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42|回复: 12

瓷窑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30 19: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瓷窑址# u% [* l7 M+ X
! A8 i, n! W( ]0 m! @6 v
  
" L$ m* O! M. ~1 q6 p9 _  怀安窑址$ X: j, B$ a4 H8 s7 e4 g2 v& C6 D5 _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天山马岭,距市区约10公里。窑址滨临闽江,由于历代垦植、建房和修筑防洪工程等原因,遭到严重破坏,现存范围约10万平方米。该窑址于195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2年8至9月,福建省博物馆和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进行发掘,清理出残窑基1座。其结构为龙窑,出土瓷器标本15000多件,在窑具上发现有梁“大同三年”和唐“贞元”纪年铭款,说明该窑烧造年代上限不迟于南朝,下限可至唐代中晚期。
% ]' d- D' U8 W  该窑址出土瓷器为青瓷,胎质与越窑不同,瓷土中石英含量很高,其中SiO2含量高达86.7%,属高硅质,而越窑瓷胎一般为74%至78%;瓷土的粉碎、淘洗和加工较为精细,Al2O3含量较越窑低。器类有盘口壶、双耳罐、敛口钵、实足深腹碗、托杯、八足砚等,与福州地区南朝墓出土的青瓷雷同。窑具有圆柱状托座和齿形垫座,表明该窑采用叠烧工艺,瓷器系在龙窑中焙烧而成。2 a3 K! E- m& a: |2 P* _3 p! i1 O
  怀安窑的发现,解决了福州地区所出土六朝时期青瓷的产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据陈显求先生研究,梁大同三年(537年)瓷片的粉蓝色乳光釉,具有典型不混溶性结构,较已发现的古代分相釉(如钧釉、吉州天目、建盏等)的不混溶性釉年代更早,且质量毫不逊色。) D: [$ Y- W  J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C' I/ i& @  磁灶窑址
" k5 l8 V9 v, k& `' \1 q  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境内。磁灶一带多低山丘陵,盛产瓷土,长期历经采掘,遗迹累累。有梅溪自西北向东流至晋江入泉州湾,逶延曲折,构成“五坞十八曲”的地势,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计有26处:6 c/ `- i0 {- |0 v/ K
  南朝窑址1处,位于下官路村双溪口小山坡上,遗物散布范围约3600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该窑年代早到南朝晚期,至唐代仍延续烧制。! K& D2 s+ s: q$ X& i  ~  c9 i
  唐、五代窑址6处,分布于下灶村虎仔山、后山、老鼠石,下官路村后壁山、狗仔山,岭畔村童子山(2号窑)。范围都不大,破坏较严重。! o, m- R; i7 ^  ~1 U% q
  宋、元窑址12处,分布于岭畔村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1号窑)、山坪,磁灶村许山、宫仔山、顶山尾、大树威,前埔村曾竹山、金交椅山、溪墘山及现属南安市官桥镇下洋村的斗温山。窑址多依山傍溪,堆积层较厚(最厚达4.5米),属多次堆积,窑床互有叠压。窑址范围都较大,遗物较多,如曾竹山窑址有8条窑床露于地表,遗物散布范围约1.6万平方米。( H6 @  j4 R; v% W
  清代窑址7处,分布于下官路村铜锣山,洋宅村路山尾,下灶村宫后山、寨边山、窑尾草埔,磁灶村下尾湖、瓮灶崎。窑址范围不大,破坏严重。
: @( W: p5 P& v1 ?( ^3 C  磁灶窑于1956年发现,以后历经多次调查。1973年2至3月,福建省博物馆等单位对窑址进行局部试掘:蜘蛛山宋、元窑址试掘面积35平方米;童子山五代、宋初窑址试掘面积15平方米。1980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对窑址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其中的溪口山、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窑址进行局部试掘。1995年10月,福建省博物馆对土尾庵宋、元窑址又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龙窑基址一段,出土大批瓷器和窑具。历次调查和发掘材料,揭示了磁灶窑的发展历史状况。
% a8 m6 o- M9 a, d: B( ~: V  南朝至唐五代时期,产品为灰白胎,质地粗松厚重,施青绿、黄褐釉,器形有盘口壶、双系或四系罐、盘、钵、瓮、灯盏、缸、釜等,采用托座叠烧工艺烧成。) X3 T( W' @3 v5 Y
  宋元是磁灶窑生产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繁多,胎骨灰白而薄,不甚细密,若瓷若陶,器形有军持、瓶、碗、执壶、壶、罐、盘、碟、灯盏、注子、砚滴、炉、薰炉、盆、洗、盒以及雕塑人物等。釉色主要有青、绿、黄、黑,部分器物在上釉前,先敷一层化妆土。装饰技法有模印、堆贴、剔刻、刻划、彩绘等。花纹有折枝花、梅花、菊花、缠枝花、莲花、牡丹、凤凰、麒麟、孔雀、龙、鱼藻、卷云等。其中绿釉和釉下彩器物极富特色:绿釉器多系淋色釉二次焙烧而成,常见“返银”现象,且锈入釉;釉下彩系在胚胎上彩绘铁锈褐色花纹后,再罩以青釉或黄釉,不少瓷盆内题写诗句,如“三月当濂禁火神,满头风碎踏青人。桃花也笑风尘客,不插一枝空过春。”“七十有叁春,年来尚当先。山河无寸草,天地是何人。”器物的制作,一般采用轮制,也有相当部分模制,其中瓶、军持、执壶均分段模制,然后粘接而成。从发掘清理的窑迹看,宋元窑炉是龙窑结构,采用匣钵、托座等窑具装烧。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当时磁灶窑场进行一定分工,不同作坊分别生产某一专门品种,如金交椅窑主要烧制执壶,溪墘山窑烧制碗,童子山1号窑烧制小碟,曾竹山窑烧制小口瓶,斗温山窑烧制小口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商品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竞争意识。, M( d% }+ |( {7 c* }$ z0 n/ [; L" @
  清代产品有青釉缸、瓷钵、壶等瓷器和瓮、缸之类粗陶器。
. q2 `8 T: U: l, S  磁灶窑产品在日本和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发现,从而证实磁灶是闽南地区生产外销陶瓷的重要窑场。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载:“瓷器出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
4 c/ e1 A" ?% d2 m4 z8 R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 w& A! X' [+ ~9 K3 Y7 ]( {- S
