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 z( s5 J# K" Y; D7 {0 t1 w; \$ W
仿古山水 清 恽寿平
, x% `# p/ L0 K& B, m0 ]- k6 b+ W5 u ^; f纸本 设色 墨笔 纵26厘米 横19厘米! s! B5 e3 D# ~: M% ]) k
无锡市博物馆藏9 f7 P: N2 I7 x+ g
此册共十页,其中设色四页,水墨六页。此十页山水画意境恬淡深邃,运笔秀润俊逸,设色明丽清新。此选一页。
( b& k8 J. @" g 图款“松雪渔隐图”,钤“寿平”白文长方印。芦获枯枝间,老者戴笠握桨,坐在船头。枯笔随意,意境萧索。8 }( b# e1 s6 a d
作者曾云:“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者无情。作画在抒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此册可作为此语注释,每页笔墨见情,章法、结构,各有特色,少有雷同,既有奇险俊逸,又有平远清幽。岗峦、溪泉、树木以及一切景物,穿插自然,变化多端,草莽空灵。& m" X: L8 g/ s3 D& R8 d
' P" I" l' e' {0 L+ L: V6 o秋林舒啸 清 颜峄
2 S4 g$ d3 ~% c绢本 设色 纵140厘米 横81.8厘米
8 j) A! p. x0 m8 X1 W! i$ a辽宁省博物馆藏
2 N B; B" _: g& k1 q; \ 颜峄(生卒年不详),字青来,江苏扬州人。出李寅门下,惯写古木寒鸦,飞呜楼宿。山水、人物学北宋人,笔墨苍劲,能界画,尤擅米家山水,由淡入浓,细细加点,妙能融化无迹。至人物直以勾勒提空之法为发眉,衣褶类张子羽。日本人枳重其画。主要活动于顺治,康熙年间。0 e( r% Z9 H0 \8 P0 S
此图构思奇巧,清丽多姿。霜叶如姿,青松如染,朱青相映,枝斡槎栉交错,蛇曲龙蟠,山岚如盘,流泉有声,有高土舒啸于林泉间,侍者相从,车停于路旁。写景抒情较为真实。笔墨苍劲,山石用勾斫法,质理分明。人物鬓眉用勾勒提空法,刻划精微。8 u \+ z4 x+ Y
% ` O) i; x. o; ]$ m4 _" ]( c柏鹿图 清 沈铨
8 w) C9 p: H; t3 ^绢本 设色 纵98 .2厘米 横47.2厘米
[2 O* i) O+ F6 M! ?: {0 C7 c 沈铨(公元1682—1760年),字南频,号衡齐,浙江湖州人。善画花卉、翎毛,用笔工致流畅,形象生动,设色艳丽。雍正年间,他应聘到日本授画,留海外三年,他的花鸟画很受日本人重视,学他的人较多,而以圆山应举最为著名。9 z; j0 o- N4 r8 d# F+ P
图绘波涛汹涌的溪边,一对梅花鹿幽立坡石上。上端古柏苍翠,虬枝盘旋,后有石壁远崖,悬泉隐约,构成一幅清丽娴雅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沈氏笔法清俊涓秀,工翎毛走兽,尤擅鹿,毛茸细腻,神态活泼,栩栩如生,具有深厚的写生功力。山石水墨滋润,色彩清秀,绚丽和润。题材富有吉庆寓意,深得识者喜爱。款署“乾隆丙寅三秋”,时年六十五岁。
: {2 E U, J ]+ F
& P$ [; ?" O* l. v( B$ M2 } D鸳鸯白鹭图 清 王武
( s; H9 }2 j- m+ u: d k绢本 设色 纵156 .3厘米 横74.1厘米
( T* E( O, v! F F3 g( @上海博物馆藏4 }: d2 G' z; Q* ?! F2 D+ Z
王武(公元1632—1690年),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家王鏊六世孙,精鉴赏,富收藏,善画花鸟。风格工藏秀丽,正如王时敏所云:“神韵生动,应在妙品中。”为清初院画的名家。亦善诗文。, {5 ~$ O8 C, e$ Y, y; a, a
此呼描绘宁静萧瑟的夜景。秋月倒影,夜色澄明,坡岸上芙蓉盛开,鸳鸯双栖,白鹭单足缩头停立在水中崖石上,兼葭稀疏,花草随风摆动,水波荡漾。5 q/ E+ O! i; G. p0 e5 j' l
设色淡雅,鸳鸯白鹭以工笔细描,芙蓉、蒹葭以点叶写意,两者视合,相映成趣,- j- r/ S8 [; A* k" m
自题七绝一首,署款“已巳”,为康熙二十八年,作者时年五十八岁,钤“王武私印”白文印、“勤中”朱文印,起首钤“忘庵”朱文葫印,左下钤“草木中人”白文长方印、“三槐之裔”朱文印。- ?" l% j# G @+ x) ^: e" l
" l3 {8 r6 t" P7 G- T# L+ \$ z醉儒图 清 黄鼎
6 k/ ~( v3 p/ W绢本 设色 纵115.5厘米 横57厘米
M. [ ^ ?0 |+ A" f' o广东省博物馆藏
: Q5 i4 e/ K; c9 ~ b, E 黄鼎(公元1650—1730年),字尊古,号旷亭,又号独往客,晚号净垢老人。江苏常熟人。善画山水,临摹古画,咄咄逼真,尤以摹王蒙见长。后学王原祁,一变其蹊径。笔墨苍劲,画品超逸。
# R5 ], ?2 ]+ [1 A 此图松柏参天,虬曲茂盛。浓荫下,湍流边,上身裸露的男子,醉倒于兽皮上酣睡,旁置两个酒坛,一函古书,将风流倜傥的归隐文人,活灵活现刻划出不羁的性格,体现了黄鼎的功力。自题“勾龙爽醉儒图,虞山黄鼎临”。勾龙爽又名句龙爽,四川人,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据说他画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机之意”。今观黄鼎临本,不啻把勾氏的风格保留下来。
4 R+ `2 m5 T9 x! z
% ^. `0 g- E t2 F) ^5 i, H% P% }幽篁坐啸图 清 禹之鼎, J- O) n9 b" w4 h
绢本 设色 纵63厘米 横167厘米4 Z3 c& L i8 G# w1 S" K6 z! W7 G5 y
山东省博物馆藏: a6 J; s/ g8 S9 O
禹之鼎(公元1647—1716年),字尚(上)吉,一字尚其,号慎齐,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熙间供奉内廷。善画小像,亦能山水、花鸟。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其写真多白描,秀媚古雅,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康熙五十五年卒,年七十岁。
+ t4 X) w5 r! h6 i, C) q/ N1 X: M 此图画清代诗坛领袖渔洋山人王士祯。王士祯临坐于铺有裘皮的盘石上,眉清目秀,长发朱唇,横琴未弹,若有所思,具有诗人学者气质。衣纹用柳叶描,颇生动;以水墨写幽篁,有元人法;石用披麻皱。溪流向远处淡化,令人遐思,皓月当空,更增寂静雅趣。作者录王维诗以烘托画意。画前提“幽篁坐啸”四字,款署“海宁门人陈奕禧”。画后题诗甚多,作者均系王士祯门人。禹之鼎另绘王渔洋柴门倚杖图卷,与此图不姐妹作,亦藏山东省博物馆。, X( n+ n6 A$ W7 h/ j' ~
# x$ V: u8 G- ~# T; ~. l" d豪家侏乐图(部分) 清 杨晋8 l' T( ^ i; ?5 k' t
绢本 设色 纵56.2厘米 横1274厘米1 F" h& U8 U) G3 s( G: s, P4 V
南京博物馆藏4 e5 E% J& K6 l& i3 D9 E
