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19|回复: 10

浅谈贵州龙化石鉴赏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13: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龙是生活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的海生爬行动物,现已绝灭,其化石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1957年7月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村后的浪务山上发现。1958年经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杨钟健研究鉴定,命名:胡氏贵州龙。 ­
/ V& c. d; c$ |) C/ H$ z0 C! m6 X: ]; d
         贵州龙属双孔亚纲鳍龙目肿肋龙科,为小型的海生爬行动物,成年个体化石最大体长40cm左右。化石沉积于竹杆坡段杨柳井组与法郎组之间的灰,深灰色薄至中厚泥晶灰岩地层中,骨架保存精美完整。从单个体到多个体,石板上浮雕般呈现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在我国乃至亚洲属首次发现,不仅对古脊椎动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古化石埋藏学、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t! _' {1 C6 [0 W/ X. m

: }7 W9 Z2 f. P         俗话说盛世收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贵州龙成了众多化石爱好者和观赏石玩家争相获取的藏品。通过包装、上座、贵州龙更显得冠冕堂皇和珍贵。在民间,很多私人藏品(贵州龙、鱼类、海百合、幻龙等)的精美完整程度绝不亚于公益事业性质的专题博物馆展件。 ­
/ J  q/ |# S+ c7 i( `4 p7 @/ t8 O* B; @' h$ i
         然而,化石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对此,国家早就颁布古生物化石保护法,政府也不断加强保护力度,但由于某些化石产地区位偏僻,分布范围较广,加之交通不便,难以进行长期的有效控制,所以盗挖现象时有发生。 ­& P. `7 _4 D! P$ Y2 l
/ G7 p+ D( T( R# x9 e, S# K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活动频繁,化石地下交易价格高得惊人。为牟取暴利,贩子们往往在残缺的化石标本上任意添加骨块使之完整,以假乱真。即使是有经验的行家,不小心也会被蒙蔽。化石的完整或残缺,完全取决于自然,在一些博物馆中,为把更加完整的动物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在残缺的骨架上添加头劲、四肢或尾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民间,化石贩子总喜欢张冠李戴地来个花木稼接,弄得个标本面目全非,还自称是什么新属种,令人哭笑不得。大多的化石工匠偏重于修理和制假的技术方面,忽略了该动物骨架完整时本身应有的骨块、脊椎数。所以,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添置后的成品颈椎或尾椎骨节常常不多则少,但初涉化石者是很难看出来的。要鉴别真伪,不仿先了解一下标本状况。我们常听到“原板原货”、“胎板”、“移板”等说法,所谓“原板原货”是指该标本化石自然生成于这块石板,没经过任何人为添加。 ­( b3 P- \* U1 E+ T; H0 x
9 Y. ?5 W5 x/ R3 J6 H
        “胎板”是原板过溥,为防断裂或已断裂多缝,找块适当石板垫底进行加固。 ­
1 C/ n. _# b9 {: ]. ^2 n) f* o% h6 l  z; Y
        “移板”是将沉积于易粉碎风化泥岩上的化石骨架取出,嵌入另外一块石质较好的岩板。 ­
1 t3 G9 l8 M6 ?! ?3 @
" r1 D5 e: s3 s' U% u        “胎板”虽然面板与底板石质有别,但对原化石标本效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移板”却例外。为掩盖移植化石边缘留下的痕迹,作者往往在板面上涂上比石板本色深的颜色。如一些海百合标本,化石本色很明显却要在其边缘的板面上加上深色,那不是想在视觉上突出化石的鲜明,而是为掩盖人为移植造型痕迹之需要。 ­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石标本的品质,民间各有不同的看法和评定标准。从收藏和展览的角度上看,当然是保存齐全完整的“原板原货”最好。一般来说,无论是贵州龙还是鱼化石,从地层中取出破开夹层,石板分成两面,一面呈痕印(盖板),另一面呈实体(民间称阴阳板),未经人工修理而两面自然清晰,实体面水冲后用卫生纸擦干,化石即显得清晰发亮和十分完整,且实体痕印均不曾断裂,这样的标本称得上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磊磊 于 2010-6-8 13:12 编辑
8 C+ X2 a0 d. F7 E" z. G7 g: ^# K: i. b4 y* m& }) ^. @
“阴阳板”包括“单体阴阳”和“群体阴阳”,独层板面上的化石也有单体和群体标本,甚至前面和背面分别呈现单、双以上动物骨架的。贵州龙个体不大,所以有一块石板聚集数条的,民间称“群板”。凡未经修理只须水冲擦干而自然清晰的化石标本,都叫“自然明”或“水洗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龙化石在“水洗货”的前提下,无论个体大小,单双或“群板”,除了骨架完整,还必须具有优美的自然造型和动感(民间称“摆势”),也就是说头颈,尾部伸曲形态协调,四肢外摆,趾骨张开,仿佛正在运动,此乃精品。张冠李戴地组合,添补拼接伪造的化石标本,其实没多大价值和意义。你收藏或展示的贵州龙、幻龙、鱼类、海百合等化石标本是原生还是移植,你可用缝衣针沿化石骨骸边缘插刺,针尖插入针杆直立,说明该部位存在问题,有可能是原生的化石部分剥落后通过固化剂加固,也可能根据欠缺从另一残体零件移植,或以其他材料填空,比如煤碳或煤碳中的黑石块。前者属正常现象,后者则是伪造。添假的部分、工匠要么找材料代替,要么直接在相应位置上进行浮雕补缺,然后用黑色鞋油或染发剂将雕刻的形状染上。浮雕染色的针尖扎试不起作用,然取草酸、稀释剂之类洗刷,就能使其褪色而露馅,真化石部分是洗不变色的。早期伪造,通常采取黑色物质碾成粉状固化造型,这类作品虽洗不褪色,但用一根烧红的铁丝就能烙化冒烟。 ­ 6 Q) e: \" ^0 _& O
- S. N7 U' i3 ^3 d6 K, H