  将口窑址9 }- t* r9 X$ [
  位于建阳市将口乡北,分布在郭垅山和仙奶岗两座山岗的东南坡,暴露窑具托座和青瓷残器等,堆积层厚1至2米,范围约1200平方米。该窑于1977年调查时发现。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进行发掘,发现唐代龙窑基一座,出土遗物数百件。* H* H6 P0 d9 w4 W3 M
  瓷器胎骨绝大多数细腻、纯净,少量夹砂或羼细砂。产品均为青瓷,施石灰釉,釉色以青绿、青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青灰色。釉层普遍较厚,均匀温润。釉面流行细小而密集的冰裂纹。施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蘸釉,用手捏住器底,将器物倒置釉水中转一圈即成;另一种是刷釉,用毛刷蘸釉水刷涂于器物上。一般施半釉,即施于器物的上半部,下腹及底部多露胎,常见釉水垂滴的流釉现象。
# V5 t! D' Z' ?1 I  器表多数素面,少量装饰花纹。装饰方法分两种:一种为胎装饰,在器坯半干时,用锐利的刀具进行刻划,其题材主要是动物、植物,或一飞禽、走兽,或一草叶、花卉,手法粗犷草率,用简练的线条构成形象、古拙的图案;另一种是釉装饰,在上釉之前,在器身或口沿部位涂蘸褐彩,然后施釉其上,称作釉下褐彩,手法是随意点染,无一定常规形态。
$ E" ~, ?! t& W" x  制作方法普遍采用快轮成型,形制规范,品种比较丰富,器形有碗、盘、碟、盆、钵、执壶、瓮、罐、灯盏、盘口壶等。不少产品形体硕大稳重,反映其娴熟的造型工艺水平。
5 x! j1 ^9 r9 ~: U/ h4 `  装烧方法采用托座叠烧。从器物粘连的现象观察,有大型器中套叠小件器物,或同种规格的器物依次重叠,也有造型相近的器物互相垒叠。在两件器物的交接处,用泥钉、垫饼或垫圈间隔,产品烧成后再行分离。( k6 D: z! G+ Y! o/ ^( d
  产品是在龙窑中焙烧。发掘的仙奶岗窑基,依山坡的倾斜地势建筑,残长达52米,是目前国内已知唐代龙窑中最长的一座。窑炉头部宽2.3至2.7米,窑身宽度2.3至2.8米。窑室墙壁不用砖砌,而用编织竹木框架再涂抹瓷土的方法构筑。残存的窑壁内面遗留密集而又深刻的竹木印痕,说明窑壁内先编结竹木骨架,用以加固和支撑窑室。由于不采用砖砌,所以高度较低,估计不会超过常人身高。通过发掘和局部解剖,发现窑墙内、外共有三层窑壁,从外向内依次是:一层红色烧土,二、三层白色瓷土。说明窑炉建成后,曾经修葺两次以上,以延长窑炉的使用时间。白色瓷土内面均有一层或厚或薄的绿色结晶状烧结面,应是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窑汗烧结层。
6 [1 e3 L* S9 s  该窑出土的瓷器或窑具上,发现有刻铭文字。多数为数码记号和姓名,如:“一”、“七”、“八”、“九”、“十”、“八十”、“九十”和“杨公炎”、“余记”、“洪”、“毛”、“石”、“丘”等;还有方位词“上”、“中”、“下”及吉祥语“吉利”等。反映该窑属于若干家庭共同经营的民间作坊。从该窑的规模、长度考察,装烧容量(产品)当在万件以上。从该窑使用痕迹,按常规推算,烧造时间约近百年。该窑产品在建阳境内及邻近县、市的唐代墓葬中时有出土。据出土瓷器的形制、工艺作风判断,窑址年代约在唐代中晚期。
3 M7 o' r# F& r+ U( }- F9 u! h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土窑址/ ~) {% S' r, f* K) _6 P4 e! C
  位于宁化县淮土乡淮阳村。1988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在几个连绵起伏的山丘上,见有圆形窑炉基,主要产品有执壶、罐、盖、擂钵,釉色有青釉、青黄、酱褐等,还采集到大小不等的桶形支座,器物烧制方法多为支烧。年代为唐代。& ?4 O2 e: z7 V! A- K2 q8 I& R4 m/ ^5 _
  水吉窑(建窑)址
, q1 k9 x  e/ @1 {  水吉窑位于建阳市水吉镇南面约7.5公里处的后井村和池中村。窑址所在地三面环丘陵,西面有河流注入南浦溪。已发现的地点有芦花坪、大路后门、营长墘(社长埂)、源头坑、牛皮崙、庵尾山等,总面积约10.4万平方米,是宋代黑釉瓷器主要产地,产品以碗居多,俗称“建盏”,以兔毫纹黑釉(“兔毫盏”)最具特色,驰名中外。
3 w. h2 s- `; T$ S8 }  早在1935年,美国人普拉姆玛(James Marshall Plumer)曾到该地调查并搜集大批瓷器标本。至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对水吉窑进行了考古调查。) X5 y9 A; |( |( h' Y5 s  H
  1960年10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对水吉窑的芦花坪进行首次发掘,发掘面积约90平方米,出土瓷器等标本千余件。1977年5至7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对芦花坪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揭露窑炉基1座。窑基为砖构、半地下斜坡式龙窑,残长56.10米、宽1.8至2.0米,窑底坡度12至18度,窑室底部排列的匣钵粘有黑釉碗,证明它是烧建盏的窑炉。发掘出土的黑釉器有敞口碗、敛口碗、高足杯等,有的釉面有兔毫斑纹,碗底刻划姓氏及数字。匣钵与垫饼上有的刻印文字与数字,有的垫饼有反文“供御”、“进”印记。发掘者推断,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
: S' Z1 \- b+ B2 J% N4 M8 F- n  1989年5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福建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建窑考古队,先后4次进行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揭露10座窑炉遗迹,皆为斜坡式龙窑,其分布分别为:大路后门4座、营长墘2座、源头坑1座、庵尾山3座。其中两座烧青瓷(晚唐、五代时期),1座烧青白瓷(南宋末至元初),其余皆烧黑釉碗。
+ n! U! v" v# c+ W; P7 V1 T  大路后门的Y1斜长123米、宽0.95至2.2米,窑底坡度为10至21度不等,平均坡度15度;Y3斜长为135.6米、宽1至2.35米,前、后段坡度为10度,中段被Y1叠压、打破,是目前已知全国最长的龙窑。Y1、Y3出土有束口、撇口、敛口和盅式等各类碗及钵、灯盏等黑釉器;纹饰除兔毫外,还有如羽斑状、手指印、瓜皮纹的黄褐色彩斑。还有匣钵、垫饼、垫柱、火眼等窑具,有的匣钵及盖上还刻有姓氏和数字,垫饼上有反文“供御”、“进”字样。此外还出土挡箍、轴顶碗、拨手、瓷刀等工具。发掘者推断,Y1的年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
( Z# x/ v( V3 o% O0 G- n; ?3 L  营长墘Y6,斜长41.9米、宽1.33至2.6米,窑底坡度7至12度。Y6叠压、打破烧黑釉碗的Y7,所出土瓷器皆为青白瓷,器形有碗、盘、碟、洗、炉、罐、壶、炉、钵等,多为芒口器。纹饰有刻划的云气、篦点、莲瓣、菊瓣和模印的莲、菊、葵、飞凤、水禽、婴戏、连珠、勾连云雷纹等。窑具有垫钵、复烧组合支圈、支座等。其年代约为南宋晚期至元初。
