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48|回复: 6

南京西晋墓里无金银有砚台 体现尚文风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13: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 e! V7 O1 q  u( T! H. L 南京市博物馆 制图 俞晓翔 * y7 ~" C+ j5 L, u
  2 C( j) H1 {7 L2 I( z' V
这个古墓看起来像“面包”,因为墓顶使用的是“四隅券进式穹窿顶”。 # H( {) j  z5 l1 @0 I
这种建造模式因为难度大又不够牢靠,只使用了短短一段时间。


+ c% T6 C5 |/ O! V6 {  该墓葬群位于南京麒麟门经适房工地;专家:这是西晋厌武尚文风气的体现
/ m* p) ~2 D8 }* z1 o  西晋时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答案是战争不断但社会开放。正是因为饱受战乱之苦,所以人们厌恶打仗,甚至看不起武将,而那些修身养性,看起来有涵养有文化的人则备受推崇。 ! ]) m5 y; }* J/ }( P# y  R
  从今年4月开始,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对南京麒麟门科技创新园经济适用房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陆续发现23座古墓葬,其中6座是一个西晋时期的小墓葬群。这个墓葬群的古墓看起来有些“寒碜”,里面没有金银器,但考古人员却发现了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古砚台。“这个砚台并不能说明墓主是个文人雅士,却是当时厌武尚文心态的体现。” 6 C4 R9 Z. E5 w5 Z% P
  6座西晋古墓全部用砖垒砌
+ {' X* B3 s5 U8 ~2 U$ W6 \+ k  南京的梅雨天气,对考古人员来说显然是一个考验他们得和大雨抢时间。因为“缠绵”的雨水,南京麒麟门科技创新园经济适用房工地的考古现场变得泥泞不堪,一些古墓内甚至积起了雨水,得不停排水才行。 % T6 G# F; X" S( Q
  这里一共发现了23座古墓,从东汉、西晋、唐代,一直延伸到清朝。让考古人员感到兴奋的是,这里发现了难得一见的西晋小型墓葬群。换做以前,这种小型墓大多数被盗,获得的信息很少,因此不被重视。可这次发现的西晋小型墓葬群则很完整,且没有被盗过。 ) N' [. y2 E/ G3 ^) U
  “王侯将相、贵族墓出土的文物多,也容易吸引眼球。”现场一位考古人员说,这次发现的西晋墓葬群,虽然古墓个头普遍不大,但很有意思,因为它们揭开了西晋时普通人家的生活,以及他们死后是怎么葬的。 . u% U2 v' [) U% O5 E( j. @  Z9 R
  沿着泥泞不堪的道路一直往山上走,这些沉睡1000多年的古墓便出现在眼前,它们中最大的长5米,宽两米多,最小的长3米左右,仅容得下一个棺材。这一座座古墓全部都是用砖垒砌的,有的用青砖垒砌,有的则用红砖垒成,还有的砖头大小不一。“以前我们常常好奇,西晋时普通人家究竟用什么葬?他们是不是没钱买砖头,随意挖个坑就埋了?这次发现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墓,全部用的是砖。这说明当时砖已经被大量使用,普通人家死后也追求‘葬得体面’。 ”现场考古人员说。 : ?( Y1 ?3 m7 \# d7 K
  小康家庭带块砚台陪葬
, d  F% V4 s% D/ C4 C- J5 f5 q" N7 L# i! ~  在一个凹下去的地块,一个看起来有点像“面包”的古墓特别惹眼。这个古墓只露出墓顶,墓底在地下两米多深的位置。为了对付梅雨天,考古人员在古墓前挖了很长很长的排水沟。
; |  B; z: a; ?3 @0 [+ V7 d  站在古墓前往里张望,里面有点黑。考古人员说,这是一座西晋砖室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后室组成,墓顶使用的是特有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这种建造模式因为难度大,又不够牢靠,只使用了短短一段时间,可谓昙花一现。
1 n9 Y- Z; j) ]$ J  目前,这座古墓已经清理完毕。古墓内出土了一批完好的陪葬品,有盘口壶、洗、盂、盏、铜镜、漆盘、勺子等。记者看到,盂小巧而精致,口沿部分还有格子纹饰,这种器物在当时有可能是装贵重物品的。洗看上去有点像盆,虽然有几个盂那么大,但也很精致,外面有铺首纹饰。“这些在当时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都有分工。”考古专家说,这几样随葬品在当时是标准随葬品组合,稍好一些的人家都陪葬这些器物。
/ `3 ^0 @9 ]1 K' ^  有意思的是,这个古墓内还发现了一个陶砚。这个古砚台虽然已经1000多年,但依旧完好无损,看来是墓主生前珍爱之物。这个古砚台是否说明墓主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考古专家笑着说,“未必见得,因为当时战乱,大量开销都花在军事上。战争给大家带来的苦难,让人们对武将产生了抵触情绪,当时,武将都被人们看不起,那些被认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家族则被社会推崇。由于整个社会都厌武尚文,所以大家都注重修身养性。”考古专家表示,墓主把砚台带入墓中陪伴,这或许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也是一个有思想追求文化涵养的人。
5 h* \; R$ h( q+ C+ {$ c  穷人只能睡“经济适用墓” # b% Y; W) [9 U+ i. r( c  g
  在工地的最西面,一字排开5座小墓。和现代人搭房子不同,这5座墓都是下宽上面窄,一点点收缩起来的。遥遥看去还挺“袖珍”。也许是考虑到经济适用,里面仅容得下一个棺材。现场考古人员说,这5座墓显然是一个家族的,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不咋的。“里面就发现了陶盆、瓷盘还有铜镜,没有金银器,就连一点点银首饰都没有。”考古人员说。
: `7 ?2 N# o9 K1 w2 M既然外观看起来还挺“体面”,为何陪葬品却那么寒碜?考古人员说,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西晋战乱不断,于是才出现了大批量的贵族南迁。在当时,从上至下都忙着应付战乱,皇帝忙着平战乱,没有时间忙经济。“当时,大量的钱财都用在了平定战乱上,但战乱又一直频繁,因此,整个西晋沿袭了‘薄葬’制度。大家都重视墓葬的形制,全用砖砌古墓,但陪葬品,皇帝号召不要用金银器陪葬,用点瓷器、陶器意思意思就行了。”  
' `, Y  y/ O! B2 M原文转自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网艺术资讯栏目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4 20: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4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土物图
盂.jpg
洗.jpg
古砚台.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06: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出自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http://www.jizhiht.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6 1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3 1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5 00:59 , Processed in 0.0757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