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8 0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降低成本
9 \: ~% ~6 c: c5 |9 t& F( ]
8 ^% O+ ~8 N( q: i, k6 G' f高嶺土含三氧化二鋁約35%,質地純淨。自礦區採來只需淘洗就能使用。不像瓷石需要經過粉碎磨細才能使用。畢竟土礦硬度低,挖掘容易,因此相對地降低了成本。
+ |5 k p1 o2 I
; U8 J1 p$ Y3 L. \. Z0 T: j$ E# `三﹑燒造硬質瓷
3 z3 x' d. x3 b. T9 P1 j) I6 [1 D7 M
瓷石中摻入部分的高嶺土,改善了易軟塌變形的瓷胎,從此可以燒造更高溫的硬質瓷,而非燒成溫度僅1,150℃±20℃之軟質瓷。
. ] k! T' _% N% x, J' o9 b9 v$ j3 A+ G
今日所說的高嶺土,元明時人不稱為高嶺土,來源也不只浮梁縣高嶺村之高嶺山一地。以遺址和文獻的考證,證明了明朝人所說的「麻倉土」,即後人所稱之高嶺土。麻倉礦區開採在前,高嶺礦區開採在後,我們可以說麻倉土為高嶺土的前身。
2 c7 i' T2 Q) l5 z# D! [2 `
; ^1 o. J/ N4 K: \% K元人將高嶺土稱之為「御土」,產地就在麻倉礦區。根據劉新園的考證,元代之「御土」——麻倉高嶺土——的發現與應用,其年代不會早於「浮梁瓷局」設置的時間——1278年,最晚也不得晚於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
' L0 k- S) y. A1 E4 K2 ~0 E. r9 B2 i8 V" s% s
明人因襲元人之舊,也將麻倉土視為「官土」。 . Q( Y# s! f9 P% w: ~' g0 e1 I [
% K4 i& G9 t+ v% |
景德鎮境內的各個高嶺土礦,古代只開採了麻倉、高嶺山、李黃、大洲四個地區。記述麻倉土的文獻出現於明嘉靖年間,比其他三個礦區要早得多。高嶺山是萬曆年間開始的,李黃開始於乾隆後期,大洲開始於清嘉慶年間。
4 e- Q" S' @1 C; e$ P
( L9 N' o/ A- ?麻倉礦區的瓷土到了萬曆初期,已經逐漸枯竭了。至萬曆中期以後,文獻中不再見到麻倉土的記載,代之而起的是「高嶺土」。萬曆三十二年已有百姓在高嶺山採土為生。這一處礦區距離景德鎮東北約四十五公里,明清兩代留下的探掘遺址有四個地段。高嶺村前之「水口亭」有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石碑四方,記述此水口亭為交通樞紐,是來往客商必經之地。乾隆五十七年還發生爭奪山場,強取瓷土的糾紛。 9 v* F: I0 J3 M4 ]3 W
) H; X) U) p8 w1 b& B高嶺一地的瓷土自明萬曆至清康熙、乾隆年間的大量挖掘之後,礦區附近所堆積的尾砂(淘洗後剩下而拋棄的粗砂)共約653萬噸。根據推算,這兩百年來景德鎮的瓷器燒造量,不論精粗,最少不會少於652萬噸。 ( _) r7 l$ C1 c2 S
# t( c1 y& {$ i+ t. p
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殷宏緒(d'Entrecolles),曾將景德鎮當時的製瓷情況記於書信上寄回國,他於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的書簡上曾記著: : @% r$ e- n! I4 `7 f
( \% N; d3 @7 [0 O
要作細瓷,則將高嶺和白不子等量相配,要作中等瓷,則高嶺和白不子的配比為四比六,但高嶺和白不子的配比最小為一比三。這條記載對了解應加入多少比例的高嶺土,有比較清晰的概念。就是現代,高嶺土25%,瓷石75%的配法也與之相去不遠。書信中所記的「白不子」應該是「瓷石」,因為高嶺土雖然也製成方磚的形狀以便於自礦區搬運下來,但是高嶺土的不子顏色微黃,有別於瓷石,狹義的「白不子」應指瓷石而言。
; G; ?- r0 ~. m( r9 T3 k
$ E2 y% l) d3 V高嶺村的高嶺土礦的開採,造成十七、八世紀景德鎮窯業空前的興盛。同時,清代並未將高嶺土像明代萬曆以前般將麻倉的高嶺土據為官土,因此民窯和官窯都能採用品質良好的高嶺村高嶺土,於是官窯和民窯俱能製作極佳的瓷器。
- n3 y* K+ {5 Y
) P$ n/ r/ v, [! a但是到了乾隆後期,由於濫挖高嶺土而導致尾砂掩沒良田,水土保持被破壞,且因爭土而釀致人命等等情事,於是勒令嚴禁開挖瓷土。不僅是高嶺土,連李黃一帶也禁採瓷土。禁令一下,於是開始採用大洲高嶺土。但是大洲所產的瓷土,淘洗後只得到淨泥13%左右,不久就大量使用星子高嶺土了。
4 [& ?+ T, [( I, B6 r9 k9 J. Z' V
$ u8 ~7 t6 C+ I& e/ D$ H嘉慶道光年間採用星子高嶺土,其淘洗後所得淨泥是「三分成土,七分成沙」,出泥率相當低。同時,星子高嶺土的礦區離景德鎮有二百公里,水路航程為麻倉礦區和高嶺礦區的四倍。因此星子高嶺土的成本要比麻倉、高嶺高出許多。無怪乎晚清景德鎮窯業「執役勞苦」,而「無一富戶」。同時瓷土的來源艱厄,民窯關閉歇業者相當多。這說明了晚清景德鎮窯業衰頹的一項重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