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漆的国家,我国的漆器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漆器能够穿过漫长的历史,始终得到人们的喜爱呢?那么在现代社会为什么依然有人对这种古老的漆器着迷呢?漆器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呢?
# X# F9 O5 ?- u! K; a% u9 m9 c" J! z
马未都说收藏之唐宋明清的漆器
F7 C& F' D# B+ ?. K7 i简介:在收藏市场上,一些著名漆器往往拥有着惊人的拍卖价格。一个清代康熙时期的漆器宝座,竟然以一千三百七十六万港币的拍卖价格被人收藏。同样一把唐代古琴也曾经创下过将近上千万元的拍卖价格。它们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昂贵的价值呢?此外作为唐代漆器的另一个代表,脱胎漆器夹纻佛,做工非常奇特,但是由于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大部分重要的夹纻佛都流向了国外,所以夹纻佛在国内收藏界极为少见,是漆器中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然而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在得到一件价值不菲的夹纻佛漆器之后,却没能够将它留在自己的家中。这其中究竟发生了怎样让他心痛的故事?从唐代到清代,漆器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 ?% g$ J5 s$ m1 {& }; u' t
马未都说收藏之动刀的漆器' o( G7 _. o U B5 @
简介:让我们感到不解的是,我们的古人为什么特别爱用漆器,而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漆器却难得一见呢?而究竟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这些历史久远的漆器能够保存下来了呢?一般说来,漆器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笔的,另一类是动刀的。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而动刀的漆器又有着怎样的分类?它们的魅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款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漆器?为什么欧洲人要称它为“科罗曼多”呢?这当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1 M: Y# @$ }0 M
. O: x: \2 g5 b U0 N: Y 马未都说收藏之镶嵌艺术
7 Q2 E" i; m5 Z; _* B4 {! I; ~/ X
. h+ I0 C5 d9 V2 t7 b简介: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有了镶嵌艺术。这种艺术精妙之至,让人叹为观止!人们发现,一些古董上镶嵌着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美玉等宝贝。但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不少古董上面却镶嵌着贝壳或者螺蛳壳!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在古代,人们之间交往为什么要使用一种非常特别的盒子呢?有些盒子上为什么会镶嵌鸬雁之类的图案呢?这样的盒子它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功能?
, V2 q, t9 N/ P1 y+ d5 U/ m
4 N* v! \' ?9 ]2 M 马未都说收藏之竹雕传奇
7 C3 g+ z1 X6 ]
$ B- O. H7 c( p4 |+ k' I4 D简介:用竹所雕刻的笔筒等等,在今天似乎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物。但是这样一件竹雕笔筒却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140万元的价格被买走,这样一件看似不起眼的竹雕笔筒,相比于陶瓷书画,它的价值却毫不逊色,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件许多人不以为然的竹雕笔筒如此价值连城?中国的文人和雕刻大师们,为什么又是如此的酷爱竹器,以至于这些在许多材料上雕刻的雕刻大师们,常常被称作“竹雕大师”?在这许多雕刻精美竹器的背后,究竟又有过多少竹雕大师的悲喜人生?" G; |/ S- u. O3 E! X; _$ K
* v! M* _/ ?% F3 V 马未都说收藏之名贵材料的雕刻
& }- }1 ^5 t0 f简介:漫步在中国绚烂的历史长卷中,时时会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创造的神话,在上一集里,马未都先生就带领我们领略了古人雕刻艺术的神奇所在,那些形状各异的竹雕,每一件莫不雕工精妙。然而在古代雕刻品中,还有着一些特殊的成员,它们不仅做工奇巧,而且其雕刻原材料本身就很奇特。比如一个犀牛角杯为什么会有上千万元的身价?马未都先生为什么说古代的象牙笏板大多都会“笑”呢?而一件用黄杨木雕成的笔筒为什么会被鉴定为“国宝”?在北京故宫中又都收藏着什么样的紫檀雕刻上品?3 z- `5 e7 }, q, {( m
马未都说收藏之名扬天下的宣德炉
! O e5 l1 M' r$ x3 D简介:在明、清的铜器中,有一种器物让人宠爱有加,这就是宣德炉。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特别热衷于制作这种宣德炉呢?而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以后的不少皇帝竟然也乐此不疲地仿制宣德炉!宣德炉究竟有着怎样的妙处?它在古人的生活当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从而一再受到追捧?除了宣德炉以外,还有什么样的炉子跟中国古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呢?而说到炉子,在古人的生活中,似乎就不能不说到香,因为它与古人的生活有着不解之缘。那么,在“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样的诗情画意中,古人会使用什么样的香呢?如果有人随便使用一些香,会闹出怎样的笑话来呢?
