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橄榄壳,透露了古人类的“食谱”,一个巴掌大的“石锛”,就好比“餐具”……日前,经过半个月考古发掘工作,位于隆安县境内的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已进入发掘收尾阶段。2日至3日,记者跟随南宁市博物馆考古专家走进谷红岭遗址发掘现场,探秘5000至6000年前古人类部落的生活习俗。 遗址出土上百石器文物 广西南宁隆安县最为闻名的考古发现,源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野外考古发掘出土的200余件大石铲,从此,广西考古界专家学者研究古人类生活习俗有了更进一步史料证据。 谷红岭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乡儒浩村儒浩屯一带的谷红岭,分布面积25万平方米,呈东西走向,属于右江下游的第三级台地,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顶部较为平坦,遗址东、西、北三面均为低缓的土岭。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遗址工地里布有方正规格大小一致的32处探方,考古工地已全部发掘完成,遗址内的文物已取走。 南宁市博物馆考古领队黄云忠说,因云桂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铁路沿线各地文物部门,于2010年底对云桂铁路建设用地范围进行考古调查、勘探,确认了该区域为古人类文化遗址。2011年10月20日,受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他们对谷红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开工至今,共发掘遗址面积800平方米,发现石器文化遗物100多件,类型有石锛、石斧、石砧、石铲、砺石、陶器陶片等,出土的石器多数小巧精致,就连大石铲也极为精致。例如石锛、石斧、石砧、石铲、砺石部分才巴掌大,可以轻易地拿捏在手中;清理发现文化遗迹8处,为灰坑、灰烬堆积,目前,可确认灰坑有三处是祭祀坑。目前尚未发现遗址内有墓葬。 据推测,古红岭遗址距今有5000至6000年,为新石器时代中后期。 再现古人“游牧”生活 记者在文物库房里欣赏到最为有趣的出土遗物是几颗橄榄核,这些橄榄核埋藏在地层里已经有5000至6000年,尽管已碳化,但外表看起来与现在的橄榄核没什么区别。与橄榄核有关的文物就是一件石砧石器,这件小巧的石器正中间有一个凹槽,正好是一个橄榄核大小的形状。 在考古队队员的分析复原下,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场景:至今5000至6000年前,沿着河边一路游走的古人类来到此处。这里有一条江水流经,周边植物生长茂密足以让这些“路过”的古人类果腹。 这些古人类用从河边和山边采集而来的砂石打磨成简单的劳作工具,如石锛、石斧———用于割砍植物根茎或捕捉河里的鱼。古人到坡地附近的植物群里采集果实,发现了野生橄榄,为了能吃到橄榄核里的仁,他们在石砧上实现凿开一个小凹槽,然后,把橄榄放入其中用硬石敲打,久而久之,橄榄的外形就印刻在这处石砧上。 为了有丰富的植物供采集,他们过着游牧民一样的生活,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举行一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考古队员黄强说,在发掘过程中有一处遗迹的出土坑里,分别在坑内两边竖起石铲,中间还并排平铺着石铲,“这些石铲显然是被有意识的摆放”。 遗址遗物将做深入研究 考古领队黄云忠说,综合谷红岭遗址的地层地貌、陶器陶片与石制品情况,初步分析认为,谷红岭遗址的年代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其中,灰坑内及地层里出土的大石铲残件及碎片,从石制品的岩性、制作工艺等方面分析,其与隆安县其他大石铲遗址出土的大石铲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以前发现大石铲多数都是地表采集且较为零星。但谷红岭遗址除了出土了大量石器,还发现有祭祀遗迹。大石铲是桂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标志,它包含着反映原始农业和古代祭祀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壮族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广西的原始宗教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们收集了遗址泥土样本,要经孢粉分析做进一步科学研究”,黄强表示,考古工作进入收尾工作阶段,下一步将把谷红岭考古遗址现场采集泥土样本,送往专业鉴定机构,通过分析孢粉来研究了解当年的植物成分和种类,判定当时古时生态环境为更好进一步研究古人类文化遗址提供有力证据。 7 j: A/ x$ @+ @8 s, t6 Z/ r4 E8 X7 t,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