杨晋(公元1644—1728年),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又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王翠入室弟子。善画山水、牛、马,兼及人物、花鸟。曾与王翠绘《康熙南巡图》。晚年多率笔,苍而不润。然画农村景物则颇精工。: e9 g. h- S& ?4 S; q6 V7 `
此卷写春夏秋冬豪门享乐生活。此幅为长卷中一段。画仕女幼童十多人,游乐于长廓、水榭之间,玲珑湖石之下,浓荫草坪之上,或观荷,或细语。人物神*静穆,园林环境清幽,足以驱闲消夏。笔墨工致,疏密得体,设色明丽。款署:“岁次戊辰嘉平虞山杨晋写”钤“杨晋之印”白朱文方印、“子鹤氏”朱文方印。戊辰为康熙二十七年,时年四十五岁,为国年精心之作。9 i$ F$ d: _# c5 m; r
; [0 w( J; v2 L2 Y4 D% v! L* r梧桐双免图 清 冷枚
. x" r1 @2 v6 o绢本 设色 纵176.2厘米 横95厘米
8 t7 q% x9 w5 [3 ?! @5 {: E' F故宫博物馆藏+ z' Q( O, w6 r
冷枚(生卒年未详),字吉臣,号金门外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画学焦秉贞,康熙后期进入宫廷供职。善长画人物仕女及山水楼阁。画风工细,色彩浓丽。康熙五十六年与王原祁合绘《万寿圣曲图》。
* s! j; {4 l; q7 e, q' e. k6 C; y 画梧桐二株,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野菊满地,柔草丛中,两双白免相戏。似为中秋佳节而作。双免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皮毛滑而富于质感。免眼用白色点出反光,眼神显得晶然透明。构图疏密有致,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款署“臣冷枚恭画”,钤“臣冷枚”一印。上钤清高宗弘历等印多方,说明它流传有序。
8 e2 b6 \* R+ O4 v# f' I) ~3 D+ Z/ l Z0 o* }" H; u4 w& m0 T
海上三山图 清 袁江
( v+ { ]9 P2 e% A0 Y5 y3 l绢本 设色 纵41.3厘米 横56.8厘米
3 _& E4 d: w' j9 y2 p& y0 G南京博物馆藏
6 f, t) d% i4 l. m3 G 袁江(生卒年未详),字文涛,江都(今扬州)人。善画山水、楼阁和界画,兼画花鸟。早提学仇英,后广泛师法宋元各家。他作的界画,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加强了生活气息的描绘。笔法工整,设色妍丽,风格富丽堂皇。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候。是清代著名的界画家。3 h+ m4 F* t7 t# M: |# s
描绘神话中的蓬莱三岛。仙山危耸于茫茫大海中,山势陡峭险峻而有奇致。岛山楼阁崇宏,建造精巧;松梅环植,苍翠葱盛,左下一座小岛突兀海面,一群仙鹿游息其上。波涟浪涌,云雾飘渺,一派绝境仙岛。整体气势宏大,局部精微耐看。左上题“海上三山”,款署“囗戌秋邗上袁江画”,钤“袁江之印”、“文涛”白、朱文二方印。袁江画迹,就目前所见,最早为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最晚止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此图画风属袁江工整细致一路,应是他晚年之作。$ R; a# y& s" S
, b1 C G3 ^) z& c% D3 F7 ~/ M南溪春晓图 清 马元驭* J: \( C0 W N d' |9 O
绢本 设色 纵57.2厘米 横28.6厘米7 w* g" y( r5 d/ h! i- R* ]
南京博物馆藏
% a h$ q I; Q) t; s' ? 马元驭(公元1669—1722年),字扶曦,又号天虞山人,江苏常熟人。马眉子,善画写生花卉。画传家法,气韵超逸,写生又得恽寿平指授,常与蒋廷锡讨论六法,故没骨画益工, 神韵飞动,不泥陈迹。亦工诗。画桃花、柳树各一枝,高低交叉,鹆鹆停息柳枝,梳理羽毛。神态生动,设色鲜丽,意趣盎然;构图别具一格,自然天成,乃写生佳作。画左上作者自题“南溪春晓”,署款“楼霞马元驭”,钤“元驭之印”、“扶曦”白、朱文方印。另钤有“芸齐宝玩”、“曹巢南收藏”鉴赏章。
9 F, C( u* F2 V# d9 J! D* [
3 ^7 W7 B' Y6 P0 l3 W5 s5 W
' Q7 f* o6 o) c阿房宫图 清 袁耀
4 b$ I$ j! ` I% o绢本 设色 纵128厘米 横67厘米8 j1 h8 B2 M: d$ O& ]1 ?
南京博物馆藏
8 `6 e0 i) ~4 }; H9 G/ O* K 袁耀(生卒年未详),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3 K7 ^1 ?9 ^7 r3 x) E( Y, @
作者用唐朝诗人杜牧《阿房宫赋》文意,拟写阿房宫胜景。层峦耸翠,曲水萦环,重楼叠阁,各抱地势,廊腰缦迦,夏边行空,亭桥卧波,龙舟游荡。楼阁、人物,笔致细腻,生动入微。建筑物用大青绿敷色,浓盛厚重,鲜艳夺目,山石树木则用水墨,略施淡彩,主次分明,整体则气势宏大,局部则各显精神,是袁耀晚期至精之作。自题“拟阿房宫意”,署款“庚子阳月”、“邗上袁耀”,钤“耀之囗”、“昭道”白、朱文二方印。庚子为乾隆四十五年,为迄今所见袁耀画作时间最晚者。
. @7 h# ^1 ^2 W7 @$ V
+ R! j* J8 R. z; U4 n: S杂画 清 余省
! F4 H8 g a! z& x; [纸本 墨笔 纵89.9厘米横2.7厘米
6 y! q; O" O. a 余省(公元1692—1767年),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珣之子。画师花鸟画家蒋廷锡,乾隆时祗候“内廷”,善画花鸟、虫、鱼,尤其善蝴蝶。参用西法,赋色妍丽。( H# n6 w1 N k s" \* X+ d& S3 ~
此图水墨写意,画牡丹、玉兰、花蜂、桃花小鸟、荷花翠鸟、稻蟹、竹石兰花、松鼠葡萄、鳜鱼、松梅、佛手、小仙香椽等十二在开。选刊稻蟹、鳜鱼二开。用笔豪爽,挥丽自如;用墨酣畅淋漓,豪放中呈现雅秀。法随意转,形中见神,意态生动。此册钤有“机趣天心”、“以意写之”的印章。每开均有作者题句及印章,末开署款:“庚辰秋八月戏墨十二帧。余省。”钤“余省之印”白文印、“曾三氏乐”朱文印,左下角钤“家有赐书”白文印。
! {0 m% R0 V$ L4 T" C
8 `$ |9 H8 q4 S' S0 K. j- w0 f2 g1 {$ Y! i2 f `
竹荫西猊狗图 清 朗世宁3 C5 o% x4 v5 |. _* e$ C% P* q
绢本 设色 纵246厘米 横133厘米
+ m2 j" X' O3 K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A, [' V( k9 D. k r* A" H
朗世宁(公元1688一1766年),意大利耶稣会士,画家兼建筑家。康熙时期为传教士来到中国,因善画,召人内廷供奉。善画花卉,走兽,山水和人物。尤工画马。参酌中西画法,设色丽艳,精工细织,自成一家。
