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26
■本报见习记者 倪思洁 2014年,《科学通报》第21期刊登了一篇与陨石有关的文章——《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陨石富集区》。这篇论文的诞生,依托于民间“猎陨者”赵志强向紫金山天文台提供的13块沙漠陨石。 不过,在当下的陨石界,这样的合作并不常见。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两位作者——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李少林和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伟彪特意向陨石样品的提供者表示了感谢,并呼吁“我国的沙漠陨石回收工作亟待进行”。 回收问题,不只针对沙漠陨石。“现在民间陨石收藏很火热,但科学界存在滞后现象,对这方面其实并没有很重视。”徐伟彪说。 陨石民间热与科研冷的温差之间,良性循环难以打通。无论是陨石交易、陨石科研,还是陨石回收,都面临着难解的无奈。 如今,国际陨石交易总额里有30%发生在中国,而中国所谓的陨石市场上随处可见假陨石,假陨石的贩卖也难以得到法律的约束或制裁。 陨石狂热乱象,带来了民间对陨石鉴定的极大需求,而这让北京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及一些从事陨石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很是头疼,因为在要求鉴定的样品中,99%及以上都不是陨石。 这种情况让一些有能力作陨石鉴定的权威科研机构选择了“关门谢客”,但这又在不经意间火热了民间陨石鉴定市场,民间陨石鉴定乱象丛生。 与民间对陨石的狂热追捧不同,我国的陨石科普和陨石学科迟迟没能热火起来。有专家向记者透露,民间不少鉴定机构会故意将假陨石鉴定为真陨石,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鉴定费;或者故意将真陨石鉴定为假陨石,以便低价买进陨石。而当科普或科研机构人员指出其中的问题时,由于触碰到“鉴定机构”的利益,往往会在网络上受到攻击谩骂。 赵志强告诉记者,陨石收藏在国内刚刚起步,一些爱好者对陨石知识缺乏了解,主流媒体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有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记者,缺少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职业操守,杜撰陨石相关故事,蒙蔽和误导了初学者和陨石爱好者。 此外,陨石学研究队伍的规模也不大。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缪秉魁透露,我国正式的陨石研究人员不超过30人,这一数字在美国NASA是数百人的级别。 不仅如此,民间热与科研冷之间的温差,还导致了科研单位在回收陨石方面面临审计等方面的困境。由于国内陨石市场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标准,私人手中的陨石没有明码标价,也无法开具发票,而每块陨石根据不同的种类、成分和落地时间等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在审计过程中,经费使用者很可能面临“说不清楚”的状况。 一边是民间火热追捧,陨石真假难辨,市场缺乏约束;一边是科学研究慢热,科普工作难做,科研规模弱小。置身于民间、科研间的冷热温差中,市场与科研机构相互间的交流和共享被阻塞。困于其中的各个主体都在寻找出路。 对于科研机构而言,在做好科普的同时,还要壮大队伍。缪秉魁认为,要打开一个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如果能够有更多的高校、研究所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由于陨石学与地质学等领域相互交叉,如果相关科研领域都能参与到研究之中,各学科相互带动,将会促进我国行星发展研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把官方的科研成果传递并融汇到民间市场,这是大势所趋,更是中国陨石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赵志强说,作为民间的爱好者、发现者、收藏者,应该面向市场、背靠科研,既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也要担负起民间科普的义务,成为官方科研机构与民间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陨石科普的前沿和载体。(详细报道见第4版) 《中国科学报》 (2014-09-26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9/292422.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