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龙是生活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的海生爬行动物,现已绝灭,其化石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1957年7月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村后的浪务山上发现。1958年经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研究鉴定,命名:胡氏贵州龙。 ­) q2 t: i/ R& E V9 b( `
4 X! ^! {& w- D2 j 贵州龙属双孔亚纲鳍龙目肿肋龙科,为小型的海生爬行动物,成年个体化石最大体长40cm左右。化石沉积于竹杆坡段杨柳井组与法郎组之间的灰,深灰色薄至中厚泥晶灰岩地层中,骨架保存精美完整。从单个体到多个体,石板上浮雕般呈现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在我国乃至亚洲属首次发现,不仅对古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古化石埋藏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Q) X, H# E0 t4 @3 Q
/ p ~; G9 t ]
俗话说盛世收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贵州龙成了众多化石爱好者和观赏石玩家争相获取的藏品。通过包装、上座、贵州龙更显得冠冕堂皇和珍贵。在民间,很多私人藏品(贵州龙、鱼类、海百合、幻龙等)的精美完整程度绝不亚于公益事业性质的专题博物馆展件。 ­
+ J6 ]3 w# B+ `1 O F
( d% M6 C) P% L 然而,化石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对此,国家早就颁布古生物化石保护法,政府也不断加强保护力度,但由于某些化石产地区位偏僻,分布范围较广,加之交通不便,难以进行长期的有效控制,所以盗挖现象时有发生。 ­
' O& P" n( E% r8 ^. |; A4 s2 x
' F8 `! R" }8 B, X* |5 W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活动频繁,化石地下交易价格高得惊人。为牟取暴利,贩子们往往在残缺的化石标本上任意添加骨块使之完整,以假乱真。即使是有经验的行家,不小心也会被蒙蔽。化石的完整或残缺,完全取决于自然,在一些博物馆中,为把更加完整的动物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在残缺的骨架上添加头劲、四肢或尾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民间,化石贩子总喜欢张冠李戴地来个花木稼接,弄得个标本面目全非,还自称是什么新属种,令人哭笑不得。大多的化石工匠偏重于修理和制假的技术方面,忽略了该动物骨架完整时本身应有的骨块、脊椎数。所以,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添置后的成品颈椎或尾椎骨节常常不多则少,但初涉化石者是很难看出来的。要鉴别真伪,不仿先了解一下标本状况。我们常听到“原板原货”、“胎板”、“移板”等说法,所谓“原板原货”是指该标本化石自然生成于这块石板,没经过任何人为添加。 ­* r- y% }! b+ q
7 `- c- x, Y" q5 ~ “胎板”是原板过溥,为防断裂或已断裂多缝,找块适当石板垫底进行加固。 ­- F! W" i7 \2 E0 M% K9 h9 h3 \
2 a3 `$ V \# e! G; Z “移板”是将沉积于易粉碎风化泥岩上的化石骨架取出,嵌入另外一块石质较好的岩板。 ­
8 W, X: k+ g5 H+ F3 z" }$ |+ |6 O7 f# e* ~0 V7 B# H1 y, Z
“胎板”虽然面板与底板石质有别,但对原化石标本效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移板”却例外。为掩盖移植化石边缘留下的痕迹,作者往往在板面上涂上比石板本色深的颜色。如一些海百合标本,化石本色很明显却要在其边缘的板面上加上深色,那不是想在视觉上突出化石的鲜明,而是为掩盖人为移植造型痕迹之需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