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14 2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化石情缘 于 2010-12-15 00:41 编辑
2 C- ^/ [7 v9 C
n+ b" T. W6 U' ?1 E; R5 S不敢苟同:* c8 U. j3 r) `0 e' k
马陵山地区并没有发现过恐龙骨骼或恐龙蛋、粪便化石,那么,怎么能佐证这些坑就是恐龙足迹呢? 退一万步讲,假设是印痕怎么确定它是恐龙足迹,不是别的什么?这是其一 。
: d$ U1 g' ?/ b6 z7 d 其二:“我们可以看到,三号化石点共有6道恐龙足迹,其中5道属于植食性蜥脚类恐龙,可归入似雷龙足迹(Parabrontopodus),其中又分为2道成年,3道未成年恐龙的足迹。剩下的一道则是可怕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的足迹,只见它紧紧追随在未成年的小恐龙附近,正伺机而动,而大恐龙则返过身来保护幼仔,场面非常惊险!”哈里斯教授介绍说。
/ r9 f6 z; W# W# B' |+ O2 W 那么说,是一只肉食性恐龙要吃三只幼恐龙,由于二只成年食草恐龙保护幼仔而没吃成。保护得了么?肉食恐龙连成年食草恐龙一块吃。要看下面构图(!),纯属编故事。远来洋和尚会编格林童话。
* D$ K! L+ Y) R7 | 其三,假设按洋和尚的说法,有六只恐龙,两个种类,那么应踩出五道五对(如两肢行走)或(5ⅹ4)只(如四肢行走)同样形状的脚印;一道同样形状的脚印,怎么不是这个样子?
, N% q' F% t, n7 v8 E 其四,看实物标本照片(2),从地上一把毛刷比例看,印痕如此之密度,不用食肉恐龙追,只要一伸脖就能把幼仔叼到嘴里。% z9 z' T+ u5 f. j2 @
个人疑惑,不见得正确,请不吝赐教。
4 S1 g; J6 Z& g! R/ w, k& x
' h0 e! e& V7 |2 t4 n* y8 k4 C* ]" F图(1)$ }' m8 A1 N6 ~9 P
4 f. n% B6 j7 W4 O6 t
图(2)
! B9 ?7 a5 U2 c. c
$ e7 z* ?/ d. {
6 {7 s5 D# i9 q7 ^$ ^8 c/ W3 j1 d D4 u. u0 t$ u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