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业镜与道家的照妖镜 / h/ ^6 ]# k. V" d9 q6 T
* b9 B& ]5 e8 m+ z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中,辟邪是二者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佛教和道教所讲的辟邪与民间辟邪的目的不一样,其主要目的是为宗教的修养(炼)服务的。 , D/ m' P+ w$ v5 ~- T
+ Z2 B( k+ T1 \- `% W
佛教将用作法器的铜镜称作“业镜”,谓诸天上、人间、地狱中照摄众生善恶的镜子。佛教认为,在“天道”的众生,寿命长,享福多,然而一旦“天福”享尽,免不了要进恶道受苦。因此,协力天主帝释在琉璃壁上显示出生死轮回的种种“业相”,包括地狱的苦相和天上的天相,并对诸天说:“汝等天子,慎勿放逸也。”“业镜”之说在民间影响较大。 2 B; P. h* s& b }4 x! e1 X
3 o' H7 R" u2 r3 N5 ~' O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载:“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福祸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迄今发现的作为“业镜”的铜镜仅见于辽、金墓葬。在内蒙古、辽宁等地发现的辽代契丹王室墓和山西发现的金代女真人墓中,有的铜镜悬挂墓顶或墓室墙壁,这与佛教寺庙中大梁正中和壁上悬挂铜镜的做法十分类似。 7 X1 [, [9 T9 J/ l& v1 y$ o, c0 w9 N
道家的照妖镜至迟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东晋道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20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惟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唐以后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显然都是作为照妖镜使用的。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载:“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福祸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迄今发现的作为“业镜”的铜镜仅见于辽、金墓葬。在内蒙古、辽宁等地发现的辽代契丹王室墓和山西发现的金代女真人墓中,有的铜镜悬挂墓顶或墓室墙壁,这与佛教寺庙中大梁正中和壁上悬挂铜镜的做法十分类似。 # P( M! u7 O7 D1 T$ [ ' ]0 |- l+ A) W 道家的照妖镜至迟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东晋道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20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惟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唐以后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显然都是作为照妖镜使用的。 9 n9 k3 Y9 ^& f. X/ U. p8 l1 p! ~
) w, s K. b' @! e: X- I
铜镜如此种种用途的产生,与秦汉以后铜镜加工工艺的进步和民间巫术、佛教、道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了成熟发展期的铜镜,表面越来越光亮,样式越来越多,纹饰越来越丰富,大尺寸铜镜屡见不鲜,然而,铜镜在人们心目中的崇信反而有增无减,于是,这种家家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不但成了巫术、佛教和道教宣称的拥有神奇魔力的法器,甚至还成了象征爱情的信物。到了清代中叶,玻璃镜子在我国迅速普及,至此铜镜才完成了它的全部使命,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
佛家的业镜与道家的照妖镜 * `, q; x- E5 E. S: b
* F0 w' C6 m; K: `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中,辟邪是二者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佛教和道教所讲的辟邪与民间辟邪的目的不一样,其主要目的是为宗教的修养(炼)服务的。 2 n8 @9 C3 n$ n! d' V3 J
$ _; _% m I4 g! ?0 @$ z 佛教将用作法器的铜镜称作“业镜”,谓诸天上、人间、地狱中照摄众生善恶的镜子。佛教认为,在“天道”的众生,寿命长,享福多,然而一旦“天福”享尽,免不了要进恶道受苦。因此,协力天主帝释在琉璃壁上显示出生死轮回的种种“业相”,包括地狱的苦相和天上的天相,并对诸天说:“汝等天子,慎勿放逸也。”“业镜”之说在民间影响较大。 % l. K( j) l" Y
7 j6 [9 G q. |0 y8 M 道家的照妖镜至迟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东晋道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20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惟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唐以后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显然都是作为照妖镜使用的。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载:“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福祸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迄今发现的作为“业镜”的铜镜仅见于辽、金墓葬。在内蒙古、辽宁等地发现的辽代契丹王室墓和山西发现的金代女真人墓中,有的铜镜悬挂墓顶或墓室墙壁,这与佛教寺庙中大梁正中和壁上悬挂铜镜的做法十分类似。 - {, h6 ^+ b4 {; Z
+ K3 [& w Z) P8 g. P( y" E0 t 道家的照妖镜至迟在东晋时期就已出现。东晋道人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20卷记述了大量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均为道家之言。书中说:天下万物变老后,时间一长久,就会灵性和神通,它们的精魄会化成人形,祟人、迷惑人,但它们惟独不能在镜中改变真形,镜子一照便原形毕露。唐以后一些墓葬中出土的八卦镜、神仙人物故事镜显然都是作为照妖镜使用的。 + {/ |6 {7 \# Y2 f# F: ~ l4 n # K! B' A7 N/ r 铜镜如此种种用途的产生,与秦汉以后铜镜加工工艺的进步和民间巫术、佛教、道教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了成熟发展期的铜镜,表面越来越光亮,样式越来越多,纹饰越来越丰富,大尺寸铜镜屡见不鲜,然而,铜镜在人们心目中的崇信反而有增无减,于是,这种家家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不但成了巫术、佛教和道教宣称的拥有神奇魔力的法器,甚至还成了象征爱情的信物。到了清代中叶,玻璃镜子在我国迅速普及,至此铜镜才完成了它的全部使命,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