8 n5 l) R9 h, j6 J. C  庵尾山Y5,系用土坯砖砌筑,斜长74.6米、宽1.00至3.30米,窑底坡度10至15度,平均13度,窑炉平面略呈“S”形,出土器物皆为青釉、酱褐釉罐类,窑具为垫柱。推断年代为晚唐。Y10为土坯砌筑,窑壁有三层;斜长96.5米、宽1.1至2.0米,坡度为21至11度,前陡后缓,平均坡度17度。Y10出土有青釉和酱褐釉的碗、盘、碟、盆、罐、盘口壶、壶、执壶、水注、香薰、枕、碾槽等,多素面,器物装饰有花口、弦纹、附加堆纹以及釉下褐彩等。年代为晚唐至五代。Y8叠压、打破Y10,亦为土坯砌筑,斜长39.7米、宽1.1至1.5米,窑底坡度为21至19度,窑底排放匣钵,残存皆为黑釉碗,但与芦花坪、大路后门等地出土的黑釉碗有明显区别。推断其年代为五代至北宋初。) {. o$ j0 _& Q
  通过历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初步揭示建窑从晚唐、五代直至宋末、元初的发展进程和演变脉络,丰富了建窑的历史文化内涵。3 B& ], t5 V& F% B7 ?+ u- x
  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P7 ~* \, T5 V8 ~
  庄边窑址
& u1 B0 W# p" M% c2 d+ ?  位于莆田县庄边镇泮洋村碗窑垅、莆(田)永(春)公路西侧山头,范围2万平方米。1957年发现,1987年4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复查。堆积层厚2至8米。/ S% ]0 k: l$ w! j# I# \  w; F8 o
  产品以青瓷为主,胎骨呈灰白色者居多,胎体较厚,釉薄、呈灰青色。器形有碗、盘、洗、碟、瓶、壶、盖罐、三足炉、高足杯等。器物表面装饰有印花、素面和刻划花间篦点纹两大类装饰手法。采用垫圈、支圈覆烧法。残存窑基为阶级窑。烧造年代始于南宋,止于元代。% [6 T$ P5 \1 r
  1991年,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 ~0 b8 ]4 O) l6 R/ }5 q9 A- a2 j  飞鸾窑址5 `8 t: K) l! u* x
  位于宁德市飞鸾镇飞鸾村北,1955年普查时发现,1996年配合基建又进行调查,采集标本230件。窑基依山坡而建,东西走向。堆积层较厚,分布范围约1000平方米。遗物以碗为主,有黑釉瓷和青瓷两种。其所用窑具与烧造方法等与建阳水吉窑有许多类同之处,如釉色以黑为主并有兔毫釉的窑变,敞口小圈足,较多使用漏斗式匣钵,垫饼叠烧。但飞鸾窑也有自己的风格:与建阳窑相比,造型较轻巧,圈足足底往往留下不规整的小平面(建阳窑则十分平整);胎质细腻坚致,胎色呈灰白或白色;窑变釉纹更为纤细而且短。烧制年代在南宋。3 y, `8 L! Q8 _1 ^
  1980年,宁德县(现改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c6 m+ |' h/ T1 X' b, D+ p
  东门窑址, G2 _+ D" Z; D0 L, Z2 h
  窑址位于泉州市东门外约8公里城东镇碗窑村,西、北、南三面环山,小盆地中有一条小溪,自西向东流入后渚港毗连的浔美港。据传,古代海潮可涨至该乡,海运交通便利,形成瓷器外销的地理优势。窑址有二处;一处于溪南的碗窑村,俗称南窑;另一处在溪北的后路村,俗称北窑,总范围约1.5万平方米。
1 z, c2 `5 r9 U+ [7 a  该窑发现于1953年。1956年冬,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前往调查,确定为宋元时期外销瓷器的窑场。% t3 w( T6 z. K" E
  产品胎体呈灰白或灰色,较厚重,釉色有青、青白、白釉三种,以青釉居多。器形有盘、洗、碟、杯、罐、钵、执壶、瓶、炉、盒等。装饰方法以刻划和模印并行。纹饰题材以莲瓣纹为主,还有缠枝牡丹、菊瓣、卷草、直道、篦纹等,不同题材的纹饰,往往兼作于一器。烧制方法多为匣钵正置仰烧,还有托座叠烧以及支圈覆烧。
1 S6 Y$ o7 A0 {5 U  1961年,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汀溪窑址
3 J$ `9 X1 J" L% ?4 v  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北部汀溪镇上埔村许坑,瓷片堆积在坝头山、汀溪山、章厝山、后山等处,范围约3平方公里。" r) H6 [. d; R
  该窑于1956年修建汀溪水库时发现。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先生前往调查,在大量的青瓷片堆积层中,常见一种直线和卷草篦纹的青瓷碗,经鉴定,这种器物即是日本学者所习称的“珠光青瓷”,从而确定其产地,纠正了日本学者所谓“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误说。同安汀溪窑以生产外销瓷为主。70年代中期,故宫博物院李辉炳先生又前往调查,他根据日本镰仓海岸、唐津山麓遗址和大宰府附近、福冈湾以及福山草户庄等地镰仓时代遗址所出土同安窑青瓷,认为汀溪窑的烧造年代“上限至少在南宋时代”,“下限可能为元代”。
- _; b8 i1 @! b  根据历次调查采集标本,该窑产品以青瓷为大宗,多淡褐黄釉,兼烧青白或灰白釉以及少量褐釉;器形有碗、碟、瓶、罐、洗、执壶、杯、壶等;胎体呈灰白、灰黄色,装饰使用刻、划、印技术;花纹有缠枝、卷草、篦点、菊瓣、莲瓣等,还有印双鱼和屈肢的小鹿图案,采用匣钵装烧等工艺。
' V0 u# U& k3 Y# n% K; ]+ T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 W, @, V) K9 [
  大口窑址
4 ?2 Q. h. ?, D0 G( y# t  位于浦城县水北乡大口村,民间传说有窑炉36座,窑址临近南浦溪。现存遗址范围约5万平方米,包含大量支圈与匣钵、托座与瓷器残片。暴露的一座窑基,坐东北朝西南,依山坡建筑,宽约2米,长约36米,属龙窑结构。产品以青白釉为大宗,兼有酱釉、青釉及釉下褐彩。8 W- Q9 E& [* K: ?4 z3 N9 a
  青白釉器胎骨呈白色,质地细洁、坚致。釉色有两种:一种为青中闪白或白中泛青,色泽温润如玉,釉水聚厚处呈湖绿色或湖蓝色,淡雅美观,是为此窑的标准色调;另一种为青白偏灰,这是在焙烧过程中,因窑炉内火焰掌握不当或装烧窑位关系造成温差所致。+ G5 e. U; c, ]$ i
  器物的造型,以轻盈秀丽、小巧玲珑见长,品种有碗、盘、碟、洗、罐、执壶、水注、瓶、盒、炉、灯盏以及雕塑小玩具(狗、蛙、狮)和印章等。" h+ Q3 _# z5 i! J9 v$ H! _0 ?9 y* J
  装饰手法,以模印为主,刻划次之。装饰部位与题材因器而异。碗、盘、碟类内底及内壁常见两束莲、双鱼或四鱼水藻、双婴攀花、六格八格盆花等,近口缘处饰回纹或小圈点纹带。图案组成疏密得体,布局完美,如盛开的莲花,浮动的双鱼,戏耍的婴孩等,皆画风写实,形态生动,配以淡雅的水青色,富有动人的感观效果。盒、壶、瓶、罐等器物的肩腹或盖顶,模印牡丹、梅花、菊花、莲瓣、缠枝、卷草、篦点等纹,线条纤细柔软。从窑具与器物粘连的现象观察,青白釉的碗、盘、碟、洗等用支圈组合窑具覆烧法,因而器沿多芒口,其他器物也有正烧和叠烧。叠烧的器物,内底可见一周涩圈。- L8 q! D! p# k" X4 ^% }$ ]
  从器物形制、作风的特征判断,该窑始烧造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延续至元代初期。
7 V4 _* D9 @- P) r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 `; p" V9 n: c! M$ R) _
