。
$ b1 U5 l4 y4 o$ L! a: R4 N# d6 z# N! J5 O9 C
香盒的出现很早,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红漆盒,内盛树脂香料。随着佛教的传入及风行,北魏时期香盒使用已很普遍,石窟中供养人往往一手捧香盒,一手拈香送向博香炉。唐法门寺地宫发现的随真身衣物帐香具类列有“香合一具,香宝子两枚”。唐宋时香盒常作为贺礼赠人,欧阳修《归田录》载:“每岁乾元节醵(jù)钱饭僧,进香合,以祝圣寿,谓之香钱。” 薰香用器汉代流行博山博及豆式香炉,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足炉,或三足或五足,下有承盘,江苏丹阳胡桥山南朝墓砖画上的仙人,便手持多足香炉,炉里轻烟冉冉升起。隋唐时香炉也多沿袭此式,香炉与香盒多同时出现,此墓中出土一件香炉,证明此盒为盛放薰香之用。 $ l2 y: a' Q" w4 u
& C- |- V1 g) `& u; G- R 最早的瓷质盒始于隋。宋时瓷质香盒、粉盒非常普及,往往标有作坊号。这件青瓷印花香盒,工艺精湛,十分难得。
- z( s/ J" Y% M9 S4 O& E
0 \: s. p K% J
0 c5 M. @+ }' L- H2 X) H2 J青瓷乐女俑 ————唐代私家小乐队
# `& i" m! F9 \* E1 h 唐代7 ]: c/ c( h: \
通高18厘米、肩宽5厘米
( H7 c7 h9 V3 @5 p! n5 P2 | 奏乐女俑,一组5人,皆高髻(jì),着袒胸,窄袖,百褶裙。姿容丰腴,仪志娴雅,所执乐器有拍板、拍鼓、钹、箜(kōng)篌(hóu)、箫。这种小型的乐队,在中原地区的唐代中屡有发现。岳州窑也有烧制。乐队中,有男俑,更多的是女俑。
1 @; K0 g% [* q. d/ f. m- i2 l& F; u) @# f9 H; I0 T
中国古代,除了宫廷、宗庙和宗教寺院音乐队,唐时官府和民间富裕之家畜养舞乐伎人的风气很盛行。如白居易家就有舞乐队,他的诗中每每提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组5人奏乐木俑,是一支管弦乐队。使用的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兼奏管弦,当为室内清音。乐器中有从西域引进的箜(kōng)篌(hóu)和拍扳。
$ P. b& Y# @* h: n
, E. N1 q+ L- k9 O 乐俑所执的箜篌是竖箜(kōng)篌(hóu),是唐时常用的乐器。竖箜(kōng)篌(hóu)有大小之分。女俑所执属于小箜(kōng)篌(hóu),左手托着,右手弹奏。拍板,多用檀木制作,也称檀板。唐玄宗时,黎园乐工黄幡绰善奏拍板,所以又称“绰板”。这是一种节拍乐器。演奏时,有指挥引导乐队音节合拍作用。 ( ]* j& v& f! G$ g5 ?