6 x/ h6 z8 k1 M2 T3 Z1 |8 Q1 ? 此图工笔设色,绘苦瓜藤绕翠竹,下立西独(《集韵》释为良犬),昂首垂尾,眼睛警觉注视前方;长身细腰,毛色银灰,光泽细润,骨骼肌肉旨显质感。与同样写实逼真的翠竹,瓜藤,果实,地草,野花,互相亲托,构成天然之美。右下落款“臣朗世宁恭绘”。上钤“怡亲之实”一印。贻亲王允祥系康熙皇帝第二子,雍正元年封王,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去世。此图似可确定作于雍正年间。( |, H9 ?2 n: Y
) I; p& O/ s! W/ C
0 J; W4 c& ^: b, m* P4 U' n鹦鹉戏蝶图 清 胡湄
+ k" v. a/ ~; Q$ Q+ Y: }* X4 v绢本 设色 纵98 .2厘米 横50.3厘米5 k0 a8 a" @$ A- ~! I2 w$ V
上海博物馆藏
2 D* f& G% l( I! W$ k! t 胡湄(生卒年未详),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诸生,项元汴外孙。由于项氏收藏古代书画甲天下。故胡氏年幼时,就受到古代绘画艺术的薰陶。他为人耿直,富人以金帛求画多拒之。他画的花鸟虫鱼,“时称仙笔”。著有《招隐堂集》。4 D! ]$ [7 C% G [ U* k/ t
胡湄的花鸟喜仿宋人笔,工笔重色,细至艳丽。此图作一枝怒放的梨花,一彩蝶向飘落的梨花追逐,原来锁立于铜架上的白鹦鹉反身而下,扑向彩蝶,形态生动。花朵用胭脂设色,鲜嫩可爱,墨绿树轩作为视托,层次向背各自分明。鹦鹉的羽毛用白粉工笔勾描,显示羽毛柔绵的质感,整幅无一懈笔,连青铜架上的绿绣、红霉斑均细致地表现出来。署款“晚山胡湄写”。钤 “湄印”白文印、“晚山”朱文印。胡湄的署款字形奇特,个性强烈,据画史记载,这是他不了防止别人作伪所致。左下压角钤“不遇赏鉴家宁落咸阳城”,可见其对自己绘画艺术的自负。诗堂有姚马龙题写的七言律诗一首,题于嘉庆已巳。. t* f( i* \1 o5 O
6 h9 |; A% c2 V& u3 T! e9 M: X
& E: F* n a& H6 W; Y洞庭秋月图 清 王愫: g. X. w( `( i8 B5 Y
纸本 设色 纵65.4厘米 横39厘米' j8 m0 F8 Y7 w+ e, [( x
上海博物馆藏
& q5 d$ n! u1 m- K5 z9 f 王愫(生卒年未详),字存素,号林屋,一号朴庐,江苏太苍人,诸生,侨居苏州,王原祁之侄。工诗词,善山水。笔法简淡、秀润。与王昱、王玖、王宸称“小四王”。著《林屋诗馀》、《朴庐存稿中附论画》一卷传世。活动于乾隆年间。; E1 K+ \. r" |! B
描绘太湖洞庭东出的秋色。近处坡石兀起,渔舟停泊,阜际望亭耸立。左侧峰峦高耸,泉入平湖。湖中平坡少渍,芦苇丛生,雁飞成行。
+ G- K9 Z4 [( ]- G: } 山石用披麻皱,色墨由淡而深,反覆皱染,然后用焦墨破醒,显得浑厚花滋,富有厚重感觉。构图别致,取坡石一偶,山峦一角,沙渍一片,构成整体,上部大片留白,以示湖水茫茫。自题“仿黄鹤山樵笔法”,实为借用古人笔法,对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
2 n2 k! l8 n+ j 署款“雍正癸丑”,为雍正十一年,钤“愫印”朱文印、“江东鸟衣”白文印,起首钤“上下千年”朱文圆作。右下押角“天真烂漫是吾师”白文印。是王愫中年所作。* F7 f; S1 e: t! y
' Y, A, y. }$ t/ N# X# R
莲塘纳凉图 清 金廷标7 \( m8 t- \1 ?: r& t4 h* Y
绢本 设色 纵56.9厘米横65.1厘米
6 s5 Z3 c7 ~/ _$ M! y" X) m上海博物馆藏
4 V+ t& X' w6 t/ u1 q 金廷标(生卒年未详),字士揆,鸟程(今浙江湖州)人。画家金鸿之子。乾隆中供奉内廷,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尤工白描。画风工细。
& W% r% r: m+ r. Z 此图定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中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吻合。0 U' k$ K% Q. A" Z2 O7 R/ G' { _
笔墨工细,人物动态幽闲自在,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笔势流畅;布置简洁,设色雅淡。山石似用小斧劈皱,锋棱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右下自题“乾隆甲戌秋日柞溪金廷标写”,旁钤“二黟”白文长方印。0 k. U1 F/ R/ L$ \0 j
1 H2 f0 d8 J8 G2 `0 \
k5 I( n, m9 _, J2 M/ \竹林聆泉图 清 沈宗骞. _! z5 \5 E1 ?" d7 g/ n
纸本 设色 纵90.6厘米 横35.1厘米
0 M" J& T6 m( R# y9 l& N! r上海博物馆藏
7 h4 s, `* S, K" N 沈宗骞(生卒年未详),字熙远,号芥舟,又号研湾老圃,鸟程(今浙江湖州)人。工书,善画山水、人物。笔法精妙,人物生动传神。活动于乾隆至嘉庆时期。6 v. q D3 {0 q6 G7 O) J3 f/ H
近处溪畔泉边,竹林茂密葱盛。竹丛中茅屋掩映,竹梢间烟霭缥缈。峰峦突起,高瀑曲折奔流直下,使宁静山居带来悦耳之声。屋内有人临窗侧首,似在聆泉。画风受四王一派影响,山石用披麻皱,密集苔点,苍茫秀润。笔墨滋润,气韵清新。为沈宗骞精湛之作。自题“乾隆辛卯清秋,仿天水夫人(官道升)遗法,芥舟沈宗骞”。下钤“沈宗骞印”白文印、“芥舟”朱文印。$ o) p1 l( \2 i( e+ z- F
3 q/ r& Q4 Z% k7 p2 {: T; j
+ z. Q% B- s4 _- g6 u& i! f- ~3 [& V山水图 清 高鳯翰; [9 n1 _/ r- L, b- M
纸本 设色 纵28厘米 横34厘米
; }- E* z" L7 w( N4 e0 J! R) u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I" v9 o+ d: L; g$ f5 p# ]5 a7 r 高鳯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画花卉亦奇逸天趣。“丁巳”年病臂用左手作书画,自号尚左生。亦工草书、篆刻,富藏砚。著有《砚史》、《南阜山人教文存稿》。
. u4 P m3 b8 N& D4 Y 此图册画天池山风景四页,现选其图二幅。之一,团石林立,天池水波平静,池岸数人品聊天。题“天池试茶图”,下钤“鳯”、“翰”联珠印,左下角钤“偶然”葫芦印。之二,崖石壁叠,树木虬生。右上题“仿佛弘济寺石崖一段,鳯翰”,旁钤“高”白文长圆印。下钤“拾得”、“甲寅”二印。中部崖石题“悬崖撒手”。左边款署“雍正甲寅无日题名”,下钤“鳯”、“翰”联珠印及“左手供石”白文一印。
4 L( s1 M6 X+ o) `2 K
, V. ?3 N0 Z9 y# `; C- z4 F
- F$ N' ]' v$ Q8 [花果 清 金农
0 r6 a, e7 _2 V \! |绢本 墨笔 纵21厘米 横36.5厘米
: y# d" ^8 V0 M7 m上海博物馆藏
