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馆 王波 一、
前言 近十几年来,人们在昂昂溪境内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复查工作,发现了许多新石 器时代遗址和遗物点,采集了数已千计的细石器标本。在这些标本中,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五颜六色、制造精细、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的小石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研究细石器遗存的同时,有必要对这些小石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一区域细石器时代的钻孔技术及工艺过程。 二、
石钻及其分类 石钻,有时亦称为石锥。在现代锥和钻是两种有共性却又是不同性质的工具。二者 的共性在于其目的相同,均为钻孔的工具,区别在于其颈身的加工水平与方式完全不同:一为光磨,一为有形且有刃。在新石器时期的骨锥则可明白无误地认定为锥。而在石器时代若要将二者做一详细区别与分类似乎难度较大。石钻或石锥的加工方法为:先从石核上剥较厚的不规则或长或短的石叶,然后粗制成具有梭脊的胚件,最后再作进一步精细的修整。修整的方式为:直接打击法、间接打击法和压制法。依时代或文化的差异使用的方法亦有不同。 关于石钻或石锥的分类,裴文中与张森水先生在研究周口店中国猿人使用的石锥时曾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略述如下:石锥依形态可分长尖石锥和短尖石锥。前者加工细致,尖刃秀长,有双肩形的、单肩形的或溜肩形的。这是中国猿人制造工具达到一家水平的标志;后者加工粗糙,在毛胚的一端生成一个像龟头状的短尖,尖刃比较薄锐。(裴文中,张森水1985)上述工作在旧石器及至整个石器工具史的研究方面,当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着工具的演变,特别是文化的传播交流与变迁的作用继续使用长尖和短尖的概念,从整个石钻或石锥的工具史来看,似乎不够理想。因为无法包括后来演变的内容。当然在打制石器的初始阶段及其若干延续时期,无疑是可行的。在旧石器的早、中期石锥刃的部分往往呈缓坡状,尖刃的部分与锥体的自身常常有分离不十分明显的现象。简而言之,将器物本身分为柄部与刃部,即把整个锥体均视为尖部。应当指出的是尖部,严格地说只应指称该器物刃的尖端部位,而不应包括整个尖角部分。如果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分析,尖端部与锥身应是有区别的。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考虑到该工具的整个发展史,在概念已为约定俗成的前提下,仍应有所修正为宜。 划分方法: 石锥或石钻按其形制描述分类可以有以下几种: 1、依器身长度划分与长宽比划分:(1)超长型;(2)长型(长身);(3)短型(短 身); 微型石钻或石锥(中二者大体相应于裴文中等的长尖和锥与短尖石锥)。 2、依器身柄部的长短划分:长柄短柄; 3、依器身柄部部肩位的形态划分:双肩型、单肩型、溜肩型、无肩型; 4、依石钻或石锥颈部(由于石钻或石锥通身含柄部在内为同一质料的整体。所以, 石锥锥体自身有效部位本身的长度只能委区而觅一特定概念“颈”。用以同整个器身的长度相区分。而现代钻头与钻柄或锥身与锥柄相异)的长短划分:长颈、短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依颈的长短,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与划分。 5、依钻颈部至尖部的横剖面划分:圆尖、扁圆尖、三棱、四棱、多棱。(注:分类的标准复杂化到这种程度该工具的特点已发展为石钻的特占居主要位置而锥的特点仅保留在单尖的阶段。然而这个问题应是器型发展史的研究课题而非本文的主旨,加之对型制分类而言概念的准确性与统一性是第一位的,且作为石器工具的研究方法也只能如此; 6、依器身两侧加工的有无而划分:楔型、非楔型; 7、依钻尖的多寡而划分:单尖、双尖; 三、
