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8 09: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坯料的處理
' g5 D1 u. K U8 @, [4 J
* l6 ~$ i- Q) N% f: ~談到坯土的處理方式,大致說來搬回的土塊須先舂細。例如西周張家坡的陶窯遺址,發現陶杵之類的製陶工具。也有用木杵將土塊舂細,用手揀去雜物石塊,就可和水調泥了。商代清江吳城所燒製的原始青瓷,所用的瓷土曾經過淘洗。在浙江寧波的東漢郭塘嶴瓷窯,所用的瓷石也曾經粉碎和淘洗。河南安陽的隋代瓷窯,其瓷窯附近的瓷土原來有鐵分,但從燒成的瓷片看來,瓷土曾經淘洗。因為有的胎粗的瓷片,胎中仍夾鐵銹色的顆粒。而大部分的青瓷為精製者,胎色灰白而質細,所用的坯料是淘洗過的瓷土。 % ^/ I: y3 @5 P" ?: V
7 N1 ^# L, l7 b4 g淘洗,是將舂細的土裝進池內,加大量的水,充分攪拌,讓砂子和較粗的顆粒沈澱,汲取上層的稀薄泥漿,注入另一池內,甚至用篩子濾過,講究者重複好幾次。如果是瓷石則必須先作粉碎、磨細的工作。瓷土則直接淘洗,拋棄尾砂。通常,在礦區都已經先作過淘洗的工作,但是淘洗過(粗製)的瓷石、瓷土,經過曬乾、切塊成方磚狀(景德鎮稱之為不子),運至窯廠,還要精製過。
8 E- K0 {0 H5 {1 N; \. I: Q
' j; G+ G+ g7 X9 P. K& h1 H浙江龍泉縣的安福窯址,曾是燒製青瓷的宋元窯廠。在窯址發現七個淘洗池,高低有落差,可以作為沈澱池用,也可以貯泥、養泥。這是保存良好的淘洗池遺跡。
1 Q8 Y+ | e! g" G
" y- u& w2 o" n2 L至於文獻資料上的記載,明崇禎十年(1637年)成書之「天工開物」曾記載: 4 ]+ \' Z) M0 n K6 ~9 q
5 v, \2 T: {2 I( ?此鎮(景德鎮)從古及今,為燒器地,然不產白土。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高嶺),出粳米土(高嶺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瓷石),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塊,小舟運至鎮,造器者將兩土等分,入臼舂一日。然後入缸水澄(淘洗)。其上浮者為細料,傾跌過一缸。其下沈底者為粗料。細料缸中,再取上浮者(再次淘洗),傾過為最細料,沈底者為中料。 {% B3 i8 u7 ~5 k
: Y3 F8 V1 U1 W7 m! K, E" z' N, K既澄之後,以磚砌方長塘,逼靠火窯,以借火力。傾所澄之泥于中吸乾。然後重用清水,調和造坯。……」這裡敘述的是明代陶工如何淘泥,如何以磚塊和火逼將泥弄乾燥後,再調清水和泥造坯。
% q; @; ~; F7 B4 w5 a, \9 y+ S" `' Z6 P
3 y- w5 R7 T8 o- R k8 m清乾隆八年成書的唐英「陶冶圖說」,說到「淘鍊泥土」這一項時曾云:
2 [" P* t9 O% R* j9 e; [: I
9 N2 @' @9 c- Z, d! b: R3 J# I淘鍊之法,以水缸浸泥,木鈀翻攪。漂起渣滓,過以馬尾細蘿,再入雙層絹袋。始分注過泥匣。俾水滲漿稠。用無底木匣,下鋪新磚數層,覆以細布大單,將稠漿傾入,緊包壓吸水。水去成泥,移置大石片上,用鐵鍬翻撲令實。以便成器。凡各種胚胎不外乎此。惟分類按方,加配材料,以別其用。 ' z0 g) i5 {2 W1 a6 W' G
1 W# l) R- y, [唐英所記述的是清雍正到乾隆時御窯廠的造瓷技術。以如此細的坯料來作瓷器,無怪乎能製作出官窯極細極薄毫無瑕疵的白瓷胎,再經過精細地描繪釉上彩,其精工可想而知。 7 r- z# A! N1 i2 U9 v4 q9 V! r% W
' g( b6 d: v6 y- y5 `一般的史料只記述如何淘土、鍊土。鍊土除了以「汲水滋土,人逐數牛,錯趾踏成稠泥」,或者是「用鐵鍬翻撲令實」,多半是靠指掌將泥團旋壓揉成均勻合用的泥團。至於談到「養土」的就很少了。明代周高起的「陽羨茗壺錄」曾記載:
5 J5 _$ Y. C3 h9 U+ b
6 U* ?9 q4 F+ u3 W" `造壺之家,各穴門外一方地,取色土篩搗。部署訖,弇窖其中,名曰養土。取用配合,各有秘法,秘不相授。並未解釋養土的理由為何。原來土中所含的三氧化二鋁經過長時間的「水解」,可以將少部分轉變成膠狀的氫氧化鋁,對於土的塑性和黏度有一定的影響。中國古來作陶者流行將土泡在水中,名曰「養土」,這種長年累月將土泡「爛」之想法和作法,是有其經驗作基礎的。 0 b2 A) \3 \' |( s% Q2 y
3 ?6 O1 T" m" r5 e) d
陳擎光任職於故宮博物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