d5 ]# Z3 m* p- Q 金农(公元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女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流寓扬州。五十岁后始学画,善画山水、人物、花卉、梅竹。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亦工诗文、书法,精鉴别,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冬心诗集》等行世。
% U9 d5 o7 G: I9 A* P! w( W 全册十开,此选萱草、枇杷二开,在构思布置与笔墨意趣上各有特色。一幅写根基于崖壁之上的萱草,长叶循势纷披飘逸于画面,逆锋勾叶,笔触古拙,在轻盈潇丽的风姿中含有沉厚顽强的意趣。淡墨点花,薄而润,富色彩感。一幅写倚角取势的二组枇杷,高矮趋对,中以题记相接,笔触较工细腻,风格沉着而又清丽,在造型上有一种巧整的优美感。画作于已卯,作者时年七十五岁。
0 A& R: y5 e3 F/ |% x3 C/ i1 M
2 Z) `! e1 L2 X) A. ^" F佛像图 清 金农
( j& I% ~# e+ \绢本 设色 纵117厘米 横47.2厘米0 d# \- L4 i' B5 J; I# g$ S
烟台市博物馆藏
" Q; ^. T2 a$ ]( q2 t3 W2 b7 P 图中释迦,正面全身,头顶青螺结,身着红袈裟,一臂袒露拱手伫立,神态安详而肃穆。面部以刚劲的铁线描勾出,敷设淡彩,丰腴圆润,神采飘逸。周身的衣纹采用枯笔折绝画法,下接卷云莲座,线条展转流动,有升腾动荡之感。又于释迦两侧作记,右边文日:“十五年前为暖鹑居士写金刚经卷,刻之枣木,精装千本,善施天下名胜禅林……今又画佛,画菩萨、画罗汉,将俟世之信心,敬俸者锓摹上石,一如写经之流传云。七十四双机郡金农记。”左边题《古佛颂》,长远百余字。书体楷中兼隶,有“漆书”之称,其风格独绝。书画和谐,使佛像更为突出。其画面形式极适于“摹上石”流传于世。; H, ]! T: K" G) U7 J1 l
r) P* B* |2 J( l% C! }# m
; D3 h J. z! H6 ]) I4 U! {镜影水月图 清 汪士慎
9 t! i5 a% K5 W5 O! D4 g纸本 墨笔 纵119.5厘米 横53.5厘米
5 R9 t m) P2 Q3 ]广东省博物馆藏
3 I# ?( {! F( F% w( A4 U* X 汪士慎(公元1686—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安徽歙县人。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善墨笔梅、兰、竹,尤以画梅著称。清淡秀雅,别有风韵。五十四岁以后,双目相继失明,使练习用手摸索写字作画。亦工诗、篆刻和八分书。“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巢林诗集》行世。* o& O1 V9 j$ D5 w
写明月之夜,一佛伏坐于水塘之边,静赏水中之月,神态安闲自得,有脱离尘世,悠然于佛门生活之感。画下端有作者题诗一首:“镜中之影,水中之月;云过山头,狮子出窟。”2 q5 H5 c$ k5 |; u. u1 j
汪士慎善画梅花,此幅人物画在汪士慎的作品中较为少见。款题:“清湘老人曾有此幅,近人偶一摹写,以博明眼一笑。”款下有“士慎”、“甘泉山人”白文方印,另钤“七峰草堂”白文方印。有“包氏松溪鉴赏之印”的鉴赏印章: `0 n Q# E6 v U
3 A$ v8 s; o: z% {6 {# o渔翁渔妇图 清 黄慎
' I9 a% K* u0 G纸本 淡设色 纵118.4厘米 横65.2厘米
8 X9 m5 ^" D2 N南京市博物馆藏
( p& T1 ]$ p" S' |9 v% ^3 ? 黄慎(公元1687—1768年),字恭寿,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侨居扬州,善画人物、花卉、蔬果。笔姿放纵,风格豪放。亦工诗,画。“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咬湖诗钞》行世。
- Z5 Y# k6 B+ H% D 此图写一渔翁身背鱼篓,手拈鱼钩,钩上扑一小鱼,笑容可掬,面向鱼妇,似述家常;而渔妇则回首目对老翁,聆听其述。渔翁渔妇,动态生动,呼应密切。人物衣纹作织线描,或连勾带染,挺劲放纵;以草书之笔入画,枳具功力。作者虽师法陈老莲,上官周,然又自创新意。此图为水墨大写意,仅于渔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画左上自题:“渔翁晒纲趁斜阳,渔妇携筐入市场,换得封存中监菜米,其余沽出横塘酒。宁化瘿飘子孙黄慎。”钤“黄慎”白文,“恭寿”朱文两印。% A" S+ X: l8 `3 Q, V2 _
4 M4 d* ?1 d0 F" m C
$ }+ b( g8 g+ ^4 ]& ?( [0 Z8 a
花鸟草虫图 清 黄慎
6 j& B, x8 H b! c- [, {, Z5 T纸本 墨笔 设色 纵23.5厘米 横29.2厘米0 F; G6 D, V& S5 j( E
上海博物馆藏; u3 C- I4 D2 E2 j
全册十开,作者选取荒崖野地的昆虫小草作题材,画面充满生机,、野趣,使观者徒小物小景中见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动态,画幅虽小,而妙趣横溢。作者笔致毫放,既参徐渭、石涛的风骨,更表现其疏狂的个性,取象造型,重传神写意,艺术概括力强,并以草书功力入画。册中虫草特别富于生命力,如郑板桥所评:“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此选其《纺织娘》、《枝头麻雀》二帧,图上钤有“孙氏退思轩藏”白文收藏印。' T" `2 o/ ?4 K: B& O- i1 t
( D6 c& W$ `' Z- l& B/ |- @5 N+ \6 E* f, L# z# o
弹指阁图 清 高翔
$ F) l" c+ o* G9 X纸本 墨笔 纵68.5厘米 横38厘米
' `; e! T& y$ q+ G扬州市博物馆藏$ @ } u8 h: G7 S1 x; C# D) r! J+ k0 }
高翔(公元1688—1753年),字鳯罔,号西唐,钱塘人、寓扬州。与金农、汪士慎为友。工篆刻,善画花卉、山水。世称“扬州八怪”之一。画梅笔意松秀,技幹苍润,以疏枝瘦幹取胜。山水师渐江、石涛,笔法简淡而秀雅,喜作园林小景。6 |! P- v( h5 G
此图所绘的是清代扬州天宁寺西边的弹指阁,为文思和尚居址。行笔错落有致。以淡墨勾润,浓墨点视,清疏中流露出一股秀逸的气息。人物刻划,寥寥数笔,神情动态,栩栩如生。诗题与画意,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此图不仅是高翔的写实佳作,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款识:“莲界慈云共仰扳,秋风离落扣禅丝。登楼清聆市声远,倚槛窥鸟梦闲。疏透天光明似水,密遮树色冷如山,东偏更羡行庵地,洒诗筒日往还。弹指阁成作图。请倚青四兄先生和正,世愚弟翔。”印章有“西唐之印”白文印、“高生老”朱文印、“隐安”白文印。
2 p \+ H4 z! x: _9 \: o4 j' ?