  遇林亭窑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遇林亭窑址
- h) ^! a5 D, Y+ k/ |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四周层峦叠嶂,中有小溪注入崇阳溪,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市区。废窑堆积自南而北分布于8座山丘上,范围约6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至5米。该窑发现于1959年,以后多次复查。局部受破坏,大部分保存良好。  
( L" [5 \) }$ U* L  1998~1999年,为配合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博物馆进行发掘,发现龙窑2座,其中一座长110多米。产品以黑釉器为大宗,兼烧青、青白釉,产品胎骨浅灰、灰白、灰褐色,器形有碗、碟、洗、杯等,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制年代为宋代。其中黑釉碗数量居多。( J& d* Z/ [; t! l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 A$ k4 \9 T; K
  宦溪窑址7 c6 [; j' U: L* u* a, w- n/ b3 S0 @
  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乡硋村。村的周围丘陵起伏,南面有小溪蜿蜒向西折北流入鳌江。废窑堆积分布于该村城里坪、弟哥、崎坪顶、釉池谷,新厝村后门山,坂桥村新厝山等处,范围2万平方米。窑址由于建房和开垦而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 U: Z7 _. T- X; R" }  该窑于1956年调查发现,产品以青瓷居多,还有青白瓷及少量黑釉瓷,胎骨呈灰白、白、灰色,较厚重。器形有碗、盘、钵、盏、碟、灯盏、水注、枕、炉、执壶、瓶、花盆等;常见浅浮雕莲瓣、阴刻荷花、贴花缠枝牡丹、点彩乳丁等装饰,以及双鱼、圆环等附饰。采用垫钵、垫圈、支圈等窑具装烧。从器物形制作风考察,其生产年代约在南宋晚期至元代。! B: T9 O) [6 S$ f
  1983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p: k- r, Q1 \0 x( I# R
  浦口窑址
' q/ U5 j9 f. a2 H  位于连江县浦口镇周围的几个小山丘上,俗名外厝山、后岚山、井头里、锦山尾、西山、加它山、过浦山、后池井等地,民间传为“三十六窑”,范围约10万平方米。窑址南临岱江,东流入海。( f! C8 _1 d+ p% g6 I
  该窑于1954年发现,产品以青瓷为大宗,兼烧青白瓷以及少量黑釉瓷。胎骨呈灰或灰白色,器形有碗、盘、钵、碟、瓶、罐等,流行刻划、模印、堆贴工艺,装饰卷云、篦点、莲花、莲瓣等图案,采用匣钵、托座窑具装烧。烧制年代在南宋至元代。" Z1 k1 v1 d& |* f+ `/ x8 j$ }
  1961年,连江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9 P6 q1 [" j$ I3 Z& k  南屿窑址
/ V% U) u* g% E0 x2 t  位于闽侯县南屿镇龙泉村,废窑堆积有碗窑山和窑山2处,范围约1万平方米。窑址西南临大樟溪,溪水折向东北汇入闽江(乌龙江)出海。
" `8 a4 ~/ z/ `" g7 K  1980年调查时发现一条龙窑基,主要产品为黑釉器,器形以仿建盏为大宗,还有灯盏、托盏等,胎呈灰白、灰黄、灰黑色,此外还有少量青釉、青白釉、碗、碟。均采用匣钵装烧工艺。其烧成年代在南宋至元代,在日本等国发现有同类器物,表明该窑是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 w6 j/ p+ c8 [" v' b# Z6 h  南坑窑址
- q9 K/ T4 f9 Y# M2 `) W( H  位于南安市东田镇南坑村,废窑堆积分布于大坝安、大场仑、土垄后、长安埔、枪仔岭、五坝头、牛路沟、汤井、宫口埔、后垅山等20余处山丘,范围约20万平方米。/ u! }9 b& R0 n9 i
  该窑于1977年调查发现,产品有青、青白、白三种釉色,胎骨呈灰白、白、灰色,器形有碗、洗、炉、盒、罐、杯、瓶、壶、碟等,装饰技法以刻划、模印并行。纹样有缠枝卷草、篦点、莲花、莲瓣等。装烧方法用匣钵仰烧、匣钵覆叠、托座叠烧等。生产年代主要在宋元时期,部分延至明代。产品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多有发现,其中,宋元时期枇杷黄釉的青瓷碗、内底中央印“吉”字的青瓷盘、瓜楞状的青白瓷盒等,深受海内外青睐。# ?) s2 I1 u: i2 _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P, n( k+ k( R( }  华家山窑址" j- O" i1 C5 K  c
  位于建阳市莒口镇华家山,包括碗厂、中窑、南窑三处,分布绵亘近10公里。麻阳溪支流茶马溪由北而向南纵贯其间,已查清的废窑堆积范围达8万平方米。
+ D: d) H0 [/ Y" ^5 O3 ^  该窑址于1982年调查发现,经省、市文化部门多次复查,其产品胎体均呈白色,细腻坚致,多轻薄器。釉色以青白为大宗,兼有纯白、淡青色,晶莹碧透。器形有碗、钵、盘、洗、杯、瓶、执壶、罐、盒等,盛行模印和刻划装饰;常见莲花、莲瓣、菊花、菊瓣、牡丹、缠枝花、折枝花、云气、篦点及双鱼、芦雁、婴戏等图案。烧制方法以支圈组合窑具覆烧为主,同时有托座叠烧、匣钵正置仰烧法;其中盒类专门采用伞状支烧窑具装烧,与德化县盖德碗坪仑窑一致。1 ?' w1 s! q6 I! ^8 X7 H- q7 u6 Z8 ?
  烧造年代在北宋晚期至南宋晚期,由于质量精良、种类丰富,颇受民间欢迎,与当时景德镇青白瓷在营销市场上造成相当程度的竞争。元蒋祈在《陶记》中分析,以往景德镇窑业之所以不景气,即因“临川、建阳、南丰它产有所夺”。蒋所指“建阳”窑,学术界以往误认为是今建阳市水吉镇的宋代建窑,但据历史地理沿革,水吉镇宋代属建州治下的建安、瓯宁县(今建瓯市),与建阳无涉,故历史上的“建阳窑”,当为华家山窑。
: d/ G2 A! V% |4 x* M  1983年,建阳县(现改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ww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都窑址/ @6 R( K4 ~, i+ ~0 |# m
  位于邵武市城北12公里水北乡四都村青云山一带,俗称“百座窑”。废窑堆积地点有后门山、巴掌山、拳头山等处,面积近2000平方米。山坡暴露一条龙窑残基,头部宽2.5米,沿山坡建筑长约50米,堆积层厚1至3米。9 X9 N6 }- @) N& k; S3 C* C
  该窑产品以青白釉为主,兼烧酱釉、青釉、绿釉器。典型器物有墩子碗、镗罗盘、高足杯、枢府折腰碗、小口长腹瓶(罐)等。装饰手法主要采用印花和堆贴花工艺。纹样有牡丹、莲花、折枝花卉、麒麟,以及“福”、“寿”等吉祥铭文,系阴刻或浮雕状阳文。装烧工艺采用支圈复烧、托座叠烧与匣钵正置仰烧方法。4 R3 \: V& ^4 ]0 }" G9 f$ r- o, j
  该窑的烧制年代,始于南宋,盛于元代,延及明代。  r3 _: b2 b) S7 h- x! n0 n
  1981年,邵武县(现改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i4 r' @1 m4 Y4 o