旧石器历史中的石钻 在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上部堆积中发现过锥钻。在猿人洞上部第4——5层发现 有21件石锥。依原作者分类为长尖型石锥12件。其中9件材料为石英,3件质料为水晶;短尖型石锥9件,材料均为石英。在第1——3层中发现有13件石锥。其中长尖型石锥3件。制做材料为石英;短尖型石锥10件,材料为水晶2件,燧石2件,石英6件。在单独研究的L3层中,有4件石锥,其中长尖型石锥2件,短尖型石锥2件。 在中国猿人文化早、中、晚分期中,第1至3层(包括L.3)与第4屋5层为晚期。 根据铀系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规定,周口店第一地点第1至3层距今23万——28万年;根据热释光、裂变径迹和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第4层为距今29万——32万年。裴文中等在总结周口店石锥的形态认为:上述石锥与旧石器时代晚期,乃至更晚的细石器中的石锥都是相似的,但做法上略有不同,中国猿人石器中的石锥都是直接打击的,后期石锥有相当一部分是压制的。(裴文中,张森水1985) 表一
周口店中国猿人石锥数据统计表
项目
数值
层位 | 长
度 | 宽
度 | 厚
度 | L. 3 | 17—46 | 13—22 | 6—9 | 1—3 | 21—52 | 12—38 | 6—16 | 4—5 | 24—45 | 10—38 | 4—18 | 层位不清 | 19—48 | 12—33 | 4—23 |
(依裴文中、张森水,1985,略有修改)
计量单位:毫米 根据我们90年代末新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中国的石器时代最具 代表性的周口店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文化的晚期),以石锥同旧石器时代晚期,乃至更晚的细石器中的石锥并不是十分相似的,也非略有不同,特别是细石器文化中的石锥,本文所报道的材料与之相比,更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的一个明证。当然应当给予肯定的是在上述的论断中,其适应范围应局限在旧石器文化的早期与中期,及部分旧石器文化期晚的工具类型,而不应含盖整个旧石器晚期乃至中石器或细石器时代。石锥作为一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早期的工具类型,它的发生与发展,传承乃至变迁的时空跨度的含量是非常之大的,仅时间就长达数十万年,直至新石器时代仍兴盛、繁荣而不衰。另一方面它在空间上跨越欧、亚、非、美四州的地域。其可变性之强,不言而喻。现在看来线性进化论的观点是有其历史的局限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一个社会,特别是原始社会中非主流文化乃至一个区域生态聚落的文化中,是具有非常强烈的保守性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难度远大于基因的交流。博尔德认为:一名基纳型莫斯特文化的妇女入嫁阿休利传统莫斯特文化的群体,在他有生之年可能会不断生产基纳型刮削器,但是她的女儿可能不会再这样做。这也许是为什么阿休利传统莫斯特文化组合中偶有基纳型刮削器的原因。(Bordes and deSonneville-Bordes,1970)。 纵观旧石器时代石锥或石锥的发展史正如裴文中等,在研究周口店石锥时对其在整 个石锥史中的地位所指出的那样:“石锥这类工具其长久地发展历史,即使是中国猿人所制作的石锥,也并非最初的形态,其历史可上溯相当长的时间。”(裴文中,张森水,1985)。 石锥作为工具出现,一般认为出现于奥杜威技术模式时期。被描述为用石片随意修 整的结果。这里的随意,显然是有目的的行为。在欧洲这个阶段称为“前舍利文化。”Schick 1994年曾描绘过出自奥杜威峡谷的石锥。与上述技术模式相同,但与阿舍利遗址同时代的法国南部Arago地点的一件被称为Tayac尖状器的石器,在本文作者看来应归入短型石锥类型,依本文作者的划分原则应定义为短身石锥,其特点为:短身、长柄、有肩、短颈。 在旧石器中期技术模式中,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称作“中期石器时代”,而在欧洲 称为莫斯特文化。在阿尔及利亚的Aterian出现带铤尖状器,我们可以设想将这种尖状器倒置过来,就是一件短身石锥。其特征为双肩、短颈,柄部为一倒置尖状型。在那个时代一器多用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在同一个技术模式时期,在赞巴布维的Bambata工业中描述过一件短身石锥其特征为双肩、短颈,柄部为极短的半圆型器物。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技术模式中有一种在欧洲被称为梭鲁特文化的石器工业,有学者 认为这种文化约在奥瑞纳文化期之后与马格德林文化期之前,由外地传入欧洲的。被描绘过的一件石锥为长型石锥,其特点为非常长的柄,有肩,长颈,颈两侧均有较为细密的加工。 在中石器时代典型的技术模式中,典型的器物为细石器。本文所描述的器物同这一时期的技术模式是相应的,在这一时期中被描述的有南非Smithfield工业中的一件长身石锥其特征为:窄身、无肩,双尖两侧均有较细致的加工。