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金口俗

最近刚拿下~~~~~~~~日本回流。清代嘉道年间。陈清远精品。大家共赏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我外行,说错勿怪。% r1 Z' T  w6 G8 S, r% D, [" @: I( L! O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4-24 14:01
. V. T4 ^* N9 E+ q

3 h. P3 W; a+ e1 j
+ |* r. @% a* \& O* r9 @, e    呵呵不怪不怪,不点评不交流,就没进步,也相互学习不到东西。谢谢您的点评而且希望多点评,共同学习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14: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怪不怪,不点评不交流,就没进步,也相互学习不到东西。谢谢您的点评而且希望多点评,共同 ...
0 a4 C+ e0 t0 K6 S5 L金口俗 发表于 2011-4-24 14:08

# Z, l1 h) C% z$ f" v, _& E
; J' |5 f7 n7 h; D& L
% ^, n3 F1 }# }+ c! n* J4 ~0 j    我没有说此画真伪,否则就不会让你保持原裱而不新裱。问题是有疑则查是应该的。我知道古时就有不少简化字,但那个凭字你查了吗?还有,把人物的脸部和头发部位相比,所有折痕都在后者的位置上。书画鉴定最讲究细节,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上。但不等于此画有问题,因为我还是看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6: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说此画真伪,否则就不会让你保持原裱而不新裱。问题是有疑则查是应该的。我知道古时就有不 ...
8 o. J; H$ F: A. Y1 L, v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4-24 14:52
+ ]9 \# n5 D. t
7 h8 e6 ?3 s7 x5 y

' e) X* m- V9 o8 J2 U5 S( W    博物馆里和私人藏家手上很多古书画作品都是经过修复的,好的修复装裱师可以锦上添花。关于字的问题我已经答复您了,品像问题因为存放环境和历史等原因不应过度去计较细究,这样可能会对鉴定产生误差进入死胡同。古书画的鉴定特别是中小名头的鉴定不光容易而且比现代的书画鉴定容易多了。首先是否年代问题,只要是老的{纸娟符合年代,自然老化,墨色,颜料老而且与纸娟相互溶合,绘画风格符合符合他的个人风格,画风符合他的年代,功力达到他的功力就不会有仿,因为当时不会仿中小名头的书画,如果同时代的人有他这样的功力那就不用仿,他本身在当时就是名家。历史上的大名家例如明四家,清四王,清四憎,扬州八怪等等,以及晚清海派任伯年,吴俊卿等就要很仔细的观察,当时名气就大,弟子门人仿老师的多,从老化上看已经达到那个年代而且风格类似也有一定的功力,那就要仔细的研究他的款识书法特点{这个很重要}以及画的用笔习惯。但是仔细研究还是可以鉴别出来的。书画的难度主要在宋元古书画的鉴定以及现代书画名家的鉴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4 17: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金口俗
" f7 d/ L! Z+ s& [$ s# `7 x# e
' V0 M- w5 u: e4 i
2 K% H2 g) r+ P' ^/ h6 H    有道理,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8: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金口俗 ; e  n* t1 r7 }6 V0 H

* q; c8 Q& ?# [  n+ J4 F$ V
* _+ d' W. L7 x: Y8 b    有道理,同意你的观点。- r+ r( n+ W; q6 j" y7 i* E! _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1-4-24 17:54

4 e+ D6 u  ?4 x7 ~! X/ H6 |
+ W" Y$ s4 r2 n+ Y1 `
+ W- G# V6 c! C- c* N    相互探讨,很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4: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清代陈清远《李香君小像》画轴: o9 P0 {" Q9 N! O8 q
作者:江苏南京 周安庆 来源:收藏快报 浸淫于六朝烟水气中的秦淮风月,一直就是经久不衰的世间话题。以明末清初李香君等女性为代表的秦淮名伎,在国亡家破之际以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w4 ~/ T# t1 o! P4 P8 w7 N( r4 d

