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76|回复: 1

[术语] 发墨与下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9 10: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nyi 于 2010-5-19 10:29 编辑 , Y1 h# q0 l6 Y$ A: ?/ T
, Y, h/ {6 r" P) ~2 p( ~
发墨——砚的品级,发墨为主要条件之一,一般人却将墨快浓,误为发墨好,或称易发墨。正确的说,发墨不是易磨,而是指墨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洗砚时“泮然立尽”,也就是说,石性坚润者,能发起墨汁,也不滞结在砚上的意思。古人认为易磨为“下墨”,墨如油泛为发墨,端溪水坑所出之佳石,下墨、发墨两者兼备,故极名贵。 " B! T+ O- E- V, N
% U% L; c3 {4 x- y) f: ~2 v
  下墨——为磨墨时,快得墨汁之意。所谓“下墨”快,与“得墨”快的意思相同。下墨快,通常是不发墨,如果试用一锭好墨,在优、劣不同的二砚上磨墨,劣砚下墨快,砚石粒子粗,磨得墨汁粒子也粗,故墨多无光,写出来的字也乏神争。优砚与优墨相配,既下墨,也发墨,字画自必神采奕奕。近人常将下墨与发墨的意义混淆,也有古人的笔记将下墨误为发墨者。 / p4 U# L9 ^( i( ^9 ?* _2 s

8 b5 `1 @/ y  k  拒墨——谓砚在磨墨时,墨锭在砚上滑走,久不见墨汁,墨汁油滑而难定著砚上,此现象多为砚面有油尘,或经人手多次抚摩的结果。新砚经过涂腊,用时未将腊除去,也有此现象。滑墨、走墨为同义语。
! b3 D2 L! z9 r' K7 T( V
7 s; ]" ~, s3 N, g3 U7 u, s  受墨——与拒墨相对,为砚容易接受墨汁定著之意。同义语有著墨、留墨及亲墨等。 ; B) _3 @0 Z6 C. D/ ~2 |$ \

5 ?0 ^4 E* I9 _0 o3 y- r  x7 Q  锉墨——为磨墨时,墨成小碎片崩脱,此因砚材过分细滑与墨质不佳所引起。
0 b. y+ W, Z. y; l. e! p2 @7 p' E" q1 n+ M, b" F- @& ^0 V4 v/ n
  宿墨——墨汁磨成后,留存墨池一~二日以上者,称为宿墨,墨汁久露空中,水蒸发、胶变质,字迹乏光采,但有一些画家,嘉用宿墨,取其老辣之趣。同义辞有宿沉、滞墨及死墨。
. n6 P  F( `2 `& L$ |* B" a; F: F$ Z0 Q6 d+ y3 g+ ?
  墨锈——砚著墨久存不洗,好比铁锈,入水久浸不浮者,称为墨锈(或绣),古砚池边、墨迹斑驳,为古砚特征一。同义有墨渍、墨花。
+ B0 p. R9 V" V& A  q0 J
* G( A8 V1 E9 X- G  落墨——墨汁在洗砚时脱离砚面之意,砚材腻润者,其落墨良,同义辞有离墨、脱墨。如端溪水坑石,优者落墨非常优良,端溪杂坑砚,肌理粗糙,其落墨极恶。 - I7 \- Y% p7 O, a4 N! _2 T; V
  s0 U) v3 u6 x( }' p$ T) w7 U6 O
  不乏——“研史”常见不乏二字,如“发墨久不乏者,石必差软,扣之声低而有韵”,又如“古墨无泡,胶力尽也……,(磨)既不热,良久发墨生光,如漆如油,有艳而不渗也,岁久不乏,常如新成”。由此可知“乏”字有疲乏、变弱之意。“发墨不乏”,是说某砚很发墨,使用很久,不会减退,依旧很发墨。 9 v8 E/ T7 n. b) W
" A! y& O/ U- J1 L& ^' y$ [
  不渗——是墨汁不渗透入砚中,渗则容易使墨汁变浓且快乾,石砚大多不渗,而澄泥砚或水坑软石做的砚,则有“渗”的现象。 - N# F* k; M8 Q! f. c7 m  z9 I* T0 c
8 K% N9 d0 j6 D& Y7 r
  褪墨——东波杂记说:“褪墨砚数字一磨,如骑钝马数步一鞭,瓦砚如骑驴也。”瓦砚吸水快,比澄泥更速渗。   k$ [9 W, \$ Z" l0 K9 ]
8 t! f$ I+ a4 m* Y
  《砚》(陈大川等著 自台湾省立彰化社会教育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相关帖子

发表于 2010-5-20 09: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4-5 11:00 , Processed in 0.0974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