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2|回复: 6

[转]汉字5000年--萌发、发展与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4 1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000年前中国不少地方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那时的人们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对人与自然进行不懈的探索。他们从先辈那儿学到了社会、自然、生活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他们集体播种收割、捕猎、放牧、谈天说地、唱歌跳舞。他们用土、石(玉石)、竹、木、藤蔓、贝壳、动物的骨皮等等材料制作出各式各样精美的生产工具、捕猎工具、生活工具、攻击与防御武器以及装饰品、玩具、“乐器”和祭祀用品等等等等。  K/ c4 |& y& ]/ a/ N$ M. C  I
       当这些活动多到无法叙述与分辨清楚的时候,尤其在对孩子和外来人,(这些外来人也可能是蓝眼睛、黑皮肤或者是红头发,)用符号来标明便成了一种选择。这些符号的萌发是多元的、开放的、漫长的,直到伴随着青铜时代产生的超强势集团的出现,逐渐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符号-甲骨文。
5 i/ W/ ?5 \6 {- [6 b: W# b7 Y9 p9 y1 q8 {  u! p

! m4 ^) Q  E$ x( m% v' l4 J2 p, t& a( C  u, ]
( b# z  R2 \" a9 D" y; c4 ^
       ; e, C3 w" a. S
       这个距今7000多年的大地湾彩陶碗上所刻的十字符号至今仍在全球范围被大量使用。只是不同的解读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的十字架,佛教的万字符,象征着国际人道主义的红十字以及影响甚广的纳粹标识等等。
: Z1 ^, N9 s" A! `) k. E2 \       有一种说法:十字象征生命之树,是一种生殖符号。竖条代表男性,横条代表女性,阴阳交合则意味着生。也可以理解成竖代表人在白天的活动,横则表示夜晚(躺下休息),日月交替构成了完整的一天,阴阳交合才能孕育出万物生灵。那不正印证了《老子》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核心思想吗?把十字刻在碗边是否就意味着“民以食为天”这一最淳朴的天“道”呢?
& V7 {: `+ o5 t* P) R& ~7 e, H3 _! ~6 M4 B3 X4 T8 p$ b3 b

$ n1 G% t) j& M( ], ~9 A
2 Z  I+ L% X; S( i这是5000多年前的埃及文字
+ h3 w2 h/ \5 {6 n7 H; W* p6 A: v9 O" [7 d% t  n; g
; T/ b, _9 {) Z# J# l
9 q8 i+ I, m/ h/ p4 Z
这是法国新石器时代的太阳十字符号,具体年份不详。% J- S+ J9 D# w, e
1 I6 u9 Z7 t  D" }  U/ K# O
这是4000多年前的印度印章文字。) D2 u. a$ {- c

) r9 d: W/ m6 C6 p下面是甲骨文字中与十有关的文字。都有些特殊、、、6 ~. R, o; i: R& B& z0 H( J# k
9 k0 S! ]7 I( Q$ Y0 y
$ v  j" o5 U1 P& g5 B. D- U
6 F" e; b: V2 C; ]

0 e& _5 L& S+ w; Q; ?. G
0 h( h  [4 U+ s6 L9 u" U摘自百度:
* {* ]. h9 o; h2 b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 Q- p- Y9 t1 |* Q! V7 @- n
, K( t8 ^  V8 R
( G: P; `# R  }! r9 g- }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 J) [( |# C1 n8 V4 a' O
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f8 S: ]5 Y' f0 ]% M# U

1 ~4 ]; B, U5 P* s$ o9 N1 o
" S/ v0 p' l3 \5 P2 q% e* V7 o  v  x! l
$ Q0 A' F" e& w; D. I
    从以上河图洛书和其变化图形都可看出最为核心的就是当中
6 r6 j: n5 I- d) v/ L的“十”(其实是五数)。《说文解字》对十字的解释:“。。。
% m1 O( |. w; y' B/ g) _; }7 R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在阴阳五行学说% Y9 v; [; f$ Q' ?; e! a% T
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西东北南中。  如果在十字外再加一个圆
, |8 Z& K: @- C) n& H圈,那活脱脱就是一个五行运行图了. 因此,可以说代表东方文明
: p; b* C6 z6 ?的符号--太极图,就是从这个十字演变过来的。& L8 E3 z5 _1 E% W( l8 Y% R8 @

