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窑址) Z: ?: A4 N u% w1 D
7 @4 Z4 _6 c- Y6 K, C; W
7 V: @* ^4 }2 u- F
怀安窑址
$ r: \) m5 o5 l" f; x. ^; z9 h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怀安村天山马岭,距市区约10公里。窑址滨临闽江,由于历代垦植、建房和修筑防洪工程等原因,遭到严重破坏,现存范围约10万平方米。该窑址于195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2年8至9月,福建省博物馆和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进行发掘,清理出残窑基1座。其结构为龙窑,出土瓷器标本15000多件,在窑具上发现有梁“大同三年”和唐“贞元”纪年铭款,说明该窑烧造年代上限不迟于南朝,下限可至唐代中晚期。: J7 b! |+ I. ~% u, Y# _! o, s
该窑址出土瓷器为青瓷,胎质与越窑不同,瓷土中石英含量很高,其中SiO2含量高达86.7%,属高硅质,而越窑瓷胎一般为74%至78%;瓷土的粉碎、淘洗和加工较为精细,Al2O3含量较越窑低。器类有盘口壶、双耳罐、敛口钵、实足深腹碗、托杯、八足砚等,与福州地区南朝墓出土的青瓷雷同。窑具有圆柱状托座和齿形垫座,表明该窑采用叠烧工艺,瓷器系在龙窑中焙烧而成。( P6 ]+ u- d, L0 h
怀安窑的发现,解决了福州地区所出土六朝时期青瓷的产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据陈显求先生研究,梁大同三年(537年)瓷片的粉蓝色乳光釉,具有典型不混溶性结构,较已发现的古代分相釉(如钧釉、吉州天目、建盏等)的不混溶性釉年代更早,且质量毫不逊色。5 S4 o8 [/ h4 k: \" J) d' U. h; ~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Y6 ?; o0 g0 e1 K 磁灶窑址
" i! R( R0 w# c% S, X) R! E 位于晋江市磁灶镇境内。磁灶一带多低山丘陵,盛产瓷土,长期历经采掘,遗迹累累。有梅溪自西北向东流至晋江入泉州湾,逶延曲折,构成“五坞十八曲”的地势,窑址多分布于梅溪两岸,计有26处:% p$ i( R6 N; z$ _) d
南朝窑址1处,位于下官路村双溪口小山坡上,遗物散布范围约3600平方米,遗址破坏严重。该窑年代早到南朝晚期,至唐代仍延续烧制。
! T; ~! w6 d2 Z0 R6 K. S% R1 b 唐、五代窑址6处,分布于下灶村虎仔山、后山、老鼠石,下官路村后壁山、狗仔山,岭畔村童子山(2号窑)。范围都不大,破坏较严重。5 u& {3 K) i) B2 s+ S `, D
宋、元窑址12处,分布于岭畔村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1号窑)、山坪,磁灶村许山、宫仔山、顶山尾、大树威,前埔村曾竹山、金交椅山、溪墘山及现属南安市官桥镇下洋村的斗温山。窑址多依山傍溪,堆积层较厚(最厚达4.5米),属多次堆积,窑床互有叠压。窑址范围都较大,遗物较多,如曾竹山窑址有8条窑床露于地表,遗物散布范围约1.6万平方米。1 ^) f( g; V7 N' |4 }" k
清代窑址7处,分布于下官路村铜锣山,洋宅村路山尾,下灶村宫后山、寨边山、窑尾草埔,磁灶村下尾湖、瓮灶崎。窑址范围不大,破坏严重。
A" O& P$ y0 s! ~ 磁灶窑于1956年发现,以后历经多次调查。1973年2至3月,福建省博物馆等单位对窑址进行局部试掘:蜘蛛山宋、元窑址试掘面积35平方米;童子山五代、宋初窑址试掘面积15平方米。1980年,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对窑址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其中的溪口山、蜘蛛山、土尾庵、童子山窑址进行局部试掘。1995年10月,福建省博物馆对土尾庵宋、元窑址又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龙窑基址一段,出土大批瓷器和窑具。历次调查和发掘材料,揭示了磁灶窑的发展历史状况。
- i0 |7 O, p) C! Z* @( k3 g 南朝至唐五代时期,产品为灰白胎,质地粗松厚重,施青绿、黄褐釉,器形有盘口壶、双系或四系罐、盘、钵、瓮、灯盏、缸、釜等,采用托座叠烧工艺烧成。- C& e" k* C6 N5 Y
