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5|回复: 0

【1997年】北京大学考古学通论研究生试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8 2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7年考题名词解释 1地层学(见95年“层位学”) 2琮(见前年考题)
3纪南城:位于湖北省江陵市,东周时期楚国都城郢城遗址。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夯土城墙,外有城壕,主体建筑为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东南,呈中轴线排列,另发现有铸锡、制陶手工业作坊和大量水井等遗迹现象以及陶、铁、铜器等;城外周围发现多处春秋战 国时期楚国墓地。
4规矩镜:西汉前期的铜镜上既已出现少量规矩纹,规矩镜的大量流行在王莽时期,东汉以及魏晋时期亦存在。所谓规矩纹,即被西方学者称之为TVL符号的一种纹饰,在中日学者中,有人称之为规矩纹,具有这种符号最为典型的镜种,一般称之为规矩镜。
5凭几:中国古代木器家具之一种,为跪坐扶持之物,战国两汉墓葬或有出土,画像石上一般也可以见到。
6李柏文书:1909年日本僧人橘瑞超在楼兰发现的前凉西域长史李柏致焉耆王龙熙的书信草稿两件,即所谓李柏文书。是研究中国与西域关系史以及中西交通的重要资料。
7克孜尔石窟:新疆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拜城县东南,主要是4---8世纪的遗存。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乘 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8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画,图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热闹繁华的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为北宋商业、城市等方面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9鸡冠壶:辽代陶瓷制品,模仿契丹族各种皮囊容器烧制。由于壶的上部有鸡冠状的耳,故名鸡冠壶。式样颇多,有扁身单孔、圆身环梁等多种,其年代早晚多以壶身所保留的皮囊 容器特点的多少来区分。
10永乐宫:蒙古及元代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宫殿,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元代称大纯阳万寿宫,是集元代建筑、绘画、雕塑诸艺术于一区的重要古建筑群。重要建筑包括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其建筑构架基本上沿袭了宋式但有新的变化,是研究木 结构建筑从宋式到明清官式演变的重要例证。
问答题 1试述中国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石器时代即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故可参见《中国中石器时古》一文 。
2举例说明商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状况
商代晚期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铜器、陶器制造业较前期有了较大的发展,玉器、骨角器以及生活日用器的制造也有了一定进步,下面以殷墟手工业遗存的情况说明之。
小屯村北发现的玉石作坊,出土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玉石制品,年代在帝乙帝辛时期;
小屯村南苗圃北地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铸造铜礼器的陶范,另在薛家庄、孝民屯西地也发现铸铜遗址,前者所出陶范以礼器为主,后者面积不大,出有礼器和兵器及生活用 器陶范。
北辛庄南发现一处制骨作坊遗址,出土很多骨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司空南地,也发现一处较大的制骨作坊,以及贮存骨料的窖穴和与制骨有关的地穴式房屋遗存。商代在制陶技术方面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刻纹白陶、硬陶和原始瓷器等。白陶多出于墓内,形制多仿铜器;硬陶制作也较精制;原始瓷器在第四期的遗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出土,表面多绿釉或棕褐色釉。白陶、硬陶及原始瓷器都比较少,可能是供贵族使用的。
商代晚期出土青铜礼器、武器、工具和车马器数量众多。在铸铜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分铸法已普遍流行,器物种类也有增加,出现了记事、记名的铭文;许多重器如司母戊方 鼎成为商代晚期青铜器艺术的杰出代表。殷墟出土大量玉器,可分为礼器、武器、工具和各种装饰品等。妇好墓出土玉簋、玉盘等,大概是用于祭祀。商代晚期琢玉技术已相当成熟,开料、钻孔、雕琢、抛光等都具有 较高水平。
骨角器也有不少发现,象牙雕刻纹饰我较精致,妇好墓发现3件象牙杯,通体饰雕刻精细 的花纹,极为精美。另外,在青铜器的表面,发现有丝织物残片。