  中村瑶窑址
! n9 ?$ i, l' d% m+ Z3 A  位于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瑶林果场周围山岗,包括珠山、蛇头山、窑后山、小学后山等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东牙溪两岸的低山丘上,范围约3平方公里内有宋、元窑址10多处。1993年,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由福建省博物馆和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在草寮后山窑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发现元代龙窑基1座、作坊2处。龙窑基斜长83米,坡度为18~20度,窑头与窑尾落差25.5米。作坊位于窑基北侧,有淘洗瓷土的池子和拉坯用的陶车坑及神龛、土台基、工棚房基等。出土遗物包括窑具,拉坯和修坯用具。器物以青白釉为主,兼有少量酱黑釉,有碗、碟,还有青瓷碗、盘、炉等,器形特征为厚圆唇、微敛口、腹较浅、胎体厚、足粗大、装饰简单,具有元代中晚期作风。* O* s7 T- N1 R' L( M6 y
  神龛位于作坊东南,凿于岩壁之上,由壁龛、案台、案前台组成。龛宽0.3米,深0.2米,残高0.18米,前有供台。在窑址发现供奉神明的神龛,在我国南方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F& |0 B( _7 [! u
  瑶窑以珠山为中心,创烧于北宋,南宋中晚期至元初达到鼎盛,元代中晚期逐渐衰落。
5 b9 F0 R: O6 T" q, l  1991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f$ s  c7 \! S1 R- W0 ^0 L
  澜溪窑址) J5 P# g" x  c' x  x- N
  位于建宁县西南伊家乡澜溪村汪家铺一带,包括梦窠山、窑岭庙后山和岭头山3处窑址。1958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后经三明市、建宁县文物工作者多次复查,采集大量标本,有碗、盘、罐、壶、盏、钵、洗、粉盒等。以青白瓷为主,兼有少量青瓷、酱釉瓷。装饰以划花、刻花、印花堆贴和捏塑几种。创烧于北宋中晚期,盛于南宋至元。
3 C9 ?3 _4 K: n0 \! o0 I  1985年,建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m. a- y$ \, [, s- n, l  场窑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窑址位于松溪县城关西南2.5公里的场,南临松溪河,俗称“九龙窑”,窑址因开路、造房受到严重破坏,现存4处废窑堆积,范围约5万平方米,堆积层3至5米,状如小山,已暴露2条龙窑基,一条长近80米,另一条长近50米,窑宽2至2.5米,可见到窑砖叠砌的窑墙。
+ T" H6 x' O3 N2 ~* t& ^  该窑于1958年文物调查中发现,1977年曾局部试掘。瓷器胎骨呈浅灰、灰白、灰色,釉色以青釉为主,兼烧黑釉,器形有碗、盘、炉、杯、瓶、罐、灯盏、执壶、洗等。盛行刻划装饰,少量模印,常见缠枝卷草、茶花、莲花、莲瓣等图案。采用匣钵覆烧、托座叠烧方法,与邻近的浙江龙泉窑工艺技术相类似。烧造年代为北宋早期至南宋晚期。
5 `$ a: {8 ]0 d) I' x  1982年,松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 a/ v9 ~1 Z5 o0 c( z  茶洋窑址
$ M) x: }2 w. P/ W  位于南平市东南约25公里的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窑址分布于闽江北岸、南福铁路北侧山岭中。1980年3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分布地点有大岭干、安后、马坪、生洋、碗厂、罗坑等。经多次调查,采集标本有瓷片和窑具。瓷片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以及绿釉瓷等,器形有碗、盘、碟、洗、杯、盒、壶、罐、瓶、炉、盏托、水注、执壶、器盖及动物模型等。青瓷和青白瓷的纹饰有篦划、莲瓣、卷草、花卉、水波、双鱼、团菊及釉下褐彩等。黑釉瓷装饰有弦纹、曲折纹、花卉、叶脉、几何形剔花及少量兔毫斑等;绿釉瓷有釉下彩绘花卉。窑具主要有漏斗形匣钵和覆烧组合支圈以及束腰式支座、半圆和圆饼状垫具、小型垫饼等。福建省博物馆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2月对大岭、安后两处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 y& m! Q6 l) P; \; e! B$ Q# H  大岭干窑址发掘面积280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5座、工棚遗迹一座,出土一批瓷器及窑具。窑炉皆为砖构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其中Y1斜长26.78米、宽1.1至2.2米、高差11.04米,窑底坡度23度。Y2斜长29.10米,窑门2个,均开于西侧。工棚遗迹依山坡而建,与Y3平行,长方形阶梯状平屋,墙体用匣钵片与石块垒砌,已揭露的3间,每间面积3至4平方米。出土遗物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及绿釉瓷。新发现的器形品种有枕、灯和器座等。2 s: m9 `+ ^2 j% ?* J- Y
  安后窑址发掘面积约320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6座,其中Y1斜长62米、宽1.2至2.6米,窑底坡度为12至30度。窑室单侧开有窑门11个,两侧砌有护窑墙。出土的瓷器中,除以往调查发现的之外,还有灯、炉、俑等。出土的黑釉深腹茶碗,与日本传世的茶道具中著名的“灰被天目”茶碗相同,从而解决长期未能明确的产地问题。而黑釉浅腹茶碗则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黑釉浅腹碗相似或相同,证实这些茶碗产自福建茶洋窑。
  i3 F6 d! I3 e2 _  茶洋窑址的调查与发掘,初步揭示它吸收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磁州窑等几大窑系的制瓷技术。黑釉茶碗在日、韩的发现则表明,茶洋窑部分产品当时已行销海外。因此,茶洋窑对福建省乃至中国陶瓷史、陶瓷贸易史及海外交通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义窑与青窑窑址& `. g9 G" I( {6 ^+ A
  位于闽清县东桥乡义窑村和青窑村沿安仁溪一带,连绵约10公里。其年代上限在南宋晚期,下限为元代。在15座山头发现有大量的匣钵和瓷片堆积,发现窑炉基址10处。窑炉为龙窑,长度约70米,坡度约35度。产品器类丰富,有敞口碗、敛口碗、花口碗、厚唇碗、深腹高足碗、浅腹矮足碗、圈足洗、平底洗、凹底洗、花瓣口盅、圈足壶、平底壶、瓜形壶、瓜形盒、扇形盒、水丞、研钵、莲瓣盖等,各类器物式样有多种。胎体有厚薄,制作有粗细,优劣并存。釉色基本为青白釉,也有少量黑褐釉和兔毫斑纹(似建窑兔毫盏),但胎色较灰白。另有部分小件动物雕塑品,如狮、猪、狗等。青白瓷的装饰手法采用刻划、压印、堆贴和捏塑等。主要纹饰有与“珠光青瓷”相似的卷草篾划纹、莲瓣纹、葵花纹、菊花纹,以及“寿”、“福”、“满”等文字。烧造方法采用漏斗状和桶状匣钵烧成。在日本博多的中世纪遗址中,有类似的标本。