y2 R* P2 H R8 h5 K 唐代墓葬中常见乐舞俑出土,说明当时生活安定,音乐受到普遍爱好。所制俑物,正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8 v8 g; l! b0 `( J' s
( H( W8 x+ a' Y1 Z褐绿彩山峦纹瓷壶 ————具有西亚文化风格的纹饰. S& g) G1 n! V, E
唐代9 j" e. |" ^1 a7 v. u9 J" a
高22.8厘米、口经7.8厘米 E3 s( l" F- s" m: G$ \& I
长沙窑窑址出土 + T8 ]1 T' x( M* b
这件执壶,唇口,曲颈溜肩,腹部下重,前有管形流,后有执鋬(pàn)。施青釉偏典,所饰褐、绿联珠纹绘成的重叠山峦,璎珍形纹,是西亚文化风格的纹饰,成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见证。 9 \9 ~8 Y. X- m8 i8 J7 Q" Y( B, k% j
0 W8 R$ h5 M( o- Z
以圆图形相接,缀联组成多种图案,的联珠纹,南北朝时期通过中亚传入西域和我国中原地区,成为隋唐时期盛行的丝织纹样的一种流派。
3 ~ Y0 I# R- R! ~# Z5 d& H& C, v3 H& o- H8 ^& Y4 d' l
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殷商青铜器、六朝的石刻、陶瓷等装饰纹样中,都已出现过类似的联珠纹图案。其珠纹,同以传统的空心圆构图,排列比较分散零乱。受西亚文化影响,唐代长沙窑上的联珠纹采用西亚常见的实圆纹,所组成的图案,有圆形、 形、方形等多种几何形和弦纹。以褐彩单色为多,也有褐,绿双彩交绘。每每用在双耳罐上,出现在执壶上的联珠纹,尚不多见。
$ \2 I3 S- t* c. h! @- E2 z6 b6 u) e
唐朝经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后,社会经济繁荣,西亚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土,逐渐融入唐朝文化。长沙窑瓷中丰富的异域文化,促进儒家、佛教、伊斯兰教文化三者相融共处。这件执壶上的联珠纹,可以看成是西亚文化被中土文化吸收,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后,创造出新颖的图案。0 x ^+ v3 l8 Q4 R# a3 B
青釉褐绿彩飞凤瓷壶
# n8 \4 n+ F2 J; c ————唐釉下彩绘的精品之作
' h) h1 Z. N- [8 ^) u 唐代
+ f: g& A: l# M' [9 J+ i/ u& x 高23厘米、口径10.7厘米、底径12.3厘米
; E4 p! Z. m' V |: Y 1983年窑址出土
8 M5 T1 S" c1 P% J1 x6 g 长沙窑以釉下彩绘见长。这件瓷壶飞凤色彩鲜艳,神态生动,是釉下彩绘精品。龙凤均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动物,是吉祥的象征。凤又多寓意女性,唐朝女性几度预政,对凤尤为信奉。武则天当政后便将权力最重的中书、门下省改为凤阁鸾台。唐代为皇陵看风水时,“見到金粟山崗有龙盘凤翥(zhù)(翥,即向上飞之意)之势”便认为是理想的墓地。唐诗歌中描写飞凤的诗文也很多。壶上的图案画成飞凤正是一种时尚。
1 |4 Y( t; m/ z0 t l2 d
$ \- e/ D @9 I5 H/ z6 H' Z( U 从凤鸟的图案看,长沙窑瓷的描绘手法、用色都已逐渐规范化。图案以线描为主,一般用褐彩铁线勾画轮廓,线条细若游丝,然刚劲有力,以表现动物的肌肉、筋骨、眼、嘴、羽,以及植物的叶脉,山石纹理和人物的衣褶等,再以绿色柔线渲染,使图案变得鲜活起来。褐、绿两种色彩的搭配恰到好处,表明长沙窑工匠的绘画技巧非常娴熟,并且影响到后世瓷器装饰艺术与文人绘画的结合。
/ G! M& ]& F+ E+ ?- j6 @7 R青釉褐绿彩“竹林七贤”诗文瓷罐
6 ~: `7 _0 S, h0 f8 I ————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唐代彩罐
0 Q y4 d0 Z; S! U1 U: q9 U3 k" C! z 唐代
: {, Q4 o: C4 q& _9 S 高17.5厘米
# g- m* S. Q6 b; I3 N 1983年长沙窑址出土
/ o, [# ~2 D9 w
d0 b* C) E6 Z- L Z$ g3 s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反映唐代酒文化的酒壶
8 ?5 t0 V4 r. i b7 { 唐代
: G; k3 ~0 u: C& n 高19厘米/ f0 c3 B, M; A, l
1983年窑址出土$ d' u* j2 t3 g+ O$ s