% V9 {1 M* p; ^! w        原生剥落沾固还是骨块移植,还可以通过板面上的石英脉(也叫白晶线或水晶缝)来判断,如果石化的骨骸位于白晶线中,线路再细也能划过骨骸,两头线条分明,突然于骨骸之间中断,证明这一骨节并非原装。当然,也有在植入的骨块上人为的晶线与自然晶线连接,但人为的线段显得暗淡而无水晶光泽,颜色上稍微有点差别,仔细观察肉眼也能发现,通过放大镜,明显看到接头处和边缘有毛糙痕迹。如果标本石板没有水晶线或化石骨骸恰好避开晶线保存,那就看你的经验水平了。 ­
+ i: A& j% P6 O+ W; v) K; _1 a1 Y! `8 \6 u  h
        沉积于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化石,不像沉积于陆相地层的脊椎动物那样发掘后可恢复立体骨架,而多是平铺岩层内的板状骨架,除前面提到的“水洗货”不须修理,多半需要剥离围岩,让化石骨骼出露1/2或2/3左右。由于化石沉积的岩质不同,修理的方法也相对不同。根据覆盖化石岩层的溥厚和岩质的软硬程度,可分为“手工”和“器械”修理。有的标本,从地层中取出,化石上只覆盖软质而溥如蛋壳的岩层,民间称“金包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标本,只须用锯片之类自制的工具精心剥离,露出的化石骨骼呈亮、表面光滑无损,即为“手工”修理。但有的标本覆盖的岩层很厚而质地极硬,只能用锤子和錾子先打掉一层,然后使用普通的打磨机,在磨机上绑一根胶管引水进行打磨,这样的方法称为“器械”修理。“器械”修理的标本往往大伤骨质,手艺再好的工匠也只能尽量地使其化石显现而已,但因器械打磨的标本石材坚硬不易断裂风化,所以很多化石爱好者都喜欢收藏。4 J  Q7 o/ j; a: _
. [9 {  L4 Y& J

! D, r$ y% U4 f        修理过程中,民间的工匠只图速度抓经济效益而根本不顾质量,很多可以手工修理的化石标本他们全部使用器械给破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8 13: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化石修理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修理人员除了掌握基本要领,还要细致和有耐性,不能心情浮燥,急于求成。“修理”这个词是用来说明各种不同作业的,用在脊椎动物化石上似乎欠妥。我们将“去掉化石上的围岩”称为修理,但对于去掉围岩的整个过程来说,这个定义有点牵强,可又没有更好的词,所以就一直延用下来。关于化石修理,民间毕竟不属专业,也不具备先进的修理工具,修出的标本只可欣赏而不能提供科研,但很多实践经验方面的技术,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8 13: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修的不错
20081004_39582f4d8483fd634a335xkD6IXFXBQ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08: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9 22: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漂亮。可惜我那个是蒙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01: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01: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sanatuse 版主的这个龙的图片,姿态生动,正压,不错。板子的颜色是酸洗白的,龙骨很黑,不知是否上过色,这个要在实物上沾水搓一下,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2-23 23:47 , Processed in 0.0689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