此件标本与本文的AT001号与AT003号标本极为相似,应属同一类型。 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石锥的报导与研究为上述周口店中国猿人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期,石锥出瑞丁村遗址,而报导中仅有一件,但是依本文作者观点,著名的丁村大尖状器未尝不能视为一件具有锥钻功能的巨型超长身石锥。其特征为:巨型厚大之柄部,相对较短的颈,双肩,至少可视为一件多功能尖状器。 此外,这个时期的石锥还建于周口店第十五地点,陕西大荔人文化。后者发现的石锥颇有特点,最大的为32mm,最小的为20mm。其中长尖石锥2件具有双肩与单肩的各一件,亦有短尖石锥 许家窑人文化中,石锥为长度21和20mm ,一件是向背面加工成的,另一件为复向修理的,但依张森水的分类方法应归为短尖石锥。其中一件为双溜户型,修理工作比较细致,刃缘匀称为形制较规整的标本(张森水,1987;贾兰坡,1976)。 贵州观音洞文化曾被视为旧石器晚期,现经轴系法测定时代为7——12万年和12——19万年前。这里的石锥可分为长尖和短尖两型,前者器体较长,其修理常将毛胚上半部重击,使器身上部明显变窄,而形成长状的尖刃;短尖尖刃短而壮。有一件原分类者定为尖状器的短尖石锥。其特征为:柄部较长,双肩,右肩部略低,颈部适中,颈两侧经过加工,编号为:6906.3x51127。
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人遗址中有一件编号为:63661的石器,被定为尖状器,但依作者看来是一件典型的短尖尖状器,其特点为较长宽的柄小颈,双肩,右肩有些溜。同时峙峪人已见穿孔装饰器的报导。
河南安阳小南海文化中亦有石锥报导。但数量多,毛胚短宽,经细致的加工在尖端生成一个较长而状的尖刃。它主要是向背面加工的,但破裂面亦有加工痕迹。 四川汉源富林文化中,有一件编号为6104.P4042的标本应为一件短尖石锥,其特点为长身,短颈,双肩。在大同高山镇,由裴文中先生研究过的长身石钻有二件均为长石片制成。其特点为:长身、较长的颈,颈的两侧有细致的加工双肩。 在下川文化中石锥发现的数量不多,有长尖石锥和短尖石锥两种类型。长尖石锥多用长石片所制,锥尖比较长而壮;短尖石锥器体不规整,多短宽,两侧多修理,至前部加以重击,使之呈凹刃或斜刃,在前端生成一个短尖。 在黄河边的
色文化中亦有由石英岩石片制成的石锥与常见的长尖石锥相仿,但加工精致,系单面修理而成。 在山顶洞人的文化中出现大量十分精美穿孔装饰品。这个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表现了人们对美的意识与奢侈品的追求。有学者认为这些穿孔的饰品为山顶洞人使用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弃的石锥所为。这些穿孔装饰品包括125个兽牙,3个海蚶壳,一块椭圆卵石、一件鲩鱼眶上骨、4件骨管、7件石珠。 四、
有关本文标本的背景材料: 1、
标本采集地点:嫩江流域昂昂溪腾家岗子。 2、
埋藏层位:黑龙江坦途黑土层。 3、
时代:碳14测定腾家岗子遗址年代为:7575±85,7360±85(单位:年)。 4、
石料:来自附近河流及湖沼底部的砾石层,以燧石、码瑙、砾石、石髓等。 五、
标本描述 (一)长型石钻 本文所描述的长身型石钻,器体通身狭长,纵轴长度为30mm左右,钻 头宽度一般为4——6mm。 1、
长形三棱钻:器身一面为打击的破裂面或节理面,以此面为台面,沿 两侧缘进行修整,二者相交于中点另一缘,使截面遂成三角形。于是,三棱钻乃成。
标本编号:AT001,标本纵轴长度32mm,最大宽度4mm,厚度3mm。 AT002,标本纵轴长度27mm,最大宽度4mm,厚度3mm。 AT003,标本纵轴长度25mm,最大宽度3.5mm,厚度2.5mm。 从钻头的特点观察:AT001,AT002,AT003三件标本均为:无肩,锥体两头有尖为双尖型石钻,器体及尖刃端部通体为精心压制而成。加工手段较为精细,刃缘呈小锯齿状。 2、
长型四棱钻:以原石片的破裂面为台面,沿两侧缘进行加工。两侧缘 加工并不相交于一缘,截面呈不等四边形。
标本编号:AT004,标本纵轴长度23mm,最大宽度4mm,厚度3mm。
AT005,标本纵轴长度31mm,最大宽度4mm,厚度4mm。
标本AT004与AT005为凿形钻,刃缘两侧精细加工,前端尖部较平缓,呈契形,柄部无肩,呈扁棱状,且宽于钻颈部。
3、
长型多棱钻:此类工具为利用双脊或多脊的厚石片加工而成,截面呈 多棱状。