; J; r, a* r1 q! P$ j; N& @  闽清青白瓷窑群,是福建宋元时期规模最大的青白瓷产地。50年代末,南平专区文物普查队作过调查。80年代初,厦门大学历史系与闽清县文化局又作进一步调查。该窑群对研究福建青白瓷系的形成、发展以及与其他窑系的关系,瓷器的外销等,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0 T0 R/ u; C& d9 @9 e! _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 J2 F- x0 V1 G! V3 V
  德化窑址1 O. |$ D# o  ?! `+ B0 T  X0 y$ S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口之一,窑址遍布德化县境内,主要集中在浔中、盖德和三班3个乡镇。自1954年以来经多次调查,迄今已发现窑址238处。创烧于宋代。宋至元代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明代以生产白瓷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2 j" v! g3 z8 o; w
  宋元时期:
8 e' v8 l5 n* _; w5 K  有窑址22处,其中盖德乡的碗坪崙窑址和屈斗宫窑址,1976年经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地区(现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进行发掘,发掘成果已编写成《德化窑》出版。  C  ^8 Q6 u9 H5 S' E
  碗坪崙窑址在城关西约5公里,坐落在一座山丘上,堆积层约2米左右,清理出龙窑基2座,出土瓷器标本数千件。屈斗宫窑址在城关东1公里,也是一座山丘,清理出龙窑基1座,窑基长57米,宽1.4至2.95米,窑室17间,每室之间砖砌隔墙,隔墙有通火孔5至8个,窑底两侧设火路沟,窑门为单边开门,残存14个,火膛平面略呈半圆形,出土宋元瓷器标本和窑具共6700多件,器类有碗、盒、执壶、军持、瓶、碟、洗、注子等。8 K* H9 c& C' m
  根据地层关系和包含物比较研究,宋元时期德化窑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产品以纯白釉和青白釉为主,皆轮制成型,圈足器与平底器并重,未见实足器;(2)南宋晚期至元初,产品以青灰釉为主,青白釉次之,少量酱褐釉,圈足器逐渐宽矮,并出现实足器;(3)元代中期至晚期,产品皆白釉和青白釉,流行实足器。
  f5 v# f, Q+ p+ D4 J3 K$ P) V% V  明清时期:, k* \  _4 f, J6 g
  窑址主要分布在浔中镇和南部三班乡及北部割坑镇,而以浔中乡最为集中。明代以白釉瓷闻名,明中叶以后,大量生产青花瓷。; v  ]5 r( ~7 L; ^$ {
  白瓷:具有独特胎釉质感和造型艺术,陶瓷界称之为“建白瓷”,釉色以乳白为大宗,纯白、白中泛青或闪灰次之。产品造型有各种人物雕塑造像及动物、植物艺术品、陈设供器、文房用器、饮食器皿等。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为鼎盛期,釉水以白泛青为主。
& g0 s, @' J% ]$ p0 x; O  青花瓷:自明代中叶开始烧制,产品多为白胎乳白厚釉,青花浅淡,或蓝灰、蓝黑色,以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纪年乳白青花墓志为最早的青花瓷实物。清康、雍、乾三代,是青花瓷繁荣期,青花瓷取代白瓷,成为瓷业的主流,窑场遍布全县各地,已发现青花瓷窑址达130多处,超越历代白瓷生产规模。嘉庆以后,青花瓷逐渐衰落。青花画内容有山水、人物、动物、植物、宗教杂宝、吉祥文字等,图案多追仿景德镇瓷画流风,并吸收民间年画、版画技法。
! \3 E3 E( U+ r, c- H! J  德化窑产品自宋元以来,多远销东亚、东南亚、印度、东非、阿拉伯等地,是中国外销瓷数量最多、外销地区最广的窑口之一。1 V$ x3 ?8 x) T9 Q8 s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 ~$ e+ d, x7 j  S, o! J5 K
  安溪窑址
; c3 s& x; o, l' B2 S0 f3 m6 A" \1 E  在泉州市西北58公里安溪县境内,1974年至1985年间先后进行多次普查、复查,发现窑址160多处,主要分布于县境西南、中部和东北部,以龙门、龙涓、尚卿、魁斗等乡(镇)最为密集。瓷系有青瓷、青白瓷、仿哥窑青瓷、青花瓷为主,兼烧少量白瓷、黑釉瓷、釉上红彩、黄釉瓷等。较有代表性的窑址如下:+ V6 E7 O, D8 q' b# E6 N( r7 {
  青瓷:以桂瑶窑为代表。该地古称龟窑乡,今为龙门镇一个行政村。全村方圆八九公里的山坡、民房、田园、道路、河旁均散布瓷片与窑具,俯拾皆是,窑址局部遭筑水库、开公路和建民房的破坏。暴露堆积层厚3米左右。产品有碗、盏、壶、杯、炉、灯盏、罐等,以碗、盏为主。烧制方法均为单件匣烧。釉色有灰青、茶黄、豆绿、青白釉等色调。胎骨灰白,细密坚硬,扣之有金属声。瓷盏在窑址中占相当数量。年代为北宋至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白瓷:以魁斗垵园仑窑为代表。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堆积层1米左右。近年来,由于建房、开路、垦荒而破坏严重。其烧制方法有匣烧、覆烧、对口烧、支钉烧、叠烧等。器形有碗、盘、盒、洗、壶、军持、瓶、罐等。釉色以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纹饰划、印、堆等,偶见酱褐彩。胎骨白或灰白。碗有多种装饰,有器里刻划缠枝花的,有器表印重叠莲瓣纹的,有碗身模印菊瓣纹的。从现场考察,烧制粉盒最多。盒子式样丰富多彩,外部多模印阳纹纹饰,有的印直条纹,有的印缠枝纹和折枝花。印线条纹较粗、清晰、规整、美观。小件盒面纹饰线条较细,有的底部印有花卉纹。窑址还发现,青白瓷的釉下有以酱褐色彩绘的;也有军持肩部两侧堆贴乌龟,龟的眼、背及四爪上点施褐彩。这在福建其他窑场中尚未发现过,是独具风格的产品。未见墩子式碗、枢府碗或高足杯。烧制年代为南宋。
$ M2 e! [# Q2 }  k( h8 T! W: ^  仿哥窑青瓷:以魁斗扫帚仑窑和龙门溪坂窑为代表。烧制方法均为单件匣烧,全器满釉,器底露胎,胎色土黄或灰白,胎质有粗松和细密两种。器形有碗、洗、罐、炉、高足杯等,以碗为主。装饰有划花和印花两种。釉色有青黄、油灰、翠青、粉青、乳白等色调。器表多为细开片,呈现铁锈斑或鳝鱼血纹,玻璃质感强,垂釉和聚釉,加上黑斑点和釉色衬托,成为各种蛇皮色,显得格外美观。胎体厚重,碗足壁粗厚,碗心隆起,有印花,有阴印或阳印“福”、“禄”等字。器底心多留有乳钉,或呈火石红。碗的口沿外折。凡此种种皆显示,安溪窑于元末明初仿制浙江哥窑器。
