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9|回复: 0

大垒坑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23: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台湾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遗址的发现而得名。其年代大约是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目前在台湾所发现的大垒坑文化遗址主要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垒坑遗址、高雄县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台南县仁德乡的八甲村遗址。

从这些遗址所座落的位置来看,大垒坑文化的居民,主要是居住在海边的台地、山坡或沙丘上。他们以渔猎和采集海岸上的生物资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但是可能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种植一些根茎类的植物作为食物。当时可能已经有了小型的定居或半定居式的村落,人口不多。大垒坑文化的居民已经能制造陶器。不过他们所制造的陶器大都很粗糙。器形以侈口、鼓腹、圜底或圈足的陶罐为主。陶罐的口部低矮粗厚,常饰以之字形或条形划纹,偶而也有彩绘纹。肩部和腹部的装饰以拍印的粗绳纹为主,此外还见有彩绘纹和贝印纹。圈足大都低矮,圈壁上常见穿孔。除了陶器之外,大垒坑文化的居民还制造石器、骨角器和贝器。石器以打制的为主,磨制的为数不多,器形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锛、石镞、打制石刀、石子砍器、凹石和网坠等。骨角器和贝器主要是尖器和饰物。

许多证据显示,台湾的“大垒坑文化”与分布在大陆东南,特别是广东和广西沿海,年代较晚的一类以绳纹陶为特征的文化,无论在器物特征,在适应形态或在年代上,都可以归类为一个共同的文化范畴。因此,考古学者推侧,台湾的“ 大垒坑文化”很可能即是自七千年以来,在大陆东南沿海所形成的,以适应海岸和海洋环境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之一。

参考资料:臧振华《台湾考古研究概述》,《文博》1998年04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3 18:38 , Processed in 0.0976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