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虫葫芦怀中揣四种手段各不同 7 w- g a' ?) b# F1 E! j
7 [( k1 G- n9 P/ t. s) v- S
一把冬虫葫芦,可手中把玩、怀揣的宠物,在它大体功能性的造型之外,还有诸多锦上添花的美化手段,计有印、刻、砑、烫等各种装饰形式与手段。
7 q, [/ J( |* @9 [1 v
( h1 E2 T4 O8 i, p: M: G- n “印模属于印的范围。待葫芦长成印上花纹,形成浮雕,一般设计在葫芦通体,四周布满花纹,八卦图、五福捧寿、云龙、太师少保、三阳开泰、合和如意、四季花开、人物故事等。印花工艺多用于蝈蝈葫芦,因其身长便于印模,黑虫与金钟印花葫芦较少。” , u8 A& a: ?% I [8 Z* q2 R0 F; L
- A7 ~2 _+ |( E9 N
“刻,用牛角或玛瑙刻成器具,按葫芦圆体随势刻画,线条流利,形体简练,多为花草、鱼类及戏曲人物故事。秋后,很多山东聊城等地的农民带着自种自刻的扁圆葫芦来津出售,物美价廉,多用于晚秋蝈蝈饲养之用。”
2 |# P# h- Y+ k( B% I a* T+ z' ~- _+ j4 H( ?
“砑,砑花是匏葫的特殊制作工艺,创制于北京。在清道光年间,北京有徐某独善其艺,所作如天生成。天津近代有陈锦堂老艺人,为砑花工艺高手,他构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细,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国画,题材为山水、花鸟等,还有的用画师刘奎龄的稿子,更加绝妙名贵。砑花的制法是将葫芦表层硬皮轻度软化,之后用不同角度的玛瑙砑子为工具,在已定稿葫芦身上砑制出点、线、面,凸于平面,力轻则砑不凸出,力重则划破表面面线,完全靠手感力度进行创制。”
4 t# H L" V' E" b `
* R" Z% z" m; O$ F “烫,烫面也称火笔,老法以自制火香,制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钢针以为笔头,点燃之后导热至铜针,用以烫画图案。现代以电烙铁代替,但烫染效果,远不及旧法理想。陈锦堂擅长这种艺法,所烫云龙后人无人可比。现代有姓曹的和王殿华所烫山水、人物也为藏家珍藏。” & H, \. A/ Y- R9 x. b" z. h
9 d v8 }7 n/ ~) ]1 l3 r2 p3 O “漆,旧时天津大漆葫芦,颜色绛红,晶莹可爱,匏体经漆之后,坚固耐用,它也同于古乐器,在美化音色方面,也会起到良好效果,也有雕与描金工艺,更为罕见。” 3 A8 v+ J" ^- G3 Z" T6 Q- p
) N. a8 q9 B, P
“以上是葫芦‘身儿’的各种装饰形式与手段。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部件即起到音孔作用的蒙心。蒙心在口盖之上,蝈蝈类葫芦口上加瓢盖,上有五孔或者七孔,是为音孔,个别也是平蒙心者。蒙心的规格有高、平之分,全依个人爱好来决定。蒙心的制作,不拘何种材质,都要求精细而坚固,线面排列匀称细密,一只优质细工的蒙心,也是一种高级的微雕特种工艺品。我曾经见过一套八种类别蒙心,材质有牙、玉、翠、椰壳等,题材分别为西游记等全系人物故事,都是高体微雕,而且每件作品带动,堪称巧夺天工的绝妙作品。” 1 K, f3 K+ R0 a1 p
7 C% W/ Y( I( d7 A6 T5 g
“天津刻制蒙心高手,为八十高龄的李如柏老艺人,他所刻制蒙心,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虽然是传统题材,时创新意。常见刻制内容二龙戏珠、龙凤呈祥、五福捧寿、海八怪、暗八仙、番八宝等吉祥图案。带动是他的拿手特色,所谓带动是方寸之间的小天地,把立体物以套刻方法,可以在蒙心中间活动,更显构思巧妙,手法精确,绝不能掉出蒙心。带动主体物的数目,要依题材与规格而定,通常由一动至二十动。如九动松鹤延年蒙心,在圆径三厘米,高二厘米的蒙心上,以九只动态仙鹤飞翔苍松之间,生趣盎然,绝妙至极。其他还有丝瓜蝴蝶、游龙戏水等诸多样式。此外还有高圆雕,多用透雕方法,题材有缠枝牡丹、八仙祝寿、教五子等。教五子为牙透雕鸡笼,内雕一只公鸡五只小鸡,形状如同米粒,其规格为底圆径三厘米,高四厘米,可谓绝妙构思。”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