- B: t" J' L) R
; J, m% s7 D2 N5 M+ ^! d 马未都说收藏之东方奇葩景泰蓝4 ^, F$ }$ \* l, C2 |
简介:在数百年之前的紫禁城中,有一种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百年来它一直都是皇帝独享的特殊器物,这便是紫禁城皇家宝库中曾经最为神秘的珍品——景泰蓝。这些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的景泰蓝,为什么当年只有皇帝可以独自享有?而在曾经的历史上,有许多皇家的瓷器、玉器,民间都有过类似的工艺来制作,为什么景泰蓝却在明清两朝出现以来,数百年几乎没有走出过宫廷?在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神奇而复杂的制作手段?而在这几百年之间,这一件件皇家用过的景泰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奇特的传奇故事?马未都先生又会与这些百年来的景泰蓝有过怎样的不解之缘?
% O" `4 l' b9 k1 L# \
' ?- T5 y/ e2 h g3 e7 M( u" R 马未都说收藏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上)
, _8 F' K9 O) |& F+ x2 r简介:在数百年前的明清两朝,有一种叫做“鼻烟”的稀罕东西,成为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普通百姓都非常追捧的时尚之物。这个被称作“鼻烟”的东西究竟是怎样一种特殊的烟草?曾经在当年流行一时的鼻烟是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它究竟从何而来?而后来人们用来盛放鼻烟的各种瓶子,为什么偏偏被称作“鼻烟壶”,而不是“鼻烟瓶”?在清朝以来的数百年之间,人们如何制作出了无数千奇百怪的鼻烟壶?! o [6 `: F9 S7 J
8 M! F; D$ p! S2 {5 T, c 马未都说收藏之掌中乾坤鼻烟壶(下)
8 p& P. U& y$ q$ p# q简介:大清王朝鼎盛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曾经以酷爱各种古董珍玩而给今天的人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但是,这几位帝王还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就是对鼻烟都情有独钟,他们的宫廷之中也因此收藏了无数各式各样的鼻烟壶。在当年的宫廷之上,这些皇帝们对于鼻烟和鼻烟壶的痴迷,究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在许多鼻烟壶中的玻璃鼻烟壶,成为了其中非常特殊的一种,长久以来一直把玻璃当作稀罕之物的中国,何以会出现如此大量的玻璃鼻烟壶?在这些玻璃鼻烟壶内部那些笔画细腻的图画,当时的人们究竟又是凭借着怎样非同凡响的技艺绘制上去的呢?
+ }- I4 h- k. {4 B1 {& `7 y5 U# p
& h$ Z, K) n1 c _3 f! D 马未都说收藏之薪火相传. b4 w- w/ S' K3 C! b5 k9 K% }- x
简介:那些散发着幽古清香的中国古典家具,那些闪烁着千年智慧光芒的中国瓷器,那些深深铭刻中国印的青铜器,那些数千年之后依然可以跃然纸上、生生不息的中国字画……跨越了千百年的时光,流传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在这漫长的时光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有无数的手曾经在这些器物上摩挲,有无数的目光曾经在这些器物上流连,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去,但他们所留在这些器物上的智慧、情感、命运,却从未因为时光的流转而有过些许的磨灭。 那么,已经从事收藏几十年经历的马未都先生,面对这些洋溢着生命、舞动着灵魂的中国收藏,将会有着怎样特殊的情感和感慨?而在这五十多集的《马未都说收藏》的节目中,马未都先生与大家一同走来,他又将在这一系列节目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候,会有怎样入木三分的总结,将有怎样的肺腑之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