4 U& @% w1 X3 L
7 H1 z5 U, i2 C+ h8 P6 V芍药图 清 李鳣/ C" C( Q; Z1 l
纸本 墨笔 纵92.5厘米 横35.8厘米; ^ }8 w& ]3 O. B. M
苏州市博物馆藏
$ _% ^7 O- j, Q: q- t7 f7 c9 E 李鳣(公元1686—1757年),字宗杨,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木头老子,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曾官山东滕县知县。学画于蒋廷锡、高其佩。用笔挥丽自如,泼墨酣畅淋漓,而作画款,随意布置,另有别趣。为“扬州八怪”之一。3 K2 e$ n- @# h* }
二折枝芍叶,一支盛开,姿态妖娆,以花为冠,辅以疏叶,天题自成,一支半绽侧出,浓装艳抹,花叶茂盛。两花相对,互为呼应,布局谨严,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欢乐气氛。落笔奔放淋漓,苍劲老练,水墨交融,远出神入化境地,得青藤白阳神髓而自放胸臆,有水墨融成的奇趣。右上角题诗铺空,书画相互映辉,此画为乾隆二年李鲜五十二岁时所作。' Q% {# k! v3 q) h: w
4 o& p1 k3 M, ^' [
竹石图 清 郑燮3 t( m/ T8 Z' T8 K
纸本 墨笔 纵217.4厘米 横120.6厘米% l% f! v$ M5 b( M3 \& ^: w
上海博物馆藏
4 M6 A8 z& Y; O7 b 郑燮(公元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六年(公元1736年)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账济灾民一事,触犯权势而罢官。晚年居扬州,卖画自给。工诗文书画,兼篆刻。善画花卉,尤长兰竹。书法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全集》。7 @1 Z4 `# ~ C k, B, r$ G# q
此幅为庭院中竹石。瘦石壁立,以白描的笔意为主,长折带皱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摺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平稳中有聚散欹侧,极尽变化,石前新篁修改两三枝,劲拔挺秀,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风格写成。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图左上有行书自题四行,作于乾隆甲戌,作者时年六十二岁。. g6 X9 \9 k; ]6 Z0 K' y8 f5 e% Z
3 c* N- U, V8 T( _2 k+ P, _2 R
兰竹石图 清 郑燮! ?" S6 t2 ?7 n; A+ ^
纸本 墨笔 纵178厘米 横102厘米# p2 P" w3 W' U" d+ a8 k
扬州市博物馆藏% ]6 N9 G' z3 o: x2 O% M
此图气势磅礴,巨石峥嵘突兀,一丛丛兰竹,舒散而出。以淡墨勾石,浓墨撇兰竹,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其兰叶,全以草书中坚长撇法运之,秀劲绝伦。著名词曲空将士铨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右下以隶楷相参的“六分半书”题画:“生平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皱,或不依法皱,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宏翁同学老长兄善品题书画,故就正焉。板桥郑燮。”印章“乾隆东封书画史”白文印、“歌吹古扬州”朱文印。+ p! t' o! Y( f# m1 [
4 d! i- R# T ~5 ?- R- Z- z* N, L
鲇鱼图 清 李方膺" d8 X1 ]& e1 P) u& L; t
纸本 墨笔 纵36.5厘米 横28厘米0 k9 @5 j% ` d% m1 z
扬州市博物馆藏
* E1 i% x# {2 Y5 x- a. r* y4 J8 Z4 } 李方膺(公元1695—1754年),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江苏南通人,后寓扬州。历任山东乐安、兰山、安徽合肥知县。辞官后曾长期居住南京项氏借图,故号借图主人。以卖画为生。善画松、竹、梅、兰。笔墨放纵,不守成规。为“扬州八怪”之一。 M) d" r6 g5 e, @8 X) b4 j& y
此图绘两条鲇鱼,运笔洒脱,以浓墨绘鱼背,淡墨绘鱼肚,一正一反,一浓一淡,生动描出了鱼之肥美鲜活之态。再以称穗穿之,如之诗题,反映了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其诗云:“河鱼一来穿稻穗,稻多鱼多人顺遂,但愿岁其有时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戏,岂惟野人乐雍熙,朝堂万古无为治。”印章“大开笑囗”白文印。
- @1 `; o: ^! c* z1 i+ Y6 X. ~ Z
丁敬像 清 罗聘
1 c$ j0 O" f1 P) q: r+ l纸本 设色 纵108.1厘米横60.7厘米1 x P1 W2 G4 v8 g" a4 \
浙江省博物馆藏+ I$ H' O {/ G3 G
罗聘(公元1733—1799年),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原籍安徽歙县人。金农弟子。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佛像。喜作鬼趣图,笔情古逸,无不臻妙,深得金农神味。亦工篆刻,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香叶草堂诗集》。, }/ d+ |0 z3 _ S: P
丁敬倚坐石,光顶高颡,脑后作许白发,头颈伸得特别长,造型夸张,“怪”中见美,拙中含趣。罗聘发展了他的老师金农的肖像画法,追求文人画的天趣,人趣,物趣,为传统肖像画开拓出新的领域。
! U8 s6 B: C/ f( G 丁敬(公元1695一1765年),字敬身,号龙泓,浙江杭州人。金农知友。工诗书,尤精刻印,格调清劲朴茂,开创“浙派”篆刻艺术。7 }' L' t9 v+ s. H, |$ i" D5 U; T g
本图没有作者署款,是罗聘出于对前辈敬仰之情,在杭州画成后携归扬州,留作纪念。创作时间很可能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春天,是年丁敬六十岁,罗聘三十一岁。
+ f' s, T" x9 X' u7 c
2 ^% L5 M/ A, k' h! q纨扇仕女图 清 闵贞9 D6 \) C8 k4 @+ K) S" _) o/ D
纸本 墨笔 纵113.8厘米 横45.9厘米
1 c/ y+ T, D, s上海博物馆藏9 Q7 {/ b! |/ H( R# g# y
闵贞(公元1730—?年),字正齐,江西南昌人,侨居汉囗,一作汉阳人。善山水,工写意人物,兼精写真。所作山水,运笔沉雄,颇得巨然神趣。所画人物,笔墨奇纵,衣纹流畅,顿挫有法。亦工篆刻。乾隆五十三年五十九岁尚在。8 S* r$ @# s) _$ @