& R8 G# ?0 ?* j6 O9 q" I: Q) i- f  明代青花瓷:以魁斗草北窑、尾溪深仔窑及翰苑上山窑为代表。三处窑址分布范围大体相同,每处不超过800平方米。有的局部遭破坏。草北窑和深仔窑,从现场调查看,仿哥窑青瓷与排点纹青花瓷同窑共存;上山窑是划花黄釉瓷和乳白釉墩子式碗与排点纹青花、简单写意青花共存。这些显示安溪窑是从青瓷和白釉瓷中转烧青花瓷。这是划时代的变革。初创阶段,纹饰简单,只有排点纹和卷草纹两种;产品也单一,只生产碗类。碗的特点是大口、浅腹、矮小圈足。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倍多,有摆放不稳的感觉。足内壁斜削,露胎,沙底足,修削不规整,器心与足底多留有乳钉。碗心普遍饰有“一”、“十”、“米”纹或3至5行排点纹,或饰火焰纹,或行草书写“福”、“禄”、“寿”、“元”、“玉”等单字款。烧制方法,单件匣烧,上满釉,釉乳浊或白而泛青,足端蘸细沙入匣钵正烧。青花色调呈灰青、淡青,多数一器浓淡不一。明嘉靖五年(1526年)墓葬出土这类瓷器,表明安溪至迟在嘉靖五年就已生产青花瓷器。
, E) r2 w5 o: C: Y  清代青花瓷:以科洋琵琶仑窑为代表。窑址因地处丛山峻岭之中,保存较为完好。窑炉湮没,瓷片、窑具散布在草木丛生的地上,范围约2400平方米,暴露堆积层约1.5米。主要生产碗、盘类。烧制为单件匣烧,全器满釉,足端削釉露胎,胎色白而细密,釉面光洁润泽,制作规整,色料清新鲜艳,绘画技艺高明,图面宛如水墨画。盘的绘画题材多是诗、画组合,如梅雀图、兰石图、秋菊图等;图面题写诗句,如“玉蕊倚石开”,“明月花下有清香”,“白菊皆可爱”等。最独特的是有以书写诗、词、赋作盘面装饰内容的,例如“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在窑址中还发现,青花瓷盘残片上,题写六言诗:“水土造为美器,丕须木火通明;兆垒参由耑役,煅烧五形为成。”以诗词形式高度概括烧制陶瓷所包涵的五种物质,这在中国古代窑场中是仅见的珍贵实物资料。
4 }( M" z. d0 A7 y$ K5 z1 W  这些瓷器,自宋、元以后,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
; f7 v' a6 b! {! }5 b: G: h  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胜与五寨窑址
, e7 z7 _1 G' H, I. v9 H  南胜、五寨,均为乡镇名,分别位于平和县城东南约16公里和24公里。60年代文物普查时,已在这一带发现古窑址。此后,福建省博物馆与平和县博物馆作过多次复查,发现窑址有:南胜镇的花仔楼、田坑、欧寮;五寨乡的洞口、虎仔山、后巷碗窑山、田中央、垅仔山、大垅、二垅、蛤蟆坡、内窑、扫帚金等。采集的瓷器标本有:青花瓷、白瓷、青瓷、色釉瓷(酱釉、黄釉、蓝釉等)、彩绘瓷(五彩、素三彩等)。: ^* B  C, r, T
  青花瓷:胎色灰白,青花色调多呈蓝灰,少数呈蓝黑、灰绿、墨绿等色。器形有大盘、盘、碗、碟、盏、盅、杯、盒、罐、勺、匙、炉、瓶等。青花纹样有花草树木(牡丹、荷、菊、兰、梅、折枝花、绣球花、缠枝花、轮花、松、竹)、珍禽瑞兽(凤凰、雉鸡、雄鹰、白鹭、芦雁、喜鹊、狮子、麒麟、奔马、云龙、玉兔、梅花鹿等)、山水楼阁(秋江、仙山、亭榭等)、人物(官吏、隐士、八仙、婴戏等)、文字(有福、寿、玉、光、雅、善、白等)。在大盘、大碗上还常见“开光”图案。
1 l) h$ Y' K; B& ^. }* V  白瓷:器形有大盘、碗、盅、杯、炉、盒、瓶、罐等。* T0 V7 l5 v  a2 {: D  U# Y
  青瓷:器形有大盘、盘、碗、炉等,有的釉下刻划花卉、游鱼、文字(福、寿等)。. p8 h+ R/ k- u/ Q$ r
  色釉瓷:品种有酱色釉和酱地白花釉,蓝釉、蓝地白花及黄釉。器形有大盘、盘、罐、炉、瓶、杯、钵等,纹样有釉画的兰草、火珠、梅花,釉下的刻划花、鱼跃、文字以及胎体模印瓜棱、花卉等。4 j' p# b! K7 D3 i
  彩绘瓷:以红色为主调,配以绿、褐、黑等色彩,器形主要是盘和碗。纹样多为“锦地开光”的花鸟、折枝花,也有印章纹的。素三彩器则以绿、黄、紫釉为彩。器形主要是盒类,多模印成瓜棱、椭圆或圆形,器盖多模制成植物(瓜、花卉)、动物(鸭、鸟、龟等)形状。! a: j& K4 ~( z% x  P! P* D# C
  窑具主要是“M”形的匣钵和平底匣钵,个别用三棱锥形支钉(素三彩器)。烧制较大型器物(如大盘、盘、大碗等)的匣钵内,多垫砂以间隔瓷器,因而瓷器底部多有粘砂,称为砂足器或砂底器。
3 F. r* o. h/ A. [" Z  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历史系、平和县博物馆合作,对南胜镇花仔楼窑址和五寨大垅、二垅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5 A4 ^6 p) r& w  1.花仔楼窑址:在花仔楼村东北约1.5公里的碗窑山南坡,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3座,皆红砖砌筑,平面呈长方形。窑室用砖墙间隔,每间窑室前有燃烧沟(投柴燃烧的位置),沟两侧或单侧的窑墙上开有窑门;窑室后壁有一排栅栏状通火孔;窑底坡度约13至15度。窑炉尾部有出烟室,宽度同窑室。: Y, \. l  J2 M: ?+ K
  花仔楼窑址出土瓷器有青花、白瓷、青瓷和彩绘瓷(五彩)及酱釉、蓝釉器等。器形以大盘为多,还有盘、碗、碟、盒、杯、钵、罐、炉、瓶、器盖等,多数器底粘砂。青花大盘的图案有“开光”及凤凰牡丹、荷塘水禽、雉鸡牡丹、仙山楼阁、云龙、禽戏、鱼乐、麒麟、蟠螭、狮戏及文字(有福、第)等。有的大盘绘彩图案有“锦地开光”的花卉。碗、碟等器物的青花图案有江景、狮戏、莲鹭、花鸟、折枝花、团花、轮花、婴戏及文字(善、寿)等。盒、小罐、器盖等则有酱地白花、蓝地白花的釉彩花草纹以及模印瓜棱、花鸟、杂宝等。出土的匣钵有“M”形和平底两种。
* q+ y+ E' T! s2 a5 j  2.大垅窑址:位于五寨乡新塘村东北约700米的大垅山南坡,发掘面积46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1座,结构与花仔楼的窑炉基本相同。
3 U: l: y6 @& t2 s2 g7 G+ v3 H. F7 e  大垅窑址出土的瓷器多是青花瓷,器形有大盘、盘、碗、碟等,多数器物底、足部粘砂。青花图案有“开光”、松鹿、山鸡、凤穿花、折枝花、莲鹭、游禽、狮戏、火珠、奔马、人物(“高官厚禄”)及文字(寿、佳、魁)等。
4 s; H) e7 F! b7 o/ c2 j+ n  3.二垅窑址:位于五寨乡新塘村东北约900米的鹅头山西麓,距大垅窑址200余米,发掘面积54平方米,揭露窑炉遗迹1座,结构与花仔楼等处相似。
: I2 O& }) _# ^3 a  二垅窑出土瓷器有青花、白瓷、青瓷。器形有大盘、盘、碟、盒、罐、盖等,以碗的数量最多。大盘、盘等器底、足部粘砂。大盘的青花图案有“开光”、松鹿、凤凰、双鹤、山鸡、莲鹭、麒麟、狮戏、花卉、人物等。碗、碟的青花图案有绣球花、团花、菊花、轮花、折枝花、缠枝花、凤穿花、莲鹭、立凤、花鸟、蜂、杂宝、人物(八仙、隐士、高官厚禄、魁星点斗、刘海戏蟾、青云直上等)、文字(正、玉人)等。少数大盘、碗的外腹部模印菊瓣纹。窑具皆为“M”形匣钵。此外,还出土少量制瓷工具,如研钵、挡箍、轴顶碗等。另有“万历通宝”铜钱1枚。
2 d- X& o- Q8 q  平和县南胜、五寨窑址调查和考古发现证实,这些窑址有着基本相同的内涵和特征,其产品在日本关西地区古遗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博物馆及海底沉船中,乃至非洲等地都有发现,以往被称作“SWATOW”(“汕头货”)。五寨大垅窑的“青花开光”,显然是所谓“克拉克瓷器”,说明这些窑址的产品多是外销瓷。年代约为明晚期至清初。/ K9 {) b' l$ I( F3 J& h. N) ~
