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1|回复: 1

转载--感悟元代青花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9 08: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感悟元代青花瓷作者:西风. r6 ]) b$ S. W; R* V
) v. V2 n- J5 h! g7 d5 j
/ n  L' ~: L1 A: }! g8 ]3 E

$ W" `( ]9 x) x7 @1 V
) |; {9 ]+ J  R0 b) _! U, R0 I; n1 L+ _% s. J

, r* P; V$ c! e! j; U# V5 R- l$ |3 L# ?4 ^' \$ B

& I* x5 e* T; T  v! D, M" M  _元代青花八棱莲瓣花卉纹匜标本:* P) ~/ P7 A: S( ?* P, r2 X
出土:景德镇
( t8 o* t4 p+ ~% D; T, H0 h4 t描述:器形少见,青花发色蓝艳,构图独特,是一件很少见的标本。
; b4 i/ z9 f, R& H

$ O2 C; k$ R7 @' ^6 N

& F4 k( t; j% g+ R文/西风6 w- I/ ?' J( {8 U0 E! W8 F* l
原来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和青花瓷器有如此深的“纠缠”。从唐青花的研究到难览踪影的宋代青花,从元青花到明代洪武青花,再到永乐和宣德青花。宣德之后到清代青花虽然关注,但相比前面的青花,最痴爱和欣赏的是元代青花瓷器。看起来我国青花瓷器的发展,似乎有一个漫长的发展传承关系,其实唐青花和元青花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除同用钴料而外,无论是胎料结构、纹饰构图、烧成还原等都有本质区别。元代青花瓷器的烧成却对明清和近现代青花瓷器的发展有着“开山铺路”的功绩。而且它的高度,无论是文化内涵、制作工艺、构图和绘画、青花发色等都是后世难以达到的高度。
: G5 c6 W3 q3 \) v 6 ]8 I" Y# {  M; |5 x
元代青花瓷被后世誉为国之瑰宝的理由是: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品种的大宗,唐宋青花虽早,但由于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烧制极少,属于凤毛麟角。只有元青花在当时东西亚文化交流、蒙藏汉文化碰撞、各种文化融合的背景下,青花瓷这一陶瓷品种,在前朝基础上有了大力发展,元人将烧瓷原料麻仓土加瓷石等三元配方制坯,然后用钴料在胎上绘画,并施一层氧化纳透明釉,入窑后高温还原一次烧成,釉面呈现颜色蓝若宝石,在白色胎底色衬抚下蓝白二色给人以鲜明的审美反差。二是元代青花装饰方面,元代景德镇工匠成功掌握青花发色特点,特别吸收了宋元磁州窑豪放大写意画风在瓷器上画出具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图案,运用娴熟的线条勾勒、皴、搡、点、染等绘画技法将中国水墨画移植到瓷器上创开陶瓷装饰之新路。这些综合因素,是元青花长期占据世界艺术品市场重要位置的根本原因。
5 i( h4 w4 z% E/ ]# V( R% q! ^
4 @6 c7 Z: c  v2 l7 z; R  h多年研究元青花,收集元青花标本,收集与元青花相关联的所有资料和史料记载。这让我对元青花有更深刻的认识。每当我发现那些发色较好的元青花瓷片或者是一些珍贵的馆藏图片,我的心都是激动的,那是已经渗透到骨子里的情感,如同偶然间邂逅初恋情人一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那沁人心鼻的青色,那透亮而明快的纯净,那酥润而含蓄的釉面,那顾具文人气质的绘画,疏朗型的放浪不拘,密集型的错落有致。大到整体构图,小到一花一草,一笔一点,都是那样散发着艺术情调。说的更深一点,你从元青花瓷器的各个方面,都会深刻触摸到元代厚重而短暂的历史,都会体会到元代制瓷人的智慧和创造。
  y6 P0 a3 i$ `! r, ]6 c; Y( }8 K  \4 h7 s
发表于 2011-11-29 08: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20 10:13 , Processed in 0.0642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