此图仕女神态娇弱,流露出一种夏日疲困的气息。树幹的苍老虬结与女子的妩媚身姿,曲线交叉,相映相视,构成新颖别致的格调。曲眉、鳯眼、丹唇、粉面,轻挥纨扇,均着意刻划。徒图中可以窥见当时有对于仕女的审美情趣,闵贞传世的人物画以粗放写意者居多,此图用笔严谨,人物线条的勾勒较为流畅自如,是风格清丽的工细之作。款于已亥,作者时年五十岁。7 T% z& X3 Q1 d+ u
! r) F# t8 L7 D, p. [2 Y
H0 o% T$ j p3 B% O4 \$ F- e7 C0 |/ C: Z* \
芦雁图 清 边寿民 r( l& j" N$ |, v/ F& h5 Q, G
纸本 淡设色 纵24 .5厘米 横56厘米
2 E ?6 j7 h) q8 }3 j, m' m* b旅顺博物馆藏
* j1 |% l3 b% v 边寿民(公元1684—1752年),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又号苇间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工书,善画泼墨芦雁,亦能以枯笔作花卉杂画。笔意苍浑奇逸,形象生动,别有风致,其代表作有《芦雁图》、《芦滩双泳图》等。 P: I4 M; O# o( b; ^" }6 n
全册十开,选二开。画面笔简意周,一片芦丛,两双芦雁,嬉戏幽游,秋泖开阔,意境萧疏。芦雁造型准确,形态生动,笔法苍润,墨中带赭,色调清雅。款署“寿民”,钤“祺印”、“一片秋声”二印。
# Z/ j7 `7 N. X) {3 z
* x# {8 @& \8 y" C) b9 ^, I神龟图 清 蔡嘉
% e1 |( m; p2 c( q4 l纸本 淡设色 纵108厘米 横38.5厘米
8 m+ T8 T' ]2 h8 z旅顺博物馆藏
! E$ D$ V2 W) a. v 蔡嘉(生卒年未详),字松原,一字岑州,号雪堂,一号旅亭,长年寓居扬州。与扬州画派高翔、汪士慎、朱冕为诗画友。工诗文,善画花鸟、山石,尤善青绿山水。活动于清乾隆时期。" V8 C2 v# ?* `6 i, p% S7 e" M
此图取江天浩渺之景,近处水势湍急,波浪翻卷,杂草丛边,孤石上蹲伏一龟,尾及四肢均收缩于甲内。构思巧妙,刻划生动。石头用浓墨渲染,缀以浑厚苔默;水纹勾线,灵活飘逸。上有金农行书《神龟篇》全文,占画幅小半,反使构图得体,书法结体多姿遒劲。据题识所记,绘制年代约在公元1752年。有张珩收藏印。
. `9 O2 @, i8 ]6 i6 ]5 K; B9 V
1 K9 {% `' _# C9 v! P% B& D春流出峡图 清 张崟7 L& C% L+ J( B$ [9 v+ w
纸本 设色 纵145.8厘米 横64.1厘米3 t/ K F+ N5 h8 G
南京博物馆藏
: @0 Z8 Y$ z+ F* e. F( g 张崟(公元1761—1892年),号夕庵,晚号且翁,丹徒(今江苏镇江)人。贡生。善画山水、花卉和佛像,师法沈周和文徵明,笔法苍秀浑厚。尤长画松,时顾韬庵善画柳,故有张松顾柳之誉。世称“丹徒派”,著有《逃禅阁集》。
3 S9 n. b3 ^5 o2 Y7 e 此图取唐人诗句入画。作于嘉庆二十二年。以俯视的远近法构图,写群山毕览无遗。山峦用披麻皱,苍秀浑厚。以石视水,使潺潺山溪,转折于乱石之间,巧得清流急湍之妙,树木盛秀,雾露飘渺,远山隐约,一派妩媚春光,皆露笔底,细而不腻,工而不板。图左上角有作者自书题识:“春流出峡图,仿李希古,丁丑冬戊寅春,江南瑞雪普遍,丰年之兆可徵,巴蜀之雪可知矣。因拟唐人‘巴国雪消春水来’句,作春流出峡图。”款署“丹徒张崟”,钤“夕庵”、“张崟之印”白文二方印。( W' Z5 B9 }# w" A/ e
) X3 C( {8 n- J; Z
" h' F) J; d f/ [9 w+ i: e k
云岚烟翠图 清 戴熙5 J1 b9 G% M: \$ X! t" {7 O3 |$ U
纸本 墨笔 纵138 .5厘米 横64.5厘米7 D" _, x g/ j# _2 g: R6 g
青岛市博物馆藏" x- n2 i5 ]/ W" O% I$ O- c0 `+ R
戴熙(公元1801—1860年),字醇士,号榆庵,又号莼溪,自称井东居士,号文节。杭州人,道光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工诗书,善山水,花卉。师法王翠。所作木石小品,停匀妥贴,花草、人物,无一不佳。著有《习古齐画絮》和《题画偶录》行世。
& W: v5 @6 K* k) ]. e" r 远边山峦起伏,树林茂盛,行云浮动于山间。近处水波涟漪,严头杂草横生,密林茂繁。整个画面明快秀雅。
) k- S" u3 v# H2 r4 f6 x0 @( ? 此图结构精微,风度闲逸;笔墨清润,全无俗气,虽貌似耕烟,然又别有一番气象。上题“云岚烟翠。大痴葱盛之象,不以家数求也。伯黍大兄属,时咸丰五年乙卯清明节醇士戴熙”。下钤“戴熙”、“井东居士”二白方印。左下角有“绍庭审定”白文印、“紫藤花馆”朱文印等收藏印章。
+ y7 r+ F7 c: ?0 N9 O 4 n8 {% i$ D7 T: o$ X+ f2 X* v
+ U0 p# |' p) v
太白醉洒图 清 苏六明0 I& r- S( Z' A, ~
纸本 设色 纵204.8厘米 横93.9厘米
3 D/ V, B* o0 @' e! l) x上海博物馆藏* t5 m c6 ^1 u. g% I
苏六明(公元1798—?年),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善人物、山水。画人物师法元人物和清代画家黄慎。多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生动副真。
2 w3 |8 Q9 z1 W0 k9 q% R9 h% e5 y 此图写李白醉洒于唐玄宗(李隆基)宫殿之内,内侍二人挽扶侍应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确,李白戴学士巾,面部用工笔描绘,层层设色,白裹透红,表情活脱若生。眉宇间流露出高傲之态,侧目下视被倚的内临。左侧挡着李白身穿白色宽袖朝袍,朱色靴、带,色调鲜明。内侍的服饰作皂帽、青杂色衣,色调灰暗。徒服装色彩明暗度的区别上,视托出李白高昂尊贵的气势。运思十分巧妙,是作者于甲辰(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时创稿的名世之作。
; d# W, ?, G" g6 z A) h! i! T R% M7 w
五羊仙迹图 清 苏长春5 m1 e, l( Z, S l' P* N m/ j$ m
纸本 墨笔 纵178.5厘米 横67.5厘米! W; v) O% ?) n# D# m/ p
广州美术馆藏8 l! Z1 U' Q! b. K: p
苏长春(生卒年未详),字仁山,别署教圃,广东顺德人。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画风古朴高逸,有金石味。
3 w% P) W& ^7 x 图中作者自题:“五羊仙骑羊,蝗神骑驴,分野之下,能修德政,则蝗神逐蝗于神,种种兆年丰,九谷遍阡陌,故附祀之。帝高阳苗裔跋。”传说苏姓先祖为皇帝之孙,古帝颛顼,国于高阳,故称帝高阳。( ]/ ~/ v( v F6 t& W# X
五羊仙是广州城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五位仙人骑五羊,手执谷穗,在这儿播下五谷,广州从此兴旺起来,画中六人,除五羊仙外,还有一人是否就是题款上所提到的蝗神?
