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照妖镜至迟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东晋道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20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惟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唐以后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显然都是作为照妖镜使用的。
! [3 r5 L3 |$ w. c, z4 L, a% g
$ p {1 `1 g7 q4 H 铜镜如此种种用途的产生,与秦汉以后铜镜加工工艺的进步和民间巫术、佛教、道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了成熟发展期的铜镜,表面越来越光亮,样式越来越多,纹饰越来越丰富,大尺寸铜镜屡见不鲜,然而,铜镜在人们心目中的崇信反而有增无减,于是,这种家家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不但成了巫术、佛教和道教宣称的拥有神奇魔力的法器,甚至还成了象征爱情的信物。到了清代中叶,玻璃镜子在我国迅速普及,至此铜镜才完成了它的全部使命,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 i& {8 i! {" x" m8 |0 W, g4 `
+ L, l8 U3 }0 n; F T Q: j, P
# R% N( O3 ?$ F8 A% \$ V! a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中,辟邪是二者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佛教和道教所讲的辟邪与民间辟邪的目的不一样,其主要目的是为宗教的修养(炼)服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