宋元是磁灶窑生产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繁多,胎骨灰白而薄,不甚细密,若瓷若陶,器形有军持、瓶、碗、执壶、壶、罐、盘、碟、灯盏、注子、砚滴、炉、薰炉、盆、洗、盒以及雕塑人物等。釉色主要有青、绿、黄、黑,部分器物在上釉前,先敷一层化妆土。装饰技法有模印、堆贴、剔刻、刻划、彩绘等。花纹有折枝花、梅花、菊花、缠枝花、莲花、牡丹、凤凰、麒麟、孔雀、龙、鱼藻、卷云等。其中绿釉和釉下彩器物极富特色:绿釉器多系淋色釉二次焙烧而成,常见“返银”现象,且锈入釉;釉下彩系在胚胎上彩绘铁锈褐色花纹后,再罩以青釉或黄釉,不少瓷盆内题写诗句,如“三月当濂禁火神,满头风碎踏青人。桃花也笑风尘客,不插一枝空过春。”“七十有叁春,年来尚当先。山河无寸草,天地是何人。”器物的制作,一般采用轮制,也有相当部分模制,其中瓶、军持、执壶均分段模制,然后粘接而成。从发掘清理的窑迹看,宋元窑炉是龙窑结构,采用匣钵、托座等窑具装烧。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当时磁灶窑场进行一定分工,不同作坊分别生产某一专门品种,如金交椅窑主要烧制执壶,溪墘山窑烧制碗,童子山1号窑烧制小碟,曾竹山窑烧制小口瓶,斗温山窑烧制小口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商品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竞争意识。0 d' B& E8 N( r; ]5 i! i
清代产品有青釉缸、瓷钵、壶等瓷器和瓮、缸之类粗陶器。. f2 x+ v" w0 u1 l; ]# h- i
磁灶窑产品在日本和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均有发现,从而证实磁灶是闽南地区生产外销陶瓷的重要窑场。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载:“瓷器出磁灶乡,取地土开窑,烧大小钵子、缸、瓮之属,甚饶足,并过洋。”
/ X1 X* O8 p" M& N$ [5 `$ A" e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j9 \6 T. N! c% `* j* _/ d
将口窑址& Q ^$ q {: }" k! P0 s; R
位于建阳市将口乡北,分布在郭垅山和仙奶岗两座山岗的东南坡,暴露窑具托座和青瓷残器等,堆积层厚1至2米,范围约1200平方米。该窑于1977年调查时发现。1985年,福建省博物馆进行发掘,发现唐代龙窑基一座,出土遗物数百件。
E6 y+ E2 i. {6 S3 A- [5 P% V 瓷器胎骨绝大多数细腻、纯净,少量夹砂或羼细砂。产品均为青瓷,施石灰釉,釉色以青绿、青黄色为主,也有少量青灰色。釉层普遍较厚,均匀温润。釉面流行细小而密集的冰裂纹。施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蘸釉,用手捏住器底,将器物倒置釉水中转一圈即成;另一种是刷釉,用毛刷蘸釉水刷涂于器物上。一般施半釉,即施于器物的上半部,下腹及底部多露胎,常见釉水垂滴的流釉现象。; h" W2 ^% F: \' T, k
器表多数素面,少量装饰花纹。装饰方法分两种:一种为胎装饰,在器坯半干时,用锐利的刀具进行刻划,其题材主要是动物、植物,或一飞禽、走兽,或一草叶、花卉,手法粗犷草率,用简练的线条构成形象、古拙的图案;另一种是釉装饰,在上釉之前,在器身或口沿部位涂蘸褐彩,然后施釉其上,称作釉下褐彩,手法是随意点染,无一定常规形态。( W. p" q; Y7 a! ~2 k- {, o4 G
制作方法普遍采用快轮成型,形制规范,品种比较丰富,器形有碗、盘、碟、盆、钵、执壶、瓮、罐、灯盏、盘口壶等。不少产品形体硕大稳重,反映其娴熟的造型工艺水平。
& I" f' ~* h# d3 ] 装烧方法采用托座叠烧。从器物粘连的现象观察,有大型器中套叠小件器物,或同种规格的器物依次重叠,也有造型相近的器物互相垒叠。在两件器物的交接处,用泥钉、垫饼或垫圈间隔,产品烧成后再行分离。
$ S" S; r( q$ J3 P4 ^" Z 产品是在龙窑中焙烧。发掘的仙奶岗窑基,依山坡的倾斜地势建筑,残长达52米,是目前国内已知唐代龙窑中最长的一座。窑炉头部宽2.3至2.7米,窑身宽度2.3至2.8米。窑室墙壁不用砖砌,而用编织竹木框架再涂抹瓷土的方法构筑。残存的窑壁内面遗留密集而又深刻的竹木印痕,说明窑壁内先编结竹木骨架,用以加固和支撑窑室。由于不采用砖砌,所以高度较低,估计不会超过常人身高。通过发掘和局部解剖,发现窑墙内、外共有三层窑壁,从外向内依次是:一层红色烧土,二、三层白色瓷土。说明窑炉建成后,曾经修葺两次以上,以延长窑炉的使用时间。白色瓷土内面均有一层或厚或薄的绿色结晶状烧结面,应是烧窑过程中产生的窑汗烧结层。, C& \4 T5 Y$ D: }9 l& N
该窑出土的瓷器或窑具上,发现有刻铭文字。多数为数码记号和姓名,如:“一”、“七”、“八”、“九”、“十”、“八十”、“九十”和“杨公炎”、“余记”、“洪”、“毛”、“石”、“丘”等;还有方位词“上”、“中”、“下”及吉祥语“吉利”等。反映该窑属于若干家庭共同经营的民间作坊。从该窑的规模、长度考察,装烧容量(产品)当在万件以上。从该窑使用痕迹,按常规推算,烧造时间约近百年。该窑产品在建阳境内及邻近县、市的唐代墓葬中时有出土。据出土瓷器的形制、工艺作风判断,窑址年代约在唐代中晚期。
6 B! d" f4 ^. {- A& ~ 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