M& N7 N ~# U4 J( d 此图有全焦墨完成,落笔草草,风致宛然。人物头像似不经意,欲刻划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徵,是苏长春代表作品之一。1 G9 f- y E) |+ L
% |1 C5 Y. |% m: S$ `4 i% d' ~/ a$ U) @
瑶宫秋扇图 清 任熊8 L# x- E; R5 E5 K' [. U3 ]0 v
绢本 设色 纵85.2厘米 横33.5厘米8 p6 E/ f$ C+ s
南京博物馆藏1 D# u5 \6 a3 M1 l! e
任熊(公元1823—1857年),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曾至上海卖画。工人物、山水和花鸟。人物学陈洪绶,风格有所变化。笔力雄厚,气韵静穆,富有装饰趣味。画有《列仙洒牌》、《于越先贤传》等四种。雕刻成版画面世。: N4 n" K0 ^* @: Y+ Y4 R
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姿容秀丽,衣纹线索条刚劲、飘丽,笔致细腻,设色浓丽;人物描写着重刻划动态。左上作者自署“咸丰乙卯清明第三日,渭长熊摹章候本于碧山楼”,钤“渭长”朱文方印。诗堂有李嘉福小楷录《瑶宫秋扇曲》。署年“乙卯”为咸丰五年。
1 a% A+ O0 ]- n! s; L) _" I
$ L; |8 m! y. ~3 x' b富贵白头图 清 居廉) _/ ^; H% u; s2 b
绢本 设色 纵132.6厘米 横75厘米
& Z4 R% r6 I( e9 y0 s4 K- x故宫博物馆藏
! a/ B+ U# ]8 i# |6 i9 e0 t 居廉(公元1828—1904年),字古泉,自号隔山老人,番禺(今广州)人。居巢之弟。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他初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创撞水和撞粉法,是岭南画派奠其人之一。
) x) b% r8 [) @7 k 画中描绘在绿草如茵的土坡上,兀立一块玲珑的湖石,石的周围盛开着一丛牡丹,在春风中姹紫嫣红,争奇门妍,引得一群蜜蜂、蝴蝶在花间流连嬉戏,石上停栖着一双白头翁鸟,神态闲静,与喧闹的蜂蝶相映成趣,笔致工整,花鸟形态生动,设色浓淡相依,明丽艳秀,使人感受到春天明媚温暖的气息。自识“丁亥”,为晚年之笔。5 b2 @6 h+ e' R0 j% B5 W9 t
d: U/ W/ L' M
# N2 ?7 B; Y, ]" I) W1 `+ D$ ~2 F花鸟四屏 清 任薰3 z( U# C: G) q) V7 R' A
纸本 设色 纵140厘米 横37.5厘米* H5 U' c4 @4 v8 Y
广州美术馆藏
& y9 c |8 I6 I+ B# D! O X5 ?' r 任薰(公元1835—1893年),字阜长,又字舜举,浙江萧山人,任能之弟。长期在苏州、上海等卖画为生。善画人物,尤工花鸟。人物取法陈洪绶,花鸟构图别致,具有独创一格的精神。在用色方面尤见浓淡相间的匠心。
; p! C4 ?3 s' T8 z( o5 {( q 花鸟四屏,分别为孔雀牡丹、雄鸡雁来红竹石、荷花鸳鸯、白鹭芦苇葵花。此选二幅。任薰学自陈洪绶,但对此画的物象体态结构,都作精细的观察写生,在此基础上徒轮廓形态作夸张的艺术创造,故所画物象均极富装饰性,高古精雅,线条清圆细劲雄健,设色对比强烈,厚重机实。浮波荡漾,水暖花香,情意绵绵,而雄鸡雁来红一幅,则画白雄鸡立石上,振羽辣身,威势轩昂,朱冠白尾,显得特别勇猛气盛,别有意趣。
% Z) J/ Z% Z# t. r
! ~2 x% K# @ l% f1 K9 \7 A6 Z* t9 q3 X
松鹤廷年图 清 虚谷
2 H+ H: D3 w4 @: n1 V- N; }2 S纸本 设色 纵184.5厘米 横98.3厘米
* J5 _; \" n$ F5 v$ b7 \. V# h苏州市博物馆藏
( z7 D+ u/ R0 Q( X% t) a 虚谷(公元1824—1896年),僧,俗姓朱,名怀仁。号倦鹤,又号紫阳山氏,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曾为湘军军官,后出家为僧。经常来往扬州、上海之间,工画花鸟、蔬果,亦善写真。用干笔偏锋,冷峭新奇,别具一格。画松鼠、金鱼,善用破笔,生动超逸。有《虚谷和尚诗录》传世。( P- a. {8 p; N3 @. A5 L; E6 ^
此图绘满地黄菊,花盛叶茂,松傍菊畔立一丹顶鹤,一爪举前,安闲自在。苍松参天,藤萝四垂,松叶茂密而松疏。气法奇峭隽雅,设色清秀明丽。款署“光绪丁亥夏四月,虚谷”。虚谷六十四岁所作。
# t* X6 \# k( ?9 ?& f; P
: [) W. n5 z; V3 h* J! g3 F/ \杂画 清 虚谷5 S5 G) D o) H3 F& t4 ?
纸本 设色 纵30.6厘米 横43.1厘米
- |1 G: e/ s8 W& @上海博物馆藏
5 |& Q1 q. z8 m 《杂画册》共十二开,分别绘《夏山烟雨》、《蕙兰茶壶》、《王者之香》、《蔬笋河豚》、《红了樱桃》、《竹》、《桃实》、《满架秋风》、《菊有黄华》、《蒲塘野趣》、《红树青山》、《香雪蕉庐》。题材广泛,堪称虚谷的代表作。如《蔬笋河豚》竹笋的长锥形与河豚的椭圆形,置于一幅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情趣横生。《红树青山》秋树直立,秋山横亘,交叉相映,得意境空灵之致。
, \8 \% f+ I7 L) n 此图的绘画技巧突破了前人的成法,显现其独特的新格局。
w, B$ M1 n1 I; `0 L2 P! U 此图始于清光绪六年冬,毕于光绪七年夏,各开分别款署,如“虚谷戏笔”、“紫阳山民虚谷作”等。亦有署年款,上钤“三十七峰草堂”朱文腰圆印、“虚谷书画”朱文方印、“虚谷”朱文方印,“虚谷”白文方印、以及“书画癖”白文方印。
$ h, j) n$ U- q: J1 H2 N: k. x2 o9 N
* E- p; \6 b- p, A积书岩图 清 赵之谦; C* D6 ^0 e) g' W. o: I
纸本 设色 纵69.5厘米 横39厘米
( X; F3 i1 A6 K6 b上海博物馆藏; J8 R) `' ]* h7 M- e* ]
赵之谦(公元1829一1884年),字为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善篆刻、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专师北碑,自成一家。花卉继承陈淳、“扬州八怪”的传统、并融合金石篆刻,笔势流动,结构新颖,是近百年来著名画家之一。著有《二金*堂印谱》,《悲*居士诗胜》等传世。
# [, }; W8 \$ y& K7 ? 此图取材于河北层山积书严的景色,。崖脚下碧波荡漾,陡直的峭壁险峻无路,石崖间青松盘曲,苍翠欲滴。山腰上缀有洞窟一穴,洞内有天然横坚交错的石纹,远望状如堆积书卷的藏书库,赋予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 [+ K) t. `$ z) i: G4 d 此图运用传统笔墨,工写结合,笔致流利活泼,从山峦起伏,山石的结构和松秀的鬼面皱等方面来看,远追王蒙,石涛的山水技法,吸收变化,形成特有的艺术形式。此图为其挚友南汇沈树镛所作,曾同纂《环宇访碑绿》一书。署款“郑齐侍郎命赵之谦画”。
0 ? N8 Y/ Q' m+ F5 i" W1 M0 }$ d. o5 N' j4 i' I- \0 U( u. k! C
天竺水仙图 清 蒲华3 x7 S% z9 I3 E
纸本 设色 纵146.3厘米 横77.1厘米9 O. ?: R/ K" @$ W" E4 ^
上海博物馆藏2 g% ?# p9 o [0 ^; c( N* G6 ]
蒲华(公元1830—1911年),字作英,一署胥山外史,原名成,字竹英,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侨寓上海卖画为生,善书画,早期花卉学徐渭和陈淳,晚年画竹学文同,山水、树石取法石谷、石涛,笔法淋漓潇丽,不拘成法。9 J9 M8 {. A' s& s7 h* K+ m
此图工整、含蓄,不同于常见的豪放不羁、水墨淋漓的风格。一块崚嶒怪石,拖笔烘托,坚实稳重,天竺、水仙、腊梅、万年青环绕四周,花叶纷披,枝干纵横,各尽其致,整幅构图严密,繁而不乱,疏而不漏。设色鲜丽,令人醒目,沉着端庄,艳而不俗,明媚的春光夺纸而出。右自题七绝诗一首,诗画交融,情意俱佳。
2 k2 A' W5 E$ \& _& z3 m% p9 b! ^ Q9 X; ]
支遁爱马图 清 任颐' `* k0 I/ n4 A. h# r
纸本 设色 纵135.5厘米 横30厘米6 A C/ a7 s5 P' s( U' m# F$ z