标本编号: AT006,标本纵轴长度29mm,颈部最大宽4mm,柄部最大宽10mm,钻头颈长度20mm,厚度3.5mm。 AT007,标本纵轴长度27mm,颈部最大宽5mm,柄部最大宽8mm,钻头颈长度19mm,厚度5mm。 AT008,标本纵轴长度29mm,颈部最大宽3mm,柄部最大宽9mm,钻头颈长度17mm,厚度3mm。 AT006、AT007、AT008标本的特点为溜尖,器身较长而状壮,柄部厚实适于平握。 (二)短型石钻 本人所描述的短身型石钻,为细腰身、溜尖、柄呈相对宽而大的扇面形状。但其器身长度的绝对值则显得低矮、身短。纵轴长为:13——18mm,柄部最大宽为69mm。钻头横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标本编号: AT009,标本纵轴长度13mm,柄部最大宽度7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2.5mm,钻头颈长度8mm, 厚度2.5mm。 AT010,标本纵轴长度16mm,柄部最大宽度6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2.5mm,钻头颈长度7mm,厚度2.5mm。 AT011,标本纵轴长度18mm,柄部最大宽度9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2.8mm,钻头颈长度9mm,厚度2.4mm。 AT012,标本纵轴长度15mm,柄部最大宽度8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3mm,钻头颈长度10mm,厚度2.3mm。 (三)微型石钻 本文所描述的微型石钻其主要特点为钻头部异常短小,相对而言,器身较大,呈形宽而扁状,纵轴长为11. 5——13mm。钻头横径(钻头径部最大宽)为1mm。 标本编号:AT0013。此件标本为细而小的钻头,柄部双肩且大,从背面观之,钻头向右侧倾斜。标本纵轴长11.5mm,柄部最大宽度5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1mm,钻头颈长度3mm,厚度2mm。 AT014,此件标本同上为细小钻相对较大的柄,柄部从背面观之,左侧无肩。标本纵轴长13mm,柄部最大宽度4mm,钻头颈部最大宽度1mm ,钻头颈长度3mm,厚度2mm。 AT013,此件标本在三件标本中钻头最小,柄部最大,从背面观之,虽为双户,但其右肩,甚弱且溜户较强,而左肩则较为端正。 表二
昂昂溪石钻数据统计表 编号 数值 项目 | AT001 | AT002 | AT003 | AT004 | AT005 | AT006 | AT007 | AT008 | 纵轴长度 | 32 | 27 | 25 | 23 | 31 | 29 | 27 | 29 | 最大宽度 | 4 | 4 | 3.5 | 4 | 4 | | | | 颈部最大宽 | | | | | 9 | 4 | 5 | 3 | 柄部最大宽度 | | | | | | 10 | 8 | 9 | 钻头颈长度 | | | | | | 20 | 19 | 17 | 厚度 | 3 | 3 | 2.5 | 3 | 4 | 3.5 | 5 | 3 |
(计量单位:mm) 表三
昂昂溪石钻数据统计表
编号
数值
项目 | AT009 | AT010 | AT011 | AT012 | AT013 | AT014 | AT015 | 纵轴长度 | 13 | 16 | 18 | 15 | 11.5 | 13 | 13 | 柄部最大宽度 | 7 | 6 | 9 | 8 | 5 | 4 | 5.5 | 钻头颈部最大宽度 | 2.5 | 2.5 | 2.8 | 3 | 1 | 1 | 1 | 钻头颈度长 | 8 | 7 | 9 | 10 | 3 | 3 | 2.5 | 厚度 | 2.5 | 2.5 | 2.4 | 2.3 | 2 | 2 | 2 |
(计量单位:mm) 六、
功能分析 已知昂昂溪遗址为渔猎文化地点,特定生态条件的环境决定了生存于其 中生物种类的生理结构,对人而言,在其生理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其应变的方式为生理结构的异化形式——文化。在有前提条件下的文化及其结构,便决定了它的功能。本文所描述的15件石钻的结构必然有其相应的功能。因此,探讨其内在的使用功能为本文的主旨之一。 以上几种石钻,不仅能直接钻出所需规格的孔洞,如果在钻孔的不同阶段交互使用其功效似乎还会更大些。 从本文描述的石钻的结构与形态推测其特有的功能,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一般来说,钻较深的孔洞需要使用长身钻,反之用短身钻即可进行; 2、
凿形钻头由于尖部平齐并呈楔状,容易固定在所钻器物体的端面上,因此用于钻孔的开始阶段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操作时向下用的力要大,旋转速度要慢,这样即可避免钻头脱落,又不至于使个别颈折断。 3、