0 ^9 t& \/ P* F: X: y9 v

! r+ X! y, s# k, c: I
《李香君小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南京 周安庆 9 }7 u- Z7 P; [2 }! |: |2 E1 Q4 V0 E
    浸淫于六朝烟水气中的秦淮风月,一直就是经久不衰的世间话题。以明末清初李香君等女性为代表的秦淮名伎,在国亡家破之际以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 x8 [7 F+ o6 q+ t' L: J) P) z; z
    近日灯下读史,偶然欣赏到清代陈清远的《李香君小像》绢本设色画轴(纵115.5厘米,横35.5厘米)。秦淮名伎李香君亦名李香,系明末南京人,慧媚玲珑,色艺超群,入尘不染。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她邂逅,一见钟情。由于遭受奸党阮大铖的迫害,侯方域不得不投奔抗清名将史可法处避难。因为拒绝南明奸臣马士英等人逼迫她嫁给田仰为妾,侠骨丹心的李香君誓死抗婚,头破血流,溅在侯公子临别所赠的定情扇面上,画家杨龙友随手蘸血画出绽放的桃花。南明小朝廷覆灭后,忠贞爱国的李香君盼来的侯方域,竟然落魄归清,顿时爱恨交加、肝裂心碎,愤然撕毁那把见证两人深情挚爱的桃花扇,后来遁迹空门,最终红粉凋零。清初戏剧大家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此为主线创作了不朽名剧《桃花扇》,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憎情仇。
( o# I/ X& ?7 E
* p0 j8 [7 D& c% v) g    关于李香君的某些具体情况,当时文人余怀《板桥杂记》等典籍还记述:“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宛转,调笑无双”,人们称之为“香扇坠”。“(李)香之名盛于南曲,四方才士,争一识面以为荣。”余怀还诗赠其云:“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何缘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9 z' h! N. B6 D( W! c& V( j
0 E+ r8 G5 O  p( r0 |6 h1 i9 `9 `% G  z
    从该画作中可见,陈清远以浪漫抒情的笔墨技法,为风姿绰约的李香君传神造像。但见她呈优美的站立状,右手捧着书卷,左手纤指扶纸,沉浸于尽情读书的愉悦之中。其发髻高耸,插簪系束,面部略施淡妆;淡淡的蛾眉下,一双杏眼炯炯有神,樱红小嘴也显得颇为妩媚;她身着绣衣裙袍,衣襟及上衣图纹清晰可见,腰间还各系一根扎着花结的朱红、深青色裙带,裙子上织有清爽素雅的方形图案。此图轴右上端有陈清远用篆书题写的画名“李香君小像”,左上侧则为其行书落笔:“生小秦淮绝世姿,谁知侠骨在蛾眉。欲将心赠侯公子,只唱琵琶绝妙词。谁上风烟草不春,肯教玉质污流尘。歌残一部桃花扇,羞煞前朝二姓臣。甲申(即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仲冬月写于嘉树读书堂之南轩,渠仙陈清远。”后钤阴、阳文印鉴各一方。
& ]4 L" o# A+ u: ]# n& p5 q" z
+ Q! v( Z' a7 ~7 y# S    整幅画轴精工细写,笔墨简练,形象逼真,秀姿婀娜,线描勾折流畅,富有飘逸质感。清秀脱俗的高雅气质,楚楚动人的灵秀才貌,无不溢然纸上。画家所咏诗叹,也从一个侧面对李香君高尚品行进行了讴歌写照。该画作不愧是清人描绘仕女画的代表作之一。$ }) u$ A: @* v6 `4 K3 `. b. ]
; G* e+ A7 l1 v6 ]  U
    陈清远(生卒年代不详,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世)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渠仙。山水、花鸟画皆能,尤精人物画。其它情况史载不多,惟知其性情简淡,所作“笔简意足”,对音律也颇为精通,曾长期在江苏扬州一带作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4: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4-25 04:59 编辑 3 z  o1 @& I* g
7 U6 a* p% F, c& j- d
清代陈清远《李香君小像》画轴这篇文章今天偶然发现。此画与本人所藏仕女虽非同一故事或历史人物。{文章绘人物为李香君,我藏应为王母娘娘}细节和装饰上有差别但二者画风,用笔,线条勾勒,开脸,人物渲染用色,构图习惯等等完全一致亦为绢本。可相互印证,两作品创作的时间应该比较接近,因为一个人的书法或绘画早,中,晚时期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的变化。只有同时期的风格是完全类似所以本人藏此幅虽然未落年款应亦为嘉庆晚期或道光早期所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口俗 于 2011-4-28 01:49 编辑 ' A' G2 A9 k! y  X0 ]/ A/ y
! x" k6 V% R, i3 |
刚仔细研读上款知此像为杨贵妃像,上文叙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所提“太真玉妃”应为安史之乱妃逝后住在蓬莱山的“玉妃太真院”,所以又称为玉妃。并叙述了玄宗派高力士得见玉环,玉环分一半金钗叫高送唐皇之事。叙述了唐王与贵妃相互思念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0 1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看实物更精妙。此件如要修复如新很容易的,可惜广西没有高手装裱师傅,在南京,上海,北京 ...
  J, Z' d# Q" Z; L7 X' F金口俗 发表于 2011-4-21 17:55
- i) u6 n: K$ O$ n

# V+ D& p! p/ A; o' `
2 N( z6 j2 r# b    建议原汁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7: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原汁原味。
$ J  Q2 r+ o9 x% M  G" H$ h龙山湖人 发表于 2011-4-30 10:55
4 l! P+ f* l3 p6 x

$ _% F# x6 h+ s$ I
7 f  c& a. u! _    谢谢龙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5 06: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nk 于 2011-5-5 06:33 编辑
9 \+ @& X: L/ g' E
7 d9 c) W0 d8 R* O, M( |发幅陈清远拍卖作品,以示支持!
三侠图.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5 09: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此等佳品真是难得一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6: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HANK兄提供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5 2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雨衾 6 A) J& I2 c# g) D3 c/ I! j6 R7 d

* S, v  S9 N( w; ^谢回应!明清有很多“小名头”,尤其是文人画,价不高,绘画水平却不错的,仿品可能性也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

GMT+8, 2025-8-14 00:07 , Processed in 0.2658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