! o; A1 s5 j- I. N$ C' P2 D+ f      河图洛书究竟产与何时无法确证,但这个“十”字符号在中国
& A% s2 i  J$ ]历代彩陶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发展,却是有迹可循的。1 `5 G% ]% G8 _0 T8 L7 `
( p/ F/ p; h/ O+ a/ K+ D
. q4 Z2 c6 W; Y" F
" G7 w  W7 Q/ p# h4 F: T+ P
今天的十字一是表达数字,更多的是表示多的意思。与远古的十字符的含义应该相差甚远,然而冥冥之中似乎也在提醒着现代的人与社会,每当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的十字路口,我们该如何正确选择呢?: a+ ^7 O1 t8 C1 O9 W
这是个半坡类型细颈彩陶壶壶头部分的残件,上面所绘图案内涵非常丰富。
& @! m! m. S( H4 P$ E    直线部分的代表地--东西南北中--自己的部落;弧线部分代表天--日月--日月更替;中间的口则代表人的口,人离不开水,农耕时代更需要风调雨顺,这口小肚大的设计是否也蕴含着细水长流、水多则患的道理?
  b6 G$ C9 q" n: H% @" J* d7 A   如果这些推测能够成立,那么“苍壁以礼天”的礼法也来源于此了。这个壶顶部的造型就像一个玉壁。玉璧最初的纹饰都是云、龙、谷等,与水密切相关。9 F, m: ^0 `- s7 K
我认为这都是与水有关的祭天礼器。+ s* A) n& O+ t
) I8 _! L' R/ ?4 \
6 _. O% z" ~, e+ u- s# A7 t  Z8 }

: q% {3 K% _7 _. l/ F! m( F让我们看看圆圈里面加十字的符号演变过程吧。
1 F3 V/ q2 C8 x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的陶碗底
  I# ?) S6 @# f6 Q8 E' J
& i& @& a( C, V& j% i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 \$ Z/ {) U% P2 \& K6 a8 Z# k

* S* T! Z' u3 X; b0 ~8 O4000多年的马厂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 M: \" u' z8 h) w, U) H5 P
6 Y5 |9 k, p$ m- T7 `
# z$ {, w# o4 ^1 m* t9 o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8: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4000年左右的马厂或齐家文化的陶紡轮。紡轮上刻有七个“轮”字与十字等其他符号。这上面的轮字符号的意义应该是非常明确的。。。$ a1 J- L8 R  S% a5 h( A2 d# X. d

' O6 |9 V( S7 \5 T
9 U& A( g! w9 b5 g& t
5 r  M2 k4 ]+ j( k. \1 L陶紡轮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物品,几乎每个文化类型都有出土。陶紡轮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加工工具,它具有无限的拓展性。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是靠“轮子”转出来的。
9 _2 Q6 Z- T  U% n
1 k. U5 c. O/ I* c' q3500年的腓尼基文字符号
/ D1 s9 B6 a+ j" I. A! O" j9 y% ~+ m! i. C
3200左右的甲骨文。。。
+ f+ X3 r# `4 N& [/ g
% ]8 p( E% m' [2 [4 w+ [' d二千前年前的汉代木简,自此汉字已趋成熟。恩泽甚厚。。。/ U' v0 A) T6 n0 d, Y6 s2 e: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19: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金口俗 * G; Y$ L' ^/ F1 {. X' n' P

, j) }8 N) d* N7 i! W4 x
( r  h" T1 O: d0 w) Q    学习!欣赏!金版的佳作让人长知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00: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口俗
" `: h( R, T$ a, k* h2 Q! o1 Z2 N$ V, J0 F" b

; c# c5 w% G# o    学习!欣赏!金版的佳作让人长知识!1 `0 {/ F1 |! t' z" v! p7 g/ t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8-14 19:42

, Z# @4 Q( L& G* f- `' p, u7 S
* i$ x4 n4 G: i9 a% H
% m) q; R2 C" b9 U7 Q) ]    此为转帖,古人为后人留下的未解之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22: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06: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10-15 14:31 , Processed in 0.113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