执壶,斟酒之用。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这件壶的诗文爽口、书道遒劲。壶为瓜棱形腹,粗颈短流,背部装有一执手。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文一首:“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诗为《全唐诗》卷八五二张氲(yūn)《醉吟三首》之一。张氲为晋州人,学道不娶,武后及玄宗时屡召不赴。尝寓李峤家十余年,栖息洪崖古坛,自号洪崖子。 0 w! F* n! D$ x. W, y! c5 a& a+ [% r
j; u6 |6 F6 B0 R$ o7 H 这是一首酒诗,唐代的酒有水果酒及粮食酒两大类。北方胡人经营的多为葡萄酿的果酒,南方则流行粮食酿的春酒,寒冬酿造,春天饮故名。《传》:春酒,冻醪(láo)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láo),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唐国史补》载当时名酒中就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等春酒。长沙窑执壶有书“美春酒”、“陈家美春酒”者,表明其功用为酒壶。“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韩愈《病中赠张十八》)。“柳影含云幕,江波近酒壶”(杜甫《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但这种壶有时也作茶壶之用。据统计长沙窑的诗歌已发现过百首,绝大多数书于这种瓜棱壶,反映唐代文人好酒、茶成风,同时也说明茶酒与文化、瓷艺的结合。换言之,是茶酒上升到文化的体现。 ' v& |1 M) K! S+ \/ u: N
; e( m9 ^2 H- B
长沙窑题诗在《全唐诗》及诗补中载有10余首,其中有王梵志、韦承庆(或曰杨师道、于季子所作)、张氲(yūn)、高适、刘长卿、朱彬、贾岛、白居易等诗人作品,说明长沙窑瓷的题诗应是有来历的,题诗者手里应有唐诗抄本,只是有些未被《全唐诗》收录而失传。白居易的诗当时就被人抄录,“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变酒茗者”。同一首诗出现于多件瓷壶,而个别字却有差异,可能是因各作坊题诗者的抄本因展转传抄所致。
+ e4 m" P {1 P& V1 k, ?) |2 F! b3 L0 q' }
酱釉双鱼瓷壶(榼) - }! z' B- L' d6 v) a! M) X. K
————唐代的一种轻便酒壶) A7 X& a- d, E: m( o* V
唐代& ]$ M2 c/ U4 ?# L+ i i, K2 H
高25.5厘米、口径5.7厘米、腹径13.8厘米
, o" ]% y. F8 T* a) ]( W: W# F 1978年长沙窑窑址出土
6 D e( s$ z/ C/ Q# w- {2 e A- @9 }# L, @0 s& s7 ~( i7 a! l! Y, L
釉下彩狐狸鹅群瓷瓶 清宣统
6 ^, g* @0 K- v; i7 x8 b w 高52.2口径16.5底径19厘米! v: C% U) q5 l8 K: Y1 j6 F, o
湖南省文物交流鉴定中心藏 2 S2 Z) I: c% t# S8 v
陈设用器。此瓶造型秀美,画面生动,又有制作单位、时间的标准款识,是醴陵窑湖南瓷业公司早期细瓷的精品。瓶直口,溜肩,腹部微张至近底时斜收,大圈足,线条柔美。施醴陵窑釉下彩瓷常见微微泛青的白釉,腹部以灰黑彩描绘狐狸窥视鹅群了情景,一群鹅在河边的草丛觅食,一只狐狸正虎视眈眈,欲穿过篱笆捕捉,受到惊吓的鹅急冲下河。画面虽没有施釉下五彩,但使有的墨彩因有多种色彩,使出了国画中“墨分五彩”的技法,达到了多彩的效果。描绘精细入微,神态栩栩如生。底书“大清宣统元年(1909年)湖南瓷业公司”款。 # \0 S# i' s% N4 A) L7 K
l# ?2 Q" h2 y9 N* a1 Z) g4 o
狐狸与鹅群是中外童话乐于表现的题材,著名《格林童话》中就有经典名篇《狐狸和鹅群》,说明一只狐狸在草地上遇到一群很肥的鹅,欲美餐一顿,无奈之下,鹅提出让其祈祷完了再吃他们,狐狸觉得煮熟的鸭子不会飞,便答应了鹅的请求,可“可是事到如今,它们还在不歇气地祈祷着呢”。在中国古代也有鹅与狐狸斗智的故事,唐代杜甫在《舟前小鹅儿》中曾写到“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但瓷瓶上的画面,似是根据儿歌中的绕口令而绘制的,即“东边一条河,西边一群鹅,鹅儿鹅儿唱着歌,一只狐狸来追鹅,鹅飞鹅跑跳下河”,诗中所述与画面完全相符。
7 O1 i2 j* f% W& N3 |; `3 `# o9 A
“湖南瓷业公司”是清末民初洋务派人物、湘西凤凰人氏熊希龄从日本考察后于1906年创办的,旨在振兴民族工业,是湖南最早的近代企业之一,公司创烧的釉下五彩曾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醴陵瓷也因此驰名中外,其瓷业兴旺也一度超过景德镇。然因经营不善,公司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最后倒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