3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布及特征概说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发现有汉代画像像墓,其中较集中的有四个区域:
1,山东,苏北, 皖北区,该地区出土画像石最多,尤以山东为最。本地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画像内容以乐舞、车骑出行、宴饮与神话故事为主,雕刻技法主要为浅浮雕与减地平面线刻,画像构图简单。东汉晚期,画像内容齐全,各种雕刻技法全面应用,如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画像内容多攻战图、祭祀图、出行图等,典型者如沂南画像石墓。
2,河南、鄂北区,河南以南阳地区发现画像石为最多。西汉晚期画像只刻于墓门门柱和门扉上,内容主要是楼阁、门阙、门吏等,雕刻技法以阴线刻与凹面刻为主;从新莽时期开始,发展天室内,内容主要有车骑出行、墓主生活及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大量出现,雕刻技法以浅浮雕为主;东汉早中基,画像内容简化,浅浮雕成为唯一的雕刻技法;东汉晚期,画像内容新增加了天象图,雕刻技法以浅浮雕为主,出现了透雕法。
3,四川地区,以成 都,重庆为中心,画像石出土的范围基本上处于四川盆地,均属东汉晚期,画像砖与画像石并存,内容以历史故事及生活题材为主,雕刻技法以浅浮雕为主。
4,陕北、晋西北地区 ,也发现较多的汉画像石墓,均为东汉中期,画像多刻于墓门,少数嵌于墓顶与室内。内容以生活题材及神话故事为主,雕刻技法主要用减地平面阴刻。

4试述宋元时期的瓷窑窑系及其特点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著名窑系及特点如下:
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宝丰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又因汝窑是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也称汝官窑。汝窑烧造时间约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20年间,故汝瓷传世品少。汝瓷造型以小型盘、碟、洗、炉等为多,大型器少见;釉色以天青色为主;汝瓷均以支钉支烧 ,此为鉴定汝瓷之重要依据。
官窑:指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两处。北宋官窑据文献记载在今开封,考古发现极少,其瓷器胎色紫黑,足部不上釉,不同于同时期其它青釉瓷器。南宋官窑均在今杭州附近。一为 修内司官窑,一为郊坛下官窑。
哥窑:哥窑多仿三代铜器式样,釉开片形如冰裂,纹片呈黄黑二色,因有金丝铁线之称。传世品较多。杭州凤凰山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发现的,在元代晚期的遗存中有一类器物与传世哥窑十分相似。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表明其化学成份和显微结构与传世哥窑相似,故推测哥窑或出自修内司官窑。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县。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北宋南迁后一度停烧,但烧造技术传至元代,并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钧窑系。钧瓷属产方青瓷系统,以其汝浊釉闻名天下。乳光釉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瓷的重要特征。钧窑在宋代创用铜的氧化剂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及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始烧于北宋早期,盛于南宋与元代,明中期以后开始衰落。器型以日用品为主。南宋龙泉窑创多次上釉法,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上等青釉瓷器;同时 还还盛行堆塑、浮雕等装饰手法。景德镇瓷窑: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始烧于南朝,经宋迄元,盛烧不衰。北宋初创烧出青白瓷,以湖田窑影青产品最佳。造型包括碗盘盒壶等,装饰手法则有刻花、印花等。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又称观台窑。始于北宋中期,元代以后开始衰落。器形有碗盘瓶枕等日用器,以白地釉下黑花、白地釉下酱花为主要特征。在装饰艺术上,磁州窑创造 了在器物上刻划兼绘画、剔画、刻填等新技术。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始于唐末,盛于南宋,衰于明。吉州窑兼收南北制瓷技艺,产品丰富,尤以南宋时期的白釉釉下彩绘及黑釉贴花瓷著称。 参见《中国历代名窑》,该文网罗中国历代著名窑系,可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5:09 , Processed in 0.0606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