  4.田坑窑址:位于平和县东南南胜镇法华村东古洋自然村,北距南胜镇约2公里。窑址所处地段俗称田坑,亦称“内窑”。窑址位于河谷边缘的山麓坡上,西、南两侧背依高山峻岭,东、北两向面对南胜盆地,东古洋溪环绕窑址而过注入南胜河,后流入九龙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坑窑发现于1992年春,福建省博物馆和平和县博物馆进行多次实地调查。调查表明,该窑以烧制“素三彩”瓷器为主,在南胜数十处窑址中,田坑窑产品独树一帜,省内首见。1997年秋季,福建省博物馆对此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为325.8平方米。发现残窑基1处,储存瓷土的圆坑1个,还有1处工作平台和1处长方形单体建筑遗迹。此外还发现石构护基等。" E5 Y; }) G* t1 }9 U1 S. `8 X
  出土遗物可以分为窑具、模具、瓷器三大类。窑具主要是匣钵(有平底直筒形和凹底“M”形2种),圆饼状匣钵盖、支钉、垫柱、垫饼、垫圈以及试片、试条等;模具均为陶质,大量属于盒类的范模,范内图案有动物、植物花卉等;瓷器种类可分素瓷、素三彩瓷、青花瓷,还有极少的酱釉瓷、青瓷、白瓷等,其中素瓷数量最大,约占85%以上,形成该窑的主要特征。胎质多呈灰黄,部分器物内壁施釉。所谓素三彩瓷就是在素瓷的器表施上黄、绿、紫等不同彩釉,经第二次焙烧而成。器类以盒为主(约占90%),此外还有盘、碟、碗、罐、钵、瓶、杯、盏及笔架、墨架等。盒类器数量大,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制作精巧,纹样丰富。形态上,以扁圆形盒数量最多,此外有龟、鸟、鸭、象、蛙、螃蟹、奔牛、鹗等动物形,还有瓜形、竹节状、莲花、莲瓣、松球、牡丹等植物花卉形。动、植物形器均模印。装饰手法主要是模印和刻划两类。刻划纹饰主要在扁圆形盒盖的盖面上,常见有梅花、菊花、莲花等,还有仙桃、鱼藻、海水波浪、荷塘芦雁、如意云头等。有相当数量的盒座内面及盒盖底面刻划符号或墨书文字,多为姓、名、数字。出土器物中还发现石杵、陶杵以及圆柱状的制瓷工具和“万历通宝”铜钱。
4 Y& e: J, U# o% n  此次发掘,还清理了与窑址年代相当的磨坊遗迹。磨坊是利用水力进行瓷土加工的场所,由平台和水车沟槽组成,在平台上发现用以承托水车车轴的石质“轴托”。还有两对石磨盘,在磨盘周边还发现少量青花、青白瓷杯残片、“宽永通宝”铜钱以及一堆瓷土矿石。1 z3 \1 I* t5 M) x% G  t: B  r
  田坑窑烧造时间不长,是规模较小的民间窑场。其产品主要是素三彩器,主要是为外销需要而生产。窑址年代,据地方史籍记载、当地同类窑址比较分折,以及出土物的特点,再比照日本、菲律宾等国同类出土物的年代,推断烧制年代约在明代末期。日本学者所谓的“交趾瓷”,其产地应即田坑窑。
1 h) I& G+ ], e- W; f7 {  田坑窑是福建省目前惟一发现的、以烧造“素三彩”瓷器为主的窑场。它的发现与发掘为陶瓷研究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尤其对外销陶瓷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2 z( X  K$ B, R* s2 e8 A
  1985年,平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 Q4 n; a# y5 u7 l. I* [# @# \  东溪窑址: X) \+ v; v8 w0 L
  位于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东溪林场。这里山高谷深,东溪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永丰溪,窑址分布于东溪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坡上。窑址发现于80年代,后经多次复查。1992年冬,福建省博物馆会同华安县博物馆、高安镇文化站对东溪窑进行专题调查,共发现窑址15处、窑炉遗迹16座、作坊遗址1处。
5 J* D8 n* \$ L) J& U  窑炉皆砖砌,有阶级窑和龙窑两种。其中Y3为阶级窑,残长10.8、宽1至1.15米,窑底阶梯式,坡度约为15度。Y9为龙窑,残长8.65米、宽8.35米,窑头与窑室等宽,并列4间火膛,窑室进深约2.5米。Y15也属龙窑,残长18.5米、宽7.9米,残存4间窑室,各间进深3米左右,均有二层隔墙,隔墙底部各有十余个相对应的烟火孔。每间窑室两侧各开一个窑门。) Y) L! y; z2 o. c2 |6 L
  作坊遗迹1处,面积约55平方米,有4个卵石砌成的直筒形圆坑,口径1.15至1.6米,并有一道石砌水槽与各坑相连,应属沉淀池之类。- @# R6 z3 K2 g0 U8 `
  采集的标本有白瓷、青瓷、青花瓷、色釉瓷(酱釉)和彩绘瓷等。+ D1 o8 G/ \1 r
  白瓷的器形有碗、盘、高足盘(豆)、罐、炉、钵、盒、勺、器盖、洗、水注、花盆、佛像、印模等。其中有一类米黄色釉器,表面为细小冰裂纹,器形有觚、炉、钵、洗、勺等,其特征与传世的“漳窑”瓷器相同。
+ c3 j9 z- Z9 P. ?, Q/ K  青瓷有碗、盘、碟、炉、鼻烟壶等,装饰纹样有刻划缠枝牡丹等。
; k( Z: @$ Z* M8 T/ r+ R0 X  青花瓷是东溪窑占大多数的产品,色调有蓝灰、蓝黑、浅蓝等。器形有碗、盘、碟、洗、钵、杯、盒、炉、灯、罐、水注、盖碗等。青花纹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花卉、草叶、珍禽瑞兽(如凤、鹭、鹊、麒麟、蟠螭、狮、虎、兔等)、山水亭台、奇石、杂宝、人物、文字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19: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青花纹样看,具有明代晚期至清代中期的题材与风格,推断该窑址年代为明末清初至清中期。
7 X: i6 `2 {& C! {  东溪窑发现的米黄色釉瓷器,为寻找、解决“漳窑”瓷器产地提供重要资料。; Q+ Z# H. i7 P3 I" a  H
  介福窑址
3 N% r  e- @1 F! R9 \+ X& u2 y! V* H9 D  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瓷片分布于龙津、紫美、福东三个村,1977年发现。共有:陈兰、黑坝、外窑山、长垅、风流岭、过路溪山、后格山,南社村岭脚、岭头内、后提岭、寨头街、虎子等15处。范围约5000平方米,发现有阶级窑残迹。产品主要是青花瓷器,还有少量酱红釉器。胎骨呈白色泛灰,青花色泽浓艳者少,多是淡蓝、灰蓝及黑蓝色。器形以碗、盘居多,还有碟、杯、盆、匙、瓶等,装饰题材丰富,常见飞凤、牡丹凤、圈点、牵牛花、缠枝蝴蝶、缠枝喜、绶带杂宝、山水、人物等图案,与德化青花瓷作风相类似。生产年代在清代中晚期,据清道光《厦门志·船政》条载:出洋货物中有“永春窑之磁器”,说明产品销往海外。
7 Y( A3 D: ^8 _- ?$ D  1986年,永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W0 @; F" \' j( X/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 06: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标本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6 17: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4-11-24 04:00 , Processed in 0.0623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