上海博物馆藏
* c7 M" g# T) c% N s, M Z/ v 任颐(公元1840—1895年),初名润,字小楼,又字伯年,生改名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从小跟其父任云学习“写真术”,后跟任熊、任薰学画。长期寓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擅长画肖像、人物和花鸟。画风受陈洪绶、任熊的影响而有创新。笔法生动,色调明快,构图新颖,是海派画家中的佼佼者。
& q" w5 E* G8 G4 c1 u3 t 此图以东晋名僧支遁爱马为题材。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陈留(今河南开封以南)人。本姓阙氏,二十五岁出家为僧,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善谈玄理,著有《即色游玄论》,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 。相传他善草隶,尤好畜马匹,人或谓“此非道人所宜”,而支遁却回答:“贫道爱其神骏。”自此支遁爱马被传为佳话。此图右侧画一丛芭蕉,支遁扶杖伫立其下,观赏骏马。马则扬蹄,作昂首回礼状。其画法出自任薰一派,远追陈洪绶的笔调。而马的笔法,又参以任熊、徐渭长的笔致。二者结合,生动自然,这是任颐绘画的高妙所在。画上自署:“铭常仁五兄大人雅属,即请正之。光绪丙子新秋,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客齐。”钤“任颐印信长寿”白文印。是他三十七岁所作。
" I; S* s, H, }: m5 ~. C; y, v- P
$ z' R+ k: x( m F. B3 P& A3 p: G6 }- A" m- Z% U
朱竹凤凰图 清 任颐
A/ U6 V- D& l0 A# Q& o$ A纸本 设色 纵162厘米 横48厘米
- J7 I g( z# |2 t常熟市博物馆藏0 n+ O" D2 O- A* o" j
此幅朱竹白凤相映生辉,富丽典雅。凤栖梧桐,缩头敛羽,神情自若。所谓朱竹凤凰,皆自然界之所无,而能如此传神会意,可叹为画家之神技,此类题材,可兆喜庆,流传于民间,极富装饰意味。
' `' m( j# U7 ~: Z* @& [
, h" v; c8 A$ v: {. A1 j( ~% E1 t& h) G6 T
酸寒尉像 清 任颐
' H3 i- Q3 w0 K; v& n7 O1 W+ v2 A( S1 k纸本 设色 纵164.2厘米 横77.6厘米4 p% u( \3 ^* w$ I. l; E1 x5 {2 g
浙江省博物馆藏
1 D% q: M* P; |) e# h5 K! b, m, Y- ? 任颐多次为吴昌硕画像,形态各不相同,而此件最为精彩。画中人头戴红缨帽,足着高底靴,身穿葵黄色长袍,外罩鸟纱马褂;马蹄袖交拱胸前,凝视端正,意熊矜持,其状可哂。淡笔草草勾写面部,略加皱擦,神采毕现。马褂、长袍直接用色墨即兴随机写来,巧妙地把花卉没骨法融会于立意构思之中,浓淡得宜,色中见笔,气势非凡。& A: N7 h% t1 x3 j- M3 y
此图作于清光绪十四年,吴昌硕时年四十五岁,任颐约五十岁。款署“酸寒尉像”一语,结合画上杨岘题材的七言长歌,寓意感慨,耐人寻味,这件作品与吴昌硕四十三岁时任颐为其画像题材作“饥看天图”,在思想内容上,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7 x0 y0 e! W( {3 s, I/ c- }8 m
$ X. @1 ^8 H M8 s, W: i
秋山夕照图 清 吴石仙' G+ n! ?: U3 ?1 v1 `( @
纸本 墨笔 纵104.2厘米 横51.6厘米
# O* ^( B. ?. R; H9 ~: c0 Y上海博物馆藏
" l5 L; l% G; G& C p& P2 K1 N 吴石仙(公元?—1916年),名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后以字行,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善画山水,吸收西画透视原理,所作峰峦林壑,有阴阳向背明暗的变化。% _: k; X* S9 [
此图写夕阳斜曛,老汉骑驴过桥而归,童子挑担相随;桥下溪旁,渔翁戴笠侧身于船上,作扭首闲眺状,。柴篱村舍错落于远近山坳,无处寺廊塔影隐隐可见。山顶梵宫屋宇巍峨。秋山夕照,归鸦点点,诗意尽在画图国。气势雄厚,丘壑幽奇,水墨晕染,烟云生动。画家擅长米芾、高克薛两家的画法。人物线条细腻,落笔潇洒,具有晚清上海画派的风格。自题云:“看山人坐夕阳船,董两家笔法,甲寅小阳月,白下吴石仙。”是他晚年所作。$ u. z. T0 J. v% b z+ Y
1 O6 a4 T& z4 y+ D
. W6 b9 F2 b4 h
翠竹白猿图 清 任预6 P1 n% `5 y# U3 P8 S% S
纸本 设色 纵142.8厘米 横38厘米
; \0 p& `6 C( i' c5 \* X南京博物馆藏
# u0 C$ Z7 n6 X2 Q( r, H 任预(公元1853—1901年),字立凡,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子,在上海、苏州一带卖画。画艺得到了任熊、任薰的指点,善长画人物、山水和花鸟。构图别致,设色淡雅,花卉学宋人勾勒法。
/ u% q9 {0 {* _: k/ r 图屏共四条,此选其一。画作崇山深处,一白猿攀援溪流翠竹间,双勾画竹,山石用斧劈皱,着色清丽,别有韵致,画左上作者题诗日:“猿揉于此踞蹯,大泽深山天地宽,料得其中人罕到,常随海鹤伴高寒。”署“永兴任预立凡写于吴江”,钤“立凡”、“豫印”朱白文方印。; {5 ^9 E. T" @; C5 j8 f8 p0 u, h
% [, r. j9 G8 U8 k1 F
葫芦图 清 吴昌硕
; H+ _ |9 U8 P+ s0 z4 M8 m纸本 设色 纵120.5厘米 横44.7厘米4 J7 _ T' r/ E4 K8 o1 _0 s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7 q+ X! J; Z: T* L. { 吴昌硕(公元1844—1927年),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晚以字行,浙江安吉人。曾任一个月安东知县,长期寓居上海卖画。善长篆刻、诗文、书画,其画取法赵之谦,上追八大、石涛、陈淳、徐渭,并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与蒲华、任颐、虚石等相契,为上海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名重一时,并影响于后世。
) d' \# J, {+ Y t; X 此图为大写意,一丛葫芦从幅外棚架上挂下,藤蔓纠绕,果叶参差,墨色滋润,赋色鲜亮。三个硕大的葫芦均以没骨写成,用色轻重有别,各显老嫩之姿,量感质感俱佳。墨叶浓淡有序,视托葫芦藤蔓用笔,奔放不羁,构成旋律,复以洋红画两个北瓜,一上一下,既丰富全幅色彩,又充实构图。疏密有致,布局生动,款署“依樣”,寓意恢谐,别有情趣。( i3 p* x3 t) ^4 n. h) E
5 o, R" e2 H& U7 O- V! I$ L; p: ]; x& B2 x3 T
梅花图 清 吴昌硕- T, {4 J h- N0 e+ ?: A* q
纸本 设色 纵159.2厘米 横77.6厘米4 t9 t% l8 F7 z% C: ?
上海博物馆藏/ j' D, K* A$ H7 q
此梅花构图奇特,几条坚直墨线,作为梅花主幹,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幹梅枝,穿插于主幹之间。梅花用写画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幹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幹横坚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的感受。作者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还透露金石趣味。并在左侧空隙巧排长题,融为一体。末署“丙辰四月维夏泼墨成比,略似花之寺僧笔意,吴昌硕”。钤“俊卿之印”、“昌硕”白文印,右下压角钤“无须吴”朱文印。“丙辰”,时七十二岁。, Y( ^. ^7 C7 v/ l- }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