钻头的粗细与孔油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为了扩大钻孔的孔径或提高效率,可根据孔洞的深浅精细平调整更换钻头。在我们采集的标本中磨损部位不在头部而在颈部,可能就是因为上述原因而产生的。此外,我们认为石钻的棱脊及其锐利程度与钻孔的效率以及旋转速度有着一定关系。 4、
细尖钻和微型钻头,一方面可能用来钻细小或较浅的孔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细部修整的工具,如雕、刻、划、挖和剔等。 5、
两头钻的标本具有双重功能,既能装柄,又能钻孔,两头可轮番交替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昂昂溪遗址的石钻是为管状石项饰、环状石 器、石坠、玉环、陶管等钻孔的主要工具,这可以从不同遗址采集的所有带孔的陶片、石器、装饰品及骨器等标本孔洞的特征上得到互证。至于玉石及石器等钻孔的方法,一般认为有钻头钻和管钻两种。前者孔径较小,后者孔径较大。昂昂溪的石钻显然属于前者。以往,考古学界对于石钻用途的推测,主要是用于加工木、骨、陶器以及贝壳和皮革。因此,一些玉器、石器上的孔洞常被认为是用木棒或竹管加砂蘸水钻研而成。从昂昂溪石钻的特征来看使我们相信,在金属工具尚未出现的进代,人们完全可以用石制品来加工石制品。燧石及玛瑙的硬度大约在7——8度左右,而玉石及一般石料的硬度一般在4——6度之间,毫无疑问,用燧石、玛瑙所制作的石钻完全可以加工比它硬度小的玉石及其它石料。 七、
实验考古 本文第二作者曾多次用实验考古手段做了以下几种试验: 1、
徒手钻孔。试验用两种方法进行,其一,用右手捏着一支钻径约0.55厘米的宽 柄长身凿形石钻,左手掌心握一块0.6厘米厚的砾石片(钻孔前先在砾石片两端相对的位置打一个小疤坑,以防钻头打滑),然后将钻头对准疤坑,两手相对往复旋转,慢慢增加压力,两端对钻。大约在3小时左右可将砾石片钻穿。其二,将一块0.8厘米厚的岫岩玉石片固定在平台上,然后手持一支钻径在0.6厘米的厚柄钻头,钻尖向下对准所钻部位,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复旋转,两边对钻,约4小时可将岫岩玉石片钻透。 2、
拉弓式钻孔。将一支短身钻头因定在拉弓式钻杆上,增加一定的压力,以每分钟 约200——150转的旋转速度蘸水钻磨,0.4厘米厚的砾石片60分种即可钻通。 3、
机械钻孔。将长身两头钻固定在现代金属钻床的钻杆上,把0.5厘米的砾石片卡 住,以每分种300——350转的速度,伴以流水冲刷,两面交互对钻40分钟即可钻出孔洞。用同样的方法10分钟之内可钻透0.5厘米厚的岫岩玉石片。 上述试验证明,这类石钻具有切削力强与耐磨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钻 孔工具。在新石器时代,最初的钻孔技术是采用徒手旋转对钻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钻孔技术从徒手对钻,遂步发展到了拉弓式钻法。 八、
结语 人类工具的演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从石钻和钻孔技术的发展来看,它由加 工生产工具到加工装饰品,体现了人类在特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巨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昂昂溪遗址中的石钻,主要用于装饰品的加工,其次是部分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这一方面反映了钻孔技术在治玉工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装饰品生产的规模和生产力的水平。 参
参考文献: 1、裴之中等:《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2、贾兰坡等:《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3、贾兰坡等:《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4、王建等:《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 5、吴汝康、吴新智:《中国古人类遗址》,1999年。 6、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 7、张森水《中国北京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文化交流》,《人类学报》1990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